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卒中患者要做好康复训练

来源 :保健与生活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osches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脑卒中偏瘫患者应尽可能在脑卒中发生后半年内重新规范地学习如何走路,切不可盲目贪快。否则走路姿势不当会导致很易摔倒,引发骨折和再次脑卒中等一系列不良事件。
  防脑卒中复发做到“五个不”
  不少患者以为,发生脑卒中若大难不死,一段时间内就不会再次发生脑卒中。他们不听医生的忠告,肥肉照吃,烟酒不减,也不去复诊,只是打发家人找医生开药。还有一部分患者脑卒中后重视病情,在强化治疗的基础上密切注意生活调节,的确在一段时间内不再发生脑卒中。但是,患者既有的动脉粥样硬化依然存在,必然会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加重,因此从理论上说,再次发生脑卒中的风险会较前更高。
  脑卒中大致可分为缺血性脑卒中和出血性脑卒中两大类。后一类患者应特别小心,因为稍不注意就可再次发生脑出血——部分血压控制不好的患者情绪稍一激动,或用力打喷嚏、排大便,甚至只是弯腰捡东西,就可能发作。为此出血性脑卒中患者在积极控制血压、定期门诊随访的基础上要做到“五个不”:不发脾气、不便秘、不剧烈咳嗽、不突然用力(如搬重物)、不突然改变体位(如突然起床、低头和剧烈运动)。
  训练不当易形成“扫堂腿”
  很多脑卒中患者没有进行专业的康复训练,而是回家自行练习,以为能够走路、吃饭、拿东西就达到目的了,姿势不雅则管不了那么多。脑卒中发生后康复不当可产生或加剧走路“扫堂腿”、肩手综合征、肩关节半脱位、足下垂内翻等后遗症。
  以走路为例,正确的姿势是左右两脚交替向前,带动躯干朝前运动,基本要素是以双膝关节和踝关节为轴心,从离地到落地为一弧形运动线,像踩单车一样轮轴转。脑卒中偏瘫患者往往因为患肢肌力和肌张力下降(软瘫)而无法完成重心转移和重力支撑,无法独立行走。七成以上的患者没有及时进行正确的康复训练,出于急于求成的心态,自行利用好的一条腿支撑重心,带动患肢向前拖步,久而久之就养成了“扫堂腿”。
  “扫堂腿”走路很容易因触及地面上的障碍物而摔倒,上了年纪的患者往往伴有骨质疏松,摔倒后容易发生股骨头骨折,若股骨头坏死或骨折病态愈合,无论做不做髋关节置换都需要长时间卧床或坐轮椅。有的人摔怕了,就减少行走活动。上述情况均会导致患者全身血液循环不畅,容易诱发肺炎、褥疮、再次发生脑卒中等,令患者生活质量下降。
  脑卒中发生后半年内应抓紧康复训练
  脑卒中发生后,应在专业康复技师的指导下尽早进行康复训练,一个月内是最佳时机。一般来说,恢复的“窗口期”大致为半年。训练方法得当的话,患者可以恢复到接近正常的步态。如果等到肢体完全变硬再要改变的话,就要考虑采用注射肉毒素等方法松解,而且效果还不一定很好。脑卒中后的偏瘫康复原则是先下肢后上肢,先大关节后小关节,先粗放动作再精细动作。患者每学一个动作最好都要进行分解,坚持用正确的姿势,不能贪快,如用手拿杯子要先练提起手,再练握着杯子,待到所有动作都做到位了,才合起来做;学走路不妨走得慢一点,先一步步练屈伸患肢的髋、膝、踝关节,提腿伸出去,踩下,转移重心,再练如何走快、如何上下楼梯、如何避开障碍物等。
  别把康复训练当成是力量训练。
  大部分脑卒中患者瘫痪的肢体会出现肌肉痉挛,适当的康复训练可以使这种痉挛得到缓解,从而使肢体运动趋于协调。但是,如果使用了错误的训练方法,例如用瘫痪侧的手反复练习用力抓握,则会使患侧上肢负责关节屈曲的肌肉痉挛加重,手指张开困难,反而对手功能的恢复形成更严重的障碍。因此,不能误以为康复训练就是力量训练。
其他文献
拉伸,永远不会太晚。实际上,随着年龄的增长,有规律的拉伸将变得越来越重要。  年龄的增长和锻炼的缺乏,会使身体逐渐丧失灵活性,使肌肉失去弹性。但规律的拉伸可以弥补这一问题,你会发现原来身体的自我修复能力竟这样神奇。  不论你的年龄多大,也不论你的身体灵活性如何,拉伸的基本方法是一样的。正确的拉伸一定是在你身体的承受范围之内进行的。不必刻意模仿示意图中的人物姿势,而是要跟着身体的感觉,控制拉伸的力度
血脂化验单显示,总胆固醇的参考范围是“<5.18”,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通常是“<3.12”(注:单位均为毫摩/升)。不过,你千万不要因自己的指标没有超过这个范围而掉以轻心,因为每个人的血脂达标值不尽相同。  中华医学会心血管病分会主任委员、北京大学人民医院心脏中心主任胡大一教授指出:胆固醇管理的水平不能一刀切,要因人而异。  胡大一教授介绍:“目前,能反映心脑血管病发病风险的血脂指标主要就是四项,
年近50的高女士一直与丈夫恩爱和睦。但近年她特别留意丈夫的举动,尤其是看到丈夫和别的女性在一起的时候,总觉得心里特别扭。有时甚至吃醋,无端发火,把丈夫弄得十分狼狈。夫妻关系也因此而紧张起来。其实,像高女士这种情况,在生活中很常见。  更年期女性醋意浓  进入更年期的女性,慢慢会出现头晕脑涨、精神不集中、食少寐差、肢体酸沉和脾气古怪等现象。这就是常说的更年期综合征。  由于更年期女性的内分泌紊乱,在
经常开怀大笑,不仅能让人保持好心情,还有助于改善性生活质量。这是近日在美国上市的新书《笑的科学改善生活》中的最新观点。该书从多方面揭示了笑给性爱带来的种种好处。  首先,笑声是一剂天然的催情药,爱笑的人性生活次数更多。美国两性心理学家蒂芬妮·达维斯博士指出,目前已有多项研究表明,欢笑可以使大脑产生更多的内啡肽快乐激素,这种激素可以让人变得更积极、更外向、更合群,因此更容易吸引异性。经常大笑还能刺激
更年期前后的夫妻,性爱生活悄悄发生着变化。因为偶然一两次性生活不成功,他们可能会联想到自己老了,不行了,进而对性产生一种畏惧心理。近日,美国《女性挚友》杂志针对中年女性经常担心的8个顾虑给出了指导。  顾虑一:老了就不需要性爱了。生完孩子后,很多人因照顾孩子等原因忽略了性爱,但女性性专家卡梅拉·塞巴斯汀表示,性爱刺激血液循环,促进新陈代谢,带给人满足和喜悦感,也是健康的重要组成部分,不可或缺。  
医学研究表明,很多疾病的发生其实都与精神紧张、压力过大以及情绪恶化等有关。因此,现代人不仅要预防病从口入,还要预防病从心入;不仅要健身,更要健心。要健心一定要学会心理自我调节,不断提高心理应对能力。下面特别介绍的“三三”养心,对你呵护心灵将带来很大的益处。  第一,学会做三件事——“会关门”“会计算”“会放弃”。  第一件事是“会关门”。人一辈子能有多少天呢?答案很简单:“3天!”即昨天、今天和明
1942年春,北岳区大旱,加上日军的封锁,边区闹饥荒,到处缺粮。当时父亲聂荣臻率军区司令部驻在平山县的寨北村。看到许多群众因为缺粮被迫捋树叶、剥树皮度日,看着那些被饥饿折磨的孩子——细长的身子顶着个大脑袋出外讨饭的场面,父亲怎么也控制不住,又一次流了泪。  父亲指示军区政治部,立即发出训令,要求部队不要在村庄附近采摘已经被群众当作主食的杨树叶和榆树叶,也不要在村庄附近挖野菜,宁可饿肚子,也不能与民
俗活说:老人怕跌倒。这是因为,老年人跌倒容易造成骨折等严重后果,既给他本人带来痛苦,又给家庭增添负担。那么,老年人预防跌倒应注意些什么呢?  首先,积极预防骨质疏松  老人们要充分认识骨质疏松对身体健康的危害。避免发生骨质疏松重在日常的合理平衡饮食,尤其是应注意钙质的补充,可适当多吃一些含钙丰富的食物,如黑芝麻、海带、紫菜、虾米、发菜、羊栖菜及鱼类、豆制品等;每天喝一杯牛奶对及时补充钙质也很有帮助
随着年龄的增大,衰老不可避免。然而,如果能避免生活中的一些坏习惯,则能够让人感觉容貌比实际年龄年轻。美国“MSN健康生活网”最新载文,刊出多位专家总结出的“加速衰老的12个坏习惯”。  1.常熬夜熬夜必然导致睡眠不足,而睡眠不足会导致黑眼圈、眼袋和皮肤色素沉着,也更容易导致皮肤早衰。使人容貌看上去更老,魅力大减。原因是熬夜缺觉导致皮质醇水平升高,影响人体细胞自我修复和营养吸收。专家建议,每晚至少应
你常感觉胸口有烧灼感吗?饱餐后,是否经常胃反酸呢?很多人都认为这是胃偶尔不舒服而已,其实,这很可能是胃食管反流病发出的信号。  胃食管反流病是一种与胃酸及胃动力障碍有关的疾病,胃内容物,包括胃酸、胆汁、胰酶等反流到食管引起食管黏膜的炎症、糜烂、溃疡和纤维化等病变以及其他并发症。正常情况下,胃内容物应该是往肠道方向推进的,而胃食管反流病的促成因素是食管下段括约肌不能有效地关闭以阻止胃内容物反流入食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