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过程”多停留一会

来源 :国际市场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ahongli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活动重在过程而不是结果”的说法并不新鲜,然而却颇为时尚。有不少人对此一说深信不疑。不过,冷静思考,在竞争异常激烈的当下,如果信奉“活动重在过程而不是结果”是有风险的,有时甚至要付出不小的代价,比如时间的代价、金钱的代价……谁不知道,时间就是金钱,时间就是生命,讲究效率、获得高回报,这是合情合理的,所以谁都巴不得做出优异成绩,图个好收益。从这个角度说,随便干什么事,怎么可以不考虑结果,怎么可以无视结果?因而,从实际出发,倡导并践行“活动重在过程而不是结果”,就显得难能可贵了。
  其实,我们之中有不少人并没有真正懂得“活动重在过程而不是结果”的真谛。倡导“过程”而漠视“结果”者确实也是想把事情作好,将有关的活动、包括经济活动搞得有声有色,给自己脸上增光的,表面上似乎将“结果”看得很淡,但倘若有好的“结果”,也不会去排斥的,甚至还会窃喜不已。说到底,心中还是将结果放在很重要的位置。那么,在看重功利、在乎结果的现实生活中,到底有没有名副其实的“重在过程而不是结果”的活动呢?
  答案是肯定的。环视四周,好像这一类活动还真不少。比如,年轻妇女逛街购物。切莫以为,她们喜欢上街购物,真的是要把时尚的、便宜的东西买回家。如果从统计学角度作一番调查,可以发现,她们购物根本就不在乎时间,只要没有紧急事情,她们就会从这家商店逛到另一家商店,粗不在意回家有没有买到什么好东西。之所以这样,是因为她们特别喜欢购物这个“过程”而不是“结果”。又比如,去形形色色的展览会、博物馆、科技馆参观,虽然参观者都带着明确的目的而去,或者说参观是有所选择的。但事实上,参观时不可控因素比较多,很难聚精会神地集中注意力,故而单从获得更多新信息的要求衡量,肯定不如在学校或者家里静心而有效果。然而,参观者仍然不无兴致,不怕疲劳,以至留连往返。这是什么缘故?原来,参观者从那里可以感受其他场合少有的热闹气氛和刺激因素,可以感染到异乎寻常的人文气息。虽然这些构不成参观的结果,而且,激动、兴奋、欣喜会像一阵风很快过去,学到的新信息、新知识支离破碎、不足挂齿……可是,参观者对参与这类活动从不懊悔,也从不犹豫。
  由此类推,商贸谈判,办展览会,对外交流,甚至绘画、跳舞、下棋、钓鱼、爬山、探险、旅游等一切经济活动、文化活动……好像都应该属于“重在过程而不是结果”的这一类活动。有人调查发现,绘画艺术家拿起画笔,并不是非要创作出什么好作品来,他们往往是习惯性地为绘画而绘画。换句话说,他们真正喜爱的是绘画这一过程。因为只有通过绘画这—对自己来说特别娴熟、特别亲切的活动,才能让自己重游与绘画相关的心路历程,回味常人无法感觉的情感体验,从而享受个中的无限快乐。当然,像商贸谈判这一类的经济活动,既不应该排斥“结果”,更不应该漠视“过程”,如果没有一个好的“过程”,哪有好的“结果”?
  那么,为何这么多人如此信奉“活动重在过程而不是结_果,’呢?其中必然有内在原因。有人说,这是一种放松,为了赶任务、攻难关,搞得心力交瘁,需要有这类活动缓解。有人说这是一种调剂,脑力劳动与体力劳动由身体不同的部位承担,交替轮换,有利于身心健康。有人说。这是娱乐的需要,人总不能不停地工作,娱乐一很有必要……说得都很有道理。然而,笔者看来,“活动重在过程而不是结果”应当有更深刻的涵义。简言之,它跟人类的天,洼有毛即主要为了体验。
  什么是体验?说得通俗一点,就是亲身经历追寻某种感受的过程。赫胥黎(AIdous Huxley)指出,对一个人来说,体验不是指发生了什么,而是指对所发生的自己做了什么。对此,克森特米哈伊(Mih&ly CslkszentmjhaIyl)用“目的存在于活动本身”来刻画或许最能说明体验的真谛。像爬山、跳舞、下棋、钓鱼、探险等一类活动,参与者投身其中是压根儿不会想到要取得什么结果的。假如这类活动主要以结果论英雄,把活动看作是一种手段,美好的情感体验顿时化为乌有且不说,到头来即便取得所谓的“结果”,对活动体验者来说又有什么意义呢?生活经验告诉我们,你要知道梨子的滋味,就必须亲自咬一口细细品尝,而不是马上吃下去。
  活动的结果与活动的过程两者对立统一,何者更为优先、更为重要?或许不同性质的活动,不同的活动者,以及同一个活动者在不同的发展时期,不能一概而论。但是,每个活动者采取怎样的态度参与其中,不可回避。
  无论如何,我们都必須作出选择,即你作为活动的参与者是着眼于活动的结果还是重在过程。不辨味道、囫囵吞枣把梨子吃到肚子里,固然有不错的“结果”——吃得又快又多,然而这不是体验,因为他连梨子的真正滋味都来不及辨别。如果你重视品尝梨子的过程,细嚼慢咽,吃下去的梨子数量自然比别人少(实际吸收的营养未必少),但是获得的体验肯定要比别人真切,比别人来得深沉。
  体验虽然不能与显见的结果画等号,不过它留存在活动者的脑海中,却是不可多得的宝贵的精神财富,它会跟随人的发展日积月累,还会发酵、转化、升华。说不定到了哪一天,它还会给你带来惊喜,带来无穷的快乐。
其他文献
有三个好朋友,平时以兄弟相称,那年单位减员,三人都下岗了。半年后,三人合伙开了一个小公司。  开始,生意还不错,后来,竟越来越红火。然而,问题随之来了,三人的经营理念产生了分歧,而且越来越严重,甚至到了貌合神离、背道而驰的地步。結果,生意每况愈下,无法维持了,最后,不得不关门大吉。  毕竟是好朋友,财产分割没出现争议,老大和老二先让年龄最小的老三挑。老三什么都没要,只要了办公室的电话号码。  老大
唐代须眉男儿对姿容的注意不在女子之下,他们头戴簪花、以香熏衣、使用唇膏、浑身刺青,可以说是风流倜傥。善于修饰的男子往往会引起世人的瞩目,他们的装饰打扮对社会风俗的趋向会产生很大的影响。     诗人作美文皇帝赏簪花    簪花,古代又称插花,是将花朵插在发髻或冠帽上的一种装饰方式。所戴的花可以是真花,也可以是用丝帛或其他材料制作的假花。这本来是妇女的打扮,但是在唐代,男子居然也戴起了簪花,而且还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