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如何创建小学数学有效课堂

来源 :速读·上旬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twju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新课程引领教学理念的更新,强调学生个性的发展,注重高效课堂的构建。作为小学数学教师应该潜心研究新课程标准,研究教材和学生,采取恰当的方法和策略,优化自己的教学,努力为学生创设一个民主、宽松、和谐的数学学习氛围,构建小学数学高效课堂。
  关键词:小学数学;有效课堂;教学方法
  数学作为人类的一种文化,它的内容、思想、方法和语言是一切重大技术发展的基础,是作为一种普遍适用的技术,直接为社会创造价值,所以新《数学课程标准》中要求我们:学生的数学内容应当是现实的、有意义的、富有挑战性的。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不能单纯地依赖模仿与记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才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然而当前我们就有一个突出的问题,这就是:老师教得很辛苦,学生学得很痛苦,但学生们却没有得到应有的发展。那我们教师到底应拥有怎样的有效教学理念,掌握哪些有效的教学策略,怎样才能实现有效的课堂呢?
  一、小学数学教学方法改革的必要性
  随着科学技术迅猛发展,社会不断变化,一方面不断向教育教学提出新的要求,另一方面人们对教学客观规律的认识也日益深化,教学理论其中包括教学方法的研究有了很大发展,这对小学数学教学方法的改革产生着积极的影响。因此小学数学教学方法必须随着现代教育理论的发展不断改革。但不能孤立地进行,必须同教学目的、教学内容、教学对象的心理特点、教学手段和教学组织形式密切联系。研究小学数学教学方法的改革,必须紧密结合小学数学的教学目的和教学内容,适应小学生的年龄特点,并且联系小学数学教学手段和教学组织形式的改革,才能取得良好的效果。
  二、根据教学目的选择教学方法
  新课标提出“三维”目标,不仅要加强学生数学知识和计算能力的“双基”落实,还要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和方法,同时还要达成情感态度价值观等方面目标。由于教学目的的改变,以传授知识为主的传统的教学方法显然不能适应新的要求。为此数学教师要不断创新。于是出现了发现法、探索问题法、研讨法、独立作业法、小组合作探究法等新的教学方法。在教学过程中,有些教师还同传统的教学方法做了对比实验,发现运用小组合作探究法教学对启发思维、促进学习迁移很有好处。由于这些方法更多地发挥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合作性,在获得知识的同时不同程度地学到获得知识的方法,就有利于发展学生的智力,培养学生独立获取知识的能力,从而受到教育工作者的重视。几年来,有不少教师明确地认识到应根据小学数学教学目的选择教学方法的重要性,注意采用富有启发性的有助于发展学生智力的教学方法,取得了较好的效果。但是也有些教师对小学数学教学目的缺乏明确认识,还不善于运用促进智力发展的教学方法,在一定程度上还采用着注入式教学法,教学生死记硬背一些术语、公式。这种情况亟待改变。但另一方面,在小学数学教学中,为要发展学生智力,对讲解法也不能一概排斥,可以少用单纯的讲解法,多与其他方法如演示、问答、练习等方法配合使用,讲解时注意提启发性问题,引导学生思考,以便使小学生既获得明确的数学概念,又发展智力。
  三、根据“双主”定位选择教学方法
  传统教学强调教师的主导作用,忽视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作用。与此相适应,提倡教学时采用讲授法。凯洛夫说,“在教学过程中,讲授起主导的作用。”而现代教学有了很大改变,强调学生是学习主体。苏联教育学中明确提出,“儿童是教育的主体”,“孩子永远是教育过程的积极参加者”,“学生的认识活动是主要的”,“教师的任务在于为提高学生的一般认识积极性创造条件,形成积极的学习态度,培养独立性和工作能力”。看教师的主导作用,不再是只看教师的讲授水平如何,更重要的是看他在教学过程中是否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引导学生思考,指导学生逐步学会独立获取知识的方法。现在有些教师也已经使用一些体现“双主”思想的新的教学方法,以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培养学生探索和独立获取知识的能力,并且收到了一定的效果。但是也仍有一些教师对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同学生的主体作用相结合认识不够,或者虽然有了一些认识,却缺少方法。
  四、强调多种方法交叉配合使用
  传统教学往往采用固定的教学方法—讲授法,形成“满堂灌”的教学模式。现代教学有了较大的改变。由于教学方法日益增多,对教学方法本质研究日益深入,越来越多教师认识到“没有万能钥匙,也没有教学百宝箱”,教学方法是多样性的。美国富兰克尔说,“不存在任何情况下,对任何学生都行之有效的唯一的‘最佳方法’”。因此现代教学应根据教学目的、内容和学生选用不同的方法,并把几种教学方法配合起来使用。“教学有法但无定法”,应根据跟教学目的、内容、手段和组织形式等不同情况采用不同的方法。如《三角形的面积》和《平行四边行的面积》教学方法就不同,教学《平行四边形面积》宜采用数格子发现法,《三角形的面积》就适合合作探究法。有经验教师即使教同一年级不同的班,教法也不完全相同。但是也有的同志与上述原则相反,想搞一个普遍适用的教学方法,也有的同志想推广某一个教学方法或某一个课堂教学结构于各个年级,使每一节课都按照同样的模式进行教学,这种做法不符合唯物辩证法,还容易束缚教师的手脚,限制教师的创造性,因而不利于更好地提高小学数学教学质量。
  五、针对个体差异选择教学方法
  每个学生的智力水平、学习风格、知识储备、性格特点、家庭环境等方面都不相同,个体的个别差异表现在很多方面,一般分为三类:①智力与原有知识;②成就动机及相应的个性特征;③学习风格。当这些学生坐在同一间教室里学习,就有不同的学习结果。而传统教学采用整齐划一的“一刀切”方法,忽视学生个别差异,显然是不科学的。新课标要求“为了一切学生,注重学生全面发展”。为了达到该教学目的,我们必须要转变观念,更新教学手段,选择能达到这种效果的教学方法。根据目前试验结果,趋向于把班级教学、分组教学和个别教学结合起来,实行因材施教的方法,这样既能面向全体,也能注意到个别差异。
  人们常说:善教者,师逸而功倍,不善教者,师勤而功半。因此,我认为:我们要加大学习力度,更新教学观念、在深入领会新课标精神和认真钻研教材的基础之上,创新教学模式,运用符合学生认知规律的教学方法进行教学,才能提高小学数学教学质量,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其他文献
如何高效的进行毕业班数学总复习是每个数学教师所关注的问题。近年来,由于中考压力大、时间紧、任务重等原因,不少教师打着“减轻学生负担,培养学生素质”的口号,仍机械的进行着题海战术,把大量的习题推给学生,让他们课上做,课下做,整日忙忙碌碌,弄的头晕脑胀。虽然这种方法可以做到滴水不漏,增加习题的覆盖面,但多数学生没有深入理解,只能机械的模仿,一旦习题有所变化,又一筹莫展,结果是师生出力不少,收效却甚微。
期刊
摘 要:物理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普通高中物理课程标准(实验稿)》把物理实验和科学探究一并提出能力要求,明确了物理实验和科学探究的关系。在高中物理新课程的各个模块中都安排了一些科学探究和物理实验。下面谈谈本人对高中物理探究性实验教学的一些浅显的看法。  关键词:高中物理;探究;实验ttp  一、培养学生观察能力,构造严谨思维体系  教师在演示实验中,要让学生明确实验观察的目的,其次要让学生
摘 要:在数学课堂教学中,利用多媒体对文字、图像、声音、动画等信息进行处理,形成声、像、图、文并茂的多媒体教学系统,进行视、听、触、想等多种方式的形象化教学,既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又有利于学生对数学教学内容的理解和掌握,弥补了传统教学方式的直观感、立体感和动态感等方面的不足,使一些抽象、难懂的内容变得易于理解和掌握,能取得传统教学方法无法取得的效果。  关键词:多媒体;优化数学;课堂教学  在数
摘 要:培养初中学生的创造能力是创新能力是新课标中明确提出的要求。初中物理是一门具有工具性、思维性、实践探究性的学科,这非常有利于培养学生对物理的学习兴趣和创造能力。把物理教学与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结合起来,反过来也有利于提高物理课堂教学的效率。本文主要在物理课堂教学实践的基础上,就物理教学中培养初中学生创造能力的策略进行探讨。  关键词:物理教学;初中学生;创造能力;培养  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是适
摘 要:阅读是一种语言交际形式,也是人们获取信息知识的重要手段。《中学英语教学大纲》明确规定:中学英语教学要“侧重培养阅读能力”。培养阅读能力越来越被广大中学师生所重视。尽管我国的英语教学历来重视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但由于传统的英语教学过多地承担了词汇、语法等基础知识的教学任务,英语教师常把大量的时间、精力用于知识点的传授、复习、掌握和操练上,专门的阅读训练,尤其是以语篇能力、思维能力和阅读技巧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