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例教学法在国际经济法教学中的应用

来源 :速读·上旬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xlzyc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国际经济法是高等教育中法律专业的重要课程。随着国际经经济往来日益频繁,各个国家在贸易中产生的经济纠纷也越来越多,需要大量的专业法律人员帮助解决问题。为了满足社会的需求,提高教学的质量水平,培养高素质的法学人才成为了高校的重要任务。运用案例教学法,在国际经济法的教学中可以取得更好的效果。文章针对案例教学法的具体应用进行介绍,分析如何提高案例教学的效果。
  关键词:案例教学法;国际经济法;应用
  1小组学习 交流合作
  在实际的国际经济纠纷的调查工作中,仅仅依靠一个人的力量是不可能完成如此复杂的任务的。任何一个国际经济案件都需要一个完整的工作小组来合作完成,在使用案例教学法进行国际经济法的教学工作中,任课教师也需要使用小组分工的方式,让学生自由组合,并根据自己的特长承担不同的任务,通过交流合作来对案例进行分析。
  1986年7月27日我国某公司应荷兰A商号的请求,报出某初级产品100吨,每吨鹿特丹到岸价格(CIF)人民幣3900元即期装运的实盘。在后来的交易过程中,该荷兰公司再三推迟交易的日期,并要求我国增加交易的数量。在交易达成后,由于国际市场波动,导致该初级产品的价格上涨,我方拒绝以原价格交易,荷兰公司则要求正常交易。在这个案例中,小组同学需要分工完成几项工作,首先,需要得到双方签订的合同作为分析的资料。其次,还需要安排学生对相关的专业名词和有关的国际经济法进行分析,了解法律对市场价格波动对交易进行与否的相关规定。通过小组讨论后,完成最终的报告,并在要求的期限内在课堂上完成工作汇报。
  在现在的社会中,学会如何合作才能取得成功。在案例法教学工作中,教师在提高学生的专业水平的同时,也需要关注学生的合作能力的培养,让学生在合作中成长,收获更多的知识。案例教学方法配合小组合作的方式,可以取得更好的效果。在学生完成汇报后,教师根据汇报情况对各个小组进行点评,针对小组的不足之处提出改进的方案,提高学生的能力。
  2明确目标 循序渐进
  作为法律专业的重要课程之一,国际经济法在教学工作中需要注重教学内容的重点。教师在选择需要的案例时,也需要根据教学工作的目标和教学的内容,选择适合的案例。在对案例进行分析时,要循序渐进,由易到难,让学生对知识点和重点有准确的把握。
  在国际经济法中,对于国际贸易中的大部分的内容都有相关的法律规定,在选择案例时,也需要有重点的进行相应的选择。例如,在讲述国际间的公司并购案例时,便可以以联想公司的并购案为案例,2004年12月8日,联想集团在北京宣布,以总价12.5亿美元的现金加股票收购IBMPC部门。这是一个极为成功的跨国并购案例,使得联想公司获得了巨大的发展。2012年7月23日,中国海洋石油有限公司(简称“中海油”)发布公告称,将以现金151亿美元(约合人民币964.44亿元)收购加拿大尼克森能源公司。这起国际并购案,是我国石油产业最大的并购案件。在国际倾销和反倾销案例中,则可以以欧洲对我国的光伏倾销调查为案例。在让学生学习到专业知识的同时,让学生对事件有清楚的了解。
  选择合适的案例来推动国际经济法的教学工作,也是一项十分重要的任务。教师在选择的案例一定要具有代表性,案例的主体内容要和教学工作紧密相连。
  3紧跟潮流 关注热点
  在现在这个信息化社会中,每天都会都海量的数据通过各种方式传输。在各国的经济贸易中,发生的贸易案件也迅速增加,并且会出现许多的新情况。在这些新出现的问题中,有许多需要教师帮助学生进行分析,使学生了解国际经济往来中国际经济法法新的运用,并根据国际经济形势的变化,提高自己的应变能力。
  在最近几年中,在国际贸易中,各国都十分关注贸易中的倾销和反倾销事件,以及各国设置的各种贸易壁垒问题。在未来的国际贸易中,类似的问题也会越来越多。在进行案例教学方法时,教师要根据国际贸易形势,对学生的进行重点教学工作。例如,在2015年,美国针对我国钢铁行业进行反倾销调查,以及持续多年的欧盟对于我国光伏产业和皮鞋产业的反倾销调查等,都是比较热门的国际贸易事件。在国际贸易中,设置贸易壁垒也成为了重要的手段,近年来,我国针对菲律宾的香蕉采取的贸易壁垒措施等,也是关注度极高的事件。
  随着国家一带一路战略的快速发展,在未来的国际贸易中,我国将会占据更重要的地位,发挥更大的作用。与此同时,也会有更多的国际贸易纠纷产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只有掌握国际贸易发展的趋势,了解社会对国际贸易关注的热点,并能够熟练使用国际经济法来解决国际贸易问题,才能够实现学有所用,学有所得。
  4结语
  国际经济法在国际贸易中有着重要的地位,高等院校在进行国际经济法的教学工作中,要改变传统的法律条文单调的讲解方式,使用案例分析法,将重要的知识点通过案例分析的方式传授给学生。在进行案例分析法的教学工作时,教师要遵循渐进的原理,有针对性的选择教学案例。除了教学要求的内容外,教师还需要针对国际社会中新出现的热点问题进行收集和分析,使教学工作紧跟国际贸易发展的方向。
  参考文献:
  [1]裘小薇.案例教学法在经济法课程教学中的创新运用[J].广州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3(1).
  [2]龙振奕.案例教学法在国际经济法教学中的创新运用[J].教育界:高等教育研究,2013(1).
  [3]隋父莅.经济管理教学中案例教学法的应用[J].经济视野,2012(12).
  [4]宋涛.法学教学中案例教学法的应用[J].中国成人教育,2015,(8).
  作者简介:
  金宝凝(1963—),男,汉族,湖北武汉人,任职于武汉市交通科技学校,从事教学工作。
其他文献
摘 要:长期以来,小学语文教师在阅读教学中大包大揽,带领学生阅读、代替学生分析,却忽视了学生的主体地位,没有充分发挥学生的个性特点。要改变这种状况,语文教师要遵循新课标的要求,开展个性化的阅读教学,尊重学生独特的阅读体验,引导他们进入文本,受到启迪和熏陶。文章探讨了小学语文个性化阅读教学的一些具体措施,希望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获得信息、积累知识、提高能力。  關键词:小学语文;个性化;阅读教学  小
摘 要:教师在实际教学过程中使用的语言是小学语文教学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恰当的、富有艺术性的语言可以发散学生的思维,引导学生进行正确有效的学习,同时促进和谐师生关系的建立。虽然语言只是教师教学所使用的一种工具,但是注重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语言的艺术性却是十分必要的。本文从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语言艺术的重要性展开,探讨提高小学语文课课堂教学语言艺术性的策略。  关键词:提升;小学语文;教学语言艺术;方法
摘 要:在国家的义务教育中,小学语文是一门基础课程。语文成绩的好坏直接影响到学生的知识水平,可以说,培养学生的语文学习习惯是提高小学生综合素质的基础保障。好的学习习惯可以让小学语文课程的学习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还可以促进学生综合个人素质的养成。本文就教师如何培养小学生语文学习习惯的养成进行阐述,希望能对学生有所帮助。  关键词:小学语文;学习习惯;策略  小学阶段是学生各种习惯养成的重要时期,尤其
摘 要:现阶段,教学的目的发生了改变,在新课改理念和素质教育理念的冲击下,教学的目标已经不再是老师知识的简单灌输和学生对知识的机械式记忆,而是让学生在课堂上能主动参与,学会自主探究,掌握一定的学习方法,所以教学的目标已经发生了根本性的改变,主要是在教学的过程中最大限度的促进学生的发展,也就是从原来的重视教师的“教”转变为学生的“学”。小学语文作为提升小学生识字率、表达能力和沟通能力的学科,除了讲授
摘 要:随着新课改和素质教育的推进,小学语文课堂的教学模式和学习模式发生了一些变化,新形势下小学语文课堂的学习更加的关注学生学习积极性和学习兴趣的激发,更加的关注学生综合能力的提升,这些变化一定程度上符合课改的需要,促进了学生的可持续发展。对于小学语文课程的学习来说,习得相关的语文知识固然重要,但是仅仅让学生掌握必要的基础知识是远远不够的,需要学生具备相应的逻辑思维和解题思维,能学为所用,学以致用
摘 要:时代在不断发展,教学理念也在不断更新,根据《语文课程标准》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的要求,在教学过程中开展探究式学习为学生学习语文提供一种崭新的学习方式,能够真正促成语文课程目标的具体落实。相较于传统教学而言探究式学习是学生在自主学习基础上进行的一种较高层次的学习方式,是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创造性地解决问题的学习方式和学习过程。  關键词:小学语文;探究式教学;自主探
摘 要: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对教育提出了很多的要求。教育教学的目的不再是简单的知识讲授和传递,还包括学生综合素养的提高和实践能力的增强及情感价值观的有效教育等。素质教育要求我们在教育教学的过程中,必须立足学生的实际情况并结合教育的规律,采取有效的措施,改革教学方法,不断创新教学模式,大力开拓现代化教育的新篇章。小学美术教学在传统的常规课堂教学下,发展比较滞后,教学效果较差,严重影响了小学生的全方位
摘 要:针对小学语文的学习来说,除了基础知识和技能的学习之外,就是作文创作能力的培养了。作文其实就是学生通过自身的语文基础知识学习,在一定的给定范围内,结合自身的所思所想所感而进行的语文基础知识的整合。学生作文创作能力的高低对学生综合素质的发展和想象力的培养都具有一定的积极影响,为此,在小学语文作文的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做到与时俱进,结合着学情和教学内容,采取有效的对策来优化作文教学的过程,提升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