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率安全评价法在放疗过程控制管理中的应用研究

来源 :中华放射肿瘤学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nenhua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利用概率安全评价法分析和评估放疗过程中患者的误照风险,从而建立和加强放疗过程控制管理,持续改进QA和QC.方法 对整个放疗全程建立流程图和过程树图,利用判别树模型确定流程中误照风险的关键控制点,制定风险评估表并结合4例潜在误照安全隐患进行判定分析.结果 将整个流程分为3个功能区22个任务,全程涵盖15个分支59个关键操作和11个关键控制点.列举的误照隐患与关键点具有一定相关性.结论 概率安全评价法有利于对误照风险进行分析、管理和控制,为制定和改善放疗过程控制管理提供依据,并对未来多学科和高层次管理人员参与放疗的质量管理提供前瞻性研究方法。

其他文献
在传统医院放疗科信息管理中,整个治疗流程往往复杂繁琐,效率极低且常出现如下情况:(1)管理分散、职能弱化、管控失据;(2)设备利用率不均;(3)费用的收取与治疗情况不一致;(4)治疗秩序混乱;(5)质量控制缺失等.上述情况影响了放疗科管理水平和整体运营效率,更关系到医疗服务的质量和患者安全.因此优化治疗流程,改善科室、个人的运营管理绩效,提升患者满意度,降低医疗差错风险是放疗科实现信息化的意义所在
期刊
期刊
由泛珠江区域11省及港澳台地区(11+3)放射肿瘤学界同道共同组成的泛珠江区域放射肿瘤学协作组(PPRA-PRTOG)已成功举办了七届学术大会。
期刊
近年来,一些文章报道了兆伏级锥形束CT(cone-beam CT,CBCT)系统的临床应用,评价了剂量和图像质量[1-3],但兆伏级CBCT系统在测量患者摆位精度上的评价和探讨很少.笔者利用6例鼻咽癌患者治疗前采集的CBCT图像,回顾分析患者的摆位误差并探讨兆伏级CBCT系统在不同成像剂量、重建层厚和计划CT层厚引导下对鼻咽癌患者摆位误差测量精度的影响。
期刊
目的 探讨在体外直接接触共培养条件下人肺癌相关成纤维细胞(CAF)对肺癌细胞系放射敏感性的影响.方法 采用人肺癌组织进行原代培养后获取人肺CAF,采用免疫荧光技术鉴定.CAF与肺癌细胞系A549、H1299进行直接接触共培养,采用细胞克隆形成实验观察其对肺癌细胞系放射敏感性的影响.结果 新鲜人肺腺癌经组织块贴壁法原代培养出可稳定传代的CAF,其特异表达α-平滑肌肌动蛋白、波行蛋白和成纤维细胞活化蛋
本刊在2013年度126种中华医学会系列杂志审读结果中分别获版权目次、图组、法定计量单位优胜奖证书。在126种杂志中的综合质量、学术质量、编辑出版质量排位分别为31、35、37位,而2011年度124种杂志中的分别为32、30、64位,2012年度124种杂志中的分别为47、34、97位。
期刊
Mimicdose是RayStation计划系统多目标优化过程中所用到的一种算法[1-3],其主要功能是把已有的剂量分布转换为MLC序列,生成实际可执行计划.转换过程中的优化目标是使备用计划与原始计划的DVH函数差异最小[4].考虑到患者在同一厂家加速器之间转换治疗易实现,而不同厂家加速器之间转换治疗较难且更具临床意义,因此研究美国瓦里安加速器治疗患者转移至瑞典医科达Synergy加速器上治疗的临
期刊
目的 探讨鼻腔鼻窦黏膜恶性黑色素瘤的进展规律及疗效.方法 回顾分析2000-2012年间94例鼻腔鼻窦黑色素瘤资料.男50例、女44例,发病年龄26~ 85岁(中位数60岁).原发鼻腔86例、上颌窦7例、鼻咽部1例.颈部淋巴结转移10例(7例疗前、2例疗中、1例疗后),无远处转移.采用手术±放疗方法.采用Kaplan-Meier法计算生存率并Logrank法单因素预后分析,Cox模型多因素预后分析
文献报道肝癌患者接受放疗后可能加剧肿瘤复发和转移[1],但其具体机制还罕见报道.本实验将在细胞学层面上研究电离辐射对肝癌细胞损伤与存活,粘附、运动、侵袭能力的影响,并探讨其分子机制.一、材料与方法1.细胞培养:人肝癌细胞系Hep G2采用DMEM培养基进行常规培养。
期刊
随着放疗技术发展,容积调强弧形治疗(volumetric modulated arc therapy,VMAT)已成功用于临床.由于RapidArc比传统调强技术增加了很多可变因素,对质控设备和质控人员要求更加严格,其质量保证与质量控制也相对困难.本研究基于电子射野影像装置(electronic portal imaging device,EPID)对RapisArc系统进行测试。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