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作文教学活起来

来源 :甘肃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imher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关键词】 作文教学;听说话;文本;练笔;想象;阅读;生活
  【中图分类号】 G623.2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4—0463(2015)22—0096—02
   《小学语文教学大纲》中指出:“作文是学生认识水平和语言文字表达能力的体现。”小学生作文就是练习把自己看到的、听到的、想到的内容或亲身经历的事情,用恰当的语言文字表达出来。作文训练的方式应当灵活多样,在作文教学中,教师要发挥学生的潜力,创造各种机会,激发学生的作文兴趣,化被动为主动,使学生变“要我写”为“我要写”,让作文教学活起来,让写作真正成为学生主动的行为,逐步使学生养成爱动笔的习惯。
   一、注重听说话训练,提高听说能力
   听话、说话训练是语文教学的重要任务。培养学生的听说能力既是日常生活的需要,又能促进读写能力的提高和思维的发展。作文与说话不是互不相干的两回事,教师要给学生创造各种听话、说话的机会,激发他们听说的愿望,要在学生的听说实践中,指导他们怎样听、怎样说,逐步提高学生的听说能力。如,学完某课后,让学生谈谈感受,或针对某一人物谈谈看法。在学生发言过程中,同样要注重对中心内容、条理安排,以及遣词造句等一些问题的及时指导。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应要求人人参与,采取轮流发言、自主发言、指定发言、或无规则地抽查发言等多种形式,意在调动每位学生的积极性和参与意识。教师也可以让学生参与评议,教师适时地给予肯定与鼓励。这样,说的学生绘声绘色,尽情展现自己的表达才能;听的学生细致认真,锻炼了概括提炼的能力;评议的学生尽可能用简明的语言给予公正的评价,无形中增强了表情达意的能力与品评欣赏能力。然后,教师还应让学生将所说的内容写到纸上,形成文章,让学生明白写文章不是弄虚作假,矫揉造作,而是表情达意。学生在听、说训练中放松了心情,有了参与意识,感知了口头作文的乐趣,自然写作兴趣也就调动起来了。
   二、重视文本的阅读,感悟文本内含
   重视文本也是新课标的要求。比如,在教学《可贵的沉默》一文时,教师可以让学生紧扣文本,通过理解词语来透析句子,通过朗读来感悟理解课文内容,让学生在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体验父母为自己的付出,反省自己对父母的忽略。学生通过实际,认识到父母每天为自己准备早饭,自己总嫌饭菜不合口味;父母每天送自己上学,自己却从不说“谢谢”,这些都是自己不对的表现。然后教师还可让学生回忆凝聚着手足之情、母子之情、父子之情的故事,并让学生将这些故事写出来。学生通过之前的认识和回忆,都感到有话可说,都能真实地再现生活,以质朴的语言表现童年的天真烂漫、纯真无邪。这种以课文为素材,迁移思维,密切联系生活实际的写作方法,能够为学生更好地展现自我架构桥梁。学生在学以致用中,品尝到了写作的乐趣,增强了写作的信心。另外,教师还可以用抛砖引玉的方式,开启思维,诱发创作,也可以找些有个性的作文读给学生听,让学生感悟到要想写得有新鲜味,就必须写自己的真实感受,探索未被别人发现的领域。教师也可以从学生的作文中筛选出既有真情实感,又别具匠心的作文,在班上范讀,让学生共同赏析、评价,指出其新颖之处。如此训练,学生易产生写作灵感,增强写作兴趣。
   三、利用日常小练笔,提高读写能力
   作为语文教师,应该都明白一个极其简单的道理——按照作文的训练常规,学生一个学期只做八次到十次的作文,这对提高作文水平是远远不够的。因而,教师应要求学生写日记、周记,养成摘抄的习惯,以强化训练。所谓摘就是做摘记,五花八门,海阔天空,凡是自己认为有用的东西,都可以摘录并记在心里。做摘记最好以卡片的形式为主,这样便于分类,便于使用,也为学生以后做学问奠定基础。所谓写日记、周记就是写生活、写思想,随时记录或定时写,可长可短,不必拘泥。古人云:“不动笔墨不读书。”听、说、读、写是一个不可割裂的整体,写不仅是一项重要的语文基本功,而且有利于我们更加全面地了解学生的阅读情况。因此,指导学生写好课堂内的小练笔,能更好地落实课标中的读写目标,使阅读教学得到进一步深化。教师把小练笔作为一种激励手段,融入学生的语文课堂或学生的生活中,通过小练笔引导学生观察生活、关注社会,丰富学生的写作欲望,能够使学生写出有生活、有感悟、有个性的文章。为此,教师要从引导学生写生活、写思想的原则出发,带领学生观察生活、实践生活、捕捉思想。
   四、展开丰富的想象,激发写作兴趣
   想象力是人的形象思维能力,即在记忆的基础上通过思维活动,把对客观事物的描述构成形象或独立构思出新形象的能力。作文教学举步维艰的原因在于学生日常积累的欠缺和对已有知识缺乏筛选、整理和再加工。因此,在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从实在的事物出发,通过想象实践发展想象思维,使学生在多写多练中掌握写法,同时,在潜移默化中提高人文素养,形成良好的个性。如,把作文课变成游戏课,在游戏过程中引导学生畅所欲言,尽其所想,用准确、生动的语言描述,对需要斟酌的发言适时予以指导,并伺机点拨,对有个性、符合要求、想象新奇的发言,给予表扬、鼓励,且力求语言的特色、别致、丰富多彩,当然,教师也可以通过看图联想,或给文绘图展开想象等方法,丰富学生的想象能力,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如,教学了《七颗钻石》一课后,教师可以要求学生根据课文故事的情节,想象结果进行续写。课后,学生们有的赋予它童话的色彩,说小姑娘得到了玉皇大帝的赏识成了神仙;有的寄予了美好的祝愿,说小姑娘得到了七色花,实现了她的愿望,彰显了小姑娘的美好心灵。教学中,教师还可以引导学生进行改写、仿写等,让学生的思维在广阔无垠的天地里纵横驰骋,浮想联翩。
   五、课堂上灵活处理,加强课外阅读训练
   作为教师,课堂就是我们的主要阵地,面对课堂我们并不陌生,我们在课堂上应时刻根据实际情况灵活处理教学内容。如,遇到天气突变,狂风大作,电闪雷鸣时,教师可以让学生走出课堂,去观察、去感受,因为学生亲身经历过,通过观察后,才会把风、雨、雷、电等写生动、写具体。另外,作文教学还要与阅读教学密切配合。开展课外阅读是新课程理念下开放式大语文教育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是切实提高学生语文能力的重要途径。通过课外阅读,学生还可以间接地向社会、自然、生活实践学习,对他人的经验教训进行反复体味、咀嚼,从中不断发现、丰富、完善,超越自我。课内和课外阅读可以扩大学生的知识领域,使学生获得多方面的知识,发展思维,提高认识,受到思想教育和美的熏陶。笔者所在学校近几年开展了经典阅读和经典诵读活动,学校要求单周周四一、二年级诵读古诗文,三年级背《三字经》,四年级背《弟子规》,五、六年级背《论语》,双周周四阅读课外书籍。除此之外,笔者还要求学生每天至少读30分钟的课外书,由浅入深,由易到难地读,丰富学生的知识储备,使学生受益匪浅,同时促使学生的写作水平日益提高。
   六、做生活的有心人,从生活中挖掘素材
   生活是写作的源泉,有源头才有活水,生活即作文,作文即生活。教师要让学生有话可说,有事可写,有感可发,就需要教会学生在作文中反映自己的真实生活,表达自己的真情实感,体现童真童趣。这就要求教师要引导学生从生活中提炼素材,捕捉生活中的感人情景,积累丰富的生活素材,懂得作文就是用笔描绘生活;要引导学生勇于体验生活,在生活中发现、探究。真实的情感最能打动人心,真实的感受是学生写作的第一手材料,既丰富了学生的内心体验,又提高了学生的认知水平,能使学生把自己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尽情地释放出来。例如,笔者要求学生假期里亲自参加一项家务劳动,并用文字和图片形式展示,再写出感受和体会。开学后学生都将自己的劳动经历和感受写进作文里,有写劳动辛苦的,有写生活不易感恩父母的,学生作文的字里行间流露出的真情实感着实让人感动,让人觉得学生突然长大了、懂事了。如果不是亲身经历了、感受了,是写不出真情实感的好作文的。现在,好多家庭利用节假日带孩子外出旅行,这就是为他们积累生活经验,为他们提供习作的源头活水的最佳方式。
   总之,教师必须在作文教学实践中不断探索、不断反思、不断总结,让作文教学活起来,于学生有所裨益。教师要给学生正确的信息:只要肯努力,就一定能写好作文,其实学写作文也是一个愉快的过程。
  编辑:马德佳
其他文献
对比分析了用视频显微镜和普通生物显微镜测试浆纱浆液渗透和被覆的方法和特点.试验表明,视频显微镜法比普通生物显微镜法较为方便和快捷,精确度高,适合浆纱工艺分析中对浆纱
〔关键词〕 数学教学;错误资源;利  用;错误观;预设  〔中图分类号〕 G623.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4—0463(2014)  05—0043—01  在日常的课堂教学中,学生不可避免地会发生这样那样的错误。教师如果对这些错误能够有效利用,就会使学生加深对错误的认识,使教学效率进一步提高。下面,笔者就数学教学中如何有效利用错误资源,谈谈自己的点滴体会。  一、树立正
【关键词】 化学教学;提问;策略  【中图分类号】 G633.8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4—0463(2015)19—0109—01  化学教学过程是教师和学生共同参与的一个十分复杂的动态过程,受教师、学生、环境诸因素的影响,总处于不断变化之中。教师要想灵活自如地驾驭课堂教学,就必须采用恰当有效的提问策略与措施,有效推进教学发展的进程。  一、怎样创设良好的问题情境  1.通过
“所谓‘好教育’,就是把孩子放在心上的教育”,教育名家李镇西老师用这句朴素的话表达了对“好教育”的理解,把孩子放在心上,就是怀着一颗童心和爱心,理解孩子、尊重孩子,为
〔关键词〕 班级管理;“五字经”;计  划;规章  〔中图分类号〕 G635.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4—0463(2014)  07—0025—01  班级工作,是学校德育工作的核心。一个班级的好坏,班主任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根据我多年的班级工作经验,总结了班级管理“五字经”,即“全”、“实”、“适”、“强”、“放”。  一、了解学生,体现一个“全”字  班主任每新接手一
文章针对养蚕与蚕种学教学中存在的重理论轻实践、重科研轻教学、教学经费投入不足、理论与实践分离等问题进行探讨,并提出见解,为今后的改革提供参考。
文章就细旦涤纶、Modal和亚麻纤维的性能及其混纺纱工艺和质量控制作了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