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目的:分析早期康复护理对老年心血管病患者的疗效。方法:选择我院从2010年1月至2011年1月收治的老年心血管病患者72例,对其进行早期健康护理的方法进行护理,并对患者进行护理干预前后的各项指标进行对比分析。结果:经过干预后,大部分患者的心理不良情绪发生率要低于干预前,患者生存质量各项指标要明显好于干预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老年心脑血管疾病患者进行早期康复护理具有显著效果,其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的心理状态,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和存活率,值得进行临床推广。
【关键词】早期康复护理;老年心血管病;疗效观察
【中图分类号】R4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7484(2013)06-0194-02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和医疗水平的提高,人们的生活质量得到了极大地改善,但人口老龄化现象也日益严重,由此带来的老年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生率也在逐年快速增长,引起了相关研究人员的关注[1]。据调查研究结果发现,60岁以后患者年龄每增加10岁,死亡率就增加一倍。老年心脑血管患者由于其年龄的特殊性,存在免疫能力低下、病情复杂、症状不典型等特点,这给日常临床护理带来了不小的难度[2]。据临床资料表明,患者病情恢复速度与护理人员的护理方法是否正确具有密切联系。根据以上情况,我院采用早期康复护理对老年心血管病患者进行护理,取得了令人满意的护理效果,具体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组为我院从2010年1月至2011年1月收治的老年心血管病患者72例,其中男40例,女32例,年龄64-84岁,平均年龄(71.23±4.56)岁,文化程度:初中及以下30例,高中32例,大专及以上10例,病程1-24年,平均病程(7.3±2.1)年。
1.2 方法
1.2.1 饮食护理 据最近调查研究发现患者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生与人们的饮食习惯具有密切联系,食用高胆固醇和高脂肪食物的群体患有心脑血管疾病的概率要远高于以清淡食物为主的群体[3]。脂肪摄入过多易导致脂肪斑的形成,胆固醇摄入过多会加快动脉硬化的速度。老年人由于其年龄的原因,血管壁较薄,会出现弹性较低的情况,一旦胆固醇和脂肪摄入过多的话,极易发生心脑血管疾病。因此在日常饮食中保证摄入足够总能量的情况下,要减少高脂肪、高胆固醇食物的食用,多摄入一些微量元素,鼓励患者在日常饮食中以清淡食物为主。
1.2.2 运动干预 合理的运动干预能够起到促进血液循环,增强心脏功能,延缓脂肪斑生成速度,降低心血管疾病发病率的效果。老年患者由于其年龄的特殊性,在进行体育运动的过程中要根据其具体表现来确定运动量。在运动的初始阶段,护理人员要主动跟患者及其家属进行沟通交流,让其了解进行运动的重要性和必要性,缓解内心紧张不安的情绪,建立起进行运动的信心,积极配合护理人员进行运动。护理人员要在运动前后对于患者的心率、呼吸等项目进行监测,如果患者在运动中没有出现不良反应,可逐步增加其运动量,如果患者在运动中出现不良反应要立即停止运动,对于患者进行检查。
1.2.3 健康教育 护理人员要根据患者具体病情进行相应的健康教育,在进行健康教育的过程中对患者态度要和蔼可亲,并在安静、舒适的环境中与患者进行交流。在交谈的过程中要让患者充分了解我院治疗特色和主治医生的治疗水平,减轻患者心理的负担。同时要向患者及其家属介绍疾病的特点及进行康复运动的重要性。护理人员要对患者的服药现状进行调查,了解其服药时间、服药方法是否准确,服药后是否出现不良反应。要根据患者特点,采用不同的方法对于患者进行教育,让其加深对于药物的记忆。同时也要做好患者家属的教育工作,让其照顾和监督患者进行用药。
1.3 统计学分析 使用SPSS13.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以(x士s)对计量资料进行描述;采用例数和百分数对计数资料进行描述,组间比较以及相关分析采用x2检验,显著性水平a=0.05,P 2 结果
2.1 大部分患者的心理不良情绪发生率要低于干预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具体情况见表1。
3 讨论
心脑血管疾病是人类的第一大杀手,其具有患病率高和致死率高的特点,随著我国正在步入老年化社会,各医院收治的老年心脑血管疾病患者也在逐渐增加,如何做好老年心脑血管的健康教育工作已经成为医疗研究人员的重点研究课题之一[4, 5]。目前迫切需要采用科学合理的护理干预方法对于老年心脑血管疾病患者进行护理,以提高其治疗效果。根据以上情况,我院采用早期康复护理对老年心血管病患者进行护理,取得了良好的护理效果,患者通过护理后,不良情绪的发生率出现了明显的下降,生存质量各项指标得到了显著的改善,该种护理方法得到了患者及其家属的一致好评。综上所述,对于老年心脑血管疾病患者进行早期康复护理具有显著效果,其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的心理状态,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和存活率,值得进行临床推广。
参考文献:
[1] 刘惠玲与刘秀琴, 浅谈老年心血管病患者的护理工作特点及对策. 甘肃医药, 2012(6): 第468-469页.
[2] 翟慧晶, 早期康复护理对老年心血管病患者的疗效观察. 护士进修杂志, 2012(21).
[3] 吴惠晓, 老年心血管病患者睡眠质量评估及护理干预. 海南医学院学报, 2010(4).
[4] 王平与王爽, 老年心血管病87例性格分型及护理对策. 中国误诊学杂志, 2010(17): 第4154-4155页.
[5] 彭蕾, 老年心血管病患者介入术后发生血管迷走反射的护理. 当代护士(学术版), 2010(5): 第52-53页.
【关键词】早期康复护理;老年心血管病;疗效观察
【中图分类号】R4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7484(2013)06-0194-02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和医疗水平的提高,人们的生活质量得到了极大地改善,但人口老龄化现象也日益严重,由此带来的老年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生率也在逐年快速增长,引起了相关研究人员的关注[1]。据调查研究结果发现,60岁以后患者年龄每增加10岁,死亡率就增加一倍。老年心脑血管患者由于其年龄的特殊性,存在免疫能力低下、病情复杂、症状不典型等特点,这给日常临床护理带来了不小的难度[2]。据临床资料表明,患者病情恢复速度与护理人员的护理方法是否正确具有密切联系。根据以上情况,我院采用早期康复护理对老年心血管病患者进行护理,取得了令人满意的护理效果,具体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组为我院从2010年1月至2011年1月收治的老年心血管病患者72例,其中男40例,女32例,年龄64-84岁,平均年龄(71.23±4.56)岁,文化程度:初中及以下30例,高中32例,大专及以上10例,病程1-24年,平均病程(7.3±2.1)年。
1.2 方法
1.2.1 饮食护理 据最近调查研究发现患者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生与人们的饮食习惯具有密切联系,食用高胆固醇和高脂肪食物的群体患有心脑血管疾病的概率要远高于以清淡食物为主的群体[3]。脂肪摄入过多易导致脂肪斑的形成,胆固醇摄入过多会加快动脉硬化的速度。老年人由于其年龄的原因,血管壁较薄,会出现弹性较低的情况,一旦胆固醇和脂肪摄入过多的话,极易发生心脑血管疾病。因此在日常饮食中保证摄入足够总能量的情况下,要减少高脂肪、高胆固醇食物的食用,多摄入一些微量元素,鼓励患者在日常饮食中以清淡食物为主。
1.2.2 运动干预 合理的运动干预能够起到促进血液循环,增强心脏功能,延缓脂肪斑生成速度,降低心血管疾病发病率的效果。老年患者由于其年龄的特殊性,在进行体育运动的过程中要根据其具体表现来确定运动量。在运动的初始阶段,护理人员要主动跟患者及其家属进行沟通交流,让其了解进行运动的重要性和必要性,缓解内心紧张不安的情绪,建立起进行运动的信心,积极配合护理人员进行运动。护理人员要在运动前后对于患者的心率、呼吸等项目进行监测,如果患者在运动中没有出现不良反应,可逐步增加其运动量,如果患者在运动中出现不良反应要立即停止运动,对于患者进行检查。
1.2.3 健康教育 护理人员要根据患者具体病情进行相应的健康教育,在进行健康教育的过程中对患者态度要和蔼可亲,并在安静、舒适的环境中与患者进行交流。在交谈的过程中要让患者充分了解我院治疗特色和主治医生的治疗水平,减轻患者心理的负担。同时要向患者及其家属介绍疾病的特点及进行康复运动的重要性。护理人员要对患者的服药现状进行调查,了解其服药时间、服药方法是否准确,服药后是否出现不良反应。要根据患者特点,采用不同的方法对于患者进行教育,让其加深对于药物的记忆。同时也要做好患者家属的教育工作,让其照顾和监督患者进行用药。
1.3 统计学分析 使用SPSS13.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以(x士s)对计量资料进行描述;采用例数和百分数对计数资料进行描述,组间比较以及相关分析采用x2检验,显著性水平a=0.05,P
2.1 大部分患者的心理不良情绪发生率要低于干预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具体情况见表1。
3 讨论
心脑血管疾病是人类的第一大杀手,其具有患病率高和致死率高的特点,随著我国正在步入老年化社会,各医院收治的老年心脑血管疾病患者也在逐渐增加,如何做好老年心脑血管的健康教育工作已经成为医疗研究人员的重点研究课题之一[4, 5]。目前迫切需要采用科学合理的护理干预方法对于老年心脑血管疾病患者进行护理,以提高其治疗效果。根据以上情况,我院采用早期康复护理对老年心血管病患者进行护理,取得了良好的护理效果,患者通过护理后,不良情绪的发生率出现了明显的下降,生存质量各项指标得到了显著的改善,该种护理方法得到了患者及其家属的一致好评。综上所述,对于老年心脑血管疾病患者进行早期康复护理具有显著效果,其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的心理状态,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和存活率,值得进行临床推广。
参考文献:
[1] 刘惠玲与刘秀琴, 浅谈老年心血管病患者的护理工作特点及对策. 甘肃医药, 2012(6): 第468-469页.
[2] 翟慧晶, 早期康复护理对老年心血管病患者的疗效观察. 护士进修杂志, 2012(21).
[3] 吴惠晓, 老年心血管病患者睡眠质量评估及护理干预. 海南医学院学报, 2010(4).
[4] 王平与王爽, 老年心血管病87例性格分型及护理对策. 中国误诊学杂志, 2010(17): 第4154-4155页.
[5] 彭蕾, 老年心血管病患者介入术后发生血管迷走反射的护理. 当代护士(学术版), 2010(5): 第52-5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