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异质合作”作为一种以人际合作性互动为基本特征的的教学方法,有利于开发学生个性潜能,促进学生品质和非品质的提高,但原有“异质合作”模式有很多缺陷。结合海南国际旅游岛建设背景、行业专业发展现状],提出解决策略,明确““异质合作”指导原则;外围准备;分层推进”几个方面出发,助推“异质合作”走出人才培养困境。
【关键词】异质合作 swot分析 双主体
【中图分类号】G7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5)10-0003-02
一、“异质合作”人才培养研究现状
“异质合作”作为一种以人际合作性互动为基本特征的教学方法,通过生生互动、师生互动、师师互动和全员互动的方式,能够有效开发学生个性潜能,从而促进学生职业素质、职业基础知识和职业能力的提高。由于“异质合作”成效显著,很快成为各国教育界主流教学组织形式之一,因此被誉为“如果不是当代最大的教育改革的话,那么它至少也是最大的之一”。
国外对“异质合作”的研究较早,也较成熟。早在十九世纪初,“异质合作” 观念从英国传到美国,受到美国教育家广泛推崇,并于七十年代在美国正式兴起,最终发展成为一种教育理论与策略体系。这一时期的代表性文献和主题活动主要有:约翰逊的《cooperative learning and social interdependence theory》以及纽约市公立学校第二学区的教学改革等。国外“异质合作”研究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1)理论研究,主要有集体动力理论、社会凝聚理论、动机理论、认知理论、课堂教学工学理论等;(2)具体组织应用研究,主要从课堂合作学习的适应条件、合作学习方法以及教师的作用等几个方面进行探讨;(3)效果研究 ,主要从学生的智力品质、非智力品质、班级共建、对异几现象的认同以及课堂环境的改善等角度出发探讨合作学习的意义。
国内对“异质合作”的研究萌芽于20世纪90年代,比国外晚了一个世纪,并从一开始引进就重在应用与实践。早期实践研究典型代表有浙江杭州大学合作学习小组教学实验、山东教育科学研究所开展的合作教学实验以及北京师范大学进行的主体性教育实验等,这些教育实验对我国“异质合作”模式的发展起到了促进作用。随着“异质合作”模式的推广,“异质合作”成为新一轮课改中研究的焦点,教学改革研究者结合西方“异质合作”的理论与实践,从中国国情出发因材施教,如杭州市临安城南小学 “大班额条件下如何实施合作学习”模式以及长春市第九十中学研发实施的“异质合作,同质选学”模式。
二、“异质合作”现有人才培养模式困境
对于以上研究,存在三方面不足:(1)充分把握不同情况下“异质合作”的适应条件是实施“异质合作”具体对策的前提,而现有 “异质合作”策略过于单一,忽视了对于不同国家、地区、学科、学生、知识层次的具体情况分析,更没有针对具体条件展开swot分析。(2)原有的“异质合作”只重视课堂学习主体层面的异质合作,忽略了课堂指导主体层面的异质合作,从而由于教师缺乏独立的职业精神,导致“异质合作”教学改革模式经常不幸夭折。(3)“异质合作”的具体研究和实施需要丰富的理论知识和教学经验, 但原有的研究者与一线教师之间缺乏合作,导致研究者的研究成果在具体操作实施方面缺乏适应性,而一线教师的“异质合作”则因缺乏理论支撑成效不大。
三、解决策略
“异质合作”强调以学生为主体,有利于弥补个别学习的不足,促进学生智力品质和非智力品质的发展,被誉为“近几十年来最重要和最成功的教学改革”。但原有的“异质合作”有很多缺点。对此,海南经贸职业技术学院投资与理财专业“异质合作”人才培养具体情况具体分析,根据以往“异质合作” 人才培养模式的不足,结合该专业建设的背景和条件,提出“异质合作学习”新内涵,破解“异质合作”人才培养困境。
1.投资与理财专业“异质合作”指导新原则
(1)“异质合作”人才培养新模式应着重学生职业素质、职业知识和职业能力三个层次的培养和提高;(2)“异质合作”人才培养新模式应结合投资与理财专业人才培养的实际环境,立足于投资与理财专业教学团队,与政府、企业深度合作,对推行双主体“异质合作”模式进行swot分析,并针对投资与理财专业不同知识层次和不同学生实行课堂学习主体层面以及课堂指导主体层面的双异质合作。
通过以往的不足,结合投资与理财专业教学改革的实际环境,海南经贸职业技术学院投资与理财专业“异质合作”在现有含义基础上,更加强调课堂学习主体与指导主体双主体的作用,立足于专业、政府、企业三个平台,针对“职业素质结构、职业基础知识、职业岗位能力”三个层次,提出适应于不同层次需要的双主体“异质合作”。
2.投资与理财专业“异质合作”外围准备
投资与理财专业“异质合作”依托于政校行企专家组成四方联动机制—专业指导委员会。然后在专业指导委员会指导和帮助下,聘请海南省证监局、证券业协会、海南省保监局、中银国际海南营销部、海南省金元期货经纪有限公司、中国人寿海南分公司等政府、行业企业专家能手参与,形成一系列辅助材料。
(1)进一步深入投资与理财企业进行调研,分析学生主要就业岗位的职业岗位工作能力和素质要求,归纳典型工作任务。
(2)校企合作,在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指导下,完善基于投资与理财工作过程的课程体系,共同实施、评价、修订人才培养方案。开发理实一体课程、实训课程,采用项目教学的实践教学法,建设教学资源库,为人才培养提供软件资源。
(3)通过加强专业教师的培训、学习、现场锻炼及聘用投资与理财企业兼职教师等途径,提高教学团队的整体水平。
(4)加强校企合作内涵建设,健全校外实训实习基地的管理办法、学生校外实践管理办法、顶岗实习管理办法等制度。 (5)校企合作建设校内外实训基地,分析专业教学内容和投资与理财的典型工作任务,共同开发实训项目。
(6)在整个培养阶段,始终把行业特有的职业素质作为素质教育的核心贯穿其中,将人文素质教育与企业文化教育相结合,形成浓厚的“双主体”育人氛围。
3.针对不同层次,推进双主体“异质合作”新模式
在上述分析基础上,课堂学习主体层面根据“组内异质,组间同质”原则创建学生异质小组;课堂指导主体层面突破单个教师授课模式,根据“校企合作,共育共管”原则,由专业教师组成校内指导教师、企业高管与政府人员组成校外发展导师,校内指导教师与校外导师组成异质小组共研学习项目、编制专题情景、指导学生异质小组活动。并根据不同层次组织实施双主体“异质合作”,具体情况如下:
职业素质结构方面“生生异质合作、师政异质合作”。学生分小组学习职业通识能力,培养职业素质。校内专业指导导师负责培养学生形成良好的职业道德和职业意识,培养学生的工作态度和责任心等职业素养;校外职业发展导师(主要是政府相关部门和行业协会人员)深入课堂,针对历年违反职业道德和法规的典型案例做专题讲座,并带领学生到投资与理财企业参观,指导学生初步熟悉投资与理财行业特点、行业规范和企业基本工作流程。
职业基础知识方面“生生异质合作、师师异质合作”。学生在校组建投资团队进行模拟投资。校内同专业不同研究领域甚至不同专业指导导师联合授课,指导小组成员学习单项技能,比如对于个人理财课程来讲,因为其所含理财项目较多,包括现金理财、保险理财、投资理财、房产理财、个税理财等各项理财知识,可考虑由理财专业不同理财领域的教师分阶段授课。对于证券投资分析这门课程,则可由投资专业老师指导技术分析,而财务分析可由会计专业教师来指导。
职业岗位能力方面“生生异质合作、师企异质合作”。首先组织学生在校外进行投资与理财专业综合实训。校内专业指导导师对学生的管理意识和入职心态调整等进行指导;校外职业发展导师侧重于指导学生思考如何提高工作效率和服务水平。学生在校学习部分岗位核心能力课程,同时进行部分岗位核心能力课程实训,组织学生到投资与理财企业进行专业实践学习。校内专业指导导师对学生的思想情绪变化和专业知识的迁移等进行指导,校外职业发展导师负责学生的岗位服务技能实训。然后在学生顶岗实习阶段组织学生到投资与理财企业进行顶岗实习。校内专业指导导师定期下企业对学生的职业选择和职业发展等进行指导;校外职业发展导师侧重于培养学生的初级管理能力。同时,“双导师”共同指导学生完成毕业设计与答辩。
通过以上几个阶段的培养,使学生的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层层提升,职业素质全面提高,实现学生向职业人的逐步转变。
参考文献:
[1]袁力.加强保险教育培训实施人才兴业战略促进保险业又好又快发展.保险研究,2007年第6期.
[2]邢天才.我国保险文化与保险教育问题探讨.保险研究,2009年第11期.
[3] 约翰逊·史密斯著,刘春红、孙海法译,合作性学习得原理和技巧在教与学中组建有效的团队[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4.
[4] 巴洛赫著,曾守锤、吴华清译,合作课堂,让学习充满活力[M],上海,华东师大出版社,2005.
[5] 曹十芙,转换传统教师角色,促进学生自主学习,中国成人教育,2008.
[6]郭福春,金融专业及专业群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与课程改革论文集[M],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8.
[7] 威尔伯特·麦肯齐著,徐辉译,高等院校教师的策略、研究和理论[M],浙江大学出版社,2005.
基金项目:
海南省教育厅2013年规划课题《高职院校投资与理财专业“双主体异质合作”实践教学改革研究》(编号Hjjg2013-50)资助项目。
                        【关键词】异质合作 swot分析 双主体
【中图分类号】G7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5)10-0003-02
一、“异质合作”人才培养研究现状
“异质合作”作为一种以人际合作性互动为基本特征的教学方法,通过生生互动、师生互动、师师互动和全员互动的方式,能够有效开发学生个性潜能,从而促进学生职业素质、职业基础知识和职业能力的提高。由于“异质合作”成效显著,很快成为各国教育界主流教学组织形式之一,因此被誉为“如果不是当代最大的教育改革的话,那么它至少也是最大的之一”。
国外对“异质合作”的研究较早,也较成熟。早在十九世纪初,“异质合作” 观念从英国传到美国,受到美国教育家广泛推崇,并于七十年代在美国正式兴起,最终发展成为一种教育理论与策略体系。这一时期的代表性文献和主题活动主要有:约翰逊的《cooperative learning and social interdependence theory》以及纽约市公立学校第二学区的教学改革等。国外“异质合作”研究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1)理论研究,主要有集体动力理论、社会凝聚理论、动机理论、认知理论、课堂教学工学理论等;(2)具体组织应用研究,主要从课堂合作学习的适应条件、合作学习方法以及教师的作用等几个方面进行探讨;(3)效果研究 ,主要从学生的智力品质、非智力品质、班级共建、对异几现象的认同以及课堂环境的改善等角度出发探讨合作学习的意义。
国内对“异质合作”的研究萌芽于20世纪90年代,比国外晚了一个世纪,并从一开始引进就重在应用与实践。早期实践研究典型代表有浙江杭州大学合作学习小组教学实验、山东教育科学研究所开展的合作教学实验以及北京师范大学进行的主体性教育实验等,这些教育实验对我国“异质合作”模式的发展起到了促进作用。随着“异质合作”模式的推广,“异质合作”成为新一轮课改中研究的焦点,教学改革研究者结合西方“异质合作”的理论与实践,从中国国情出发因材施教,如杭州市临安城南小学 “大班额条件下如何实施合作学习”模式以及长春市第九十中学研发实施的“异质合作,同质选学”模式。
二、“异质合作”现有人才培养模式困境
对于以上研究,存在三方面不足:(1)充分把握不同情况下“异质合作”的适应条件是实施“异质合作”具体对策的前提,而现有 “异质合作”策略过于单一,忽视了对于不同国家、地区、学科、学生、知识层次的具体情况分析,更没有针对具体条件展开swot分析。(2)原有的“异质合作”只重视课堂学习主体层面的异质合作,忽略了课堂指导主体层面的异质合作,从而由于教师缺乏独立的职业精神,导致“异质合作”教学改革模式经常不幸夭折。(3)“异质合作”的具体研究和实施需要丰富的理论知识和教学经验, 但原有的研究者与一线教师之间缺乏合作,导致研究者的研究成果在具体操作实施方面缺乏适应性,而一线教师的“异质合作”则因缺乏理论支撑成效不大。
三、解决策略
“异质合作”强调以学生为主体,有利于弥补个别学习的不足,促进学生智力品质和非智力品质的发展,被誉为“近几十年来最重要和最成功的教学改革”。但原有的“异质合作”有很多缺点。对此,海南经贸职业技术学院投资与理财专业“异质合作”人才培养具体情况具体分析,根据以往“异质合作” 人才培养模式的不足,结合该专业建设的背景和条件,提出“异质合作学习”新内涵,破解“异质合作”人才培养困境。
1.投资与理财专业“异质合作”指导新原则
(1)“异质合作”人才培养新模式应着重学生职业素质、职业知识和职业能力三个层次的培养和提高;(2)“异质合作”人才培养新模式应结合投资与理财专业人才培养的实际环境,立足于投资与理财专业教学团队,与政府、企业深度合作,对推行双主体“异质合作”模式进行swot分析,并针对投资与理财专业不同知识层次和不同学生实行课堂学习主体层面以及课堂指导主体层面的双异质合作。
通过以往的不足,结合投资与理财专业教学改革的实际环境,海南经贸职业技术学院投资与理财专业“异质合作”在现有含义基础上,更加强调课堂学习主体与指导主体双主体的作用,立足于专业、政府、企业三个平台,针对“职业素质结构、职业基础知识、职业岗位能力”三个层次,提出适应于不同层次需要的双主体“异质合作”。
2.投资与理财专业“异质合作”外围准备
投资与理财专业“异质合作”依托于政校行企专家组成四方联动机制—专业指导委员会。然后在专业指导委员会指导和帮助下,聘请海南省证监局、证券业协会、海南省保监局、中银国际海南营销部、海南省金元期货经纪有限公司、中国人寿海南分公司等政府、行业企业专家能手参与,形成一系列辅助材料。
(1)进一步深入投资与理财企业进行调研,分析学生主要就业岗位的职业岗位工作能力和素质要求,归纳典型工作任务。
(2)校企合作,在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指导下,完善基于投资与理财工作过程的课程体系,共同实施、评价、修订人才培养方案。开发理实一体课程、实训课程,采用项目教学的实践教学法,建设教学资源库,为人才培养提供软件资源。
(3)通过加强专业教师的培训、学习、现场锻炼及聘用投资与理财企业兼职教师等途径,提高教学团队的整体水平。
(4)加强校企合作内涵建设,健全校外实训实习基地的管理办法、学生校外实践管理办法、顶岗实习管理办法等制度。 (5)校企合作建设校内外实训基地,分析专业教学内容和投资与理财的典型工作任务,共同开发实训项目。
(6)在整个培养阶段,始终把行业特有的职业素质作为素质教育的核心贯穿其中,将人文素质教育与企业文化教育相结合,形成浓厚的“双主体”育人氛围。
3.针对不同层次,推进双主体“异质合作”新模式
在上述分析基础上,课堂学习主体层面根据“组内异质,组间同质”原则创建学生异质小组;课堂指导主体层面突破单个教师授课模式,根据“校企合作,共育共管”原则,由专业教师组成校内指导教师、企业高管与政府人员组成校外发展导师,校内指导教师与校外导师组成异质小组共研学习项目、编制专题情景、指导学生异质小组活动。并根据不同层次组织实施双主体“异质合作”,具体情况如下:
职业素质结构方面“生生异质合作、师政异质合作”。学生分小组学习职业通识能力,培养职业素质。校内专业指导导师负责培养学生形成良好的职业道德和职业意识,培养学生的工作态度和责任心等职业素养;校外职业发展导师(主要是政府相关部门和行业协会人员)深入课堂,针对历年违反职业道德和法规的典型案例做专题讲座,并带领学生到投资与理财企业参观,指导学生初步熟悉投资与理财行业特点、行业规范和企业基本工作流程。
职业基础知识方面“生生异质合作、师师异质合作”。学生在校组建投资团队进行模拟投资。校内同专业不同研究领域甚至不同专业指导导师联合授课,指导小组成员学习单项技能,比如对于个人理财课程来讲,因为其所含理财项目较多,包括现金理财、保险理财、投资理财、房产理财、个税理财等各项理财知识,可考虑由理财专业不同理财领域的教师分阶段授课。对于证券投资分析这门课程,则可由投资专业老师指导技术分析,而财务分析可由会计专业教师来指导。
职业岗位能力方面“生生异质合作、师企异质合作”。首先组织学生在校外进行投资与理财专业综合实训。校内专业指导导师对学生的管理意识和入职心态调整等进行指导;校外职业发展导师侧重于指导学生思考如何提高工作效率和服务水平。学生在校学习部分岗位核心能力课程,同时进行部分岗位核心能力课程实训,组织学生到投资与理财企业进行专业实践学习。校内专业指导导师对学生的思想情绪变化和专业知识的迁移等进行指导,校外职业发展导师负责学生的岗位服务技能实训。然后在学生顶岗实习阶段组织学生到投资与理财企业进行顶岗实习。校内专业指导导师定期下企业对学生的职业选择和职业发展等进行指导;校外职业发展导师侧重于培养学生的初级管理能力。同时,“双导师”共同指导学生完成毕业设计与答辩。
通过以上几个阶段的培养,使学生的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层层提升,职业素质全面提高,实现学生向职业人的逐步转变。
参考文献:
[1]袁力.加强保险教育培训实施人才兴业战略促进保险业又好又快发展.保险研究,2007年第6期.
[2]邢天才.我国保险文化与保险教育问题探讨.保险研究,2009年第11期.
[3] 约翰逊·史密斯著,刘春红、孙海法译,合作性学习得原理和技巧在教与学中组建有效的团队[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4.
[4] 巴洛赫著,曾守锤、吴华清译,合作课堂,让学习充满活力[M],上海,华东师大出版社,2005.
[5] 曹十芙,转换传统教师角色,促进学生自主学习,中国成人教育,2008.
[6]郭福春,金融专业及专业群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与课程改革论文集[M],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8.
[7] 威尔伯特·麦肯齐著,徐辉译,高等院校教师的策略、研究和理论[M],浙江大学出版社,2005.
基金项目:
海南省教育厅2013年规划课题《高职院校投资与理财专业“双主体异质合作”实践教学改革研究》(编号Hjjg2013-50)资助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