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打造和谐生动的初中语文课堂

来源 :语数外学习·上旬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hk444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教育的最好方式是“言传身教”,这要求教育者既要用言语教育,更要以自身行为给学生树立良好的榜样,使其形成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在学校,学生与教师接触最多,教师的言行举止对学生有着潜移默化的作用。所以,在日常教学中,教师要增加自身魅力,提高自身修养,熏陶学生,感染学生,点燃学生智慧的火花,启迪学生的心灵,丰富学生的思想,带领他们攀登知识高峰,提高他们的综合素养,引导学生逐渐走向成功的彼岸。那么,在进行初中语文教学时,教师该如何巧用个人魅力让学生受到熏陶与感染,打造和谐、生动的语文课堂呢?
  一、用宽容、创新打造和谐的语文课堂
  在教育教学过程中,教学者自身的人格魅力是宝贵的教育资源,对学生有着潜移默化的作用。正如教育家乌申斯基所说的:“教师的人格是教育事业的一切,是任何东西都不能代替的、照亮学生心灵的阳光。”另外,教育家叶圣陶也曾说:“教师的全部工作就是为人师表。”因此,在初中语文教学中,要培养学生良好的品质,强化学生的能力,教师要充分发挥自身的人格魅力,用敬业、宽容、创新的品质感染学生,用情感带动学生的情感,用心灵启迪学生心灵。
  首先,教师应将教育工作视为神圣的工作,注重师表风范,具备宽容的气度,做到正直而敬业、公正而宽容,关爱每一位学生,允许学生出错,鼓励学生大胆地表达自己的观点,不随意体罚学生。同时,教师要打破“教师权威”的观念,避免以自我为中心,坚持“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以尊重、理解以及合作的态度对待每一位学生;将课堂还给学生,凸显学生的主体地位,倾听学生心声,实现师生、生生之间的平等交流与对话;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以学定教”,不断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与发展需求,营造和谐活跃的课堂教学氛围。
  如在教学《父母的心》时,教师可以向学生提出以下问题:(1)在本文中,父母在送与不送孩子的问题上始终处在矛盾与犹豫中,其情感世界出现了哪些波澜呢?请走入文中“父母”的情感世界,体会他们的内心感受,完成有关表格。(学生思考后,教师说说自己的理解,呈现表格)(2)由表格看,在送孩子的过程中,父母是颇费周折的,因为他们有太多的考虑。请从文中找出相关语句,说说他们多次换回孩子原因,探讨“父母的心”的内涵。提出问题后,教师可以引导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讨论自己的想法,说说“父母的心”究竟包含哪些内涵。由于学生生活经验、认识水平的差异,他们对文本的理解与解读是多元化、个性化的,因此,教师需要给学生自由表达和交流讨论的机会,促进师生对话,促进学生思想的飞跃和情感的升华。
  其次,教师应敢于创新、与时俱进,实现个性化教学,展现人格魅力。在新课程背景下,教师更需要做到与时俱进,打破教材束缚,回归生活,而不是拿“旧船票”一味“重复昨天的故事”。如在教学《蓝蓝的威尼斯》时,教师需要根据教学需求,合理开发与利用教材、影视、多媒体、网络等丰富多彩的教学资源,这样既可以拓宽学生的视野,也可以在无形中诱导学生学会通过网络、书籍等渠道收集学习资料,提高学生收集与整理信息的能力。
  二、用博识、幽默打造生动的语文课堂
  语文学科内容十分丰富,从古至今,既有诗词歌赋,也有现代散文、小说,可谓包罗万象、精彩纷呈、五彩斑斓。因此,要打造充满魅力的语文课堂,让学生感受语文的魅力,教师需要具备渊博的学识、过硬的专业素养和幽默的教学艺术,这样,在教学时才能如行云流水,使学生在获得乐趣的同时也得到理趣。反之,如果教师胸中无书、呆板僵硬,就难以激发学生的兴趣,无法唤醒学生的学习情感,也就更谈不上对学生思维的启发和心灵的启迪了。
  首先,教师需要具备渊博、深厚的文化知识与底蕴,能够利用自身的语文素养和对文本独特的理解巧妙地引导与启发学生,让学生感受语文的魅力,逐渐将语文学习视为一种审美享受,体会语言文字的奇妙无穷,从而爱上语文、爱上学习。同时,教师要注意语文与各学科、生活实际的联系,时常穿插一些趣味故事、小知识插曲、新闻热点等,让课堂显得妙趣横生、轻松愉快。如在教学《花儿为什么这样红》时,教师可利用趣味童话故事自然导入。在教学过程中,则应超越文本,引入有关网络资源,帮助学生深化理解。
  其次,教学言幽默风趣、生动形象追求。在课堂教学中,语言是传播知识的重要媒介,如果教师的语言生动有趣、幽默诙谐,学生则会被深深吸引,从而主动地学习与探究。正如俄罗斯谚语所说的:语言不是蜜,却可以粘住一切东西。因此,在初中语文教学中,教师要追求语言魅力,不断优化教学语言,运用富含智慧、激情、幽默、有趣的语言,拨动学生的心弦、启迪学生的思维、滋润学生的心田,使其主动地学习知识、提高能力。教师可以运用猜谜、俗语、他人评价等手段,或者运用流行歌曲、课文诗句、广告语等营造幽默的教学氛围。如在教学《故乡》时,阔别20年后再见到“我”,闰土说话断断续续、吞吞吐吐,此时,教师可顺口说道:“真可谓是‘犹抱琵琶半遮面’啊”, 或者利用夸张、比喻、反语、双关等修辞手法,创设幽默风趣的学习情境,营造轻松幽默的学习氛围,拉近师生间的距离,促进师生互动交流。此外,教师还可以利用谐音法,巧妙仿词,达到幽默的教学效果,打造快乐生动、富有魅力的语文课堂。
其他文献
布鲁明顿是一座小城,只有六万人口,一半是印第安纳大学的师生。别看城小,到了晚上和周末,城中心照样人满为患。这一个周末的晚上,我们从城中心一直往外走,快走到城边,才发现一家餐馆里有空座位。  这家餐馆叫作“小餐馆”。走进去,餐馆的老板笑吟吟地走了过来,招呼我们入座。餐馆里,灯光幽暗,抬头一望,发现餐馆是老厂房改建的,房顶上粗大的工业管道,恐龙骨架一般赫然在目。  老板是一个有些弓背的小老头儿,手里拿
期刊
随着中国加入世贸组织,出口商品大量增加,人们更加认识到了商标名翻译的重大意义.本文从商标的功能谈起,认为商标名的英译可以以“功能等效”理论为依据,并依此探讨了几种常
听、说、读、写是学生学习英语应掌握的基本技能。“读”在教学中占有重要的地位,一方面,学生通过阅读可以深化对课程内容的感知,形成有效的学习思维感知;另一方面,以“读”来激活认知思维,更利于学生加深理解。建立在多样化阅读基础上的理解探知,更能够让学生发现英语学习的精彩,使学生在阅读中主动学习。学生在认知实践中的感知,对优化理解感知思维过程和提高语言表达能力都具有促进作用。  一、自我默读素材,探寻语篇
巴乌,也叫“把乌”,流行在中国西南地区彝、苗、哈尼等族的单簧吹管乐器,主要分布于云南彝、苗、哈尼等民族中。巴乌的品种较多,在哈尼族,有单管、双管之分,由于竹管长短、粗细的不
《全日制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2011年版)中提出,注重教材文本资源的优化,能帮助学生在开阔视野的基础上,培养正确的语言表达思维感知。由此可见,运用教材资源来优化写作教学,有如下作用:(1)便于学生准确把握和理解课程语言,深化认知和感悟;(2)帮助学生积累丰富的语言文化知识,开阔视野;(3)提高学生语言表达的准确性和灵活性,促进学生的综合发展。  一、从单元导入中把握文章的主题  《牛津初中英语
作为未来的教师,师范院校的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将有可能直接影响到学生的心理健康,而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作为影响人成人和成材的核心因素,将直接决定学生的成长质量.因而,在
创造性学力是大学生学力的核心,培养大学生的创造性学力是高校教学的重要目标.研究性学习是发展大学生创造性学力的重要的学习方式,其中公共心理学的研究性学习对大学生的创
“听、说、读、写”是学生学习英语的四个必备基本技能,但是在传统的教学理论中,听和说占据了主体地位;而读和写,尤其是写,被越来越多的人放到了次要地位。事实上,“写”是提高英语成绩的必要手段。俗话说,好记性不如烂笔头。实事上,写作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记忆。笔者根据多年的教学实践,积累了一些关于提高学生英语写作能力的经验,希望能够给其他教师提供一些帮助。  一、让学生充分认识到英语写作的重要性  很多学生
她是个晚期脑瘤患者:胶质细胞瘤,做过手术,做过引流术,最后做了去骨瓣减压术,还是剧烈头痛,呕吐到不能吃,时时发作癫痫抽搐。人是清醒的,可是话说不清楚,勉强可以猜出她的意思。四肢都萎缩了,成了瘦骨嶙峋的一把柴,每天躺在床上,屁股都磨破了。  她在各大医院辗转过几年,都表示无能为力了,家人没有办法,送到我们医院姑息治疗——这是好听的说法,其实就是等肿瘤慢慢吞噬她。  来的时候,我们所有医生都去看过她,
期刊
价值观教育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内容,大学生价值观教育富有成效必须遵循尊重价值的多样性、坚持价值的主导性和引导价值的正确性的原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