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怎样激起学生学习综合实践的兴趣

来源 :少儿科学周刊·教育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AP28148218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关键词】综合实践 兴趣 培养
  综合实践是现代教育中的个性内容,是一门新兴学科,与传统教育中只追求教育个体的发展有着重要的区别。综合实践作为一门新兴科目,它的开放性、自主性、创新性、实践性的特点决定了它要提供学生一个相对独立的学习空间,学生主宰着这空间,学生拥有主导和支配整个学习过程,以个人或者团队为中心推动课程活动的进行的权利。在整个学习过程中,老师只能引导学生独立或者以团队的形式完成活动,老师在综合实践的课堂中从教诲转变成引导、旁观、共同学习的角色。正是这一种学生和老师在课堂上位置的转变,使得综合实践有别于传统的教育,所以在整个综合实践的教学中,我觉得传统学科教育的教学方法不能激起学生学习的综合实践课程的兴趣,由此我认为应该重新思考“如何激起学生在综合实践课程中的兴趣”这个问题。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这一句名言给我们很大的启示,这句话对综合实践这一门课尤其重要,为什么这样说呢,这由本学科开放性、自主性、创新性、实践性的特点决定的。本学科与传统的学科课程的目标性不同,综合实践更注重的是多主题、多模式、多方法的结合,要求学生对实践的主题有自己的认识以及自主地挖掘主题的内涵。为应对综合实践所提出的要求,老师就退居到引导旁观的位置,把学生提到主导的位置上,让学生在活动中学习,在行动中学习,先行后知,手与脑统一。以这种开放性的学习模式进行学习,与小学学生上课的专注度是形成矛盾的,小学生是一个不自律的群体,开放式的课堂 无疑给学生创造了一个放肆、开小差的坏境,给了一个掩饰他们以假乱真的天然屏障。那么怎样才能让学生地不折不扣地开展探究活动呢,我认为只要学生对这门课产生了兴趣才能让学生很好的完成学习。
  既然我们认为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而兴趣确实又能让学生全神贯注地进行探究学习。那么怎样才能使学生对这一门学科产生浓厚的兴趣,我认为一切措施都要以学生为根本,所以我采取以下的方法:
  一、选好主题,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浓厚的学习兴趣是能过对学习产生促进作用的,而且在学习的过程中不但使学生产生愉快感并且能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因此,在实施综合实践活动的过程中,使学生对这一节课的内容感兴趣显得尤其的重要,只有吸引学生的主题,学生才会积极主动地进行探索,积极主动地参与活动并且乐于在活动中表现自己,正是这一种兴趣吸引他们去参与,去思考,去研究。选择贴近学生生活的主题是激起学生学习兴趣的重要途径之一。而四年级上册的课本所选择的主题:水,社区老人,当家的生活,汽车等等都是与学生的生活息息相关的;生活上要接触的、会看见的、要使用的、要做的等等都是能引起学生兴趣的好主题。另外,选取新颖的主题也是吸引学生的好方法,当然面对小学生我们不可能选取哲学的探究等过于理论化的主题,小学生感兴趣的东西一定是真实,能摆在他们面前的东西,例如一些历史故事,当今最新的新闻消息,有趣的实验探究等主题往往能引起学生的注意。引起他的兴趣让学生长期处在他感兴趣的范围内活动,让他保持着新鲜感,使他有新感觉,新体验,让他的思维永远处于一种兴奋活跃的状态,保持这一种乐于探究学习的心态。求知的欲望和兴趣产生了,老师就能充分发挥学生的智慧和能力,用新颖的方法指导学生专心自觉地进行探究学习,使学生在探究活动中学到知识,从而达到综合实践活动的目的。
  二、激情设疑,引导学生进行探索
  缺乏老师的激情导入,创设情境的提问,就算是再好的主题也是无补于事的。因为综合实践这门学科是要求老师以一个指导者的身份存在的,对于小学生而言他们在这堂课要做什么、要学什么是懵然不知的,是需要指导者给他们一个引导一个方向,告诉他们需要探究什么、该怎样探究。而这一个过程是重要的,必须把本节课的主题生动有趣地呈现给学生,使学生进入主题,激起他们求知欲望和学习兴趣。例如第五单元的第一课《我是汽车迷》,如果你普通地介绍课本上的所出示的汽车标志,直接地让学生讨论和辨别各式各样的汽车标志,那样学生对探究汽车品牌的兴趣肯定会大减的。但是如果老师多花一点心思,预先布置学生回去查找世界上究竟有哪些汽车标志,在课堂上再用多媒体展示出来让学生回忆一下;再把学生带到学校的停车场,让他们辨认一下老师的车是什么品牌,看看李老师的车是什么牌子,黄老师的车是什么牌子……最后看一下哪位同学或者那一组辩认得最多加以奖励,剩下的事就可以让让学生自由发挥了。有了竞赛奖励的吸引;并且这些车是老师的,学生是乐于研究老师的一切的,这样就引出学生研究和辨别品牌的兴趣,通过这样的途径把兴趣引出来,课堂就能顺利地完成了,顺利达到目的了。
  三、给学生一个自由的舞台
  当我们把学生引进了主题,激起了他们学习的兴趣、求知的欲望后,老师就要把主导地位让出来,让学生主宰课堂老师作适当的点拨。陶行知曾说:“要把教育从鸟笼里解放出来―――鸟的世界是树林,教育的世界是整个社会生活”。所以学生的个性发展是以自由成长为基础的,综合实践课程的开设就是要给予学生自由学习,自由探究的机会;让他们大胆地发挥,在学习和探索中体会乐趣。但是在自由的舞台上难免有积极的,有不自信的……但我坚信“表现自我是每个孩子的天性”。小孩子的成长离不开老师的肯定,他们渴望在活动中得到老师的赞扬。为此,要让学生真正地当上着个舞台的主人,我们可以在综合实践活动中考虑开展各种各样的竞赛,给他们一个在同学在老师面前表现的机会,增强他们的信心,激发他们学习的兴趣。
其他文献
【摘 要】近代中国百余年的历史发展,呈现出两条鲜明的主线;(新课标规定中学历史)必修分三个学习模块,四个学习主题(政治、经济、思想文化和科学技术)共计25项学习内容。通过历史必修课学习,使中学生学会从不同角度认识历史发展中全局与局部、历史与现实、中国与世界的内在联系;培养学生从不同视角发现、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人文素养,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关键词】初中历史 课堂设计 激发
多媒体网络教学是把计算机技术、多媒体技术、网络技术和现代教学方法有机结合起来的一种教学活动。基于流媒体技术的多媒体网络教学系统,简称流式教学系统,是多媒体网络教学
一、作品外形和结构  (一)香蕉  1.香蕉整体造型:(尺寸:22cm* 18cm)  2.香蕉基本结构:一个香蕉(尺寸:18cm*4.5cm)香蕉把(尺寸:14cm* 2cm)  3.香蕉制作的主要材料:香蕉皮:棉布、胶棉、子母扣、拉链果实:棉布、颗粒棉香蕉把:棉布、苯板、铁丝、磁铁。  (二)葡萄  1.葡萄整体造型:(尺寸:23cm* 15cm)  2.葡萄基本结构:葡萄粒 (尺寸:2cm*
新课程改革倡导“立足过程,促进发展”的课程评价,重视评价的激励与改进功能,使评价真正为了促进被评价者的发展。课堂评价是课堂教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贯穿于教学活动的每一个环节。每次外出听课,我总会为执教者那精炼准确、富于变化、幽默风趣的评价语深深折服,为孩子们发自内心的言辞恳切的评价语而感动。的确如此,精当的评价语言、灵动的评价方式能够为一节课增添不少亮色。  如何真正把握新课程评价的精髓,发挥课堂
随着决策支持系统(DSS)研究的发展和应用的日益广泛,人们迫切希望引入一种共享和有效的模型框架,以便于为决策支持提供更大的帮助。本文在分析决策支持系统模型库及模型管理系统的基础上,研制了一种新的模型管理平台——MBMP。它是一个独立于具体应用领域,对模型进行分类和维护,支持模型生成、存储、查询、运行和分析应用的软件系统。它是一个模型库系统的开发环境,各个领域的专家和用户都能利用它快速有效地建立其特
小学语文的施教对象是儿童,施教内容是儿童的语文,小学语文教师要有“儿童的情怀”,清楚儿童语文学习的真正需求,能用儿童喜闻乐见的方式,凭借儿童热爱的语言文字,帮助儿童获得自身成长所必需的语文素养。对于小学语文教师来说,只有“用儿童的眼光看世界”,才能看到儿童眼中的世界,才能走进儿童心中的世界。  一、小学语文教学现状反思  (一)“儿童本位”意识缺席  对于当前的语文教学,教师多是从知识出发设计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