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工程施工安全管理中BIM技术的运用研究

来源 :装备维修技术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precursor123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随着我国政府部门对BIM技术的推广以及相关政策的完善,国内的科研院所、企事业单位等BIM研究机构对BIM技术进行了大量的研究与应用,BIM技术在我国逐渐发展成熟,并开始在一些大型复杂的项目上进行应用,比如北京水立方、上海世博会、广州周大福金融中心、武汉绿地636等项目均运用了BIM技术。BIM技术的应用当然不仅局限于这些大型的建筑项目,在水利水电工程中,BIM技术的应用同样也会大放异彩,本文着重分析了如何利用BIM技术来提升水利水电工程施工安全管理的水平与能力。
  关键词:工程施工;安全管理;BIM技术;运用研究
  引言
  现阶段我国计算机技术发展速度不断加快,在全球化的背景下,建筑行业面临着严峻的考验,其竞争日益激烈,行业发展环境也逐渐恶劣。在建筑行业发展过程中,使用BIM技术以及建立完善的建筑项目全生命周期管理,对于建筑工程行业信息化的发展有着推动性的作用。因此,当前我国工作人员需要对建筑行业传统的建筑技术进行改善以及优化。当前BIM技术得到我国建筑行业的青睐,取得了一定的发展成果,但是相对于发达国家来说,我国建筑工程中BIM技术的应用方面还存在问题,需要进一步完善以及管理。
  1 BIM技术概述
  BIM也称作建筑信息模型,主要是针对建筑工程项目中所有数据建立三维信息模型,采用数字化信息技术建立共享平台,仿真的建筑工程就会在施工前事先得以实施。BIM技术被广泛应用在建筑行业,主要是因为其不仅具有模拟化、可视化的特点,同时还具有动态化的优点。现代建筑在结构上通常比较复杂,建筑中相关的数据很多,如果不采用先进的科学技术和设备,无法将信息有效地集成,进而给整体规划、施工和运营带来影响。另外,在整个工程项目从方案制定到实际运营维护等各个环节,都需要利用BIM技术将信息集成,并传输到三维模拟数据库中,施工单位、设计单位和运营维护单位等都是通过BIM技术建立的共享平台针对整个建筑工程项目的各个环节采取实时的掌握和监控。由于建设工程施工安全管理的复杂性,在施工安全管理上应用BIM技术,可以给施工管理人员提供有价值的信息和可视化平台,结合具体施工进行实操模拟,将传统的安全管理模式优化,让管理的难度降低,防止人力、物力的大量浪费,提升建设工程效率,保障建设工程项目质量。
  2 BIM技术的优势
  2.1可视化
  BIM技术具有可视化特点可以用来构建建筑信息三维数据模型,并通过可视化手段提高设计方案的水平,提升施工方案的可操性,让工程建设过程更加科学、合理。与此同时,建筑工程安全管理人员利用BIM技术的可视化,可以随时掌握建筑施工安全管理中出现的各种问题,做到及时并准确地查找场地内的危险源,提高现场管理人员安全隐患排查能力,让施工人员的人身安全得到保障。
  2.2模拟化
  模拟化是BIM技术的一大特点,由于建筑施工现场的复杂性,一直以来,潜在的安全隐患无法及时地排查并解决,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施工的风险率,它能够根据建筑现场的地质环境、裂缝和沉降等情况,进行模拟还原,及时发现现场环境的问题,便于开展科学的防护措施,大大提高建筑物的安全性能。由此可见,在建筑项目的安全管理方面,BIM技术具有显著的指导意义。除此之外,在建筑施工前,该技术还能够对脚手架搭设、悬挑架搭设与吊篮施工等危险系数高的准备工作进行模拟,试验得到结果后及时整改,让建筑项目能够有序安全的开展。
  2.2协调性
  现阶段,随着建筑工程的不断增多,规模不断扩大,异形复杂结构逐渐涌现,增加了工程施工难度。同时,建筑工程所涉及的内容较多,属于综合性工程,其中包含的学科和专业较多,具有施工周期长、施工技术复杂等特点,这样就需要进行建筑全生命周期的整合和协调。建筑工程施工管理在各项要求上比较高,需要管理人员掌握每一个阶段的安全技术,同时,针对施工中存在的安全风险要提前制定出解决方案,防止出现安全事故。另外,采用BIM技术,可以让施工中每一个工种的人员都可以进行有效的沟通,从而提高建筑工程施工整体效率,提升项目安全管控能力。
  3 BIM在建筑工程施工安全管理中的应用
  3.1协调设计
  近些年,我国建筑行业发展速度不断加快,建筑结构的复杂度也不断提高,而建筑结构设计也会涉及较多的内容,所以需要协同设计工作的支持。在传统的情况下,使用二维CAD,没有统一的平台,所以并无法完成协同设计,不同专业数据无法实现共享。但是当前使用BIM技术,可以使建筑设计实现三维,在三维设计模型的辅助下,使不同专业在一个模型之中进行协同工作。比如,建筑设计专业可以完成三维实体模型的建立工作等。而其他专业的工作人员,可以通过中间模型处理器,对建筑模型进行修改,使信息传递及更新的速度得到提高,实现信息共享,减少出现的安全事故问题。
  3.2在施工场地立体规划
  施工场地立体空间要进行合理的规划和划分,才能降低安全隐患,给后续的施工管理提供便利,同时提升经济效益。采用BIM技术可以按照施工方案动态模拟施工过程,提前设计机械行进的路线和施工人员的活动范围,防止一些不确定因素影响施工。在模拟过程中针对施工场地采取BIM动态布置,可以有效地控制场地空间配置。以三维塔吊安全管理為例,施工现场会布置很多塔吊共同作业,塔吊会由于半径过大、多塔交叉作业的原因发生碰撞问题,为此,首先要确定塔吊的回转半径确定,然后在施工现场利用三维信息模型布置不同型号的塔吊。利用BIM动态模拟技术,可以在施工现场相应的位置提前设置好塔吊的位置,然后将塔吊进行动态旋转,一方面观察塔吊的覆盖范围符不符合施工要求,另一方面观察群塔之间会不会发生碰撞,确定出塔吊的详细位置以及顶升的相互时间顺序,最终形成实施性较强的塔吊方案。通过BIM动态模拟技术还可以模拟四周的建筑物和电线之间的安全距离。
  3.3识别危险因素
  建筑工程在施工时,存在较多安全风险。若可以准确识别以及控制该风险,便能够进行有效的安全管理。因此,施工方在进行安全管理时,可以利用BIM技术建立建筑工程三维模型,展示建筑工程中的施工环节,从而模拟其中可能出现的风险因素,对模型中相关数据进行调整,采取相应的防护措施,合理调动人员配置,科学管理物资的调动,消除施工中可能会出现的危险因素。对于无法控制的危险因素,可制定科学合理的施工安全指标,防止发生安全事故。
  结束语
  BIM技术属于信息化管理的一种,在建筑行业建设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建筑施工过程中采用BIM技术,在降低安全隐患的同时安全事故的发生率也大大下降,不仅让管理水平得到提高,同时还使施工效率得到提高,使得成本的管控更合理,有助于推进我国建筑行业的发展。
  参考文献
  [1]杨封光,张秋峰.BIM技术在建筑工程施工管理中的应用[J].智能城市,2018,4(09):68-69.
  [2]岳培周,朱登磊.BIM技术在建筑工程施工管理中的应用探索[J].建材与装饰,2018(19):149-150.
  [3]任国智.BIM技术在建筑工程施工管理中的应用探索[J].智能建筑与智慧城市,2018(04):67-68.
  [4]李志军.BIM技术在建筑工程施工管理中的应用探索[J].绿色环保建材,2018(04):196.
  [5]李斌.BIM技术在水利水电工程施工安全管理中的运用[J].居舍,2018(11):46.
其他文献
摘要:现代人们的环保意识正在逐渐增强,对环境污染的关注程度也越来越高,这就要求各行各业在进行生产经营的过程中要进一步降低污染物的排放,保护我们的生活环境。热力电厂由于需要燃烧煤等进行发电,一直以来产生的污染物都比较多,现代热电厂为了满足人们的需要和国家的要求,都加装了环保装置,其中600MW空预器就是其中的一种设备。但是在实际的使用中600MW空预器会因为多种原因造成堵塞,作用效果下降,本文将探讨
摘要:文章以某水电站的灯泡贯流式机组为例,对其运行3#机组容易出现的碳刷磨损等异常现象进行介绍,在分析造成此异常现象的原因之后,提出了相应的异常处理和预防措施,以供参考。  关键词:水电站灯泡贯流式机组;碳刷异常;处理  1引言   在我国近年来社会用电负荷持续增长以及人们的环保意识在不断增强的发展形势下,我国也加大了对水电站的开发和建设力度。目前水电站中普遍应用的灯泡贯流式机组主要于上世纪80年
工程项目进度控制是工程项目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文章结合笔者的工作实践,就施工项目进度控制需关注的有关问题进行探讨,以提高工程质量。
网上在线考试几乎屏蔽了所有人工直接干预考试活动的可能性,不但能够节约大量的时间、人力、财力与物力,而且还可以大幅度提高考试成绩的客观性和公正性。该系统满足网上考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