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线传感器网络用于火灾监测的阈值算法

来源 :计算机光盘软件与应用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playboy20000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无线传感器网络的一个重要应用是森林火灾监测。本文提出了用于森林火灾监测的阈值算法,该算法基于数据融合技术。本文采用状态转换机模拟了火灾的状态转换过程,通过设置关键阈值来完成状态转换。仿真结果表明,该方法能有效的监测突发事件的发生。
  关键词:无线传感器网络;阈值算法;火灾监测
  中图分类号:TP212.9
  无线传感器网络(WSNs,Wireless Sensor Networks)是由无线传输设备组成的复杂的分布式系统。其中,节点(Nodes)间并没有固定的结构,它们能够利用多跳通信和自组织技术来交换信息。节点通常是1个低功耗的设备,由1到多个传感器、1个处理器、1个存储器、电源、天线和执行器组成[1]。无线传感器网络能应用于多种场景,如场景监测、物体跟踪等。
  由于存储容量和处理能力的限制,WSNs的节点需要定期向基站(Base Station)传输部分处理过的数据。基站对收到的信息进行处理后采取相应的行动,如通知用户某事件发生了。
  突发事件监测是无线传感器网络的典型应用之一,如森林火灾探测[2]等。类似于森林防火监测这种大覆盖范围的突发事件监测,通常采用自动视频监控[4]或卫星图像监控[5]的方式。然而较低的空间分辨率会造成火灾监测的延迟。
  最近,有人提出使用WSNs来监测森林火灾[6]。通过将大量的传感器部署到卫星不可见的区域,来增加更早期和更精确发现火灾的可能性。
  WSNs的事件监控应用本质上是一个信息融合过程[7]。数据融合过程可以被定义为,“使用理论、技术和工具,在获取到的多源信息中,利用信息之间的协同性和冗余性,来产生比单源信息更优的结果(可能是数量上的或质量上的更优,如精确度、鲁棒性)”[8]。文献[3]就利用多传感器在特征层的信息融合技术来实现火灾探测系统
  1 相关工作
  Doolin和Sitar在文献[11]中提出了基于WSNs来监测森林火灾。传感器节点能够探测到温度、湿度和气压,并且每个都有GPS单元。然而,本文并没有描述任何监测火灾的方法。
  Yu等在文献[12]提出用WSNs监测森林火灾的方法,该方案采用了温度、相对湿度、烟雾和风速传感器。节点分簇组织,簇头节点通过计算簇内节点的数据,利用神经网络,得出1个天气指数,根据该指数判断火灾的风险。
  Hartung提出了FireWxNet系统,该系统能够监测野外复杂环境下的天气情况,它采用了多层可移动无线系统。节点可以感知温度、相对湿度、风速和风向。该系统主要适用于火灾发生后的火情监控,而不是预警。
  2 基于阈值的算法
  为了设计1个能够用WSN来监测森林火灾的算法,最重要的是理解火灾发生时的环境条件。本文收集了大量火灾发生时的有关温度、亮度和相对湿度信息,也采用相应的传感器来监测上述指标,这些传感器相对便宜而且易于大规模使用。使用的传感器越多,可靠性越高,但同时增加了能耗和部署成本。因此本文的设计目标是在效率和成本之间取得折中。
  本文首先测量了没有火灾发生时的数据。然后,本文人为制造了一些小火头,来测量火灾情况下的数据。通过对比2组数据,本文主要是想找出火灾发生早期的数据阈值。
  当火灾发生时,温度急剧上升,而相比湿度急剧下降。除了火灾,强烈阳光直接照射传感器也会造成上述的变化。在本文的观测中,火灾发生时,亮度的变化并不明显,原因是本文主要观测火灾发生初期的变化,对于大规模火灾,亮度的变化会很明显。
  根据观测,本文设计了一种阈值算法来检测火灾,该算法采用了文献[7]的基于阈值的信息融合技术。该算法的理论模型是图2所示的有限狀态机。共有5种状态,根据温度、亮度和相对湿度的数据变化导致状态转移。
  3 实验结果及分析
  如前所述,本文在8月到10月收集了广东地区某森林的温度、亮度和相对湿度的数据。同时,为了评估本文提出的阈值算法,本文人工产生了一些明火。传感器网络中的传感器节点每7秒采集1次数据。为了节省能源,采集的数据每28秒才传回给基站。实验选取每1天中不同的时间段来进行。
  4 结论和后续工作
  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信息融合方法的森林火灾检测算法。该算法具体使用了阈值方法,利用带有温度、湿度和亮度传感器的传感器网络。实验结果证明该算法能够用于监测火灾发生的初始阶段,但也会因为传感器节点暴露在阳光下造成误报。基于阈值的算法简单并且易于实现,实验结果也证明该算法能够监测到全部的火情。
  后续工作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结合火灾监测区域的历史气象数据和火情数据,建立某种专家系统,利用启发式规则在不同的时间段动态调整窗口大小和阈值等参数,以达到更为准确的火灾监控;
  (2)结合无线传感器网络的定位技术,准确定位火灾发生的地点;
  (3)结合多媒体传感器网络的摄像传感器,传送火情发生地的实时影像,消除误报和漏报的次数;
  (4)在完全可测的情况下,可通过布设基于传感器网络技术的消防装置和隔火带进行火情控制。
  参考文献:
  [1]J. Yick,B. Mukherjee, D. Ghosal,Wireless sensor network survey, Computer Networks 52(12)(2008)2292-2330.doi:10.1016/j.comnet.2008.04.002.
  [2]王丽萍.基于多传感器信息融合技术的火灾探测系统研究[D].湖南大学,2006.
  [3]傅剑锋.基于数据融合技术的火灾探测算法研究[D].重庆大学,2007.
  [4]E.D.Breejen,M.Breuers, F. Cremer, R. Kemp, M. Roos, K. Schutte, J. S. D. Vries, Autonomous forest fire detection, in: Proceedings of the 3rd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Forest Fire Research, Vol. 2, Nov, 1998, pp.2003-2012.
  [5]NASA,National environment satellite.http://modis.gsfc.nasa.gov/.
  作者简介:王越超,博士研究生,讲师。
  作者单位:广州城市职业学院 信息技术系,广州 510405
其他文献
文章在分析计算机网络受到攻击前后的安全特性变化,阐释了网络熵概念,通过以网络熵计算机网络攻击为基础,通过实践算法,建立定量评估方法模型,与此同时,选择简化实施网络安全性能指
本文介绍了自动安装程序实现原理和方法。主要介绍了自解压软件包程序在完成解压任务之后,如何自动完成安装软件的任务,包括如何等待子进程setup.exe、判断setup.exe已经完成安
摘 要:目的是了解多媒体技术在高职学校教学中的应用情况,为教师改进今后的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提供依据。结论是利用多媒体技术教学具有较多的优势,大多数学生对多媒体教学持肯定的态度,对目前的教学较为满意,认为教学上有必要应用多媒体技术;但同时也提出教师在运用多媒体技术时应以教师为主导,不要过份依赖多媒体技术课件,优化教学,以进一步提高教学效果。  关键词:多媒体技术;高职;教学  中图分类号:G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