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农村初中英语课堂教学低效问题的影响因素思考

来源 :校园英语·下旬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g2009090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初中英语课堂的低效化问题在长时间以来都是人们对教育领域普遍关注的重点问题,但是在新课改已经贯彻落实了一段时间的当下,农村地区初中英语课堂上依旧存在着低效问题,限制了农村初中生英语学习能力的提升。本文主要针对农村初中英语课堂教学中的实际情况,探讨其低效问题的影响因素,并提出有效的解决策略,以期切实提升农村初中生的英语学习效率。
  【关键词】农村初中;英语课堂;低效化;影响因素
  【作者简介】张蕾,长春师范大学。
  在初中教育体系中,英语教育占据着重要地位,强调要培养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新课改的推行,促使着英语课堂教学在不断进行改革与创新,希望构成真正高效的英语课堂。只是农村初中英语课堂教学的低效化问题还是很明显,我们有必要对这一问题进行剖析,探寻解决策略。
  一、农村初中英语教学低效化的影响因素
  我尚在大学期间进行专业学习时,就能够感受到身边的英语课堂教学效果比较低,学生多数对参与英语课堂学习的积极性比较低。直到我到农村地区进行实习时,发现农村初中英语课堂上同样有教学低效化的问题,他们普遍对英语学习缺乏兴趣,甚至有的学生到了八年级第二学期,班上几乎有三分之二的学生对英语学习表现出厌弃的行为。这反映出农村初中英语教学中存在的严重问题,已经影响到英语教学活动的正常运行。
  我认为当前农村初中英语教学低效化这一问题存在不少的影响因素,具体可以归结为:首先是学校因素,新课标的英语教学目标已经得到了更新,对应用教师的英语基础水平与教学技能都提出了严格的要求。但是当前农村初中学校并没有为英语教师的进修和自我提升提供足够的平台和机会,倒是师资队伍的发展比较滞后,难以有效跟上教学改革的步伐。其次是教师因素,教师多数受到应试教育的影响,在教学观念、教学方式方法等方面都比较落后,缺乏对新时期教学要求的正确解读。比如教师没有彻底做到以生为本,学生的创新思维、学习兴趣、语言运用能力等等方面的发展都受到限制。最后是学生因素,学生对英语学习缺乏兴趣,也缺乏内在驱动力,尤其是不少学生缺乏正确的学习方法,其在实际学习中面临着较大的学习障碍。这一学习障碍若是没有在教师的指导下进行及时的克服,则很容易让学生发展为学习障碍型学困生。久而久之,农村初中英语教学低效化的问题就形成了。
  二、农村初中英语教学低效化的有效解决策略
  我在农村地区实习的过程中,针对初中英语教学低效化的问题,总结了一些教学经验,希望可以改善当前英语教学低效化问题。
  1.通过快乐学习改善英语教学低效化问题。我在观察农村初中学生的时候发现,他们比较喜欢具有趣味性的学习方式,比如角色扮演、对话演绎、英语游戏等等。当前新课改强调了快乐學习这个教育理念,那么要改善初中英语教学低效化这一问题,我们就能够引入快乐学习的理念,让农村初中学生能够感受到英语学习的快乐。一般而言,我们可融合一些接近真实情况的情境,让学生在相应的情境之中进行快乐的英语学习体验。比如在“How much are these pants?”这一课的教学中,教师就可创设购物情境,让学生展开角色扮演。农村初中有不少学生是早当家的孩子,又或者有些学生对售货员这些角色感到新奇,他们会很乐意在这一教学情境中进行体验。通过角色扮演,学生既可以掌握课文的基本知识点,又可锻炼自身的口语表达能力,还能在潜移默化的过程中培养英语学习兴趣,这对于改善课堂教学低效化问题具有重要的作用。
  2.通过多媒体技术辅助农村初中英语教学。在农村初中英语课堂上灵活地运用多媒体辅助技术进行教学,这是非常有效的教学手段。我发现不少英语教师还是注重采用传统的黑板式教学为主,即便采用了多媒体技术来进行教学,也依然是将繁杂的知识点搬上大屏幕,与往常的教学方式无异。我认为这是一个改进英语课堂教学的切入点,多媒体技术辅助教学是新型的教学手段,已有不少教师验证了这一教学手段的运用效果。因此,农村初中英语教师理应灵活使用这一辅助教学手段来优化课堂教学。比如在“What were you doing when the UFO arrived?”这一课的教学中,教师可利用多媒体技术来呈放一些关于UFO的多媒体视频,让学生能够通过直观形象的画面,了解UFO的相关知识,同时了解UFO抵达地球时人们的一些活动。而且这些直观画面可以激发学生的联想能力,让学生对UFO的奥秘产生更浓的兴趣,使其自主走进到这一课的教学活动中。这对于提高初中英语课堂教学效率而言,也是不可或缺的保障性条件。
  3.开展辩论性的英语教学活动。我发现当前不少农村初中英语教师并不注重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但是实际上在核心素养理念不断渗透发展的当下,教师必须要关注学生英语核心素养的培养。因此,我认为当前的农村初中英语教学低效化问题也可以从锻炼学生的思维能力、提升其思维品质等方面入手。比如我们可以让学生围绕着“Which season is most beautiful”这一话题展开辩论比赛,通过发挥学生的竞争意识和主观能动作用,让学生进行思维上的碰撞与交流,使其可以掌握“I like……because……”、“I can……”、“How about you?”等相关句型,促使学生提升自身的英语学习能力,克服低效化英语课堂教学的弊端。
  三、结束语
  总而言之,农村初中英语课堂上的低效化教学问题始终是亟待解决的重要问题,我们应该注重剖析其中的影响因素,采取行之有效的教学策略来克服这一低效化问题。
  参考文献:
  [1]王玉欢.探究农村初中英语课堂低效的原因及解决路径[J].课程教育研究,2018(28):108-109.
其他文献
【摘要】对于小学生来说,兴趣是最好的指导老师。教师在进行小学英语课堂教学活动开展的时候,一定要注重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学习兴趣。采用趣味的方法进行英语课堂的教学活动,不仅符合学生的生理和心理特点,更有助于提高课堂的教学效率,从而化难为易。  【关键词】小学英语;趣味教学;教学有效性  【作者简介】杨兴雨,江苏省灌云县新区实验小学。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在小学英语教学过程中,好的英语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
【摘要】在传统应试教育的影响下,英语教学只重视读写能力的培养,忽视了听说能力的训练。而听说课是初中英语教学活动课型之一。为了提高英语听说课的效率,在英语听说课推行小组合作学习,改进学生的学习方式,培养学生和发展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合作能力。本文结合英语教学实际,通过初中英语听说课中有效实施小组合作学习的应用,总结小组合作学习的优势和策略,对初中英语听说课中有效实施小组合作学习的具体措施进行探究。  【
【摘要】本文基于目的论三原则,以《边城》及杨宪益、戴乃迭英译本为语料,采用例证法与比较分析法,探讨译本中隐喻不同的翻译策略。研究发现文学作品中的隐喻有特定功能,其英译首先要遵循目的原则。此外,为增强可读性,中国特色隐喻翻译可遵循连贯原则,而符合译语读者认知体验的隐喻要遵循忠实原则。译者通过依次考虑目的论三原则,选择不同的翻译方法和策略以传播中国文化。  【关键词】《边城》; 目的论; 隐喻; 翻译
【摘要】技工院校英语教学中一个必不可少的环节就是评价,这一环节引导着学生的英语学习。随着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学生已经无法满足于传统的课堂评价体系,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提高学习效率,广大教师逐渐选择将形成性评价应用于英语课堂教学中,学生对这种新型评价模式接受度也比较高。基于此,本文首先介绍了技工院英语教学的现状以及形成性评价和总结性评价的对比优势,再从英语口语、阅读、写
【摘要】在初中英语教学中,读与写属于较为关键的教学内容。英语教师在教学中可以将读作为写的基础,将写作为读的延伸,读与写是两个不同的行为,但在某种条件他们又以相互依赖的形式而存在。本文主要分析了英语教师如何利用读写进行有效教学,促进了读写结合的教学方式在初中英语教学中的发展与有效应用。  【关键词】初中;英语;读写  【作者简介】于蕾,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博乐市第二中学,研究方向:英语学科,初中英语教学
【摘要】一名初中学生要想学好英语,首先要培养自己的阅读能力,积累足够的词汇量,阅读是学生学好英语的重要条件,英语教师要怎样在英语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是老师教学的关键,也是学生学习的关键。英语教师在给学生讲授英语知识时,不能只局限于初中英语课本,还要拓展学生的思维,结合一些课外阅读材料,对英语阅读上课内容及时进行更新替换,从而培养学生英语阅读兴趣的产生。  【关键词】初中英语;教学;阅读兴趣
【摘要】在职业院校中,英语的地位特别重要,是各个知识运用的连接途径。因此,在英语课堂的教学中,应该利用混合式教学,混合式教学的优点在于其线下和线上的结合学习效应,在教学改革的背景下,也引起了广大教育者的关注。应该如何利用混合教学的方式将高职院校的课程进行组建,提高学习效果的案例如今还为数不多,本文笔者将对混合式教学在职业院校的英语教学中所展开的方法及效果进行反思,并提出具有实效性的观点。  【关键
【摘要】在英语教学过程中,书面表达能力是学生必须具备的一项基本技能。具备良好的书面表达能力,可以让学生更加有效地提升自己的英语学习能力,教师在教学时要充分地重视学生书面表达能力的培养。本文从注重基础内容的训练、加强技能训练教学以及重视作文评价内容这几个方面来简单阐述书面表达能力在高中英语教学中的相关培养策略。  【关键词】基础内容;技能训练;评级内容;高中英语  【作者简介】孙静,徐州市侯集高级中
【摘要】社会文化理论关注社会文化环境对学习者认知发展的影响,中介是社会文化理论的核心概念之一,中介理论认为,在学习新语言的过程中,以语言教师和语言能力强的学习者为中心的中介作用对语言学习者的认知发展起到重要作用。在语言习得中,外语教师的中介作用主要通过语言工具的运用来实现,内容语言融合教学(CLIL)与中介理论中的支架式教学方法相契合。本文从社会文化理论视角探讨内容语言融合教学中教师的中介作用,以
Nowadays,America is no doubt projecting its image of the greatest power and endeavoring to exert its impact in every corner of the world.For certain,the intercultural communication becomes more and m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