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支撑佛教慈善的理性包括佛教的“缘起论”、“不二论”、“果报论”和“往生论”、“六度”、戒律等教义、大乘佛教的“菩萨”精神。菩萨精神基于缘起理论,旨在体现无我、平等的观念,从而构成了佛教慈善的基本德性,依此支撑佛教以“无缘大悲”为显著特点的慈善行为。佛教主张先“拔苦”后“与乐”,“拔苦”为悲,“与乐”为慈,构成了菩萨慈悲基本的行为方式,这种慈悲方式基于佛教“不二法门”的世界观,导致其布施行为的特点表现为一种无上的清澈、彻底、轻松,无上的宽容、包涵、体谅和信任。佛教的“因果报应”理论一直是深刻影响并推进社会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