运用“勾连法”,究同求异

来源 :广东教学报·初中语文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dvfg4gf3fg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2007年起,名著阅读正式进入广东中考语文考卷。如何高效地指导学生进行名著阅读,广大教师潜心研究,精彩纷呈,效果显著。笔者在教学实践中,尝试运用“勾连法”,即以提炼主题关键词,“勾连”起几个人物,甚至几部名著的知识点,让名著阅读有趣且深入,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本文以《水浒传》阅读教学为例,从情境引入、教师导学、学生自主探究、多部名著勾连四方面,阐述运用勾连法,引导学生感受名著的魅力,提高名著阅读能力的做法。
  关键词:名著阅读复习;勾连法
  一、案例背景和目标设定
  《水浒传》是中国古典小说中的典范性作品,是中国乃至全人类共同的宝贵文化遗产,蕴含着丰富的思想精华。《水浒传》是部编版九年级上册语文教材推荐阅读的名著,也是广东省中考语文考试考查篇目。从学情来看,毕业班学生对名著阅读已有初步认识,但因为中考压力较大,仍然存在“功利性阅读”“碎片化阅读”等现象,阅读只停留在较低层次的记忆人物形象和情节内容上。如何培养学生系统归纳能力,激活學生的创新性思维,是笔者教学的思考点,也是名著阅读课堂设计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基于以上思考,本节阅读指导课确定的教学目标如下:(1)运用勾连法,学会系统地概括名著的人物形象、情节内容,探究主旨;(2)小组合作,展示自主学习成果;(3)指导阅读方法,培养阅读兴趣。
  二、教学环节和设计意图
  环节一:情境引入,初步认识勾连法
  为了让学生对勾连法有直观的认识,笔者设计用“奇技”和“三”两个关键词来熟悉《水浒传》英雄故事,一方面,初步感知勾连法,激发学生的兴趣,营造良好的课堂氛围;另一方面,为下一步学习和运用勾连法作铺垫。
  以下是本环节的问题设计及意图:
  (一)考一考:请说出下面“奇技”对应的人物。
  1.谁“百步穿杨”?
  2.谁“日行千里”?
  3.谁“溜门撬锁,轻功了得”?
  4.谁“水下潜伏7天7夜”?
  5.谁“相扑天下第一”?
  (二)说一说:在下面各题括号处填上对应的水浒英雄。
  1.( )三拳打死镇关西
  2.( )三打祝家庄
  3.( )三败高太尉
  (三)议一议:上面两方面问题各有什么共同点?
  设计意图:初步感知勾连法的概念,利用“共同点”如上图问题设计中的“奇技”和“三”,整合零散的知识,帮助记忆深化。
  环节二:合作探究,深入学习勾连法
  有了上面环节的铺垫,下面就要由浅入深、层层深入,设计梯度问题群,激发学生对勾连法的兴趣,指导这种探究学习的方法。
  (一)教师导学,学习勾连法
  1.首先,通过精读《水浒传》的精彩片段,设计三个问题
  问题1:精读“武松醉打蒋门神”片段,武松帮施恩让蒋门神答应第一件事后,为什么还要提出第二件和第三件?体现了武松怎样的行事风格?
  问题2:精读“杨志押送金银担”和“花和尚惩治众泼皮”片段,说说杨志和鲁智深“勇而有智”的具体表现。
  问题3:通过比较武松、杨志和鲁智深“勇而有智”的一面,比较人物形象的异同点。
  设计意图:上述三个问题由浅入深,首先,从单个事件分析入手,让学生初尝探究的成功感;然后,通过较为具体的问题“杨志、鲁智深‘勇而有智’这一共同点各有什么具体表现”引出勾连分析;最后,设计较为理性的问题:比较三者的异同。三个问题层层深入,让学生认识和理解勾连法。
  2.接着,通过“究同求异”,多角度挖掘名著人物或情节的“勾连”
  “究同求异”,就是通过勾连多个人物或情节,比较其中的“异同点”,这是本节课要突破的重点和难点。笔者通过“比起因、比过程、比结果”三个方面,组织学生进行小组合作讨论,鼓励学生畅所欲言,教师点拨补充,取得了较好的学习效果。
  (1)比起因。武松醉打蒋门神的动机是报答施恩的礼遇之恩。显而易见,有恩必报、快意恩仇是武松醉打蒋门神的出发点;杨志押送金银担是为了替重用他的梁中书送礼给蔡太师,当时的杨志因为杀了牛二而被刺配,沦为囚徒,他也很想通过积极表现重归仕途,由此可见,杨志押送金银,积极表现,是为了自己的仕途;鲁智深的动机是教训众泼皮,使他们不敢捣乱,让自己在东京大相国寺的菜园里站稳脚跟,所以对众泼皮只是略为惩诫而已,可以看出他的豪爽直率。
  (2)比过程。武松在打蒋门神前装醉,故意闹事,还把蒋门神的小妾和酒保几人扔进酒缸,目的在于激怒蒋门神,逼他先动手,自己占据有理的一方,打了蒋门神后还让他答应三件事,让施恩名正言顺夺回快活林又消除后患,由此可见,武松行事考虑周全,有“智”的一面;杨志押送金银担,“智乔装”,让押送官兵假扮成商队,“智改时”,根据不同的地理形势改变赶路的时间,等等,可以看出他的精明机警、小心谨慎;鲁智深敏锐地识破众泼皮诡计,将计就计,教训了众泼皮,看似率性而为,实则很有分寸,由此可以看到鲁智深的粗中有细。
  (3)比结果。武松帮施恩成功夺回了快活林酒楼,却为自己埋下祸根,武松与蒋门神最后结仇了;杨志失了金银担,同行人员还诬陷杨志勾结贼人劫走生辰纲,杨志与同行人结了怨;鲁智深收服了众泼皮,众泼皮在紧急关头还发挥了重要作用,鲁智深与众泼皮不打不相识,最后结为朋友。
  设计意图:借助事情发展的起因、经过、发展三个阶段,引导学生结合情节探究人物形象的异同。此外,教师用思维导图形式板书,让学生在合作探究中理解勾连法,拓展学生思维的广度和深度。
  (二)学以致用,自主运用勾连法
  经过前面环节的学习,学生已跃跃欲试运用勾连法。教师趁机设计了两个小组合作探究任务:
  1.小组合作、探究学习   任务一 勾连情节:情节“景阳冈武松打虎”“黑旋风沂岭杀四虎”“解珍、解宝双越狱”。
  问题设计:《水浒传》众多打虎英雄中,为什么武松最为人称道?
  任务二 勾连人物:鲁智深、林冲、王进。
  问题设计:结合上面三人的相似遭遇,比较他们不同的态度及原因。
  设计意图:由学生熟知的人物——武松、李逵、鲁智深、林冲等人入手,拓展到容易被学生忽略的人物——解珍、解宝、王进等。通过勾连比较、究同求异,让学生由已知推及未知,达到对人物、情节等更加系统、全面掌握的目的。
  2.片段精读、思维点拨
  老师再带着学生精读以下两个片段。问题设计及设计意图如下:
  片段一:说时迟,那时快,武松见大虫扑来,只一闪,闪在大虫背后。那大虫背后看人最难,便把前爪搭在地下,把腰胯一掀,掀将起来。武松只一躲,躲在一边。大虫见掀他不着,吼一声,却似半天里起个霹雳,震得那山冈也动,把这铁棒也似的虎尾,倒竖起来只一剪,武松却又闪在一边。原来那大虫拿人,只是一扑,一掀,一剪;三般提不着时,气性先自没了一半。
  问题设计:结合打虎过程,分析武松这一人物形象。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从相同行为——打虎,勾连比较出不同的起因、动机、准备、工具、结果,等等,加深对人物的认识。这对提高学生阅读名著的理解能力大有裨益。
  片段二:只见智深提着铁禅杖,引着那二三十个破落户,大踏步抢入庙来。林冲见了,叫道:“师兄那里去?”智深道:“我来帮你厮打。”林冲道:“原来是本官高太尉的衙内,不认得荆妇,一时无礼。林冲本待要痛打那厮一顿,太尉面上须不好看。自古道:‘不怕官,只怕管。’林冲不合吃着他的请受,权且让他这一次。”智深道:“你却怕他本官太尉,洒家怕他甚鸟?俺若撞见那撮鸟时,且教他吃洒家三百禅杖了去。”林冲见智深醉了,便道:“师兄说得是。”……林冲领了娘子并锦儿,取路回家,心中只是郁郁不乐。
  问题设计:《水浒传》中林冲“郁郁不乐”的事发生了两次,比较它们的异同。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从人物相同遭遇,比较人物的不同态度,深究原因和变化过程,联系社会背景品评人物。对比林冲与鲁智深的不同态度,学生对林冲的忍气吞声、息事宁人有了更深刻的体会,对林冲由忍到反的心路历程和《水浒传》“官逼民反”“乱自上作”的主旨也有了更深一层的理解。
  (三)拓展延伸,跨名著运用勾连法
  勾连法不仅可以应用于一部名著的归纳整理,还可以用于多部名著的对比阅读。接下来,教师引导学生对多部名著进行勾连比较。
  问题设计:从《钢铁是怎样炼成的》《骆驼祥子》《水浒传》《西游记》《汤姆·索亚历险记》《鲁滨逊漂流记》中,任选两部或多部,从人物形象、情節或主题任选一点进行比较阅读。
  设计意图:上面提及的“从相同行为中比较出不同”“从相同遭遇中比较出不同”,都是从情节中提炼相似点,而“从相同气质中比较出不同”是从人物形象方面提炼相似点,由此总结出:勾连法可以从人物形象、情节、主旨等方面提炼相似点,再从动机、过程和效果等方面比较出不同点,结合社会背景,品评人物,深究主旨。
  通过勾连阅读,学生总会像发现新大陆一样,看到新的世界。
  三、教后反思
  设计这节课的初衷,就是想让九年级的学生在名著阅读学习中,找到一条可行之道,习得一点有效之法。这节课课堂设计深入浅出,教师用有效的方法激发了学生名著阅读探究的兴趣,课堂生成的效果比较理想,说明对学生进行阅读方法指导是可行的。
  这节课的不足之处在于,虽然对情节和人物形象进行了系统梳理,但由于学生知识面和人生阅历限制,很难对人物命运和社会背景有深入的理解,对名著主旨的理解也有欠缺。
  名著阅读教学教师要重视导,导出学生读的兴趣,排除学生阅读障碍。对于《水浒传》的读和导,笔者有以下两点思考:
  (一)关于读:积极开展阅读活动,维持学生阅读兴趣的延续性
  学生面对古白话的《水浒传》,“难以下咽”是不争的事实。所以需要积极开展阅读活动,想办设法吸引学生精读、细读和深读,延伸探讨才有基础,学生才能在读书过程中形成自己的认识,真正感受到名著的魅力。
  阅读活动形式可以多样,比如:可以用看图片猜人物和阅读小调查来摸底和开场,可以通过制作《水浒传》小报或英雄落草思维导图相结合的形式来分章回阅读等。
  (二)关于导:由分到合,注意系统梳理和对重难点问题的突破
  阅读《水浒传》,学生面临的第一个难题是语言关,可以通过图片、视频、评书录音来帮助学生走近名著,然后老师指导阅读方法。还可以通过举行阅读分享会等方式,让学生对人物的认识不断加深,让《水浒传》英雄在学生心中形成鲜活的模样。
  曹文轩说:“我们常说一个人有书卷气,实际上是在说这个人是世界上最有质量的人,书卷气是通过长期的阅读慢慢酝酿成的。”在初中阶段,教师应做学生名著阅读的“船长”,既要激发学生浓厚的阅读兴趣,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又要指明“航向”,提高学生阅读思维能力,才能带领他们畅游名著的海洋,真正提高语文素养。
其他文献
妈妈是一个坚强乐观的人,无论遇到多大的困难,她都会努力保持微笑,不让我们做子女的担心。但那一次,我看见她哭了,哭得那么伤心!  那段时间,我迷恋上玩手机,父母再三劝阻,我表面答应,暗地里却置若罔闻。  一天,我又在房间里玩手机。“嘭,嘭,嘭!”突然响起的敲门声把我吓坏了!接着,门外响起了妈妈的声音:“我进来了。”我急忙把手机塞进被子里。  门打开了,只见妈妈端着一盘水果进来:“在干什么呢?这么神秘
受国家教育政策、中高考改革、国家质量监测以及统编教材使用等外在和内在因素合力影响,2019年广东省卷、广州市卷和深圳市卷三套中考命题都不约而同呈现“守正创新”的积极应对考试变革的可喜态势。  相比而言,担负80万考生升学重任的广东省卷更具引领性和责任性,承传地域文化特质和创新因子的广州市卷更具务实性和前卫性,而受制于试卷结构模块局限与学科改革空前备受关注的深圳市卷,则具局限性和挑战性。但是,细审今
(一)(10分)  甲  至若春和景明,波澜不惊,上下天光,一碧万顷;沙鸥翔集,锦鳞游泳;岸芷汀兰,郁郁青青。而或长烟一空,皓月千里,浮光跃金,静影沉璧,渔歌互答,此乐何极!登斯楼也,则有心旷神怡,宠辱偕忘,把酒临风,其喜洋洋者矣。  (节选自《岳阳楼记》)  乙  若夫日出而林霏开,云归而岩穴暝,晦明变化者,山间之朝暮也。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风霜高洁,水落而石出者,山间之四时也。朝而往,
那是一个周末的清晨,期中考失利、做什么都提不起兴趣的我回到从化乡下探亲。雨不停地下着,我像断线木偶,撑着伞,漫无目的走在泥泞小路上。道旁竹林被风吹过,竹叶间发出互相推挤的沙沙声,像是在鸣奏一首伤心的曲子。   快走到小路尽头,没有大树的遮挡,脚底的石块变得闪亮,原来那是一束阳光射到石块上的露珠发出的光。我顺着光抬起一直低着的头,雨已渐歇了,山间晨雾已散去大半,慢慢显出山的轮廓。远处,好像有座古寺矗
过于优秀的班长  就读于辽宁省大连市甘井子区辛寨子中心小学的宋奥钰同学,是我班的班长。他是很多老师眼中的“别人家的孩子”:當其他同学闹哄哄的时候,他一定是班中最安静、守纪律、等指挥的那名学生,抑或是起身主动组织纪律的那名学生;课堂上,只要他的手举起来,总能思路清晰地表达自己的观点,且得到各科老师的表扬;体育场上,他是年级组跑得最快的;组织同学开展活动时,他总能用最精练的语言清楚地说明要求,将同学们
为确保线上教育有序开展,实现区域资源共享,减少老师当“十八线主播”的压力,我区统筹录制了100多节初中语文教学课。本人在审核这些录播课教学设计的过程中,引发了一些思考。   首先,我们看第一个录播课教学设计——《古诗苑漫步》:   教学过程:   (一)导入   行“飞花令”,探诗词趣。   (二)探究活动   1.声情并茂诵古诗。   播放李仓卯朗诵的两个版本的《游子吟》,挑选自己
第五部分 自测题  自测题一  一、基础(20分)  1.根据课文默写古诗文。(8分)  (1)子曰:“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于我如浮云。”(《论语》十二章)  (2)八百里分麾下炙,□□□□□□□,沙场秋点兵。(辛弃疾《破阵子》)  (3)□□□□,□□□□,佁然不动。(柳宗元《小石潭记》)  (4)崔颢在《黄鹤楼》中直抒胸臆,表现乡愁,与“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大年三十那天晚上,很安静。只有从很远的地方传来的“砰砰”声。  电视上,贾玲别扭地拽着自己的腿,想来个妖娆的翘腿。  有灿烂的火花出现在余光中。我扭头看过去,對面天台上,烟花像喷泉一样涌出来,在夜色中跳跃着,有星光从中迸出。白色的夹带着暖黄色的光映出旁边影影绰绰的人。  我起身站近些,仔细分辨着。人影微微佝偻,是位老人,被火光衬得只能看到黑沉沉的身影。我好像能看见略显凌乱的头发,刀刻的皱纹,瘦削的
早年经历  1993年,查斯特·贝宁顿与友人在亚利桑那州的菲尼克斯组建了灰色眩晕(Grey Daze)乐队,后因与乐队成员不合,查斯特离开乐队。  1996年,身为学校同窗的主唱麦克·信田与布莱德·德尔森在麦克的卧室兼迷你录音室录下第一首歌。而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的鼓手罗伯·巴登与贝斯手菲尼克斯·法雷尔(戴维)同为住校室友,戴维曾在大学毕业后一度离团,一年后重新归队,初步组建为Xero乐队。  19
潮剧,既不似京剧那般浓墨重彩,也不像黄梅戏那般纯朴清新,更不如秦腔那般高亢寥远……但它俏丽、婉转,而且它一直陪伴我成长,让我钟情,让我难忘。  小时候,奶奶每天下午都会准时打开电视收看潮剧,我也就依偎着奶奶看了起来。记忆里,华丽的戏台上,戏子们穿着色彩鲜艳的戏服,拖着长长的袖子,随着锣鼓的声音,在台上耍着花枪,音调忽高忽低,“咿咿呀呀”地说唱着悠远的历史。那时还懵懵懂懂、对潮剧文化并不热衷的我,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