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识字,莫入商家圈套

来源 :幼儿教育·家教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uihaiyidao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编者按:上期的“本期关注”《该不该打孩子》中曾经提到:浙江省杭州市萧山区发生了一起惨绝人寰的悲剧——一个年仅三岁的孩子被自己的亲生父母活活打死!据死者的父亲在法庭上供诉:“孩子在认字时不用功,辜负了我们的一片苦心。我打他是为他好!”这出悲剧虽然是个别且极端的,但给我们的教训是深刻的:除了识字、数数,家长应该给孩子一个怎样的童年?
  浙江杭州的周先生有一个5岁的女儿,最近他遇到了一件烦心事:女儿的两个小伙伴,一个已经认识很多字,甚至可以看书读报了;另一个虽然认字不多,但已经在上识字兴趣班。他很想让女儿也去参加识字班,然而女儿去旁听了一次课以后,坚决不愿再去了。为了让女儿对识字感兴趣,周先生上网寻求相关知识。搜索的结果让周先生大吃一惊:在google上与幼儿识字教育相关的375000条信息中,有两项主要内容:一是幼儿识字不是难事,家长如果不及时抓住孩子认字的关键期,就会错失良机,影响孩子日后各方面的发展。最直接的结果是,孩子上了小学以后会跟不上小学新课程标准中认字的要求,这将影响孩子的自信心和学习积极性。二是幼儿识字可以提高孩子的智商。3岁识字智商可以达到135,4岁识字智商可以达到120,5岁识字智商只能达到95……看了这些信息,周先生更着急了:如果不让女儿提前识字是不是以后智商就不如别人了?会不会上小学后就落后于他人?为此本刊记者采访了一些相关的专业人士。
  
  提早识字可以提高智商吗?
  
  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刘正奎博士:这样的观点显然是在以偏概全。一方面,语言和智商之间是相辅相成的。就是说,语言的发展能够促进智能的提升。但是反过来,语言的发展需要一定的智能水平为基础。也就是说,这样单向判定提早识字可以提高智商的说法是不科学的。另一方面,和智商相关的是语言的发展,而语言也包括口头语言,因此用识字来代替语言是一种偷换概念。对于学前期的幼儿来说,语言的获得是多渠道的,此时最重要的是口语的发展。因此,家长不要因为强调让孩子识字而错失了孩子口语发展的关键期。
  我敢断定,“提早识字可以提高智商” 的说法是某些商业机构的断章取义。
  
  关键期真的那么重要吗?
  
  华东师范大学周兢教授:在识字机构的宣传广告中出现得最多的是关键期的理论。我认为目前有些人有些机构出于商业目的,放大了关键期对幼儿发展的作用。当我们一味地强调让学前儿童识字时,很可能忽略了孩子在语言发展关键期的口语学习良机。尤其那种将孩子关闭起来专门识字的“超前教育”、“智力学校”,集中地让孩子提前学下一阶段才该学的大量文字,实质是从根本上剥夺了儿童很好地获得语言发展的机会。这种做法在使他们失去口语发展良好环境的同时,也严重影。向了这些孩子获取书面阅读策略的能力。另一个问题是,这些早期识字的活动将儿童的阅读注意力主要引到识字方面,使得他们一拿起书本就联系到早期枯燥、机械、乏味的认字经验,最终导致儿童厌烦阅读,缺乏阅读兴趣。一味地强调“早期识字” 而非真正培养幼儿的早期阅读能力,可能会培养出一代失败的阅读者。
  其实,幼儿阶段是我们人生中很重要的阶段,除了认知的发展,更重要的,它是健全的人格、健康的心理等发展的关键期。因此,我要提醒家长,在孩子的童年时期,还有比识字、数数、学英语更重要的事情。不要把孩子是否识字看成衡量孩子是否聪明的标志。
  
  识字与否对入学以后的成绩有重大影响吗?
  
  浙江省特级教师、功勋教师、杭州学军小学校长、作文教学专家杨一青:根据我们的观察,幼儿期是否认字,在孩子入学后的第一学期初期会有差异。但是在以后的发展中,这种差异不太明显。
  关于识字,新“课标”的要求是:“小学一年级第一学期,要会写100个字,会认400个字。”基于这样的要求,我认为在学前期,大班的孩子如果有兴趣,让他们适当地认一些字,也是可以的。但是我要强调,一是学前期的识字应以认读为主,而不要求会写,因为这时孩子的小肌肉群还没有发育好,所以不应对学前期幼儿有写字的要求。二是在让孩子认字的时候,可以让孩子学习一些日常生活中经常碰到的常用字,而不应该为了认字而认字。三是要承认孩子之间的个体差异,有的孩子对认字非常有兴趣,那就不妨让他多认一些;有的孩子没兴趣,那就不用学,毕竟这不是他这个年龄必须学的。小学里有专门的课程让孩子认字。提前认字可能会导致两种截然不同的结果:一些已经有识宇基础的孩子上了小学以后在认字的过程中表现得很自信、很有兴趣;但也有一些孩子因为已经认识了某些字,上学以后就对认字不感兴趣了。
  以我的经验来看,对于幼儿来说,口语的训练比认字更重要。一个孩子能否善于借助语言来表达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才是聪明与否的标志。
  记者从众多学前教育领域的专家那儿听到的说法几乎惊人的一致。他们认为,他们并不反对幼儿认字,他们反对的是那种以“识字”为惟一目的的商业炒作。周兢认为,目前国内市场上行销甚旺的早期识字教材以及一些出版社策划推广的早期识字材料,尽管有些也号称“故事”或者“游戏”,但因其终极目标只是“识字”,因此这些图书的统一特点是缺乏创意,文字水平和图画质量低下。加上这些识字教材和材料都强调“指导要求”,教师和家长在指导孩子阅读时不可避免地有着固定的重点导向,于是孩子就只能无可奈何地跟着“识字、识字、再识字” 了。这样的学习材料和学习过程当然不可能如我们所希望的那样,让孩子学会阅读、学会想象、学会创造。
其他文献
唐骏,中国的“打工皇帝”,新兴职业经理人的领军人物,现任盛大网络有限公司总裁,微软中国终身荣誉总裁。    在美国的公司里你只要付给员工薪金就可以了,而中国的员工很重感情,他们需要被尊重和常常被感动,这就需要一种中国式的人性化管理。  企业需要技术的创新,也需要管理的创新。中国式的国际化管理是企业管理的创新理念。中国大多数企业的企业文化都存在着管理者的明显印记,学习的大多是美国企业文化的“结果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