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境模拟,趣味课堂

来源 :课外语文·下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injie34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情境教学能够使学生获得更多真实的体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加强学生对语文课文内容的理解,有利于提升小学语文教学效果。本文主要探讨了情境教学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运用,希望能够为相关工作者提供借鉴。
  【关键词】小学语文;情境模拟;兴趣;效果
  【中图分类号】G623 【文献标识码】A
  小学语文作为一门重要的基础学科,对学生的智力、能力、情感以及品质等具有重要影响,所以在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应改善传统语文教学呆板、枯燥的特点,解放学生的天性,打造趣味课堂,促进学生健康、全面的发展。情境教学法可以营造轻松、活跃的氛围,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以此提高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效率。
  一、创设教学情境,激发学生的情感
  对学生情感能力的培养是语文教学目标之一,所以教师应引导学生加强对课文字词句的了解,这主要是因为课文中的每字每句都渗透作者的情感。因此学生应走入作者的情感世界,充分了解作者想要表达的情感。教师可以利用学生已有的知识,结合课堂教学内容,再现课文中当时的情境,再加上一些图画、声音以及语言等辅助手段,使得学生身临情境,获得与作者相同的情感体验,以此加强学生对课文内容的了解。例如在学习《七律·长征》这篇课文时,教师利用多媒体为学生播放长征时,毛主席带领红军爬雪山、过草地的图片,并让学生展开想象,如果你处在那样艰难的困境当中,应该是什么样的心情?然后让学生以合作方式,探究这首诗作者表达什么样的情感,并让学生借助音乐,让学生朗读这首七言律诗,教师进行指导,通过朗读,可以充分地感受到红军的英雄气概和乐观精神以及作者的博大胸襟以及革命浪漫主义风格,加强了学生对文章的理解和感悟。
  二、突出课文特点,展现优美情境
  在小学语文教材中,许多课文内容都为我们展现了一幅幅优美的画卷,所以教师可以通过情境创设,将优美的情境更好地展现在学生面前,让学生感受语文的美,以此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例如在学习《桂林山水》这一课时,课文中描写许多关于桂林山水的美景,通过语言描写,虽然也可以让学生感受得到,但是不够直观,因此教师利用多媒体,为学生播放介绍桂林山水的纪录片,这样可以让学生直观感受到桂林山水的美,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使学生能够获得更加真实的体验,进而加强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又如在学习《荷花》这一课时,教师利用多媒体为学生播放关于荷花的精美图片,并配上音乐,用轻柔的语言为学生描述荷花的姿态,使得学生仿佛置身于荷花池旁,对荷花有一个初步感受,然后再借助多媒体中图片,学习作者是如何描述荷花的姿態,展现了怎样的意境,进而加强学生对作者看荷花的心情以及神情的理解,这样学生获得语文知识的同时,还能够陶冶身心。
  三、结合学生生活实际,合理创设情境
  在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还应从学生生活实际出发,为学生创设合理的情境,使得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课文内容,并且加强学生对语文技能的运用,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例如在学习《童年的发现》这一课时,教师为学生创设问题情境“回忆你们的童年,都有什么有趣的事情呢?”这一问题引起了学生的兴趣,有的学生说喜欢观察蚂蚁搬家,有的学生喜欢在玻璃上呼哈气,还有的学生说喜欢折纸等等,然后教师提出问题:“你们想不想知道这篇文章的作者童年有什么有意思的事情发生呢?”这样就引发了学生的好奇心,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与主动性;又如在学习《北京的春节》这一课时,教师为学生创设问题情境“春节是我国传统的节日,过春节都有什么习俗呢?”教师提出这一问题后,学生开始七嘴八舌说了起来,之后教师提出问题“北京的春节应该是什么样的?你们想不想知道?”学生回答说想,然后教师引入今天学习的课题,整堂课下来,学生的积极性非常高,而且也了解了更多的风俗,开阔了学生的眼界,加强了学生对文章的理解。
  四、适当点拨和引导学生,优化教学情境
  在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运用情境教学法,经常是利用图片、多媒体以及录音等手段,进行教学情境的创设,这种情境教学的创设非常直观、立体,教师只需要寥寥数语进行点拨和引导即可,应给予学生更多自主探究的机会,提高小学语文情境创设的效果。例如在学习《绝句》这首诗时,教师利用多媒体,为学生动画演示整首诗,让学生根据动画,采用合作的探究方式翻译整首诗,学生在翻译过程中,教师可以适当指导学生,帮助学生翻译一些较难的词语,学生翻译后,教师还可以根据课文动画,配乐进行诗朗诵,引导学生走入情境,实现图文结合,优化教学情境,教师适时启发学生,加强学生对文章内容的理解,感受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
  五、结语
  总之,在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运用情境教学法,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加强学生对文章内容的理解,提升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效果。因此在情境创设过程中,教师应充分结合语文教材内容,利用多媒体等手段,发挥学生的想象力,使学生获得真实的体验,让学生充分感受到语文的美,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与主动性,提高学生的理解能力以及审美能力,进而实现小学课堂教学效果的有效提升,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王如意.浅析情景教学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J].中国校外育,2017(1).
  [2]王小莲.小学语文教学中情景教学法的应用探析[J].西部素质教育,2017(7).
  (编辑:马梦杰)
其他文献
【摘要】板书,别名“微型教案”,课堂教学中一种古老而简单的重要辅助手段,一种简单而有效的教学资源补充,一门充分体现教者智慧却又不容忽视的艺术。纵观我们现在的语文课堂,教师常会因忙活于课堂各环节的安排、授课内容的繁多而忽略了画龙点睛之笔的板书设计,学生则厌烦于黑板上密密麻麻、杂乱无章的板书记录而无动于衷。一节课下来,教师教得汗流浃背却又频频皱眉、摇头,学生学得苦不堪言而又满脸茫然、头脑空空。适时改变
【摘要】《墙上的斑点》教学课例显示,该课教学落点不一,教学现状纷繁复杂。作为典型的意识流小说,它颠覆了学生对小说固有的理解,挑战传统的阅读习惯。教师要引导学生做好比较分析,求同存异,学会欣赏意识流小说作品,提升学生的阅读能力。此文真正的教学价值也正在于此。  【关键词】意识流;反逻辑;阅读习惯;教学价值  【中图分类号】G633 【文献标识码】A  意识流小说《
【摘要】本文通过介绍《变形记》的教学实践研究——主要包括阅读感知并围绕小说的三大核心要素绘制导图;围绕“变形”梯度设置问题导图并分“读前—读中—读后”引导学生突破小小說阅读鉴赏的瓶颈;借力思维导图以点带面促成小小说的阅读迁移与创造——将思考点集中在通过上述实践,研判学生运用思维导图进行独立思考,并在合作探究中发展提升自己的独立阅读能力的效益价值。  【关键词】思维 ;思维导图 ;小小说 ;独立阅读
【摘要】我们从小就需要培养作文的写作能力,通过老师源源不断的教导,寻找属于自己的写作方式。一般作文都来源于生活,从生活中得到感悟,然而现在小学生的虚假作文太多,作文内容都偏离生活,缺乏学生日常的真实情感,造成学生作文能力得不到提升,也说明了学生在生活中的体验时间太短,不能充分认识生活,缺少生活的乐趣,以致于写下的作文没有感染力。对此,本文将从三个方面来对小学生生活化作文进行一定的分析,从而有效提高
【摘要】课堂教学千变万化,最好的预设也不可能预见可能出现的所有情况,课堂教学的活力来自于学生动态的发展。本文结合教学实践,探讨了教师在课堂教学中碰到这些无法预见的动态因素时如何用机智的方法顺势引导,让它成为调动学生情感的催化剂、提高课堂教学质量的助推器。  【关键词】课堂活力;教师引导;途径策略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A  语文课堂上出现的动态变化或偶发事件有时会扰乱课堂教学,有
【摘要】为学生创造良好的阅读条件,是让学生爱上阅读的重要前提。在平时的教学工作中,我们要采取各种有效的措施,以不断提高学生的阅读兴趣。  【關键词】阅读条件;有效措施;阅读兴趣  【中图分类号】G623 【文献标识码】A  阅读是获取更多知识的基本方式,阅读过程中形成的认识是很多其他活动所不能代替的。但农村小学生受家庭、学校和社区环境的影响和限制,课外阅读活动显
【摘要】语文综合性学习活动课的关键点就在于活动,如何在保证“语文味”的前提下,更好地开展学习活动,是当下语文教师需要探究的问题。本文围绕七年级《戏曲大舞台》的综合性学习活动的开展,就确定主题、创设情境、合作学习、样例引领等方面进行了阐述,以求更好地凸显活动化的特点。  【关键词】活动;情境设置;小组合作;评价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A  语文综合性学习是将语文知识的综合运用、听说
【摘要】本文以初中语文名著阅读教学为核心,分析初中语文名著阅读教学存在的问题,加以反思,提出有效的解决对策,构建完善的名著阅读教学体系,提高教学质量和教学水平,并为相关研究人员提供一定的借鉴和帮助。  【关键词】初中语文;名著阅读;教学问题;反思  【中图分类号】G633 【文献标识码】A  名著阅读教学作为初中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在初中语文教学中,教师要加大对名著阅读教学的重视程度,强化学生的课
【摘要】我国社会经济体制转换促使职业教育通过集团化办学方式探索变革之路。我国职业教育集团化办学发展时间较短,办学模式经历了由唯一主体向多种主体、国内教培向国际拓培的蜕变。探索集团化办学模式发展历程鼓励我国职业教育品质的快速提升。  【关键词】职业教育集团化办学;模式;研究  【中图分类号】G711 【文献标识码】A  职业教育集团化办学通过收集、筛选及合并各类教育及社会资源对学生进行全面素质锻炼,
【摘要】作文是学生语文素养的综合体现,当前的农村小学语文作文教学质量需要不断改进和提高,分析当前的教学工作,进行教学方法创新,激发兴趣,观察,写作方法,课内外阅读,积累材料,下水作文,指导修改作文等方面进行阐述,对农村小学生作文质量提高具有实效性。  【关键词】作文教学;兴趣;材料;质量  【中图分类号】G623 【文献标识码】A  作文教学是语文教学内容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培养学生具有良好的语文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