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种脐带护理方法对脐带脱落的效果比较

来源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ppmm11223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探讨新生儿不同脐带护理方法对脐带脱落的效果。方法将200例足月新生儿随机分为两组,即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10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方法,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于出生后48~72h修剪脐部残端,创面用脐带包包扎,比较两组新生儿脐部有无渗血、潮红、粘液分泌物、脓性分泌物,脐带脱落及创面愈合时间。结果观察组新生儿脐部渗血、潮红、粘液分泌物的发生率均少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新生儿脐部脓性分泌物的发生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新生儿脐带脱落及创面愈
其他文献
通过对设计部门提出的"施工时的荷载不得大于活荷载标准值"的研究分析,提出斜杆卸载的新思路,推广应用到多层混合结构、多(高)层框架(框剪)结构中,从而达到结构早拆模的目的。
目的观察罗格列酮钠对代谢综合征(MS)患者胰岛素抵抗和炎性因子影响,探讨其改善MS患者糖脂代谢机制。方法符合诊断的MS患者分为洽疗组56例和正常对照组20例。治疗前后分别测定MS
目的优化检测丙型肝炎病毒(HCV)感染者血清抗-F的间接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反应参数,为F蛋白用于ELISA试验提供依据。方法基因工程密码子优化后,表达、纯化了HCVF蛋白。以此蛋白
目的对输血前患者,做血清感染性指标检测,及早发现阳性患者,避免医疗纠纷。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对7000例受血者进行乙肝表面抗原(HBsAg)、丙型肝炎病毒抗体(抗-HCV)、人类免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