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用历史课的优势,对学生进行生动的思想教育

来源 :读写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elsie070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历史课具有十分丰富的思想教育内容,有利于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特别是爱国主义教育和革命传统教育。历史教学应该充分利用这种优势,有效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
  【关键词】优势 思想教育 历史 艰苦奋斗
  
  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德育是其基础素质,是学校各类教育的根本。在多种多样、各有千秋的德育教育工作中,历史学科也担负着义不容辞的德育教育重任。下面就如何充分利用历史课教学的优势,对青少年进行思想道德建设教育几点体会。
  一、为国为民的思想道德教育
  打开中国历史的光辉史册,自始至终无不是无数中华优秀儿女为国家的富强、民族的兴旺而前仆后继,英勇奋斗的历史。从孙中山所赞誉的“中国有史以来为共和革命牺牲者之第一人”陆皓东,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鞠躬尽瘁、心里装着全体兰考人民的党的好干部焦裕禄;从寻求民主革命思想和道路而抛头颅、洒热血的谭嗣同,到扎根西藏边困地区和群众心贴心的共产党员孔繁森;从反帝爱国的义和团、求天下大同的太平天国,到轰轰烈烈的“五四”运动,以及党领导的革命运动中涌现出的刘胡兰、董存瑞、黄继光等,他们的伟大精神,感天地、泣鬼神,在中华民族发展成长壮大的历史上,是不倒的丰碑。在历史课教学中,紧紧抓住这些事例,对青少年一代进行革命传统教育,革命英雄主义教育和为国为民乐于奉献、敢于献身的教育,是历史课义不容辞的责任,也是历史课相比其他学科的优点和特点。从这些生动的事实中,青少年一代能够汲取引导自己健康成长的无穷力量,在教学中再适时适当引进各时期新闻报道中所赞誉的为国为民的英模人物事迹,就会更加形成令人信服的这类教育体系。
  二、艰苦奋斗的思想道德教育
  艰苦奋斗是我们中华民族特有的品质,更是我们党的光荣传统。在现今物质生活条件越来越好的形势下,该不该继续发扬艰苦奋斗的精神,在许多青少年思想深处还是一个相当模糊的概念。古代历史上著名的“文景之治”就是艰苦奋斗的典型事例,汉代文帝、景帝作为一国之君,能亲自下田耕作,能以身作则提倡节俭,穿粗衣,食粗饭,使汉民风大变,以此扭转了汉初经济萧条、一片荒凉的局势,使汉朝迅速达到了民富国强的振兴。在革命战争年代和社会主义建设时期,我们党领导人民靠艰苦奋斗精神度过了一次又一次的困难时期,赢得革命战争的最后胜利和在一穷二白的基础上社会主义建设的伟大成就。在历史课教学中,要让学生懂得,尽管当前社会主义建设使全国人民物质生活水平有了极大的改善和提高,但和发达国家相比,还有相当大的差距,按照我们党提出的远大宏伟目标,现在正是新世纪奋斗的刚刚开始,艰苦奋斗的精神是传家宝,我们这个民族不能丢弃,我们每个人不能丢弃,还更要作为精神财富,一代一代传下去。
  三、立志成才的思想道德教育
  要强国须靠科技,发展科技要靠教育,发展教育就是为了出人才。历史教材上那些作为中华民族骄傲的著名人才,是他们以自己不懈的艰苦奋斗精神,救国救民的思想品质,同全体人民推动了历史的进步,社会的发展。当我们在历史教材中一次次读到世界“最早”和“第一”时,无不为我们这个民族感到骄傲和自豪。当我们读到张衡、华佗、祖冲之、林则徐等这些优秀古人时,他们的名字能不在我们心中闪光?向他们学习的意识自然油然而生。青少年学生都希望自己将来能成才,但怎样才能成才,成什么样的才确是关键之所在。历史教材中的无数科学家、教育家、文学家、艺术家,如钱学森、邓稼先、李四光、詹天佑、袁隆平……他们为国家的强大,民族的复兴,有的从小刻苦学习立志成才,有的为祖国争先,为民族争光。这些,就是立志成才的榜样,成什么样的才的榜样。我们在激发学生向这些名垂青史的优秀人才学习的同时,还应从本身所在环境中引来许多他们知道的,熟悉的,相联系而进行成才道德教育。
  四、振兴中华的思想道德教育
  社會中的每个人都是民族的一分子,一个民族的强盛与衰败,无不关系着每个人的切身利益。培养青少年学生树立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的品德,也是历史课教学的主要任务之一,是振兴中华思想品德教育的重要方面,中华民族是一个文明的民族,伟大的民族,但也是经历过屈辱和被奴役、被压迫的民族,更是一个充满着抗争和奋进的民族。不论是秦皇汉武、还是唐宗宋祖,不论是为了个人权威还是为了大一统的江山,他们都为民族写下了灿烂的一页。也就是说,只有在中国共产党的正确领导下,振兴中华才是有可能、有希望、有保证的。每位青少年都要在党的领导下,紧紧团结在爱国统一战线的旗帜下,自强不息,奋力拼搏,为建设四个现代化,为中华民族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而不懈奋斗。振兴中华是历史赋予每个中国人的神圣使命,历史的钟声在历史教材中时时都能听见。
  
  参考文献
  [1] 《给历史教师101条建议》杨志才主编.
  [2] 夏子贤《中学历史教学法》.
  [3] 姜义华《史学评论》.
其他文献
一位哲人曾说:我和我的祖国一刻也不能分开。既然任何人都无法选择自己出生的国度,那么就让我们想想我和我的国家的关系。  面对这个问题,不同的人们各以其自己独有的方式做出了不同的诠释。  鲁迅先生说:无数的人们,无穷的远方,都和我有关。  小平同志说:我是中国人民的儿子,我深情地爱着我的祖国和人民。  温总理说:我是祖国的一棵常青树,我愿为我的祖国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  也许我只是祖国花园里的
多年来,在中学文言文教学中,教师只把入选的文言文当做语言文化知识的范例来讲。教师认为,只要系统地讲清文中的字、词。句、篇,语、修、逻、常即可,往往忽视了文章的艺术和人文因素。审美和鉴赏只是走过场,甚至干脆弃之不顾。  其实,只要细读《课标》就能看到,它对语文课程的性质和基本特点作了明确的界定:“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落实到文
[摘要]: 数学是一门逻辑性强,抽象程度高,有严密系统性的科学,客观上要求按教学规律办事,即结合学生实际,遵循渐进和可接受性原则。在以素质教育为核心的教育改革的今天,更应当注重学生的个体发展和创新能力的培养,这就要从学生实际出发,有的放矢,因材施教。    [关键词]:分层教学 自主学习 创新教学 学生发展    一、前言  当今社会竞争日益激烈,如何让在学校里学习的学生提前适应社会的发
教育家赞可夫指出:“在各科教学中要始终注意发展学生的逻辑思维,培养学生的思维的灵活性和创造性”。在数学教学过程中,教师要特别重视和发展学生的好奇心,让每一个学生养成想问题、问问题、挖问题和延伸问题的习惯。让所有的学生都知道自己有权力和能力提出新见解、发现新问题。这一点对学生的发展很重要,它有利于学生克服迷信和盲从,树立起科学的思想和方法,有利于学生形成良好的学习品质。    一、善于运用启发法和发
摘要:教师的会教,不仅仅指的是课堂上那有限的四十五分钟,它指的还有在课堂外如何调动学生学习化学的积极性、主动性、针对化学课课节少、与学生接触比较少的特点,教师可在学生的作业本上评注不同的评语.这样不仅可以提高教学质量,而且还可以加强师生之间的沟通,提高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  关键词:沟通 时机 赞扬式 指导式 启发式 鼓励式 警钟式 借喻式     作业,是教师用来检查学生对本节课所学知识掌握程
【摘 要】在新的教育环境与背景下,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引导学生掌握探究性学习的基本方法,并且让学生在学习中不断总结和积累经验,这样不但有利于初中语文教学效率和质量的提升,而且对于促进学生的成长与发展也具有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初中语文 探究性学习 方法    在国家教育部门组织颁发的初中语文新课程标准中指出:要积极倡导学生的自主、探究与合作学习,特别要重视学生探究性学习能力的培养。但是在国内
[摘要] 在高中政治教学中,全面实施创新教育,可以有效培养学生的创造性人格,使学科教学和思维教学紧密地结合在一起,实现同步发展,这样就可以通过多种方式来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本文就高中政治创新教育进行了相应的探讨。  [关镐词] 高中政治;创新教育;思考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的不竭动力,创新教育就是以培养人们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为基本价值取向的教育。其核心是在全面实施素
现代少儿美术教育,应当是培养美术兴趣、开发艺术素养的教育;应当是培养鉴赏能力、发现审美对象的教育;应当是培养创造能力、陶冶美好情操的教育。家长和老师,应该给孩子们更多的时间,引领他们接触大自然,欣赏各种容易接受的美,发挥固有的天性,珍惜可贵的童心,不要用戒律束缚、用技能挤压他们,让他们泯灭欣赏美的兴趣,丧失创造美的热情。  儿童画是孩子表现自己的情感、抒发自己的性灵、寄托自己的意念的创作。儿童美术
【摘 要】本文首先简介了日记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重要性,之后,文章对学生日记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作用进行了分析,包括:有助于教师“诊断”教学效果;丰富了写作教学的思路和模式;促进了师生之间有效沟通交流;延伸课堂教学,丰富学生情感。文章旨在通过利用学生日记,丰富小学语文教学思路,提高学生的语文学习能力。  【关键词】学生日记 小学语文教学 作用 分析    1、引言  小学阶段的语文课程学习涉及的
【摘 要】反思当前学生的种种不良表现,是由于当前的学生对他人、对家庭、对社会缺乏最起码的责任感。具体表现为:对他人缺乏关心;对父母缺乏感激之情;对集体缺乏热爱;对学习缺乏自觉;对未来缺乏思考;以上也是当前学生“三观”即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缺失的表现。  【关键词】哲理故事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思想政治课是一门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密切联系社会生活和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