旋转爆轰波传播模式自发改变过程研究

来源 :浙江大学学报(英文版)(A辑:应用物理和工程)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iller066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提出一种预测爆轰波传播模式自发改变的方法.创新点:1.揭示了流场内新爆轰波产生的机制;2.基于接触面化学反应特征时间提出了无量纲参数NL,可作为分析旋转爆轰流场稳定性的判据.方法:以数值模拟为手段,应用基元反应建立化学非平衡流动的数学物理模型,开展旋转爆轰波传播稳定性研究.结论:1.分界面化学反应是引起爆轰波传播模式自发转变的原因之一;2.提出的无量纲参数NL可以将模式转变与爆轰波数联系起来.
其他文献
目的:隔离段内存在背景波系时,激波串在自激振荡过程中会出现三种振荡模式,并表现出非对称结构.本文旨在研究背景波系是如何引起激波串的非对称结构以及背景波系对振荡特性的
目的:探究新型强迫振动装置在风工程领域的发展与应用.创新点:1.提出一种强迫振动装置,以实现多自由度耦合效应的非线性非平稳气运动,并探讨该装置的应用前景.2.该装置对运动
目的:在超声速来流条件下,探索影响抽吸流量的关键参数,为高超声速进气道抽吸系统的设计提供参考.方法:1.从抽吸系统提取出边界层厚度、抽吸孔径和深度三个尺度,并采用单变量
采用Cube压头对单晶锗进行变载荷纳米划刻实验,利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对已加工表面形貌进行观测,根据工件形貌特征将划刻过程分为延性域、脆塑转变域及脆性域3种,对各个阶
目的:1.在模拟飞行马赫数4.0条件下,通过直连实验研究先锋氢当量比对煤油燃料冲压发动机点火及稳焰的影响;2.通过多种非接触光学测量手段研究超燃冲压发动机内燃烧流场的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