挣脱束缚 回归真实

来源 :考试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QR71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语文教学大纲》和《新课程标准》要求作文必须回归真实的生活,必须让学生自主作文。这就要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增强自信心,养成良好的写作习惯,挣脱束缚,发展个性,培养创新精神。实现由重“怎么写”到重“写什么”,由重“写作知识”到重“写作实践”的转变,要不断地丰富学生的阅读量,使学生积累丰富的语言。
  关键词:挣脱束缚;回归真实;自主;兴趣;自信心;个性;创新
  真实是作文的生命。作文是学生真实思想的负载,真实情感的沉淀,真实自我的释放。叶圣陶先生有言:“作文要说真话、说实话,不说假话、空话、套话。”《语文课程标准》中也明确提出:“小学生作文就是练习把自己看到的、听到的、想到的内容或亲身经历的事情用恰当的语言、文字表达出来。”这就应该挣脱束缚、回归真实,让学生自主作文。
  当今社会,应试教育还是“主角”,升学率还是“王牌”,成绩还是家长心中的“宝贝”。作文教学无奈陷入了“为升学、为考试、为分数”的“怪魔圈”。目前小学生作文中暴露出来的问题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 作文雷同与重复现象严重:①作文内容相似,②用网络来“编辑”作文,③写法雷同;2. 虚假作文;3. 内容空洞、不具体。
  分析造成小学生作文现状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当然是教师作文指导方法失当。为了取得满意的作文成绩,教师往往会授意学生买各类作文指导书,然后抄、背并熟记作文书上的开头、结尾及一些事件或片段,再训练拼凑、组装,最后成文,这样的作文教学就是组装加工车间,完全忽视、践踏了作文的真正目的——作文的交际作用、审美价值、陶冶情操、塑造人格、提高自身素质……
  第二,写作教学无序,要求失当。长期以来,写作教学形成了一种“固定模式”:老师布置了题目,学生在规定的时间内写出来,老师批改后,利用一点点时间,选几篇所谓好或过差的作文读一读,一个写作“轮回”就完成了。
  第三,作文教学中的假大空。学生作文是孩子用自己的笔写自己的心里话,那么首先应该让孩子说真话、实话。其次是尊重学生,珍视他们独特的感受,让他们自由地表达。
  第四,课程与教材的问题。就课程和教材而言,作文教学的目标和内容远不如阅读教学的目标和内容的设计与安排来得周密和具体。所以,作文教学比之于阅读教学显然有它的先天不足,教师不愿在作文教学上投入太多精力。自然就陷入了老师厌教,学生厌学的泥潭之中。
  要挣脱束缚,回归真实,使素质教育真正落到实处,必须敢于和善于突破已经形成的误区,挣脱束缚,高举“真实”的大旗,让学生自主作文,必须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一、 注重写作兴趣和写作自信心的激发,养成良好的写作习惯
  《新课程标准》在作文目标设定中特别强调情感态度方面的因素,所以应把作文教学的重点放在培养写作的兴趣、自信心上,使学生愿意写,爱好写。“兴趣是孩子最好的老师”,是孩子作文入门的向导。只有学生想写,才会有意识地不断积累,也只有学生想写,才会不断地去写,而在不断地写作过程中,才会逐渐形成自己的语言风格及文章风格。
  二、 注意发展个性,激发创新精神
  《新课程标准》对作文教学的要求是:为学生提供广阔的写作空间,减少对写作的束缚。实现写作的个性化,使学生表达出自己的主观真实,所以我们应尊重学生的主观真实感受,激发创新意识,培养他们多观察、多思考,全身心投入生活,亲身体验,总结感悟。
  三、 由注重“怎么写”到注重“写什么”
  站在新课程改革的层面上看,如果不能解决“写什么”的问题,恐怕原有的问题依然会成为今后的问题,新课程改革要求教师重视以学生生活和喜闻乐见的各种活动来指导作文,实践证明这种做法的确是有效的。
  四、 由注重“写作知识”到注重“写作实践”
  写作教学要重实践,重过程,要把注意力放在写作的实践上,主张多写,多改,在实践中提高写作能力。实践证明,一定的情境是学生增强生活体验,激发思维语言表达能力的动力源泉。在作文教学中,教师尽力创设情境,开展有意义的活动,让学生体验、感受,不知不觉地进入作文的学习中。
  五、 创设大语文课堂,丰富学生阅读面
  书籍是知识的海洋,是人类进步的阶梯,学生要多读、多思,从书本中学到作文的写作技巧。“读书百遍,其义自见”,学生书读多了,感悟深了,情感得到陶冶,读后再写读书心得,这样多读多写,以读促写,持之以恒,那么写好作文也就水到渠成了。从一些写作能力强的学生经验来看,他们写作能力的提高主要体现在“大量阅读→爱阅读→不断写作→爱好写作”的模式。大量的阅读,使语言丰富,心中有词、有句、有料、有情,写作文也就不再是苦差事,而是傾吐内心情感的知音,是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所以,只要学生言之有物,就让他们多读多写,不断地从知识海洋中汲取丰富的营养,使生活成为写作的源泉,使写作成为生活的工具,真实起来,鲜活起来。
  总之,要真正提高作文教学质量,提高学生写作水平,首先,必须挣脱“应试”和“升学率”的束缚,让作文回归真实,回归生活,让学生走进生活、热爱生活,多角度地观察、体验生活,发现生活中的“奥秘”;其次,从学生的实际出发,让学生“我口写我心,我笔抒我情”,从“要我写”变成“我要写”,从“无话可说”变成“有话要说”,让真实作文在他们心中安营扎寨,让他们获取灵感,才能做到思如泉涌,挥洒自如,真正挣脱“束缚”回归真实,自主作文,这才是我们作文教学的美好追求。
  参考文献:
  [1]吴秀云.新课程小学作文教学中的困惑及对策[J].福建基础教育研究,2010(3):31.
  [2]邓慧敏.新课标下小学作文教学的新思路[EB/OL].
其他文献
摘 要:因“地”制宜,“地”在农村,因“材”施教,“材”为农村小学生。农村小学生普遍存在着数学思维单一,被动,敏捷度低,语言表达能力较弱等缺陷都亟待数学教师的关注、研究和解决,本文笔者针对以上农村小学生数学学习中暴露的问题,提出几点提高农村小学生数学学习能力的一隅之见。  关键词:农村;小学生;数学;思维  现今,素质教育虽然得到了广泛推行,但由于种种外在的客观原因的制约,农村教育的发展依然相对落
摘 要:美术是一门艺术类学科,其在促进学生的身心智力发展上的效应是独特的,所以说,初中美术教师应对教学设计倾心而为,对传统教学有承有弃,优化教学内容和教学形式,扬弃传统、推陈出新让初中美术教学精彩起来。  关键词:初中美术;现状;对策  一、 初中美术教育的现状  要想做到初中美术教学对传统教学有继承有优化,并能在新的教学理念及时代需求下实现教学的新突破,取得新成效,有必要首先对目前的初中美术现状
摘 要:体验、解释知识发生、发展的过程,合理有序构建认知体系是数学概念教学的核心任务。概念教学不仅让学生明白知识“是什么”,更重要的是“为什么”。因此函数的奇偶性的教学定位应紧扣“为什么研究函数的奇偶性”和“如何用数量关系刻画函数图像的对称性”教学主题,应着力凸显“为何、何为”的哲学考量,促进学生“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有效达成。本文以函数的奇偶性的教学实践为例,谈谈概念教学
摘 要:课程改革影响着一代人的成长发展,关系到每个人的切身利益,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基础教育课程的变革与反思》以调查统计的数据、案例为依据,提出切实可行的对策方案。论证了新课程改革的施行是为了解决基础教育没有完全适应时代发展的需要,它是在一定社会背景的基础上向前推进的,具有系统性和复杂性。因而,全面系统地反思研究我国基础教育课程的改革,理性地认识并及时加以总结概括,既有利于深化课程实践,也有利于
摘要:布置语文课后作业是语文教师教学工作的重要环节之一,作业效果的好坏对教学质量的提高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小学生的作业改革历时弥久,但仍旧存在许多问题,有作业形式单一,层次不明等,主要在于老师。对此,采取树立全面科学的作业观,采用丰富多样的作业形式,形成自主个性的作业层次等措施,让有限的作业为孩子创造无限的未来。  关键词:语文作业;问题;策略  布置作业是语文教师工作的重要环节之一,是学生巩固和
摘要:语文课本插图是很好的教学资源,利用插图对学生了解作家、学习诗歌、传承传统文化和道德教育起到非常关键的作用。因此,作为语文教师一定要利用好课本插图。  关键词: 语文课本;插图;作用  现行初中人教版语文教材所配的插图紧扣教材内容,是很好的教学资源。然而随着网络技术的飞速发展,不少教师更喜欢从网络中下载图片来教学,将课本中的插图视而不见,忽视这些插图的作用。通过这几年的教学实践,我觉得这些插图
摘要:众所周知,艺体特长生越来越受考生及家长青睐。所以近年来,越来越多的家长选择学习艺体特长来参加高考。特长生由于参加专业课考试花费大量时间,所以普遍文化课基础薄弱,尤其是英语小分的要求成为很多特长生忧虑大患。如何在特长生专业课过关的情况下帮助他们提高英语成绩是我们要研究的问题。  关键词:夯实基础;特长生高考英语;深入浅出  随着国家教育的深入发展,社会需要多样化的人才,人才类型也越来越广泛。多
摘要:英语课是初中教学的一个组成部分,如何让学生学好英语,如何提高学生学习英语的积极性成为了英语教学的关键问题。本文针对英语的一个教学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建议,以供大家参考研究。  关键词:英语;初中教学;分析  一、 让英语贴近生活  1. 英语作为一种语言,学生们就要有学习一种语言的态度。一般的语言学家都会说学好一门语言最快速的方法就是要这个生活环境充满着这种语言的氛围,那么想要学好英语这门语言
摘要:新课标提出:语文课程应注重引导学生多读书,多积累,重视语言文字运用的实践,在实践中领悟文化内涵和语文运用规律。而带领学生进行阅读训练,在阅读过程中发展学生的思维,学习语言文字的运用能力是实践之道。笔者认为:在真正的课堂教学中,引导学生从细细揣摩领悟中,去学习语言文字的运用方法是最恰当的。本文就将针对上述观点,展开具体论述。  关键词:揣摩领悟;用词精妙;构段成篇;文体特点;表达特色  新课标
摘 要:小学数学在新课改这一教育背景中,对问题解决能力的重视程度越来越高。数学问题解决过程即思维认知、模拟以及分析的系列过程,同时,它能对后期数学教学给予重要启示。本文以“异分母相加”问题为例,探究了小学数学在进行问题解决时的认知研究、模拟和启示。  关键词:小学数学;认知分析;问题;模拟;教学启示  前言  近年来随着科学的发展速度逐渐加快,部分专家学者对数学学习过程的研究越来越深入。数学解题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