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究标点符号的信息沟通功能

来源 :职业·下旬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EMPS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标点符号是辅助文字记录语言的一套符号,它是文字体系的特殊成分,是标示书面语言的符号系统。在书面语言的具体运用过程中,标点符号被赋予了丰富多样的信息沟通功能。这主要是因为书面语言受到一定的限制,需要借助标点符号来有效地表达停顿、语气、情绪、态度和情感等多方面的信息,使语言文字在标点符号的辅助下达到具体、形象、生动、传情的表达效果。
  关键词:标点符号 书面语言 信息沟通功能 表达效果
  一、标点符号及其作用
  标点符号是辅助文字记录语言的一套符号,它是文字体系的特殊成分,是标示书面语言的符号系统。
  标点符号共有16种,主要分两大类:一类是点号,另一类是标号。
  点号又分为句中点号和句末点号。句中点号如顿号(、)逗号(,)、分号(;)、冒号(:)。句末点号如:句号(。)、问号(?)感叹号(!)。
  标号包括:引号(‘ ’“”)括号[( )[ ] { }]、破折号(── )、省略号(……)、着重号(.)、书名号(《 》〈 〉)、间隔号(·)、连接号(-)、专名号(______)。
  在书面语表达具体的意思时,由于文字具有一定的局限性,所以需要借助各种标点符号来表达平日说话中的停顿、语气、语调、声音的快慢、强弱、断续等表达效果。
  在古代,因为书面语中没有具体的标点符号,读者只能根据自己对文字的理解来断句,有时因为断读的不同而导致文字产生意思或情感上的偏差。比如有这样一句话:“下雨天留客天天留我不留。”如果我们在这句话中标注上不同的标点符号,那么这句话就会有好几种写法和意思,如: “下雨天,留客天,天留,我不留。” “下雨天,留客天,天留我不?留!” “下雨天,留客天,天留我不留!” “下雨天,留客天,天留我?不留!” “下雨天,留客天,天留,我不留!” “下雨天,留客天,天留,我不留?”你会发现同一句话,同样的文字,只是标点符号发生改变或标点符号的位置发生改变,句子的意思就大不相同,而且表达时的停顿、语气、情绪、态度和情感也迥然不同。
  由此可见,标点符号在具体文字表达中的重大作用。中国古代没有标点符号,直至清末年间,中西学术文化交流甚密,标点符号的断句重要性日渐被国人认识。文学大师郭沫若先生就曾多次强调:“标点一定要恰当,标点好像一个人的五官,不能因为它不是字就显得无足重轻,标点错了,意义也就变了。”
  因此,我们就在这篇论文中探讨一下标点符号在书面语中是如何有效地表达停顿、语气、情绪、态度和情感等方面的信息的,从而进一步了解标点符号的信息沟通功能。
  二、信息沟通的涵义
  所谓信息沟通,是指可解释的信息由发送人传递到接收人的过程。具体地说,信息沟通就是人与人之间思想、感情、观念、态度的交流过程,是情报交换的过程。可以说,信息是人与人进行交流和沟通的灵魂,但必须指出的是,在具体的沟通过程中一定要注意发送信息者和接收信息者之间的关系:发送者(编码)→信息→(解码)接收者。这个发送和接收信息的过程中有个编码和解码的
  过程。
  在日常阅读中,大多数人认为书面语主要依靠语气词来表达语气和情感等信息,其实不完全是这样的,书面语言(包括语气词)不能完全体现出说话者具体的音强、音长、音质、重音、轻音、节奏、停连等,也体现不了作者的具体的态度、情绪和情感。这时,我们得借助标点符号,因为标点符号在一定程度上能有效地表达停顿、语气、情绪、态度和情感,从而有效地增强话语间的互动性,丰富书面语的信息沟通功能。
  三、标点符号的信息沟通功能
  当然,要想借助标点符号来发挥语言良好的信息沟通功能,就需要写书面语言的人懂得合理运用标点符号,即信息发送者会编码;读书面语言的人懂得解读标点符号的功能,即信息接收者会解码。这就是笔者在前段文字中特别提到的要注意发送信息者和接收信息者之间关系的原因所在。
  下面就根据相关文段或句子来具体探究一下标点符号的信息沟通功能。
  1.表示停顿
  首先,标点符号是书面语言的停顿符号。标点符号的一般停顿规律是:句号、问号、感叹号、省略号(用///表示停顿时间),停顿时间略长于分号、破折号、连接号;分号、破折号、连接号(用//表示停顿时间),停顿时间又略长于逗号、冒号;逗号、冒号(用/表示停顿时间),顿号的停顿时间最短。这是朗读书面语时进行停顿的重要依据。请看下面的例子:
  秋天,/无论在什么地方的秋天,/总是好的;//可是啊,/北国的秋,/却特别地来得清,/来得静,/来得悲凉。///我的不远千里,/要从杭州赶上青岛,/更要从青岛赶上北平来的理由,/也不过想饱尝一尝这“秋”,/这故都的秋味。///(选自郁达夫的《故都的秋》)
  不过以上的停顿方式也不是绝对的,有时为了表达效果的需要,在没有标点符号的地方可能也需要适当停顿。这就得凭读者的语感来把握了。请看下面的例子:
  真的猛士,/敢于直面/惨淡的人生,/敢于正視/淋漓的鲜血。///这是/怎样的哀痛者和幸福者?///然而/造化又常常为庸人设计,/以时间的流驶,/来洗涤旧迹,/仅使留下/淡红的血色和微漠的悲哀。///在这淡红的血色和微漠的悲哀中,/又给人暂得偷生,/维持着/这似人非人的世界。///我不知道/这样的世界/何时/是一个尽头!///(选自鲁迅的《纪念刘和珍君》)
  2.表达语气
  何为语气?“语”是指有声语言,指通过声音表现出来的语句;“气”是指朗读时支撑有声语言的气息状态,指具有声音和气息合成形式的语句流露出来的气韵。标点符号不同,书面语要表达的语气自然也不同。在日常阅读中,读者要能根据句子具体的标点符号,朗读出相应的语气。
  请看下面的例子:
  (1)“我——要——跟——你——去。”   (2)“我要跟你去。”
  (3)“我,要跟你去!”
  (4)“我要跟你去?”
  第一句話,每个字之间都用了破折号,最后用句号结束,表示说话者一字一顿地发音,同时说话时表现的是肯定的语气。
  第二句话就是普通的陈述句,单看文字和句号就觉得很连贯很平常,这表示在一般情况下,说话者用平常的口气陈述某个事实。
  第三句话“我”的发音要很肯定,说完“我”的时候要停顿,表示说话者斩钉截铁的坚定语气。
  第四句话“我”的发音是带着疑惑的口气,表示说话者并不想跟着去或者对跟着去这件事表示怀疑或不满。
  3.表达情绪
  何为情绪?情绪是人的各种感觉、思想和行为的一种综合的心理和生理状态,是对外界刺激所产生的心理反应以及附带的生理反应,如喜、怒、哀、乐等。标点符号不同,书面语要表达的情绪也不尽相同。
  请看下面的例子:
  (1)你回来了。
  (2)你回来了!
  (3)你回来了?
  (4)你回来了!?
  (5)你回来了……
  第一句话表达了说话者平淡的心情。
  第二句话表达了说话者惊讶、高兴等强烈的情绪。
  第三句话表达了说话者疑惑不解甚至不满的情绪。
  第四句话表达了说话者既难以置信又感慨万千的复杂情绪。
  第五句话表达了说话者感慨万千又无从说起,干脆就不再多说的复杂情绪。
  4.表达态度
  何为态度?态度是人们在自身道德观和价值观基础上对人或事物的评价和行为倾向。
  请看下面两个句子。
  (1)我喜欢这本小说,但是不喜欢那部电影。
  这句话用逗号分开,表明作者对前后两个命题的有效性的判断是同等的。
  (2)我喜欢这本小说;但是不喜欢那部电影。
  这句话用分号分开,表明停顿时间相对逗号要长点,体现了说话人对“不喜欢电影”这个内容更加肯定的态度。
  5.表达感情
  (1)你是萍……凭——凭什么打我的儿子?(选自曹禺的《雷雨》)
  这句话用省略号和破折号来表示句意的转变和情感的变化。品味这句台词时,我们可以强烈地感受到鲁四萍内心复杂的感情。她三十年没见她的大儿子周萍,作为母亲她是多想好好看看自己的大儿子,但是三十年后突然相见,见到的却是自己的大儿子周萍在狠狠地打自己的小儿子鲁大海,兄弟相残的这一幕又让作为母亲的她感到强烈的愤慨,感到她和大儿子彼此地位的对立,所以作为母亲看到阔别三十年的儿子时不自禁地叫了一声“你是萍”,但又马上用“谐音”掩饰,“凭——凭什么打我的儿子?”
  (2)我是你的——你打的这个人的妈。(选自曹禺的《雷雨》)
  这句话用了一个破折号,表示句意的转变,其实也是说话者情感的转变。这句台词是周萍问鲁四萍她是谁时,她想说的是“我是你的妈”,这是她内心最直接的情感,是她三十年来对大儿子周萍强烈的思念之情,但是她看到的确是自己眼前的大儿子已经成了资本家的强盗和帮凶,她心痛,同时母子之间又不能立即相认,所以她只能马上改口说“我是你的——你打的这个人的妈”,这充分表现出她当时痛苦、悲愤、失望、无奈又不得不掩饰真相的复杂情感。
  标点符号是书面语言的有机组成部分,在具体的书面语使用中起到很大的信息沟通功能。日常写作中,我们要注意正确使用标点符号,因为标点符号使用准确才能恰当地表达文章的内容和情感。如果标点符号使用错误,内容就会产生歧义,造成语意或情感上的混乱。日常阅读中,我们也要注意正确解读标点符号,只有这样,读者才能在书面语文字的基础上更加合情合理地理解文章的内容和情感。
  参考文献:
  [1]刘孟宇,诸孝正.写作大要(第四版)[M].广州:中山大学出版社,2009.
  [2]贾启艾.人际沟通(第3版)[M].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12.
  [3]陈晓云.普通话口语交际[M].武汉: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2011.
  (作者单位:广东省高级技工学校)
其他文献
理实一体化教学是一项探索性和实践性很强的工作,也是技工学校教学改革的重点和方向。探索、总结、完善和发展理实一体化教学,是当务之急。学校必须根据实际情况,逐步推行,做到理论知识与实践操作有机结合,培养出适应社会需求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  一、理实一体化教学改革的迫切性  技工院校的学生文化基础相对薄弱,学生对专业课的学习积极性不高,“教什么”“怎么教”成为一个迫切需要研究的课题。在传统的教学中,常
中等职业学校高星级饭店运营与管理专业的教学要适应饭店企业的发展和企业对员工的要求。鉴此,笔者运用了行动导向教学法进行专业教学,以实现有效增强学生的劳动意识,激发学生的
摘 要:语文作为职业院校的一门重要基础文化课程,承担了对职校生进行创新教育的重要任务。为此,语文教师要在课堂教学中恰当引导、培养兴趣、激活学生的创新思维。  关键词:思维 培养 语文  众所周知,语文是一门极其重要的基础文化课程。职业院校语文教育的目标在于加强职校生实用语文能力的培养,重视文化教育,以全面提高职学生的语文素质。这一目标决定了在职业院校语文教学中,必须重视学习过程的指导。但在目前,职
随着科技的日益发展,计算机应用正以极快的速度向着网络化、多功能化、行业化方向发展。在计算机深入我们日常生活方方面面的今天,作为一个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相结合的技校人
摘 要:随着现代机电应用技术的发展,新技术、新方法、新器件不断涌现。这就要求技校生在学校期间不仅要掌握自动控制、数字控制的基本概念和基本原理,更应具备使用、维护自动控制设备的能力。因此在教学中引入项目教学法,可全面提升学生的职业关键能力和专门能力,从而实现预期的机电专业培养目标。  关键词:项目 机电一体化 实训  一、项目教学法的内涵  在职业教育中,项目是指以生产一件具体的、具有实际应用价值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