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接纳开始

来源 :河南教育·基教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eiduwill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每一个班级都是由性格特点各不相同的孩子组成的。有些孩子特别善于配合教师的各种教学活动和常规指令,但有些孩子则反之。他们要不非常内敛,要不就是特别会闹腾。后面两种性格特征的孩子,常常让教师备感压力。
  良好的师生关系是教育有效的前提,而“接纳”是建立所有关系的根本。作为教师,应该接纳孩子本身的性格特点。只有从这样的接纳开始,孩子才能在与教师的来往中更有安全感,才能与教师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
  一、接纳内向
  经常有家长向教师求援:“我们家孩子太内向。老师你想想办法,帮我家孩子改掉这个毛病。”我常常为这样的孩子觉得遗憾。内向并不是孩子的缺点,只是孩子的性格特点。但在父母或者大多数人眼里,这样的特点却成了需要修正的缺点。
  苏珊·凯恩在《内向性格的竞争力》里说:“内向,同它的‘亲戚’们——敏感、严肃以及腼腆,在当今社会都被看成是一种次等的个人性格,一种介乎失望和病态之间的状态。”奇怪的是,人们忘了很多伟大的思想、艺术还有发明——从进化论,到名画《向日葵》,再到个人电脑——都来自安静而内向的人,他们知道如何与自己灵魂深处的思想交流,并在那个安静的世界里发现宝藏。很多人的成就来源于他们的内向性格。
  二年级班上有个孩子晨(化名),很明显属于内向性格。他基本不跟老师主动对话,也很少主动找小朋友玩,除非小朋友邀请他一起玩。我时常注意到,每次活动一开始,他就会停留在圈外,安静观察。有时候他的视线与我对接,我只是对着他微笑,从来不催促他“你去和小朋友们玩啊”,这样的催促会让他有压力。其实他的观察就是在为酝酿情绪和等待被邀请作准备。我经常会装作无意地经过他身边,然后主动跟他聊一句半句,例如:“晨,天气很暖和,你可以把外套敞开一下。”或者是:“晨,你天天换着穿干净的外套,你有一个勤劳的妈妈!”顺便摸摸他的小脑袋,然后尽快走开。在不是孩子主动想跟教师讲话的时候,教师靠近时间太长会给内向性格的孩子带来压力,而简单的聊天反而可以让孩子感觉轻松愉快。一般在活动课开始后5分钟左右,他就能够成功收到小朋友“和我们一起玩吧”的邀请。
  教师要接纳孩子们的内向。孩子们不需要因为自己的内向而必须向他人道歉。“不影响他人”是孩子们不可违逆的准则,在此前提下,内向、不喜欢主动表达,都不该招致他人的说三道四——会让孩子接收到潜在的负面评价,如:“你觉得我很内向”“你觉得我不会玩”;更不该招致批评和指摘——任何性格都有优势与劣势,批评和指摘一个人的性格是件毫无意义、非常可笑的事情。
  二、接纳不合群
  每学期的学生评语中,经常可以发现“团结同学”这样的褒奖之词,其言外之意就是指“不团结同学”是一种缺点。事实上,在各个班级中都会有一些孩子非常明确地表现出希望独立于班集体之外的意愿,他们不爱跟同学抱团。畅销书《组织人》的作者威廉·怀特提到过:“除了一部分固执的家长,大多数家长对于学校乐此不疲地抵制内向和其他不合群的习惯表示感激。”这种情况真让人担忧。
  其实,那些曾在思想界开拓了新领域的杰出人物,如达尔文、居里夫人等,他们生命中很长的一段岁月都是在孤独中度过的。“那些创造力更强的人往往在社交活动中扮演内向者的角色。他们往往具有人际交往的技能,却没有足够社会化或热衷参与的性格。在青少年时期,他们往往是腼腆而孤独的。”
  我的二年级班上也有两个特别不合群的孩子,喜爱独处。女孩寒(化名)非常喜爱阅读,每周两次活动课,我带孩子们去操场上玩,她总是孤独地站立一边,百无聊赖。有一次,我带了几张《姑苏晚报》到操场。她看到后跑过来坐到我身边,抓着几张报纸整整讀了一节课。后来的每次活动课,我都特别声明:“喜欢看书的小朋友可以带上你的书去操场哦!”她高兴得不行。对于她来讲,独自看书的乐趣远远胜于和小朋友一起玩,最愉快的事情莫过于天气晴好的时候,席地而坐,沐浴着温暖的阳光不被打扰地连续40分钟读书。
  美国心理学家米哈里·奇克森米哈伊在1990~1995年做过一项研究,研究对象是91名在艺术、科学、商业以及政治领域表现出卓越创造力的人,他们当中有很多人都在青春期阶段处于社会的边缘。该研究同时发现那些在社交中如鱼得水的青少年往往不会花太多时间用于独处,也就很难培养自己的才能。不合群的学生,未来也许更有可能发展卓越。面对他们的不合群,教师应该加以保护,而不是各种暗示、建议和“帮助”——这会让他们觉得自己的不合群是一个缺点,甚至觉得自己是不被欢迎的。
  三、接纳“特立独行”
  很多成年人面对儿童的时候会有一种天然的控制欲,经常要求孩子们整齐划一、循规蹈矩,如果没达到,就斥之为“不乖”“不守纪律”或者“不听话”。很多小小的孩子渐渐在成人的语言魔法中日益麻木,一味揣摩大人的喜好,以求获得表扬与赞美。但这样长大的孩子必然日后会招来嗟叹:“没有创造力。”
  我始终认为,在不影响他人的前提下,孩子们的不拘一格应该被接纳,甚至被鼓励。他们的不拘一格里,充溢着动人的探索精神与创造力。
  每周三我会带孩子们去图书馆,孩子们非常喜欢去图书馆。图书馆有很多桌椅,可供孩子们随意落座。可是让我觉得惊喜的是,孩子们常常出其不意地自创各种坐卧天地。有蜷缩在书柜底层的,有盘踞书柜中央小圆盘的,有趴在条形长沙发上的,有跪在或躺在地上的……平时越是活跃的孩子,坐姿往往越不拘一格。我从不要求他们“好好坐”或者“坐端正”。
  每周两次的活动课,只要天气允许,我总是带孩子们去操场。操场上铺着柔软的塑胶草坪。天气晴好的时候,孩子们喜欢把鞋子脱了在操场上奔跑、追逐。他们非常享受“解放双脚”的感觉。每次去操场的路上,一定要追问我:“老师,操场上可以脱鞋子吗?”我总是微笑回答:“只要你不觉得冷就可以啊!”活动课就该让孩子们完全自由,脱掉鞋子不打扰他人又享受到快乐。我喜欢孩子们这样的心思与行动。他们的这种不拘一格常常得到我的鼓励。
  有人说过:“不论一个成人多么睿智,只要他还存有‘要孩子乖’的想法,就是阻碍孩子独立思考、发展自我的刽子手。”我们应该在日常学习、活动中接纳孩子的不拘一格,允许他们的“不乖”“不听话”,这样才有可能培养他们的自省和思辨能力,孩子才能渐渐确立自己的行为准则和生命的价值观。
  (责 编 莫 荻)
其他文献
目前射频大功率设备故障的定位隔离都有很大困难,而采用专用设备和专家系统后情况得到明显改善.文章结合某型射频大功率通信设备,提出了故障检测系统的实现方案.
教育就是环境,是说教育最核心的工作就是为孩子的成长构筑环境,因为教育成效不是靠简单的一次教育行为就可以显现的,它需要在一定的教育情境中不断地精心打造,才能焕发出光彩。  自然,布置班级的环境就成了班主任的必然选择。  在我的视野里,很多教室成了异彩纷呈的艺术品。我在赞同这些的同时,还在内心质疑——这是表层的装饰还是教育的建构呢?如果把教室环境的表层装饰当作班级环境布置的全部,那将是教育的浅薄。因为
从教多年,我深深认识到:阅读对孩子们有多么重要。我总是这样对孩子们说:书包里永远装一本自己喜欢读的书,在你闲暇时就拿出来读。尽管一直这样要求,但能坚持做到的孩子并不多。直到结识了“语文主题学习”实验,初谋其面,竟如重逢,它的教学理念让我如拨云见日。  “语文主题学习”实验倡导的是在课内实现大量阅读,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这样一来,阅读的量有了保证,再加上方法的得当,语文素养的提升不是水到渠成吗?  
大通县马铃薯产业发展中存在品种多乱杂、机械化生产程度低、贮运条件差、加工技术落后、社会化服务体系不健全等主要问题,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今后该产业发展的一些建议。
目的:探讨金因肽联合口腔护理对由化疗所引起的口腔溃疡进行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我院从2011年3月~2012年5月接诊的由于化疗所引起的口腔溃疡病人70例,并随机的分为观察组与
通过对1975年建立的青海云杉初级种子园19个无性系388株立木,树高、胸径的逐株测量分析,初选出9个预选无性系;2004年又从该种子园中的13个无性系嫁接培育448株苗木,进行重复
目的:观察以补肾法治疗肠易激综合征(IBS)的疗效。方法:将68例符合诊断标准的IBS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39例,口服补肾健脾疏肝汤;对照组29例,对症治疗,腹痛者口服颠茄片,腹泻者
为了探索小麦沼液浸种的效果,2010年在核桃庄乡进行了小麦沼液浸种效果试验。试验表明,小麦沼液浸种后,发芽势和发芽率明显提高,各生育期明显缩短,永久根显著增加,浸种后植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