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瑞士机械表危机?“智能表 vs 机械表”之优劣和未来

来源 :海外星云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ongbin199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自Tim Cook 在 2014 年 9 月的 Apple 新品发布会上正式揭晓了首代 Apple Watch,将智能腕表带上世界舞台以来,已经过去了接近 6 年时间,智能腕表的发展渐趋完整,科技的应用不再局限于特定地点和活动,而是融入了日常生活中,从单纯的配件成为密不可分的必需品。2019 年,光是 Apple Watch 的销量便远远高出全瑞士的钟表业,差距高达 1000 万只,且这样的差距正在逐渐扩大,但这是否代表传统机械表会失去其价值?
  知名腕表收藏家李岳龙、专精数码产品的 Youtuber Tim 和泰格豪雅中国台湾品牌总监 Anderson这三位与腕表有着千丝万缕关系的行家来为我们分享个人看法。

“互补而非取代”


  首先值得关注的要点是,在人手一台智能手机的现代,街道、商场或车辆里等一般寻常地点几乎都有清晰可见的时间显示,人们配戴腕表的初衷其实已经模糊,精准报时早已不是现代腕表的直接任务,这一点无论智能表与机械表皆不例外。人们在腕表上寻求的价值已向外延伸,这亦让智能表与机械表的定位更加区隔开来,前者拥有心率监测、卡路里消耗、睡眠、压力等身体检测功能,后者则以非凡造表工艺及历史底蕴成为个人品味的展现与身份象征。
  “传统瑞士机械表对我来说,代表的是工艺及个人品味的延伸,试想一只日制的多功能背包,无论外型、功能甚至耐用度都无可挑惕,女士们会选择它或者爱马仕?每个人都戴一样的表这世界岂不太无趣了?当你认真打拼了一辈子,是不是需要来点什么肯定自己?否则珠宝?名表?豪车?以上又有哪一项是实用的?”收藏机械表有多年经验的李岳龙如此认为。

  精品的浪漫是无法取代的,科技也不例外,两者都会找到各自的一片天空。对于数码产品了如指掌的 Tim 也持有相同意见,他提到当前瑞士机械表最大的价值在于消费者对于品牌的认同和身份象征的连结,但即便机械表的市场遭到智能腕表瓜分,并不代表机械表的价值就有所降低,两者的市场更加区隔开来,也令消费者拥有更多的选择。
  “智能表的优势在于它不会蚕食机械腕表的销量,相反的,它能促使新的消费者得以认识品牌!”Anderson 同样强调这一点,对于瑞士腕表品牌来说,“消费者们一旦进入该品牌的世界,接着也会被经典腕表吸引,进而产生兴趣,所以智能表反而为品牌带来多层面的好处。”仔细探究,两者对应的客群其实是拥有显著的需求差异,就像上述提到的,现代人购表的原因早已不仅限于报时需求。
  同理,古董机械腕表的行情亦不会因智能腕表的发展而下跌。传奇影帝 Marlon Brando 曾在拍摄《现代启示录 Apocalypse Now》时配戴的 Rolex ref. 1675 GMT-Master 腕表,在智能表已经相当盛行的 2019 年末,仍旧在一场拍卖会上于短短 20 分钟内拍出195.2万美元的高价。从此现象即能看出,除了品牌名气和造表工艺外,背景、故事、经历更是决定一只机械表价值的关键因素,而这些决定价格的前提自然不会因智能表崛起受到影响,Rolex 号称黄金以外最保值物件的名号又岂是如此容易受到质疑?

Smart Watch?Mechanic Watch?Both?


  但智能表与机械表终究是两种截然不同的腕表,在某些层面比较之下势必就存在着优劣之分,当中李岳龙便提到:“工艺还有机械结构、身份地位的表彰及历史延伸绝对是瑞士机械表的长处,而智能表的便利性及生活管理同样令人难以割舍,但智能表毕竟仍属电子商品, 一两年的改款升级或停止更新是避免不了,而且续航力不持久需要每天充电的不方便、收藏性及使用年限无疑是致命伤。”
  “智能表可提供多种服务,以支持数位化和更机动性的生活方式。消费者通常会被智能表的先进技术和科技功能吸引;而喜欢机械表的消费者,通常是基于对精品品牌的喜爱,对机芯工艺的着迷,同时机械表也被视为具有价值的传承财产。”Anderson 如此指出。

  “我认为买表最重要的事就是你戴这只表最主要的目的是什么?如果是功能性的话,那当然可以直接入手智慧表,但如果你今天戴这个表是着墨于品味甚至是身份的提升,那我觉得主要的考量上应该就是预算的限制,第一次入手机械表,1 万以内的入门表是我能接受的价格。但若是经济能力足够,我会同时购入智能表和机械表,毕竟在不同的场合你会配戴不同表款,手表就和衣服一样,是非常重要的配件。”
  一只有品質的腕表往往要价不俗,消费者在购入时仍需要多方考量并找出最符合个人需求的表款,当然最理想的情况的就如上述 Tim 所说,有足够能力同时负担两种类型的腕表,并依不同场合去配戴合适款式。但随着现今瑞士表厂与奢侈品牌纷纷进驻智能表市场,至少在搭配性的方面,智能表其实已不再逊色于机械表,表厂们亦深知如何结合两者要点来吸引消费者出手。
  承上所说,机械与智能表厂都清楚了解自身优势与优势与不足,而如何汲取对方特长并融入自身即是未来发展趋势,对于智能表的进步,李岳龙强调:“不要把自己定位成数码产品,将细节及品牌历史与风格做出连结才能打动机械表迷。”相对的机械表的改变则包括运用贵金属材质打造,于表壳上头呈现精密工艺,或者换上经典表盘介面等手法,最后佐以丰富智慧功能得到消费者青睐。

  而 Tim 亦指出透过与科技品牌进行跨界联乘,吸引不同层面的客群或许也会达到不俗的效果,但值得留意的关键仍是“独特性”,事实上瑞士表厂开发的智能表,其价格一定会比一般科技品牌来得高,所以这些瑞士表厂一定要在某些功能或层面做出区隔,如此一来消费者才会感受到瑞士表厂投入智能表有其专属的属性在。缺少独特性的话,就只是在跟现在的科技品牌打混仗罢了。
  谈及腕表未来的发展,3 位都对智能表抱持相当乐观的看法,随着 5G 通讯系统上线、移动支付以及个人生活管理等,智能表将让这些功能与消费者更加紧密结合,加上款式的增加,令价格定位更加清晰,能够顾及到各个层面的客群,并修正电池续航力和重量等容易遭人诟病的部分。
  总而言之,购表最重要的仍是个人需求为重,在查看时间已是信手捻来的现代,腕表的延伸价值才是其真正吸引人之处。
  (摘自”次世代生活态度“)(编辑/费勒萌)
其他文献
随着新型冠状病毒(COVID-19)的传播,全球大部分主要公共机构都已关闭。艺术博物馆和美术馆尤其受到打击,纽约的Guggenheim、The Met、MoMA等都暂时关闭,rhe Met Museum于3月13日闭馆后,预计要到7月才能重新开放,数据估计损失将接近l亿美元。  而Google Arts
用手机控制捕蝇草机器人  近期,其团队开发了手机可控的植物机器人,用以展示该植物机器人的快速响应性和对传统 CMOS 电子的兼容性。  如上图,用手机 App 给出命令,并发送给 Wi-Fi 模块,共形电极即可收到 3.3V 的激励方波,进而启动捕蝇草机器人,这证明了植物也可以联网。  说起机器人,当下最“网红”的莫过于波士顿机器狗,它会捡垃圾、会搬砖,但其毕竟是纯机械机器人,因此目前主要干些粗活
看到这位金发女星还是惊叹,她刚刚以9亿美元出售自己的制片公司,成为好莱坞最新登顶的富姐。  不怕暴露年龄,她不就是《律政俏佳人》女主?  20年前,穿粉色连衣裙、遛着小狗走进哈佛法学院,看似胸大无脑却智商超高,实力碾压“渣男友”,绝对是最早的爽剧。  本以為这种女孩只活在大屏幕上,谁想到她本人就是现实版。  20年过去,她容颜不减,还成为最强大的权力女性,拥有媒体公司、读书俱乐部、服饰品牌。以前别
本栏目每期推出10本书,由国家图书馆工作在第一线的专家从馆藏新书中挑选。本刊聘请顾犇(国家图书馆图书采编部主任)、梁爱民(国家图书馆中文图书采选组组长)、曹玉强(国家图书馆中文图书数据组组长)、万爱雯(国家图书馆中文图书书目数据著录总审校)、姚蓉(国家图书馆博士论文组总审校)担任专家小组成员。  本期为满足广大读者春节期间选读好书的渴求,在原有10本的基础上,又特别推出了国家图书馆“文津图书奖”评
弗朗西斯·艾伦  全球首位图灵奖女性得主、首位 IBM 女院士弗朗西斯·艾伦,因阿尔茨海默病并发症去世,当天正好是她 88 岁生日。  艾伦的主要研究方向是编译器优化,编译器是一种程序,可以将用计算机语言编写的指令,转换为由机器执行的程序。  亲自见过艾伦的伊利诺伊大学香槟分校计算机科学系的助理教授、《麻省理工科技评论》2020 年度全球 “35 岁以下科技创新 35 人” 上榜者李博回忆称:“我
“银河系中心的黑洞在几百万年前刚吃了一顿饭,吃完饭打了一个饱嗝,这个饱嗝就是费米气泡。”作为费米气泡的发现者之一,哈佛天体物理学博士、中国第一家小行星采矿公司起源太空创始人苏萌,这样解释他的发现。  几千年来,人类对银河系的认知就是一个盘状星系,由于身处其中,我们看到的就是夜空中肉眼可见的横跨天际的一条白色的光带。  但当苏萌和他的同事们使用高能量伽马射线电磁波段去观测银河系时,看到一个震惊学界的
最近看到美国豪门又添丁,孩子他爹是遭暗杀的司法部长罗伯特·肯尼迪的亲孙子鲍比·肯尼迪三世。  鲍比·肯尼迪三世的亲爷爷罗伯特是约翰·肯尼迪总统的亲弟弟,生了11个孩子,为肯尼迪家族的开枝散叶作出巨大贡献。  肯尼迪家族已经够戏剧性,但更神秘的是三世的老婆。  她今年40岁,高龄产妇对她来说小意思,在嫁进肯尼迪家族之前,她结过两次婚,跟前夫还有孩子。更厉害的是,她曾是中情局CIA雇员,做特工近10年
Shiok Meats 的蟹肉饼和辣椒蟹酱,配以龙虾味薯片和冬阴功虾汤  “我们现在可以用可持续的蟹肉制作美味的饭菜,真是太棒了,”主厨Jose在Shiok Meats举办的私人品鉴会上说道。  数位美食品鉴家被邀请参加了Shiok Meats在新加坡武吉知马市的Kebaya餐厅举办的独家品鉴会,此次品鉴会上,由主厨Jose Luis Del Amo展示了世界上第一种用细胞培养的蟹肉。  Shio
书名:《骷髅自传》  作者:【俄】西吉茨蒙德·科尔扎诺夫斯基著  王一笑 冯冬译  出版社:廣西科学技术出版社内容简介  他之所以能写出《骷髅自传》,也是某种意义上自我验证的有感而发。“骷髅自传”也被翻译为“一具尸体的自传”,从属于包括马查多·德·阿西斯的《布拉斯·库巴斯死后的回忆》和夏多布里昂的<墓中回忆录》为代表的“死后立传”或“回忆录”文学传统。但《骷髅自传》更多带有弗洛伊德主义的“被压抑物
因为体型庞大而被以波音747巨无霸客机命名的“747熊”(Bear 747),获得“年度最胖熊”的称号。不过别担心,这并不是坏事!  身宽体胖的747熊住在美国阿拉斯加的卡特迈国家公园和自然保护区,那里是2200多只棕熊的栖息地。从2014年起,每年卡特迈国家公园都会举办“胖熊周”票选活动,人们可以通过社交媒体选出他们心目中最胖的熊。  每年这个时候,棕熊都要准备冬眠,棕熊可以冬眠长达6个月,因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