变应性鼻炎的特异性免疫治疗和手术治疗的比较研究

来源 :中国美容医学·综合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eijj2002_9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目的:比较手术治疗和特异性免疫治疗变应性鼻炎(AR)的临床效果。方法:病例对照研究,比较手术组(60例)和免疫组(60例)疗效。结果:手术组的显效率和总有效率均明显高于免疫组且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手术治疗变应性鼻炎的疗效优于免疫治疗,值得在临床中推广应用。
  【关键词】变应性鼻炎;手术治疗;免疫治疗;比较
  【中图分类号】R76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6455(2012)01-0166-01
  随着变态反应性疾病的逐渐增多,近十年来变应性鼻炎患病率明显增加,大约影响到全球10%~25%的人群[1]。变应性鼻炎虽无生命危险,但涉及面广,并与常见的支气管哮喘、 鼻窦炎、 结膜炎等变态反应性疾病密切相关,影响了患者的生活质量和工作学习,已成为全球性的健康问题[2], 正确有效的治疗措施就显得尤为重要,但目前尚缺乏满意治疗方法。我院2008年9月~2010年9月使用手术和免疫方法治疗AR 122例,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按照2004年兰州诊断标准[3],选取2008年9月到2010年9月我院治疗的常年变应性鼻炎患者120例,男67例,女53例,年龄19—62岁,平均37.5岁。分为手术组和免疫治疗组。手术组60例,均伴有鼻中隔偏曲和下鼻甲肥大,其中伴鼻息肉和鼻窦炎15例,占25%,伴泡状中鼻甲者7例,占11.7%,男42例,女18例,年龄19~6l岁,平均36.4岁,病程2~13年,平均5.7年;免疫治疗组60例,其中男45例,女15例,年龄22~62岁,平均37.7岁,病程3~13年,平均5.9年。两组年龄、性别、病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治疗方法
  1.2.1 手术组:全部患者均在全麻或局麻下采用鼻腔结构正常化手术, 矫正鼻中隔, 对伴下鼻甲肥大者行下鼻甲骨折外移术; 伴鼻息肉及钩突肥大者行鼻内镜下切除及鼻窦开放术; 伴泡状中鼻甲者行中鼻甲成形术。同时采用美国Arthrocare公司等离子低温射频手术系统对鼻腔外侧壁前部上中1/3交接处、鼻丘部黏膜和下鼻甲消融。
  1.2.2 免疫治疗组 按照2004年兰州诊断标准,选择到我院就诊的常年变应性鼻炎 ( PAR)患者 60例,明确诊断后给予舌下含服脱敏治疗一年以上,通过兰州评分标准对疗效进行评价。将粉尘螨滴剂分为 5个浓度分别为:1号1μg/ml,2号10μg/ml,3号100μg/ml, 4号 333μg/ml,5号1 000μg/ml。每日给药1次,剂量每日递增,具体如下:4~14岁(包括14周岁)给予粉尘螨滴剂1,2, 3号各1瓶,4号维持;15岁以上给予1,2,3,4号各1瓶,5号维持。开始3周为递增量期,第1周从1号开始,清晨空腹或晚睡前滴于舌下,口含1min自然吸收, 30 min后可进食饮水,开始1滴,第2~4天每日递增1滴,第5~7天每日递增2滴。第2,3周服用2号,3号,方法同1号。4~14岁第4周起为维持量期,都用4号,每日1次,每次3滴,15岁以上第6周起都用5号为维持量,每日1次,每次2滴。
  1.3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5.0完成,定量资料t检验,率用x2检验,检验水准ɑ=0.05。
  2 结果与分析
  全部患者按照兰州标准,分别在治疗后1年进行症状和体征评分,按照标准公式计算:总有效率= (治疗前总分-治疗后总分)/治疗后总分×1 0 0% 进行疗效评定。≥5 1%为显效,≥2 1% ~51%为有效,≤20%为无效。手术组60例,显效52例,显效率为86.7%,有效6例,有效率10%,无效2例,无效率3.3%;免疫组60例,显效43例,显效率为71.7%,有效8例,有效率13.3%,无效9例,无效率15%。两组比较,手术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手术组的总有效率为96.7%,高于免疫组的84.9%,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P<0.05。
  3 讨论
  目前对于变应性鼻炎发病机制的研究已超出传统的特异型IgE介导的I型变态反应范畴,集中到炎性递质,神经递质,细胞因子内分泌。从而为变应性鼻炎新的治疗方法提供了理论依据。变应性鼻炎治疗的核心是在尽量避免与变应原接触的基础上,采用免疫治疗或抗组胺药物,肥大细胞稳定剂,类固醇激素联合式交替用药。若疗效不满意,可采用手术治疗[4]。变应性鼻炎的长期存在,可引起鼻黏膜肥厚、鼻甲肥大、鼻息肉及鼻窦炎等。鼻内镜下鼻腔结构正常化手术对于伴鼻腔结构异常的AR的意义:鼻内镜下鼻腔结构正常化手術使鼻腔结构正常化,解除鼻塞症状,恢复鼻腔的通气及引流功能,减少抗原物质在鼻腔的滞留,有助于AR 的治疗[5]。同时矫正鼻中隔,去除嵴、棘突等引起的不良刺激,切断了神经异常反射。有研究表明,筛前神经鼻腔支参与反射弧的传入神经的组成[6]。
  变应原特异性免疫治疗(SIT)是目前已知的唯一能改变变态反应性疾病患者对变应原免疫的类型,并有可能治愈变态反应性疾病的方法。常用的免疫治疗方法有皮下免疫治疗(SCIT)和舌下免疫治疗(SLIT) 2 种。1986 年Scadding等最先报道了舌下含服脱敏成功治疗过敏性鼻炎的双盲随机试验1998年Pas salacqua等报道,舌下给药(SLIT)途径显示出良好的疗效和安全性,可作为对皮下注射耐受性差或有严重不良反应患者的选择,SLIT 由于是患者自己掌控用药时间,因此更加方便,且比起SCIT,SLIT可以减少患者的痛苦,不影响工作和学习,更加安全,在家里可以完成治疗,改善了患者的依从性,显著降低了临床费用,减轻了患者的经济负担,能更好地完成3至5 年的治疗。
  总之,我们通过比较发现,变应性鼻炎的手术治疗效果优于特异性免疫治疗,但是特异性免疫治疗的有效率也达到84.9%以上,因此在临床中采用何种治疗方法,还要根据患者的不同情况进行。我们建议变应性鼻炎患者首先应该采用常规的免疫治疗或抗组胺药物,肥大细胞稳定剂,类固醇激素联合式交替用药。如果效果欠佳,出现反复发作的情况,应该及时考虑手术治疗。
  参考文献:
  [1] 佩茹,李敏.过敏性鼻炎的诊断与治疗新进展[J].临床儿科杂志,2007,25(1):4-5.
  [2] 韩德民,张罗,黄丹,等.我国 11个城市变应性鼻炎自报患病率调查[J].中华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杂志,2007,42(5):378–84.
  [3] 中华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杂志编辑委员会,中华医学会耳鼻咽喉科分会.变应性鼻炎的诊治原则和推荐方案[J].中华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杂志,2005,40(3):166-167.
  [4] 徐文庆.120例过敏性鼻炎手术治疗临床效果分析[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杂志,2009,20 (3):54-55。
  [5] 陶春平,张新玲,於荣铸.鼻腔结构正常化手术治疗鼻腔结构异常的变应性鼻炎68例讨论[J].中国耳鼻咽喉颅底外科杂志,2009,15(4):286-287.
  [6] 贵平,梁伟平,周水淼.变应性鼻炎的外科治疗[J].国外医学耳鼻咽喉科学分册,2004,28(2):95-98.
其他文献
【摘 要】目的:运用有效的护理措施预在围手术期预防髋关节置换术后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DVT)的发生。方法:对我院2005年1月~2010年5月48例老年人工髋关节置换术患者采用术前评估宣教、术中仔细操作、术后观察及护理措施,预防DVT的发生。结果:进本组48例人工髋关节置换患者,男29例,女19例,年龄54~88岁,平均年龄64岁。股骨头缺血性坏死12例,股骨颈或股骨头骨折36例。术后并发DVT
【摘 要】目的:分析影响腔镜手术准时开台的手术室原因,以提高腔镜手术开台准时率。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1月至2010年5月我院手术室影响腔镜手术准时开台的原因并探讨对策。结果:手术室影响腔镜手术准时开台的原因为无二氧化碳、儀器故障、汇日灭菌器灭菌不合格、腔镜手术器械准备不足等方面。结论:通过培训,加强手术室护理人员技术能力及手术室管理是解决手术室影响腔镜手术准时开台的重要措施。  【关键词】
【关键词】碘过敏;抢救护理  【中图分类号】R47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6455(2012)02-0212-01    目前CT增强作为临床重要的辅助检查手段,在各大医院普遍应用,在扫描过程中,为了诊断和鉴别各种疾病,常需静脉注射造影剂,称为“增强扫描”。我院去年一年间,增强扫描上万例,有六例出现过敏反应,其中两例出现严重過敏性休克,经全力抢救后患者好转,现将抢救
【摘 要】目的:探讨异位妊娠不同阶段的声像图表现,分析归纳以减少误诊漏诊发生。方法 :83例经手术证实的以宫外孕住院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并将异位妊娠图像按发展阶段分为3个阶段。 结果:83例中手术证实异位妊娠78例占94.0%,误诊5例占6.0%。单纯盆腔积液型5例,孕囊型20例,混和包块型58例。结论:异位妊娠图像分阶段分析有利于医生建立完整的诊断体系,有利于异位妊娠的诊断,值得推广。  【关
【摘 要】目的:为了解我市未婚女青年生殖健康水平。方法:对在妇女保健门诊接受检查的2328例未婚女青年的殖健康状况进行统计分析。结果:2328例未婚女青年中,未婚妊娠378例,怀孕率16.24%,生殖系统疾病患者180例,患病率为7.73%,其中性传播疾病占生殖系统疾病的29.44% 。结论:针对性地开展女性生殖健康教育,自觉接受婚前医学检查,是享有生殖健康权的保障。  【關键词】未婚;女青年;
【摘 要】目的:环境中超负荷工作,极易产生心理压力,对其给予有效的防护对策,从而减轻护理人员的心理压力,提高护理质量。方法:选择36位有血液透析室工作经历的护理人员作为观察对象,通过有针对性的心理访谈,了解血液透析室护理人员的心理变化。结果:血液透析室护理人员存在多种心理压力源,长时间的心理压力,将严重影响生理健康和心理健康。结论:针对其心理压力源,采取相应的防护对策,减轻或消除心理压力, 提高
【摘 要】目的:研究丙泊酚复合咪唑安定和/或地佐辛用于纤维支气管镜检查中的镇静、镇痛效果。方法:选择18-65岁行纤维支气管镜的患者60例,随机分为三组:PD组(n=21),首次静注地佐辛5mg+丙泊酚1mg/kg;PM组(n=19),首次静注咪唑安定2mg+丙泊酚1mg/kg;PMD组(n=20),首次静注地佐辛5mg+咪唑安定2mg+丙泊酚1mg/kg。各组根据需要追加丙泊酚每次20-30m
【摘 要】目的:观察外用卡泊三醇、丙酸氟替卡松联合血府逐瘀汤治疗进行期白癜风临床疗效。方法:94例患者随机分成三组,联合治疗32例,给予血府逐瘀汤加减口服,卡泊三醇、丙酸氟替卡松外用。中药组30例,给予血府逐瘀汤加减口服。外用药组32例,给予卡泊三醇、丙酸氟替卡松外用。结果:聯合治疗组有效率93.75%,中药组有效率66.66%,外用药组有效率71.875%,联合用药组与中药组、外用组有明显差异
【摘 要】目的:评价长联冠在治疗重度牙周病,延长天然牙寿命中的作用。方法:32名牙槽骨水平吸收已達根1/3以下患者共686颗牙,在彻底的牙周治疗和完备的根管治疗完成后,进行长联冠修复。结果:32名患者中30名治疗结束后3--5年临床随访修复体未见松动,X-ray显示牙槽骨硬骨板较修复前清晰。结论:长联冠在重度牙周病后期治疗中对延长天然牙寿命中起重要作用。  【关键词】长联冠;重度牙周病;天然牙寿
【摘 要】目的:分析骨科护理人员压力源产生的主要原因。方法:选择我院其他科护理人员100名,随机分为骨科护理人员(研究组)及内科其他专业护理人员(对照组)各50名,对其进行问卷调查,了解2组护理人员在社会、家庭、人际关系、工作性质和工作强度、继续教育和职业需求等方面比较,针对骨科护理人员存在较高的心理压力,釆取相应的減压措施。结果:2组护理人员在社会、人际关系、工作性质和工作强度、继续教育和职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