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谓平等,就是穷人不占富人的便宜

来源 :阅读与作文(高中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Nicholas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01
  昨天无意中看到一则新闻:“大衣哥怒晒村民7年欠条。”
  大衣哥,想必大家都认识吧,就是当年在《星光大道》一炮走红的朱之文。朱之文走红后,参加了一些商演,也挣了一些钱。朱之文挣钱后,并没有忘记回报乡亲,他出钱给村里修了桥铺了路。邻居和村民们找他借钱,他一声不吭就借了出去,最多的一户借了他50万。几百万借出去了,但村民们就像用自家的钱一样,没有一个有要还的意思。这几年,大衣哥商演越来越少,手里逐渐拮据起来。
  他去找这些村民还钱,可村民们都不还,有的村民甚至还骂大衣哥,“他应该给我们每家人配辆小轿车。”7年要账无果,无奈之下,大衣哥就晒出了村民们的欠条,“太让人寒心了。”
  村民们为什么不愿意还钱呢?
  “他这么有钱,给我们花花又怎么了?”
  02
  大衣哥的这条新闻,让我想起了前不久发生的一件事。
  家住杭州市滨江区黄女士,驾驶宝马车行驶过一个路口时,一辆电动三轮车迎面开了过来。开车的是一个小伙子,一边开车一边玩手机。
  黄女士见状一直按喇叭,希望引起小伙子的注意,可小伙子玩得太入神了,根本没有注意到喇叭声,结果三轮车啪一下撞上了宝马。
  宝马左前车灯外壳破碎,修好要花13000多元。
  但小伙子却拒绝赔偿,他理直气壮地对黄女士说:“你这么有钱,你也不差这点钱,为什么一定要让我赔,我上次撞了保时捷都没有赔这么多,
  你为什么让我赔这么多?”
  这个撞宝马车的小伙子,跟借朱之文钱的村民,都有着一样的逻辑——我穷我有理,你富你活该。
  03
  我为什么要说这两件事情呢?
  因为“我穷我有理”这样的道德绑架,在生活中是越来越普遍。
  比如,作家“曲之刀”讲过一件事:
  我有一个室友,无论吃还是用,能蹭多少蹭多少。一开始经常偷用大家的化妆品,到后来甚至还会顺手牵羊。另一个室友H找她理论,她竟然大言不惭地说:“是我拿的,怎么了?你家那么有钱,还在乎这点儿东西?我家穷,你好意思跟我计较?”事后,她还到处去说,“H就是一个极品、抠逼,只不过用了她一点化妆品,就跑来兴师问罪,果然是越有钱,越小气。”
  本来是她不对,结果H反倒成了坏人。
  类似这种“我穷我有理”的例子,几乎每天都有在我们身边发生。如果我们找这种人理论,他们就会以“穷”为武器,大言不惭地对我们进行道德绑架。
  04
  还有一部分人,跟“我穷我有理”有着一样的逻辑。
  这部分人叫“我弱我有理”。
  比如,安徽盲人讀大学事件。
  安徽一位盲人考上了某所大学,由于学校寝室没有专门的残障设施,于是校方就与盲人父母进行沟通,决定为其在校外租一套房子,空调、洗浴等设施都很齐全,房子与学校也仅有一墙之隔,由盲人母亲进行陪读照顾。学校承担全部房费,并给盲人学生配备特殊教师团队。盲人父母一开始同意了,但没过两天就不满起来,要求学校提供护工、助残车和导盲犬。
  看到这则新闻的时候,我很气愤,觉得盲人父母有点过分了。
  还要求提供导盲犬,全中国一共才几只导盲犬啊。
  校方没办法满足他们的要求,于是他们就四处找媒体投诉,说学校照顾不周、歧视残疾人。他们的逻辑就是:我弱,你们就应该迁就我、照顾我。
  05
  喜欢进行道德绑架的,不仅仅是我穷我有理、我弱我有理,还有“我老我有理”,还有“我小我有理”,还有“我没文化我有理”。
  于是,我们便经常遭遇这样的事情:
  “你现在这么有钱,我花你点怎么了?”
  “你这么有钱,为什么还要我赔?”
  “你这么有钱,就不能把我那3万块钱算了?”
  “我这么惨,让你帮帮忙不应该吗?”
  “你这么年轻,不应该给我让个座吗?”
  “我年纪大了,插个队怎么了?”
  “你怎么好意思跟一个老人计较?”
  “孩子这么小,你就不能让着点他吗?”
  “你怎么能跟一个小孩子计较?”
  “孩子小不懂事,谁小时候不淘气。”
  “你是男人,怎么能和女人一般见识?”
  “你是读书人,怎么能跟我这种没文化的人计较?”………
  穷、弱、老、小等等,就这样成了一些人的挡箭牌和护身符。
  因为我穷、我弱、我老、我小,所以你必须无条件帮我,你必须无条件宽容我,你必须无条件让我占便宜,不然你就是抠门、小气、没礼貌、没道德、没良心。
  可都是第一次做人啊,凭什么我就要让着你?强者帮助弱者,富人帮助穷人,只是情分,而不是本分。
  06
  我讲两个故事吧。
  第一个是重庆吴恒忠的故事。
  2001年,60余岁的吴恒忠夫妇,为了减轻儿子一家的负担,就跟儿子吴君分了家自己过。
  分家后,吴君四处借钱,盖了新房和买了一辆货车。
  2003年4月,在一次运输中,吴君出了车祸,当场身亡。
  吴君走了,但留下了19万元债务。
  借钱给吴军的人唉声叹气:“这下完了,钱都打水漂了。”
  就在这时,吴恒忠上门了。
  吴恒忠挨家挨户询问:“我儿子借你家钱了吗?”
  如果借了,他就用笔记下来。
  “当初吴君借钱时,人家是相信他才借的,人死了账不能了。”
  吴恒忠决定替儿子还债。
  他跟妻子每天起早贪黑,开垦荒地,种菜还债。
  足足用了9年,吴恒忠才替儿子还清了债务。   “这下心里就踏实了。”他说。
  第二个是许涛的故事。
  2012年,曾鹏宇在逛微博时,无意间看到了一个“借款承诺”:
  “虽乳臭未干,但我以人格作保向您筹借善款。
  因为哪怕仅仅是一块钱一毛錢,对我来说都非常重要,也是极大的帮助。
  我希望您给我一个详细的账号,我会在3—5年内把钱打给您。
  因为是借,我承诺每年支付5%的利息给您……”
  承诺是一个叫许涛的大学生写的,他父亲得了白血病,急需40万元做手术。
  许涛家里很穷,迫不得已,他只有通过微博“借钱”筹款。
  曾鹏宇有点感动,就捐了一笔钱。
  捐完钱后,曾鹏宇很快就忘了这事。
  2015年5月9日,曾鹏宇突然接到一个电话:
  “您好,我叫许涛……我是来还钱的。”
  曾鹏宇以为是诈骗,立马挂断电话。
  可许涛还是不停拨打过来,曾鹏宇只好再次接起电话。
  一番交谈后,曾鹏宇终于记起此事。
  许涛说:“今天我把钱还给您。”
  曾鹏宇说:“不用还了。”
  但许涛坚持要还,曾鹏宇只好把账户给他。
  一会儿,曾鹏宇就收到了钱。
  这笔钱,比他的捐款多了10%。
  许涛在汇款留言中写道:“两年,每年5%的利息,谢谢您。”
  我敬佩吴恒忠和许涛这样的人,穷而不贱,弱而不LOW。
  “我虽然穷,但我有底线和尊严。”
  07
  “印度的良心”阿米尔·汗,在《真相访谈》节目中,跟一位博士探讨尊重老人的话题:
  有次讲座,
  一个十几岁的孩子问我:“先生,我们应该尊重长者吗?”
  我说:“不。”
  在我们的文化中,尊敬是应该的。
  但是尊敬什么呢?
  尊敬他们的行为,而不是年龄。
  如果一个人的行为不正确,那么不管他多大岁数,都不能尊敬他,反而要去指责他。
  特别喜欢阿米尔·汗对尊敬的诠释。
  亚里士多德有一句名言:“所谓平等,就是穷人不占富人的便宜。”
  这句话延伸开来就是:
  所谓平等,仅仅意味着富人不欺负穷人,也意味着穷人不欺负富人。
  所谓公平,不仅仅意味着强者不欺负弱者,也意味着弱者不欺负强者。
  我们可以穷,但不能贱。我们可以弱,但不能LOW。
  (摘自拾文化)
其他文献
对于自己的命运,我没有什么对不起它的。我实实在在对不起的人是父母,是爸妈。我只能在想像中把“距离高考一百天”重新来过,在想像中让他们开心一点。  一个人做自己是否成功,从来都很难界定。但做子女的大体都是残兵败将,我便是其中一个。  距离高考一百天,不如我们重新来过。  1  父亲出生于上世纪五十年代。他和母亲相识于县里的中学。母亲经常和我提起中学时代的父亲成绩如何出色。我却疑心这只是母亲浪漫化的回
我以为别人尊重我,是因为我很优秀。慢慢的我明白了,别人尊重我,是因为别人很优秀;优秀的人更懂得尊重别人。对人恭敬其实是在庄严你自己。  懂得尊重别人是做人最起码的要求。真正做到尊重别人,则是一种境界,一种美德。孟子有云:“爱人者,人恒爱之;敬人者,人恒敬之。”此话强调了尊重他人的重要性,一个人在与别人交往中,如果能很好的理解别人,尊重别人,那么他一定会得到别人百倍的理解和尊重。  优秀的人对谁都会
一  ××小妹:  见字如面!  当你拆开这封信时,我已经站在了南沙赤瓜礁上捍卫祖国海疆。请原谅我不辞而别,更原谅我没能和你长相厮守,而去追寻了我的军营之梦。  这是我第一次站在赤瓜礁上给你写信。在我的眼前,湛碧的海水在视线不可及处与海天相携成一线。海风轻拂着海水,波面皱缬得如同锦缎。祖国海疆大美如此,我心生歡悦。你一定觉得我避重就轻,“报喜不报忧”。是啊,什么地方有家好呢?这里少有合口的菜肴,更
蔡司Otus 1.4/100镜头详细参数  光圈范围:f/1.4-f/16  镜片构成:11组14片  最小拍摄距离:1.0m  滤镜口径:86mm  总长度(包括镜头盖):152mm(佳能EF口)150.1mm(尼康F口)  重量:1405g(佳能EF口)1336g(尼康F口)亮點01 采用9枚特殊的超低色散镜片  该镜头采用了11组14片镜头结构设计,14枚镜片之中有9枚为特殊的超低色散(an
来到东京,人们有的感慨我的幸运,有的同情我的不幸。  我叫纪木真子,18岁,生于1945年。一场巨大的灾难夺走了我的双亲,却留下了我的生命。  4月,东京巿道旁的樱花卫士们摇曳着一树的繁华,用细腻而有质感的淡红编织了绵延不绝的帷幕,生气感染了整座城市。我和好友辛子并肩走在弥漫着泥土气息的空气中,脚下绵软的樱花花瓣铺成地毯。雨后的东京略静了些,却还是车水马龙,轰鸣声依旧。  “真子,你恨吗?美国投下
林肯说:“品格如同树木,名声如同树荫。我们常常考虑的是树荫,却不知道树木才是根本。”   对一棵大树来说,最重要的是树木的结实和根基;对一个人来说,最重要的是品格的正直与纯良。品格是一个人的内涵和修养、品牌和标签,也是一个人与这个世界相处最真的诚意。好的人品里,藏着最好的福报,也总会给人带来希望和转机。   人生下半场,拼的就是人品。   01   人品,是最好的名片   秦朝末年,楚地
十年前,歌手乔治托马斯离开了自己亲自组建的乐队这一群体,十年后,他凭借自己独特的音乐风格,成就了自己最初的梦想。  正是乔治托马斯有突破群体的勇气,为自己的脱颖而出造就了机会。所以说,想要有非凡的成就,首先有突破群的非凡的勇气。  群者,聚也。土聚成山,木聚成林。志同道合者在茫茫人海中相遇相聚,便成了一个又一个的“群”。群中的成员本着共同发展的原则,相互扶助、各取所需,各扬己长,形成了相对固定的一
林永健这个人,更像是你相识多年的老邻居,没什么野心,即使到了中年或许还有很多巅峰想去逾越,他都仅仅只是轻描淡写道:“我一直觉得自己很幸运,有份这么好的职业,有位好太太和阳光活泼的儿子,这不就是小老百姓最想要的生活吗?我都有了,其他的就顺其自然吧。”  “接地气”——也是林永健在大众心中的标签,他从未失去朴实的本色,更不觉得自己是什么公众人物,“打从干这行的第一天起,我就不認为自己是什么偶像,我就是
爱因斯坦说:“在天才和勤奋两者之间,我毫不迟疑地选择勤奋,她是几乎世界上一切成就的催产婆。”一勤天下无难事,学业的精深造诣来源于勤。勤奋成就人生,勤奋点亮未来。   张衡说:“人生在勤,不索何获?”勤奋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先辈们用勤劳的双手创造了灿烂文化。如今的我们更应该努力奋斗,用勤奋的火花点亮未来,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勤能补拙。罗庚说:“勤能补拙是良训,一分辛苦一分才。”天资差
培根曾说过:“对于一个人的评价,不可视其财富身份,更不可视其学问高下,而是要看其真实的品德。” 而衡量一个人的品德如何,最简单的标准就是看他在生气时的态度。因为这些细小的言行,往往藏着一个人最真实的教养和人品。  1.生气见教养   什么是教养?   梁晓声曾这么回答:教养,不是一个读了多少书,而是根植在内心的修养与底蕴,无需提醒的自觉,以约束为前提的自由,为他人着想的善良。 教养,不只是表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