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课内外互助模式在初中语文阅读教学的应用

来源 :文理导航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EN_LO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如何回归语文教学的本位以及如何引导学生进行沉浸式的阅读学习成为了近几年来众多同道中人不懈探索与追求的新的方向。鉴于此,笔者大胆尝试课外阅读材料与语文课堂教学的有机结合的教学模式,以期促进语文阅读教学的有效生成。
  【关键词】课外阅读;有效教学
  《语文课程标准》在“实施建议”中也强调指出:要“具有独立阅读的能力,注重情感体验,有较丰富的积累,形成良好的语感。”并提出了“九年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400万字”的量化要求。为此,在日常教学中除了对学生加强课外阅读的指导外,牢牢把握课堂教学的有利时机,将课外阅读材料引进课堂,不仅可以有效地扩大学生的阅读面,增加学生的阅读量,更可以拓宽和加深对教材的理解和运用,起到举一反三的作用。
  一、引进课外阅读材料,可以进一步畅通对话渠道
  以笔者执教《一面》为例,课文从上海内山书店起笔,从阿累由近及远地渐次接近鲁迅先生,以三次人物外貌描写贯穿全文,形象烘托出鲁迅先生将自己的生命奉献给革命事业的伟大精神与品质。然而,要让学生就课文所呈现的阿累与鲁迅先生的内山书店一遇来涵咏先生的精神品质,体味作者在结尾处喷薄而出的内涵厚重的文旨,显然有些“旁证”单薄。为此,在学生充分阅读内山书店里的这一个故事后,我首先推出了《“鲁迅”笔名的由来》供学生阅读:
  鲁迅,原名周樟寿,字豫才,后改名为周树人。1918年发表第一篇小说《狂人日记》时署名“鲁迅”。据说,取“鲁迅”二字为笔名有以下原因:
  1.母亲姓“鲁”;
  2.“周”、“鲁”是同姓之国;
  3.“鲁”含有“愚鲁”、“愚笨”的意思。“鲁迅”二字便是“愚鲁而迅速”的意思,如同常说的“笨鸟先飞”。
  学生从上述材料中不难发现,原来先生的精神还蕴涵在他的名字中,先生的笔名成了他鞭策自己一生的座右铭。
  接着,我出示了《在生命的最后时刻》让学生继续阅读:
  鲁迅先生常常在白天做别的工作,晚上写文章。往往写到深夜,废寝忘食,不知疲倦。逝世前三天,他还替别人翻译的前苏联小说集写序言;逝世前两天,他还在写《因太炎先生而想起的二三事》的文章;逝世前一天,他还记了日记。鲁迅先生就这样一路小跑地走完了人生。
  这些是学生鲜知的信息,但仅仅以朴素的文字就激活了文本的内涵,链接了学生与文本的情感。学生读懂了,鲁迅先生是那样说的,也是那样做的,一如课文所言。在这样课外拓展阅读的基础上再来品析课文中精彩的三处外貌描写甚至深入体会作者所要阐发的深厚文旨就来得更容易了些。这样的阅读,无须教师喋喋不休地讲析,在丰富的课外阅读材料的撞击下,学生与文本的对话更畅通,更轻松。
  二、引进课外阅读材料,可以进一步活化阅读思维
  《天净沙秋思》这首小令很短,一共只有五句二十八个字,但却描绘出了一幅凄楚动人的秋郊夕照图,并且准确地传达出旅人凄苦的心境。这首成功的曲作,从多方面体现了中国古典诗歌的艺术特征。
  作品以景托情,寓情于景,在景情的交融中构成一种凄凉悲苦的意境,其中更是使用众多密集的意象来表达作者的羁旅之苦和悲秋之恨,使作品充满浓郁的诗情。但对曲作中所描摹的“枯藤”、“昏鸦”、“小桥”、“流水”“西风”、“天涯”等意象,学生由于受到现有的古诗文阅读鉴赏能力的限制,不能很好地将这样的景与作者的情联系起来,因此,在备课中我花了很多时间去搜索与文本相关的课外诗词材料供教学时适时引进:
  1.枯藤老树昏鸦
  饥晫空篱雀,寒栖满树鸦。
  荒凉池馆内,不似有人家。
  ——《景申秋八首》 【唐】【元稹】
  2.小桥流水人家
  苍桧丹枫古渡头,小桥横处系孤舟。
  ——《渡头》 【宋】【陆游】
  细水涓涓似泪流,日西惆怅小桥头。
  ——《小桥柳》 【唐】【白居易】
  3.断肠人在天涯
  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
  欲寄彩笺兼尺素,山长水阔知何处。
  ——《蝶恋花》 【宋】【晏殊】
  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
  ——《琵琶行》 【唐】【白居易】
  在对作品的链接材料中,为使学生能更好地鉴赏与品读,我在相关词句处以不同颜色标注并适当略加“小注”,并且制作成PPT安排在教学中度展示,一来二去,学生学到了《天净沙秋思》以外的多首“秋思”与“离情”为主题的诗词作品,进一步真切地感受到了作品中浓郁的羁旅之苦,了解到了马致远的这首“秋思之祖”在中国古典文学史上的地位。
  三、引进课外阅读材料,可以进一步升华情感体验
  如《享受生活》用自述的形式,以“我”的丰富多彩的乐趣为主线,依次叙述了“我”与大自然、朋友、社会、自我交流过程中获得的无限乐趣,展现了作者开朗、乐观、积极、丰富的内心世界,表达了作者热爱生命、享受生活的美好情趣。
  为了能使学生对作者海伦·凯勒有更深入、更全面的了解,我搜索了海伦·凯勒的生平材料整理成学习资料课前下发给每一个学生,在安排课文阅读之前,要求学生认真阅读复印纸上检索整理的海伦生平以及不同人生阶段所取得的荣誉成就。学完课文后,我利用PPT形式再向学生提供阅读中国第一位聋人大学毕业生,被誉为“中国的海伦·凯勒”——周婷婷的故事:周婷婷6岁认识了2000多汉字;8岁能背出圆周率小数点后1000位数字,创造了吉尼斯世界纪录;10岁与爸爸共同完成了12万字的童话故事《从哑女到神童》;16岁以优异成绩提前学完高中课程,考入了辽宁师范大学教育系……
  综上所述,语文教师必须立足课堂,把握教材,触发学生对文本的多元感受,发挥文本功效的最大化。坚持依据教材但不拘泥于教材,努力搜集与教材相关的课外阅读素材,精心筛选,精心安排,有机地将课外阅读材料引进课堂,让学生在更广阔的天地里学文读书,拓宽阅读视野,享受阅读的快乐,提高阅读能力,提升阅读品位,为学生独立阅读、个性化阅读打下基础,为他们撑起一片“阅读”的晴空,引导学生把“阅读”作为终身的需要。
  (作者单位:江苏省常熟市实验中学)
其他文献
化学是一门兼具文科和理科的学科,化学复习知识点多,记忆量大。传统化学的一轮复习课,教师采取整堂灌的模式,学生不能充分的吸收课堂所讲的全部知识,还容易产生负面影响,降低
【摘 要】进入高中阶段,多数学生因高考压力,便开始不热衷体育,缺乏兴趣,作为体育教师,怎么才能让学生在体育课上调起“味口”,提高兴趣,从而提高课堂效果呢?本文就此进行分析与探讨,并提出几点方法。  【关键词】高中体育教学;有效课堂;方法  体育课的有效教学主要指两个方面:一方面是指教师的教学行为,另一方面是指学生的学习行为。只有教与学的相互吻合,才能按一定的教学任务完成一定的教学指标。教师遵循体育
针对黑龙港地区长期超负荷耕作造成的生态环境恶化、粮食供求不平衡的现状,基于在该区域休耕试点县盐山234户休耕农户的调查数据,构建二元logistic回归模型。从农户个人基本
【摘 要】新课改在当今的教学中不断地进行深入与发展,小学的英语教学也会随着这样的变化而不断产生新的要求。尤其是对于教师的教学过程要求,改革与创新是新课改号召下的新目标,相较于传统的教学手段中,教师要学会利用开放式的教学方法,注重对学生的学习兴趣进行培养,本文主要侧重对英语教学的改革与创新。  【关键词】小学英语教学;改革创新;策略  我国的小学教学中有三大主科,而英语作为三大主科之一对学生的学习会
【摘 要】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多媒体技术已广泛地应用于初中历史的课堂教学中,进一步优化了历史教学的资源和教学环境,给历史教学带来了广阔多彩的发展空间,开创了初中历史教学的崭新局面。采用多媒体手段辅助教学可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突破教学难点,提高学生思想教育,改善教学环境和教学质量,具有积极的意义。  【关键词】多媒体;初中历史;应用  多媒体教学是采用综合的教学手段,如:声音、画面、文字、图像、视频
大学生的课堂参与影响到学生的学习收获和教师的课堂教学效果。应用从学生那里采集的课堂教学评价指标,通过问卷调查和开放式调查探讨这些指标对学生课堂参与的影响强度并找
【摘 要】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首先就必须卸掉束缚学生创造力的枷锁,给其营造一种宽松、民主的学习氛围,使他们的个性得到充分发展;其次引导学生自主学习,肯定学生的一切努力,还要鼓励学生自觉地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让学生围绕议题展开课堂讨论,让学生畅所欲言,通过讨论,驱动思维,使每个学生在思索中得到发展、创新。  【关键词】小学数学;创新意识;创新能力  江泽民总书记指出:“创新是一个民族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