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场建设项目环评要点分析

来源 :名城绘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zhaohuo89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随着经济发展速度越来越快,机场建设数量也越来越多,在机场数量增多的情况下,我国的航空运输量也呈指数增加,数量不断增多的情况下,随之引发的是一系列环境问题,比如:生态影响问题,机场影响周围的噪音问题等,所以,在机场建设项目中,环境的影响评价很重要。
   关键词:机场项目;环境;影响因素
  
   《中国民用航空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提出,到2020年之前要完善华北、东北、华东、中南、西南、西北六大机场群,新增布局一批运输机场,建成机场超过50个,运输机场总数达260个左右。而机场项目在建设中以及后期运行所带来的环境影响不容忽视,同时建设项目的公众参与环节及环评报告的及时信息披露也至关重要。本文就机场建设项目中的环评重点及其影响展开浅要分析。
   一、环评重点
   (1)飞机噪声的影响预测评价
   在实际运行期间,机场飞机噪声对周围的影响辐射范围根据飞机的架次和频次而变化,评价中首选需根据飞机类型确定噪声源强,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 民用机场建设工程》确定预测程序;其次需建立预测模式、选择运行参数,运行参数则根据航空业务量、不同的机型组合、不同时间段的飞行架次以及不同航向比例等确定;接下来根据不同的飞行程序方案进行噪声影响预测,飞行程序方案一般分为进场方案和离场方案;最后根据预测结果制定出噪声预测等值线图,对机场周围不同噪声影响范围内的敏感点进行评价及给出相应的污染防治措施。
   在预测程序中起到关键作用的是:
   ①单架飞机噪声距离特性曲线或噪声—距离—功率数据:通过实际监测和计算机模拟,结合国外提供的有关资料和飞机噪声预测软件中的数据,得到比较符合机场实际的主要机型单架飞机的LEPN计算公式,经实际监测数据验证,误差在2~3dB以内,结果是比较理想的。
   ②机场机型种类和架次预测:根据可研报告提供的飞机运行机型及预期的架次数的基础上给出了本次预测所采用的机型,不同方向的飞行架次数。
   ③飞行程序:结合机场飞行程序进行。
   (2)生态影响分析评价
   首先需调查机场周围是否有国家重点保护的动植物,再根据压占土地的情况分别对项目所在地及影响区的动植物分别进行影响分析,其中应分析对植物多样性的影响、造成的生物量的损失和对野生动物的影响,以及施工期水土流失的影响;实际运行时生态环境影响主要体现在对鸟类以及哺乳类、爬行类、两栖类的影响,应明确是否有国家重点保护的动物,根据其生存环境及生活习性分别进行影响分析,比如明确机场周围是否有候鸟出现,飞机的起降是否对冬候鸟迁徙有影响等,对于哺乳类、爬行类、两栖类动物的影响,则体现在景观改变、噪音、灯光和人为活动增加带造成的影响,应在充分分析的基础上制定出切实可行的保护措施。
   (3)污染防治措施及可行性分析
   ①声环境影响减缓措施
   结合城市规划,优化机场周边土地利用规划布局,可有效避免机场飞机噪声与城市发展的矛盾,从源头上控制了飞机噪声影响,从根本上促进了机场与城市的协调发展,是一种有效的飞机噪声控制的管理措施。
   在机场运营后,对飞机噪声进行跟踪监测,对噪声影响进行周期性的反复评估,是针对环评阶段预测存在的不确定性和局限性的一种有效补充措施,可以及时发现噪声影响的变化情况,为进一步采取措施提供依据。
   机场当局和当地规划部门,应结合机场未来发展,搞好机场周围土地利用规划,在机场远期的飞机噪声70dB(LWECPN)影响范围内及飞机起降航迹正下方严格控制建设居民集中点、学校和医院。必须建设时,应作好相应的建筑物隔声措施。同时对于运行期的声环境影响减缓措施,需要根据噪声预测结果而定,对于预测值LWECPN超过75dB最大A声级超过90dB的村庄采取逐步拆迁措施,以减缓飞机噪声对居民的影响。
   ②生态影响减缓措施
   施工期应做好施工管理,严格控制用地范围、优化用地面积,临时堆土场、施工营地等临时用地布置在红线范围内,尽量不占或少占场外耕地,能用劣地的就不占好地。对于植被则尽可能保护现有植被、重视对表土的剥离和保存,在进行植被恢复时,本着“因地制宜、适地适树适草”的原则。同时应加强施工期对野生动物和农业环境的保护措施;运营期生态影响减缓措施则应注重对鸟类的保护,比如采取机坪的除草与更新、定期清理跑道,保持跑道清洁、定期清扫停机坪和滑行道,在鸟类繁殖季节应清除可能在廊桥上筑巢的家燕和麻雀等巢穴等。
   二、环境管理的建议
   因为机场建设是区域开发项目,区域建设所带来的环境问题,在进行建设项目环评时,对于这些环境问题很难有效解决。所以,在进行环评时除了对项目本身进行环评,对于建设场地周围也应该进行规划环评。在进行周围规划环评时应该注意规划用地类型及产业布局与机场建设项目的协调性,提出合理有效的控制措施。
   机场建设项目应设置环境管理机构,职责分为环境管理和环境监控两部分,应由主管部门和实施单位设置专人负责。建设单位在施工开始时应配有专职的环保督察员,负责监督施工单位在建设期间的环境管理(包括生活污水、施工废水、施工噪声、道路扬尘处理等)工作。机场的日常环境管理要有一整套行之有效的管理制度,落实具体责任和奖罚规定,环境管理机构要对环境保护统一管理,对各部门环保工作定期检查,并接受政府环保部门的监督。
   三、公众参与
   机场建设时,应该及时采取措施对公众进行说明宣传,争取大众的理解,让公众参與到建设工作中来。群众参与工作可以采用问卷调查、报纸公示、网站公示、座谈会等方法,对一些机场影响区域内的敏感点进行意见采集,如果在意见采集中出现噪音超标影响的区域,应该及时采取对应的措施。对医院、学校、居民区可以采用团体调查的方法。进行环评工作时认真听取群众的意见和诉求,将公众参与作为环评中的重要环节。
   四、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进行机场建设环评时,根据项目所在地的不同重点考虑噪音影响、生态影响、公众参与、建设和搬迁安置等内容,机场建设项目的环境影响评价在机场建设中非常重要,环境问题越来越受到人们重视,提倡绿色世界、低碳环保。
   参考文献:
   [1]周放,余丽江.机场建设项目环评中鸟类保护探析[J].环境影响评价,2014(2):22-25.
   [2]许志良.机场道路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噪声专项评价研究[J].山东工业技术,2017(17):260-261.
   [3]梁珊珊,李双强.浅析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技术评估受理要点[J].资源节约与环保,2016(10):118-118.
   (作者单位:中环联新(北京)环境保护有限公司)
其他文献
介绍了海监取证系统的应用背景,结合国内外的发展现状,借鉴POS辅助图像定位技术在航测领域上的应用,绘制大比例尺的地形图进行了目标定位。海监机载取证系统,通过集成双轴伺服稳定平台、高精度POS系统、高清摄像机等设备,配备相应处理软件,同时具备侦察目标及高精度定位能力。初步试验结果显示,当试验高度为40 m时,目标实时定位精度小于0.26 m。
[摘 要]寻根课堂就是以问题导学为基本特征,将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作为课堂的关键所在,让学生在质疑中学会“芝麻开门”。教师应激励质疑之心,创设质疑之机,培养质疑之能,让学生在自主探究学习中焕发出无限的生机。  [关键词]课堂质疑;激发探究的兴趣;充足的阅读时间;敢于质疑  爱因斯坦说:“学校的目标应当是培养有独立行动和独立思考的人。”教师的教学工作不是以传授知识为终极目的,而是为了培养学生学习与运用
作为美育核心内容之一的音乐课,教师应引导学生熟识相关知识,并得到审美熏陶.教师可以用古典音乐煽民情,现代音乐煽国情,流行音乐煽人情.节节课,有情、有趣、有味.这样既可以
面向区域的地球同步轨道(GEO)红外预警卫星能为特定区域反导作战提供及时可靠的预警信息,想定了预警区域的经纬度范围,提出以空域覆盖性能和定位精度为性能准则部署GEO预警卫星
建筑制图是土木建筑学、环境艺术设计学等专业的重要基础课,需要学生了解建筑制图国家标准;掌握正投影法的基本理论及应用;培养学生徒手绘制草图和阅读建筑图的基本能力。是一门实践性较强的学科。针对高职院校学生特别是艺术生文化基础较弱的特点,应从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考核方式等方面进行深入探讨,积极寻求以“实践为主、理论够用”的主导教学模式。  一调整教学目标  高职院校所培养的学生是面向一线企业的
采用有限元软件ABABQUS和专业疲劳分析软件MSC.Fatigue,就拉杆变截面处的过渡圆弧半径对拉杆应力集中系数和疲劳寿命的影响进行了分析,通过计算获得了两者之间的经验公式。结
<正>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保持和增强"政治性、先进性、群众性"是做好新形势下党的群团工作必须牢牢把握的根本方向,开展"团省委机关干部常态化下沉基层"工作,正是紧紧围绕群众
提出了一类混沌系统的观测器同步方法。利用混沌系统的不确定项观测器,给出了一类混沌系统基于观测器同步的简单有效方法,该方法不需知道外部扰动的任何信息,且观测器的设计
[摘要]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是当前深化课程改革的关键和根本要求。要切实提高课堂教学的实效性,语文教师在教学中应有明确的课时观、强烈的目标意识;要让学生充分阅读文本,走进文本,让“言”与“意”和谐地结合在一起;在教学操作中既要关注言语内容,又要关注言语形式,让语文课堂成为学生学习知识,提高能力,张扬个性,放飞心灵的处所。  [关键词]课堂;实效性;目标意识;充分阅读  实效性是课堂教学的生命,提高课
摘要:市政工程是具备社会意义以及公共意义的基础性工程,主要用于福利设施建设以及社会公共基础建设,属于惠民工程性质。由于市政工程所施工范围较广,在施工时可能会遇到软弱地基,所以需要展开科学处理,以防工程建设受到负面影响。通过对软弱地基基本情况的介绍,对市政工程中的软弱地基处理方式展开深层次探究,旨在改善地基性能与质量,保证工程整体建设质量。   关键词:换填处理技术;软弱地基;淤泥;排水固结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