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敏性鼻炎治疗思路探讨

来源 :山西中医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enghuah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过敏性鼻炎的宿根有伏风、伏热与内湿,其中伏风在过敏性鼻炎发病中的地位特殊.外邪侵袭是过敏性鼻炎发病的重要条件,脏腑虚弱是发病的内部因素,宿根是其顽固难愈的原因.临床治疗该病当立足于正邪关系与疾病宿根,细致斟酌,开展“辨病-辨证-辨症”治疗.
其他文献
荨麻疹是指皮肤和黏膜小血管暂时扩张和通透性改变所出现的水肿发生,早期主要表现为皮肤瘙痒,随后即出现红斑、风团.通常,荨麻疹可在2~24 h内可自行消退,但容易反复发作,一经确诊需及时治疗,若病程反复超过6周则易演变为慢性荨麻疹[1].西医对于慢性荨麻疹治疗主要以抗过敏为主,通常选用第二代抗组胺药进行单一或联合治疗,疗程3~6个月,甚至更长,对于顽固性慢性荨麻疹可加用甲氨蝶呤等免疫抑制剂治疗,但此类药物长期服用不良反应较大,且相当部分患者疗效不佳[2].中医将荨麻疹归为“瘾疹”范畴,认为其反复发作是平素体弱
期刊
目的 了解≥60岁老年人群2型糖尿病(T2DM)和糖尿病前期(PM)流行现状,探讨相关危险因素,为制定综合干预措施提供参考.方法 采用分层整群抽样的方法,调查广州市番禺区1 905名老年人,采用SPSS 22.0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调查对象中男562名(29.50%),女1 343名(70.50%);T2DM和PM患者检出率分别为10.47%和18.32%,高于广州市2004年和2008年报道的DM患病率.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T2DM和PM患病率的主要影响因素为平均每日静态行为时间<2
目的 了解并分析贵阳市2017-2019年艾滋病病毒感染者/艾滋病患者(HIV/AIDS)死亡病例的特征和死亡原因及分布情况,以便有效采取措施降低死亡率.方法 从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系统艾滋病综合防治信息系统中收集贵阳市2017-2019年报告HIV/AIDS死亡病例的个案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2017-2019年贵阳市共报告HIV/AIDS死亡病例604例,近3年艾滋病死亡率(x趋势2=104.842,P<0.001)和病死率(x趋势2=58.259,P<0.001)有明显的上升趋势;死亡病例中,≥60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