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转向现代性的民俗学,本质是将民俗学视域从“过去的”转向“现在的”。这一转变既是社会转型带来的生活革命需要有说服力的学术解释的现实需求,又是民俗学在面临学科困境时的
【基金项目】
:
武汉大学自主科研项目“知识社会学视野下20世纪前半叶中国民俗学史研究”(项目编号:2020SK008)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转向现代性的民俗学,本质是将民俗学视域从“过去的”转向“现在的”。这一转变既是社会转型带来的生活革命需要有说服力的学术解释的现实需求,又是民俗学在面临学科困境时的自我救赎之途。面向现代性的民俗学,需要对“传统”“城市化”“互联网技术”“全球化”“日常生活”等与“现代性”密切相关的学术关键词进行重新解读,并以此重新确定现代民俗学的总体性问题意识。同时,转向现代性的民俗学可以从根本上扭转以往民俗学过度强调“遗留物”的局面,从而在最为现实的层面真正做到拥抱日常生活,并给出专业而深刻的解释。
其他文献
以5E-IRS3000红外测硫仪在使用过程中出现的问题为导向,阐述了红外测硫仪测定原理,从红外测硫仪的维护保养、仪器测量红外池的平衡、系统校正用煤标准物质的硫含量范围、系统
【摘要】渝东南民歌产生于武陵山脉秀美的自然风光中,那里浓厚的风土人情,悠久的历史文化,赋予了渝东南民歌浓郁的地方特色。渝东南民歌创作于田间地头,是当地土著居民思想、感情与精神的结晶,在曲风、旋律、歌词方面都具有鲜明的特色。 【关键词】渝东南;民歌;旋律;歌词 【中图分类号】J607 【文献标识码】A 渝东南地区是以土家族和苗族为主的少数民族聚居区,渝东南民歌是指流传于重庆市境内的黔江区、石柱
2018年是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的开局之年,是改革开放40周年,也是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施“十三五”规划承上启下的关键一年。面对新时代新要求,我们必须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思想为指导,扎扎实实做好经济工作,实现创新更强劲、发展更协调、生态更美丽、开放更全面、成果更公平的高质量发展。 第一,经济发展的创新动力更加强劲,推动经济发展质量不断提升。创新解决的是高质量发展中的动力问题。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