弘扬新乡贤文化助推乡村治理

来源 :民生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aoma123ertswe_ss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年来,盐亭县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指示精神,在传统乡贤文化基础上,通过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提炼新乡贤丰富内涵,培育新乡贤文化自觉,重构新乡贤实践逻辑,赋予新乡贤时代价值,推动新乡贤文化在培育新型农民、涵育文明乡风、促进乡村振兴上发挥更重要作用。
  传统乡贤文化的升华
  新乡贤这一概念是在2017年第十三届中国农村发展论坛上定义的,是指那些同本地乡土有联系,凭借自己高尚人格魅力和出众才能,获得乡亲尊敬和爱戴,在当代乡村社会中扮演着类似于传统乡贤的社会角色。
  这些人中既有农村优秀基层干部、道德模范、乡村教师及医生等本土乡贤,又有以智力、技术、资本、信息、市场和人脉等资源反哺家乡的“离土”乡贤,还有非本地出生但由于各种原因来本地干事创业、热心公益、群众认可的外来乡贤。
  新乡贤文化作为对传统乡贤文化的拔高和升华,既守护传承了乡土文化中见贤思齐、崇德向善、诚信友善等优秀文化基因,又积极适应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时代特征和经济社会的革新变化,充分融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乡村振兴的新内涵,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当代农村紧密结合的产物。
  智库 榜样 纽带
  新乡贤是经济发展智库。新乡贤是推进盐亭加快发展的生力军。当前,盐亭正处于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的历史交汇期,新乡贤群体在经济社会发展的方方面面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一方面,新乡贤具有较强人脉优势和自身影响力,能够更好地开展对上争取和产业发展工作;另一方面,新乡贤受教育程度高、工作经验丰富,为盐亭发展带来独到见解。近年,广大新乡贤积极从基础建设、特色产业、民生事业等方面为盐亭发展建言献策、募捐集资,帮助村(社区)两委谋划发展思路410余个,筹资5000万元,为盐亭经济社会发展做出积极贡献。
  新乡贤是乡风文明榜样。新乡贤是促进乡风文明的助推器。新乡贤在乡民邻里间威望高、口碑好,身上蕴含较高精神品格和模范力量,在涵养优良家风、传承传统乡土文化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他们带头遵守村规民约,通过自己的嘉言懿行,引导乡民见贤思齐,争当好乡民、好邻居,积极推动乡村树立孝老敬老、男女平等文明新风尚。同时,又以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活跃村民精神文化生活,有力带动了农村精神文明的大发展和乡村面貌的大改善,涌现了一大批贤婿、孝媳、反哺家乡的模范、楷模。
  盐亭的刘本金、杨先卫等30余名德贤得到市级以上表彰,他们以自身的行动引导身边群众向上向善,对乡风文明的持续好转起到积极作用。
  新乡贤是社会治理纽带。新乡贤是基层治理的润滑剂。在参与乡村治理中,新乡贤有助于调解纠纷、和睦邻里,在乡村治理中扮演重要作用。加之新乡贤较传统乡贤而言具有民主作风,通过村民自治制度和新乡贤理事会等基层民主协商制度,有效推动新时代乡村治理现代化。新乡贤理事会成立以来,盐亭各理事会为群众办理实事2600余件,化解基层矛盾640余起,村風民风得到切实改善。
  探索乡贤治理模式
  为进一步培育和弘扬新乡贤文化,充分发挥新乡贤示范引领作用,盐亭探索新乡贤理事会基层治理新模式,大力弘扬新乡贤文化作用。
  一是广泛凝聚乡贤力量,搭建多元参与平台。以威望高、口碑好、群众公认的社会贤达人士作为新乡贤评选定义标准,扩大乡贤评选范围,将本土道德模范、村(社区)干部、退休老教师和祖籍、户籍在本村但继续支持家乡发展的“离土”人士,以及因购房置屋、姻亲关系到本地的外来致富带头人等全部纳入评选范围,每村推选7到10名新乡贤进入新乡贤理事会。
  县里成立新乡贤联谊会,各乡镇、街道成立新乡贤理事会320个,推选新乡贤5340余名、收录优秀在外新乡贤9700余人次,县里每年召开一次新乡贤大会,新乡贤理事会每年召开一到两次大会,通过坝坝宴、座谈会等方式,为新乡贤搭建认识、相聚、思乡、话发展的平台。
  二是宣传展示新乡贤文化,提炼新乡贤精神。探索建立新乡贤会馆,大力宣传展示新乡贤文化,发挥新乡贤在乡村建设中的特殊作用,凝聚乡村振兴强大力量。增强情感认同,以乡贤大会为舞台,以故土情激发广大乡贤对家乡的热爱,积极引导新乡贤参与支持、组织建设美丽乡村的各种事业。增强荣誉认可,按照“一幅照片一张榜、一个故事一板块”(即每人一幅照片,展示新乡贤风貌;重要阵地张贴榜单,弘扬新乡贤精神;整理撰写个人故事,宣传新乡贤事迹)建设文化墙、宣传栏等阵地76处,展现新乡贤风采,传播新乡贤精神。增强价值认同,定期开展道德讲堂、乡贤故事会、新乡贤送家训等活动,讲好具有地域特色的新乡贤故事,推动更多人学习新乡贤,成为新乡贤。
  三是完善政策机制,引导新乡贤回归。盐亭出台《盐亭县培育和弘扬新乡贤文化助推乡村治理实施方案》,制定了5章25条理事会章程。按照3年选任制,通过党员和群众代表选举产生一名会长、3至5名副会长,“一村一会”全覆盖成立新乡贤理事会。
  引导杰出乡贤、经济能人、村社区两委干部、公益热心人等社区能人,参与乡贤组织竞选。出台帮扶礼遇政策,关心新乡贤工作生活,对做出突出贡献并有需求的新乡贤,提供医疗、养老、生活等社会公共优惠服务。特别是在新乡贤回乡创业方面给予高质量服务,帮助降低创业成本,充分调动新乡贤回迁兴业积极性。
其他文献
“三峡种子基金是个双赢甚至多赢项目,帮扶效果明显,移民得到了实实在在的实惠,促进了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也为库区经济社会发展创造了有利条件。”  产业扶贫是脱贫攻坚的根本之策。中国长江三峡集团在群山环绕的川南地区开展帮扶工作,就紧紧抓住了这一根本。  三峡集团移民工作局充分利用项目扶贫政策,整合优势资源,反复论证,倾力为贫困村谋划可持续性产业扶贫项目,把帮扶资金变成“种子基金”,使产业项目具备造血功能
对于民办教育来说,2018年可以说是规范整顿年。一系列政策法规发布,校外培训机构的治理密集开展,引起了极大的社会关注。  上海、杭州、成都等地出台了《民办教育促进法》实施细则,  “跨区域招生”“公民同招”等内容引发争论。  民办教育如何健康发展?就相关问题,《民生周刊》专访了全国政协委员、浙江省教育厅副厅长韩平。  民生周刊:您怎么看待现阶段民办教育的发展状况?它的发展趋势是怎样的?  韩平:我
近日,国务院总理李克强签署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令(第716号),公布《国务院关于在线政务服务的若干规定》(下称《规定》),自4月30日起施行。  《规定》出台,主要是为了全面提升政务服务规范化、便利化水平,为企业和群众提供高效、便捷的政务服务,优化营商环境。  《民生周刊》记者梳理发现,《规定》提出了政务服务事项全国标准统一,规范化、标准化编制办事指南,实现电子证照跨地区、跨部门共享和全国范围内互
易地扶贫搬迁、乡村旅游扶贫、拉面扶贫等模式因地制宜,全面铺开,让人感受到了一份沉甸甸的精准扶贫成绩单。  海东市,因位于青海湖之东而得名,是河湟文明发祥地之一,素有天河锁钥、海藏咽喉等美誉,是青海最年轻的地级市,辖两区四县,人口178万。  作为六盘山片区区域发展与扶贫攻坚重点地区,海东是青海省贫困面积最大、贫困人口最多、贫困程度最深的地区,除辖区互助县为省级贫困县外,其余5个县区都是国家贫困县区
李彦斌  新中国成立70年来,中国电力取得重大发展。经过一代又一代人的努力,我国已经做到14亿人口全民通电。  中国电力发展迅猛,在满足国内需求的同时,积极布局海外市场,掀起了海外投资热潮。但电力企业如何更好地拓展国际市场,更好地走出去、提升国际竞争力,需要冷静思考。就相关问题,《民生周刊》记者专访了华北电力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院长李彦斌。  民生周刊:您觉得70年电力发展最大的成就是什么?  李彦
对于现有名校开办的民校,应该积极探索转制转型或进行股份制改革,告别利益捆绑纠葛,让名校和民校都各安其位、各展其长,共同推进我国教育健康可持续发展。  继成都七中“网络直播班”火后不久,成都七中实验学校的食堂品质问题前段再度引起了社会舆论的广泛关注。事实上,成都七中实验学校并非成都七中,而是由成都七中举办的民办学校,这种办学现象,被业内称为“名校办民校”。  作为许多地方政府扩大优质教育资源的一种重
“让每一位市民感受到文化的魅力!”9月9日,记者在山东省胶州市这座有名的中国秧歌之乡进行采访,该市文旅局局长王晓久说。  两天的采访,时间不长,但从记者踏入胶州那一刻直到离开,无时无刻不在感受着文化给这座城市带来的影响。无论是市中心的文化广场,还是遍布各社区的文化活动站;无论是各个中小学校,还是最偏远的乡村,处处都有市民进行文化活动的身影。  新中国成立70年来,胶州市在大力发展经济(目前列全国经
近年来,湖北省竹山县坚持保障式扶贫与开发式扶贫并重,突出群众内生动力激发,全面推动六大参与式扶贫模式,促推贫困群众实现四大转变,让扶贫底盘更坚实、脱贫保障更持续、脱贫成效更显著。六大参与式扶贫  在盘活生产资料中参与。为充分发掘贫困群众生产资料的资产收益水平,开展以土地、山林承包经营权入股的参与扶贫开发,最大化释放潜在红利。坚持农民土地集体所有性质不改变、耕地红线不突破、农民权益不受损的前提下,引
通过实施区域扶贫综合开发,岚山区不但实现了贫困片区贫困人口脱贫致富的目标,更带动了区域长远发展。  “岚山区脱贫攻坚任务重,而重中之重的是位于西北部的偏远落后山区,该区贫困人口相对集中,贫困人数占全区的75%。”近日,在接受《民生周刊》记者采访时,山东省日照市岚山区委办公室副主任、区扶贫办主任张军锋说。  岚山区下辖9个乡镇街道、423个自然村、43.58万人,全区共有40个贫困村,其中省定贫困村
“我出生、成长都在农村,希望将自己所学的知识全部用在农村教育上,让农村兒童也能接受良好的教育,不能输在起跑线上,至少不能输在我们的幼儿园里。”  过去26年间,42岁的李静曾教过2000余名适龄儿童。  16岁开始从事幼教事业,如今李静是安徽宿州萧县阎集镇中心幼儿园业务园长兼党支部书记。过去几年间,她先后获得优秀共产党员、安徽省学前教育先进个人、县三八红旗手、师德标兵等荣誉。  课堂上,她是一名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