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1、分层教学策略的理论基础
1.1 分层教学的指导思想
分层教学策略,就是在教学过程中,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即不同个性特征,心理倾向,以及不同文化知识基础与学习能力的学生,设计出不同层次的教学目标,运用不同的教学方法进行教学、辅导和评价,使全体学生都能在原有的基础上学有所得,让不同层次的学生在知识和能力方面都得到充分的发展。
分层教学的指导思想就是教师的“教”要适合学生的“学”,而我校的学生是有相当大的差异的,根据学生的差异,我把学生分成不同的层次,根据不同层次的学生的具体情况,进行分层教学,“分层教学”中的层次设计,就是为了适应学生知识水平的差异,根据人的认知规律,利用学生的个别差异,达到全面提高整体素质的目的。
1.2 分层教学的理论依据
学生的认知总是由浅入深,由表及里,由具体到抽象,由简单到复杂的,在物理教学中,教师就必须遵循这个认知规律进行教学设计,分层教学中的层次设计,就是为适应学生认识水平的差异,由于学生的基础知识状况、兴趣爱好、智力水平、潜在能力、学习动机、学习方法等等的差异,接受教学信息的情况也有所不同,所以教师必须从实际出发,把学生分为不同层次,因材施教、因人施教,循序渐进,使高中学生牢固掌握物理知识,形成技能、培养能力,健全人格,使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在其原有的基础上学有所得,逐步提高,最后取得预期的教学效果。
鉴于以上因素,我们只有充分认识到学生差异的存在,切实开展教改试验,探究“分层教学”的教学策略,才能在物理教学中达到素质教育的目的。
2、高中物理“分层教学”策略的实施
2.1 对学生的分层
对学生进行分层,首先要分析学生的差异,把握好学生层次,在教学中,根据学生的物理知识基础,学习能力,学习成绩的差异和学生的学习可能性水平,再结合高中学生的生理、心理特点和性格特征,可以把全班学生分成上、中、下三个层次,我把这三个层次命名为能力层、技能层、基础层。
能力层学生的学习目的性明确,上进心强,基础较扎实,分析、观察和逻辑推理能力强,成绩较优秀,他们能独力完成习题和实验,能完成教师布置的复习参考题及补充题,可以帮助和解答技能层、基础层同学的疑难问题。
技能层是学习成绩中等的学生,他们有一定的上进心和学习自觉性,但有些不稳定,理解能力较强,基础不够扎实,他们能掌握物理基础知识,独力完成练习和实验,能积极向能力层同学请教,如教师引导得当,他们能跃升到能力层,
基础层是学习有一定困难的学生,相对而言,他们的学习成绩处于班级的中下层面,他们的学习自觉性较差,自信心不足,基础知识和理解能力较差,但他们能在教师和能力层同学的帮助下掌握物理基础知识,完成实验和部分简单的习题。
充分了解学生,研究学生,才能把握好学生层次,“分层教学”的层次分得好坏,将直接影响到“分层教学”的成功与否,为此,我在学生分层时特别注意尊重学生,认真与学生磋商,并采用动态分层的方法,所谓动态分层,即学生层次并不是永远不变的,经过一段时间的学习后,由学生自己提出要求,教师根据学生的变化情况,作必要的调整,最终使基础层逐步解体,技能层、能力层不断壮大。
2.2 “分层教学”在教学环节中的实施
教学工作的基本环节包括备课、授课、课外辅导、课外活动的组织与验收、学习成绩的检查、分析与评价,在这些教学环节中我进行了分层教学的研究。
2.2.1 分层备课
在确定不同层次教学目标后,必须设计不同层次的教学内容、教学时间、教学步骤、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以及不同层次的课堂提问、课堂练习、课后作业,这必须在备课时研究的,在分层备课中还必须注意共性与个性的关系,同步教学(完成基础目标)与分层教学(完成发展目标)的关系。
我校高中生的来源,一是市内中考成绩中等或偏下的学生,二是学校周边农民工的子女,他们的阅读能力和理解能力基本具备,学习目的性、自觉性,进高中后有明显增强,只要教师提出各层次的预习目标,指导学生掌握正确的预习方法,就能得到满意的预习效果,我备课时就从这几个方面进行了思考。
我要求基础层学生主动复习旧知识,看懂预习内容,试着完成相应的观察和预习题,不懂时主动求教于高层次的同学,带着疑问听课;要求技能层学生初步理解和掌握预习内容,能参照定理、公式、进行例题的推演,自行观察和论证,并完成练习题,遇到困难时,能自觉复习旧知识,能主动求教或帮助其他层次的同学;要求能力层学生能深刻理解和掌握预习内容、定理、公式要点,并能主动观察和实验,能先行解答例题,能独立完成相应的习题,力求从理论和方法上消化预习内容,并能自觉帮助其他层次的同学。
2.2.2 课堂教学层次化
分层教学的重要环节就是对学生进行分层教课,课堂教学中,既要努力完成预定的教学目标,同时,又要照顾到不同层次的学生,保证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学有所得,通常我用30~35分钟时间对全班学生扎实地学习书本上的基础知识,并作简单的运用,要求全班学生认真学懂,全面掌握,后面的10~15分钟,我告诉基础层和技能层的学生,这是本堂课的提高内容,他们可以复习本堂课所讲基础内容,并做相应的练习(但仍有2/3的学生很有兴趣地继续跟着学习),在这后10~15分钟的教学中,我适当加快速度,加大容量,提高思维梯度,拓宽知识面,把所学的知识运用到较复杂的题目中去,以满足能力层学生的要求,同时,我用多媒体手段,把全班的共学内容和各层次的异学内容分别展示出来,让每个学生都明确自己必须掌握的知识及深度,在课堂教学中,我还设计了有层次的提问,以达到分层发散学生思维的目的,例如,在讲解描述电场强弱的电场强度概念时,课文中引入了检验电荷和用检验电荷受力与电量的比来定义电场强度的大小,但电场强度的大小与检验电荷的电量无关,这时基础层和技能层学生不易理解,一脸茫然,于是我设计了一组思考题进行提问:
①起风时,你是否看到了风?你是如何判断有风无风的?
②树叶和旗帜在风中起什么作用?
③风的大小与树叶、旗帜的大小有什么关系?
④检验电荷在电场中起什么作用?
⑤电场的强弱由什么来决定?与检验电荷有没有关系?
我让基础层的学生回答①、②题,技能层学生回答③、④题,能力层学生回答④、⑤题,通过如此的提问、分析,展示概念的形成过程,调动各层次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全班学生基本上弄清电场强度的概念,获得成功的体验,另外,在新知识的理解、应用方面,我也兼顾各层次学生的思维能力。
2.2.3 分层布置课外作业
课外作业多层次化是分层教学不可缺少的环节,根据不同层次的学生布管不同的课外作业,即基础层学生做基础性作业(课后练习),技能层学生除此外另配适当提高题(课外习题),能力层学生除做基础作业外,另配灵活、综合性题目(课外复习题),如此作业分层,学生可以选择适应自己的作业,减少了抄袭作业现象,提高了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
2.2.4 课后辅导分层
教学中对学生的课后辅导也是学生掌握和巩固知识的重要环节,一般,我先对能力层学生进行提高性辅导,然后,让能力层的学生对基础层和技能层的学生进行相应辅导,对基础层学习特别困难的学生实行一帮一,收到很好的效果。
3、分层教学策略的分析
(1)由于对学生分层是学生通过自我评估后,自己选择适合的层次,这样既保护了学生的自尊心和自信心,又调动了学生学习物理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提高了学习物理的兴趣,减轻了学生的心理压力,使学生的心理素质能得到健康的发展,同时分层教学优化了课堂教学结构,提高了课堂教学的质量和效率。
(2)分层教学增进了师生之间的情感交流,增进了班级学生全面和谐的发展,同时转变了教师的教学观念,提高了教师的教学能力和科研水平。
通过两年多的物理分层教学实践,本人对课堂教学作了以上的探索和思考,但需要指出的是,“分层教学”的操作难度较大,花费的精力和时间也很多,人们常说学习有限,发展无限,今后的分层教学实践如何坚持与进一步发展还有待进一步研究。
1.1 分层教学的指导思想
分层教学策略,就是在教学过程中,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即不同个性特征,心理倾向,以及不同文化知识基础与学习能力的学生,设计出不同层次的教学目标,运用不同的教学方法进行教学、辅导和评价,使全体学生都能在原有的基础上学有所得,让不同层次的学生在知识和能力方面都得到充分的发展。
分层教学的指导思想就是教师的“教”要适合学生的“学”,而我校的学生是有相当大的差异的,根据学生的差异,我把学生分成不同的层次,根据不同层次的学生的具体情况,进行分层教学,“分层教学”中的层次设计,就是为了适应学生知识水平的差异,根据人的认知规律,利用学生的个别差异,达到全面提高整体素质的目的。
1.2 分层教学的理论依据
学生的认知总是由浅入深,由表及里,由具体到抽象,由简单到复杂的,在物理教学中,教师就必须遵循这个认知规律进行教学设计,分层教学中的层次设计,就是为适应学生认识水平的差异,由于学生的基础知识状况、兴趣爱好、智力水平、潜在能力、学习动机、学习方法等等的差异,接受教学信息的情况也有所不同,所以教师必须从实际出发,把学生分为不同层次,因材施教、因人施教,循序渐进,使高中学生牢固掌握物理知识,形成技能、培养能力,健全人格,使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在其原有的基础上学有所得,逐步提高,最后取得预期的教学效果。
鉴于以上因素,我们只有充分认识到学生差异的存在,切实开展教改试验,探究“分层教学”的教学策略,才能在物理教学中达到素质教育的目的。
2、高中物理“分层教学”策略的实施
2.1 对学生的分层
对学生进行分层,首先要分析学生的差异,把握好学生层次,在教学中,根据学生的物理知识基础,学习能力,学习成绩的差异和学生的学习可能性水平,再结合高中学生的生理、心理特点和性格特征,可以把全班学生分成上、中、下三个层次,我把这三个层次命名为能力层、技能层、基础层。
能力层学生的学习目的性明确,上进心强,基础较扎实,分析、观察和逻辑推理能力强,成绩较优秀,他们能独力完成习题和实验,能完成教师布置的复习参考题及补充题,可以帮助和解答技能层、基础层同学的疑难问题。
技能层是学习成绩中等的学生,他们有一定的上进心和学习自觉性,但有些不稳定,理解能力较强,基础不够扎实,他们能掌握物理基础知识,独力完成练习和实验,能积极向能力层同学请教,如教师引导得当,他们能跃升到能力层,
基础层是学习有一定困难的学生,相对而言,他们的学习成绩处于班级的中下层面,他们的学习自觉性较差,自信心不足,基础知识和理解能力较差,但他们能在教师和能力层同学的帮助下掌握物理基础知识,完成实验和部分简单的习题。
充分了解学生,研究学生,才能把握好学生层次,“分层教学”的层次分得好坏,将直接影响到“分层教学”的成功与否,为此,我在学生分层时特别注意尊重学生,认真与学生磋商,并采用动态分层的方法,所谓动态分层,即学生层次并不是永远不变的,经过一段时间的学习后,由学生自己提出要求,教师根据学生的变化情况,作必要的调整,最终使基础层逐步解体,技能层、能力层不断壮大。
2.2 “分层教学”在教学环节中的实施
教学工作的基本环节包括备课、授课、课外辅导、课外活动的组织与验收、学习成绩的检查、分析与评价,在这些教学环节中我进行了分层教学的研究。
2.2.1 分层备课
在确定不同层次教学目标后,必须设计不同层次的教学内容、教学时间、教学步骤、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以及不同层次的课堂提问、课堂练习、课后作业,这必须在备课时研究的,在分层备课中还必须注意共性与个性的关系,同步教学(完成基础目标)与分层教学(完成发展目标)的关系。
我校高中生的来源,一是市内中考成绩中等或偏下的学生,二是学校周边农民工的子女,他们的阅读能力和理解能力基本具备,学习目的性、自觉性,进高中后有明显增强,只要教师提出各层次的预习目标,指导学生掌握正确的预习方法,就能得到满意的预习效果,我备课时就从这几个方面进行了思考。
我要求基础层学生主动复习旧知识,看懂预习内容,试着完成相应的观察和预习题,不懂时主动求教于高层次的同学,带着疑问听课;要求技能层学生初步理解和掌握预习内容,能参照定理、公式、进行例题的推演,自行观察和论证,并完成练习题,遇到困难时,能自觉复习旧知识,能主动求教或帮助其他层次的同学;要求能力层学生能深刻理解和掌握预习内容、定理、公式要点,并能主动观察和实验,能先行解答例题,能独立完成相应的习题,力求从理论和方法上消化预习内容,并能自觉帮助其他层次的同学。
2.2.2 课堂教学层次化
分层教学的重要环节就是对学生进行分层教课,课堂教学中,既要努力完成预定的教学目标,同时,又要照顾到不同层次的学生,保证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学有所得,通常我用30~35分钟时间对全班学生扎实地学习书本上的基础知识,并作简单的运用,要求全班学生认真学懂,全面掌握,后面的10~15分钟,我告诉基础层和技能层的学生,这是本堂课的提高内容,他们可以复习本堂课所讲基础内容,并做相应的练习(但仍有2/3的学生很有兴趣地继续跟着学习),在这后10~15分钟的教学中,我适当加快速度,加大容量,提高思维梯度,拓宽知识面,把所学的知识运用到较复杂的题目中去,以满足能力层学生的要求,同时,我用多媒体手段,把全班的共学内容和各层次的异学内容分别展示出来,让每个学生都明确自己必须掌握的知识及深度,在课堂教学中,我还设计了有层次的提问,以达到分层发散学生思维的目的,例如,在讲解描述电场强弱的电场强度概念时,课文中引入了检验电荷和用检验电荷受力与电量的比来定义电场强度的大小,但电场强度的大小与检验电荷的电量无关,这时基础层和技能层学生不易理解,一脸茫然,于是我设计了一组思考题进行提问:
①起风时,你是否看到了风?你是如何判断有风无风的?
②树叶和旗帜在风中起什么作用?
③风的大小与树叶、旗帜的大小有什么关系?
④检验电荷在电场中起什么作用?
⑤电场的强弱由什么来决定?与检验电荷有没有关系?
我让基础层的学生回答①、②题,技能层学生回答③、④题,能力层学生回答④、⑤题,通过如此的提问、分析,展示概念的形成过程,调动各层次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全班学生基本上弄清电场强度的概念,获得成功的体验,另外,在新知识的理解、应用方面,我也兼顾各层次学生的思维能力。
2.2.3 分层布置课外作业
课外作业多层次化是分层教学不可缺少的环节,根据不同层次的学生布管不同的课外作业,即基础层学生做基础性作业(课后练习),技能层学生除此外另配适当提高题(课外习题),能力层学生除做基础作业外,另配灵活、综合性题目(课外复习题),如此作业分层,学生可以选择适应自己的作业,减少了抄袭作业现象,提高了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
2.2.4 课后辅导分层
教学中对学生的课后辅导也是学生掌握和巩固知识的重要环节,一般,我先对能力层学生进行提高性辅导,然后,让能力层的学生对基础层和技能层的学生进行相应辅导,对基础层学习特别困难的学生实行一帮一,收到很好的效果。
3、分层教学策略的分析
(1)由于对学生分层是学生通过自我评估后,自己选择适合的层次,这样既保护了学生的自尊心和自信心,又调动了学生学习物理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提高了学习物理的兴趣,减轻了学生的心理压力,使学生的心理素质能得到健康的发展,同时分层教学优化了课堂教学结构,提高了课堂教学的质量和效率。
(2)分层教学增进了师生之间的情感交流,增进了班级学生全面和谐的发展,同时转变了教师的教学观念,提高了教师的教学能力和科研水平。
通过两年多的物理分层教学实践,本人对课堂教学作了以上的探索和思考,但需要指出的是,“分层教学”的操作难度较大,花费的精力和时间也很多,人们常说学习有限,发展无限,今后的分层教学实践如何坚持与进一步发展还有待进一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