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程背景下高中语文选修课的探索与实践

来源 :心事·教育策划与管理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aoyi101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校开展的课题《新课程背景下高中语文选修课的探索与实践》在《新课程标准》的引领下,依托选修教材内引外联,将语文学习与语文实践联系起来,开拓了学生的文化视野,丰富了学生的人文底蕴,以达到提高学生语文素养和语文实践能力,为学生的终身学习和有个性的发展打下基础的目的。
  一、课题研究的内容
  1.编订了校本教材《渝中半岛渝中人》
  《新课程标准》在课程资源的利用与开发方面规定:“各地区都蕴藏着自然、社会、人文等方面的语文课程资源,应积极利用和开发。”我们根据学校地处渝中区的特点,着力挖掘渝中文化,选择重庆籍作家和历史文化名人,从他们的眼光和视角还原、再现重庆人和重庆生活。学生们读了黄济人的《九开八闭十七门》,才知道重庆朝天门等的来历,读了杨山的《我以这座城市的名义,抗议!》,了解了抗战中重庆大轰炸的残酷,读了陈寅恪、赵熙、朱偰等近现代名人吟诵重庆的诗篇,才知道重庆的文化底蕴,李钢的《翠玉蝈蝈》则是我们熟悉的生活在文化人眼中的中诗意再现,启发学生去发现日常生活的趣味,培养他们热爱家乡的思想感情。
  2.诵读体验与课堂教学相结合
  选修课的文章以诗歌和抒情散文为主,便于学生诵读,我们在高2014级推行“课前3分钟”美文诵读,要求学生从《中国现代诗歌散文欣赏》等选修教材中中选择自己喜欢的篇目,背下来,并从该篇的主题、形象、表现手法等某一个方面进行鉴赏,每节课前由1-2个学生上讲台进行诵读、介绍。学生通常自行从网上搜集、下载资料,丰富了对作品的理解,有兴趣的学生还尝试着进行诗歌创作。通过这种方式,减轻了我们教学的压力,促进了学生自学探究能力提高。
  作为课堂教学的有效补充,我们先后开展了“读名著 赏名片”影片观摩活动;分别进行了以“理想”“自信”“宽容”“追求”为主题的演讲比赛;开展课本剧的表演,学生把课文《诗经·氓》《孔雀东南飞》改编成剧本,搬上舞台。暑假期间,我们鼓励学生开展调查,寻找重庆的文化遗产,调查其来源、发展、现状。同学们实地考察、访谈、查阅资料,收集了如吊脚楼、铜梁舞龙、綦江版画、川江号子、火锅、川剧等文化遗产,形成的调查报告丰富多彩,充分体现了学生的动手能力和研究水平。
  3.深入探究教材,研究教法
  我们校建立了渝中名师工作站,邀请渝中名师何元检老师作指导。何老师用“问题教学法”为导向,促进老师们深入钻研教材,改变教学思路,提高教学能力。组内老师轮流授课,每次课前进行集体备课、讨论,课后议课、反思,不断地寻找问题,完善方法,形成了“问题教学法”的三个步骤:①学生课前预习,提出问题;②教师整理、归纳问题,发现学生的不足;③学生课堂交流,相互促进,解决疑难,教师相机点拨,深入教学。在这个教学方式的探索中,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提高了学生发现并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了学生思维的发展,同时我们不断调整和完善教学过程,促进了教师自身的发展。
  二、课题研究的效果
  1.促进了学生学习能力的提高。由于我们对学习方式和学习内容进行的一些探索、改变,使学生的学习态度有了明显转变,学习方式得到了优化,实践活动的开展,使学生能主动去探索和研究,初步掌握观察、调查等科学研究的方法。
  2.以课题为引导,提高了教师的专业素养,带动了课堂教学的优化。在研究中,老师们把先进的教育理念转化为自觉的教学行为,转变自己的教学方式,在促进学生发展的同时,老师自身也得到发展和提高。全组15名教师,区骨干教师7人。赵蓓老师在区优质课竞赛中获得一等奖。多名教师在市区级的论文评比中获一、二等奖。
  三、后期工作思考
  1.继续校本教材的编写。我校学生基础较差,进入高中后,尤其是在文言文学习上,非常薄弱。我们准备有针对性的编写一本现代汉语语法方面的教材,作为初中、高中的衔接教材,加强每一届升入高一的新生的语法学习,为他们的文言文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
  2.开展多方面的语文活动。我们的口语训练坚持多年,后期的工作中,我们一方面准备编写一本口语训练方面的校本教材,另一方面,持续开展口语训练活动,下学期,准备开展演讲比赛、辩论赛、新闻评述、舞台剧表演等活动。
  3.继续探索高效的课堂教学方式。“问题教学法”的尝试,使课堂效率得到了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也逐渐调动起来,我们准备继续用这种方式打造高效课堂,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
  四、课题研究的困惑
  语文选修教材在使用一年多之后,带给我们老师的更多的是困惑。重庆的高中语文选修课程是自上而下规定的学习内容,目前选修的内容是《中国现代诗歌散文欣赏》《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小说欣赏》等,对选修的内容应该怎样教,教到怎样的程度,老师们心里都没底,在“规定的选修”里怎样体现选修课的自主性和创新性?选修课教学实际上还是围绕着高考这根指挥棒转,教学的最终目的还是为高考服务,这种情况下的教学改革,该何去何从?
其他文献
诚信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同时也是做人的基本准则。大学生作为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更应当注重培养诚信品质,提升自身的道德修养。但近年来,大学生的诚信缺失问题日益突
城市绿地地上生物量的定量估算为城市碳循环研究提供重要依据。以杭州市辖区为研究区,选取Landsat 8OLI影像,提取影像的原始波段及植被指数信息,基于199个样地实测数据,建立
摘 要:在高职英语教学中,许多教师仍然沿用普通高等教育或中职教育的教学模式,认为主要通过讲授专业课来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显然这种观点有失妥当。也正是因为传统的高职英语教学片面强调专业知识技能,而忽略了实际应用能力的培养,从而造成学生的英语职业能力成为短板。因此,这就需要探究以就业为导向的高职英语教学体系。  关键词:以就业为导向;高职英语;教学体系  随着我国职业教育的不断改革,“实用为主,够用为
笔者教初一的政治已有十多个年头了,课本的版本也已改过好几回。后来的人教版1998年4月第一版(试验本)用了几年之后,又有了新版(修订本),但内容仍是一样(只不过是“调整了部分教学内容的结构”罢了)。对于同一样的教学内容,同一样的教学方法、教学模式,教师自己都感到困乏、感到厌倦。如何才能使耳目为之一新、精神为之一振呢?笔者换了一种新的方式——我自己称之为“心理辅导”的方式上课。  一、换方式的依据 
摘要: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中职物理主体性课堂教学也有了新的要求。其在教学过程中更加注重学生主体性的发展,要求学生的实践与理论能力得到综合性的提高。同时在主体性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以不断丰富教学内容,让学生对物理学科的学习兴趣得到有效地提高,从而达到“润物细无声”的效果。本文主要针对中职物理主体性课堂教学中的问题进行了具体的分析,并提出了相应的解决对策。  关键词:中职;物理;主体性;课堂  中图分类
为改善版画材尺寸稳定性和加工性能,以榆木为试验材料,采用12组热处理工艺对榆木进行了高温热处理试验,通过进行热处理前后榆木物理力学性能和尺寸稳定性与常用版画材的比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