尊重自主权利 激发学习兴趣

来源 :新教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poabc12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了解学情是前提
  建构主义认为,儿童学习新知识是在已有知识经验的基础上的主动建构。也就是说,学生已有知识基础或经验程度如何,直接影响学习效果,影响课堂教学效率。因此,教师除了备教材外,还要充分了解学生已有的知识基础。
  一位教师教学《千米的认识》一课时,布置有预习。让学生围绕重点“说一说1千米到底有多长”。但是,1千米有10个100米,有5个200米,有4个250米等答案看似不错,实际仅停留在1000里面有几个几的认识上,并未真正实际体验1千米,建立1千米实际长度的观念。要激活学生已有知识基础,帮助学生积累经验和体验,就要在课前布置学生实际体验,如和家长一起走,看看从学校走到哪里是100米?走到哪里是1千米,分别花了多长时间?在课堂上,提供学生自主表达的空间,并在合作交流中逐步建立1千米的观念。
  由此不难看出,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教学,是建立在教师充分了解学情的基础上;如果旧知不足以同化新知识,或者不具备学习新知的经验基础,教师就要创设各种条件帮助学生积累经验,激活已有知识(经验),为学生主动建构新知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相信学能是关键
  实现尊重学生的教学,需要教师相信学生,相信学生的能力,这样才能够激励、唤醒、鼓舞学生,同时更深入挖掘学生的潜能,以使学生真正拥有自主学习权利,使能力得到更大的提升。
  一位教师在教学《稍复杂的分数乘法应用题》(六上)一课时,除了复习了6道听算练习和4道关于找出单位“1”的简单文字题外,就直接以“一堆货物重40吨,运走了■,还剩多少吨?”(例题改编)引入新知的学习。先引领审题,理解题意—学生尝试画线段图(此类线段图的画法是学生第三次接触了)—师生共画线段图(生说师画)—评析线段图—回到例题再引导审题—学生尝试列式计算—学生板演—学生说算理和思路。教师反复强调引导比较两种算法哪种简便,并有意识地让学生认同与“单位‘1’乘对应量的分率等于对应量”相吻合的那种算式简便,最后回到教材原有的例题,再次引领学生从“理解题意,观看线段图,列式的思路”一步一步展开,直到下课了,仍然还未完成例1的解读任务。
  首先,从知识目标上看,学生可能理解了新知,但巩固和运用新知的目标未能完成,学生是否都能正确解答这类分数应用题也得打个问号。其次,整个学习过程中学生是被动地接受和学习新知的,“过程与方法”目标达成度并不高,而学生始终处于被动状态,没有很好地提供学生自主思考、表达的空间,学生精神面貌和学习状态并不高。
  在学校教学实践中普遍存在的现象就是学生的自主学习的权利很多时候未能落实,主要原因归根到底就是不相信学生有自主学习的能力。因此,还学生自主学习的权利,教师起着至关重要的影响。为了帮助教师纠正这样的心理,最好的办法就是尝试放手让学生做一次,亲自感受学生的能力。于是,我们一起针对问题进行分析,重新调整教学策略,在新知学习环节设计了如下自主学习环节。
  1. 在学习例题环节,提出如下要求:①自己审题,抓住关键词语,理解题意,找出单位“1”。②自己尝试画出线段图。③尝试列式,(先不计算)自己说一说列式的理由,即思路和算法,看一看你有几种方法。
  接下来学生自主完成。学生在小组内进行交流,相互批改和订正。最后,请小组同学在全班进行展示和反馈,允许组内学生补充。教师除根据学生的表达,在关键处进行适当的点拨和强调,并给予学生充分的肯定和鼓励外,最重要的还要关注那些做错并订正了的学生,了解其是否真正理解。
  2. 在学生自主小结环节,提出如下要求:①回顾前面刚学过的知识,比较一下,和今天学习的内容有什么相同和不同?②还有什么问题不理解的吗?③还能提出什么问题吗?
  学生思考上述要求后,相互间 进行交流与补充,教师只需适时引导和点拨即可,目的是让学生明确解决问题的关键:一是审题,二是思路和方法。
  3. 在巩固和运用阶段环节,设计两个层次的练习:一是书上的“做一做”,起巩固知识和形成技能作用;二是对比练习,将一步计算和两步计算题同时出现,为提高综合能力服务,强化审题习惯的培养,同时防止学生出现定式思维。
  重新进行设计后,教师还是贯彻了以学生“自主练习、自主表达、自主小结、自主批改、自主订正和自主解释,同时合作交流与相互帮助”的学习方式,只是在适当的时候加以强调。此次,总体效果显现出来了:首先,任务不但完成,而且教学目标达成度相当高。其次,学生参与课堂学习的状态不错,课堂气氛好,学习积极性高。
  三、欣赏学法是助力
  尊重教育提倡尊重学生的差异,尊重学生的个性,就要尊重学生的现实基础,其中之一就是尊重学生的学法选择。学习方法并没有统一的规定,因个人条件不同,选取的方法也不同。
  如何尊重呢?欣赏是有效的途径。什么叫欣赏?欣赏就是用心、用眼睛去理解和肯定,发自肺腑地给予赞美。教师和同伴对于学生个体学习差异性的评价会使学生感受不同,导致各种行为反应。因此,教师不仅要欣赏学习素养高的学生的学法选择,也要对一般被认为较低层次的学法作出中肯评价,让学生能感受到教师的评价是一种发自内心的喜欢,由此受到真正的鼓舞。而如果还能看到同学欣赏的眼光,那么,这种鼓舞将促进学生承认不足,保持良好心态,并愿意接受进一步的挑战,努力学习更高层次的学法。唯有这样,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才可能维持并呈现良好的态势。
  (作者单位:福建省厦门市梧村小学?摇责任编辑:王彬)
其他文献
商业银行在经营中面临多种风险,其中集中性风险即大额风险暴露越来越引起人们的关注,对其法律监管也在逐步完善.我国应借鉴国际先进经验,针对商业银行的大额风险暴露构建包含
“问题学生”是中小学运行和教师教育教学中形成的一个小群体。自从有了学校,就有了“问题学生”的存在,他们是教师必须面对和需要给予相应态度的一类学生。一般人数不多,主要表现为与学校的规范、目标要求以及教师所代言的社会对下一代所期待的一整套行为方式相悖或不符,如有针对教师而出现违规行为的“捣蛋者”;无法满足教学目标要求的“学困生”;不遵守学校条例的“违纪者”;还有一些在身心发展上需要教师特别关怀的“后进
黑龙江的文化体制改革需要加大思想解放力度,以深化文化体制改革为动力,推动黑龙江文化产业平台的建设.从实际出发,处理好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文化产业和文化事业、市场与管
【教学内容】  人教版数学二年级上册第72页。  【教学目标】  1. 学生利用已有知识经验正确编写7的乘法口诀,理解7的乘法口诀的意义。  2. 学生熟练记忆7的乘法口诀,并理解口诀与算式之间的联系。  3. 正确应用7的乘法口诀解决实际问题,并体会7的乘法口诀在生活中的多维应用。  【教学过程】  一、借助经验,编写口诀  1. 教师出示七巧板,并用其中一副摆一条小鱼。  师:今天老师带来一样
目的:探讨颅脑损伤后昏迷患者采用深静脉置管的必要性及护理.方法:选取2009年1月至2012年10月颅脑损伤患者68例,分为外周静脉组32例和深静脉置管36例,外周静脉组采用外周静脉输
中风又称脑卒中,临床表现为不省人事、口眼歪斜、半身不遂、语言不利的一种疾病,其发病率、病死率、病残率均较高,是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疾病之一。我科自2013年1月至2013年6
期刊
重症肝炎虽然发病过程不同,但都有肝实质的损害,由于肝细胞大量坏死,肝功能代偿不全,造成机体各方面代谢紊乱,出现一系列严重的临床症状。良好的护理工作,及时发现病情早期变化,采取
夏天总是充满诱惑的,而对于生在乡下的男孩子来说,最大的诱惑就是在水库里游泳了。暑假来临,有时一个人,有时成群结队,常会去水库里泡上一两个小时。那一年,一记响亮的耳光令我终生难忘。  那年,我上小学六年级。我的班主任叫牛凤珍。牛凤珍老师个子很娇小,似乎一件军用大衣就可以把她包裹得严严实实。她有一张娃娃脸,而且是好看的双眼皮。笑容格外迷人。我记得她喜欢穿一件黄里泛白的灯芯绒上衣,似乎那每一道深深的条纹
当前,由于家庭保障、储蓄和商业保险的失效,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就成了我国个体劳动者最后的“保险阀”。但由于个体劳动者职业的特殊性,以往在其参保方面,更多的是其主体选择在起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