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口切开Ⅰ期治疗肛周脓肿的临床治疗分析

来源 :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cqccqccq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目的:探讨Ⅰ期手术治疗肛周脓肿的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收治肛周脓肿患者经行内口切开Ⅰ期治疗的临床资料。结果:所有病例均治愈,无肛瘘形成和脓肿复发。结论:内口切开治疗肛周脓肿,使肛周脓肿达到Ⅰ期治愈目的,疗程短,患者痛苦少,避免了切开引流术后脓肿复发和肛瘘形成致Ⅱ期手术。手术效果满意,无并发症,值得临床应用和推广。
  关键词:内口切开 Ⅰ期治疗 肛周脓肿
  doi:10.3969/j.issn.1007-614x.2010.18.072
  
  资料与方法
  
  2003~2007年采用内口切开Ⅰ期治疗肛周脓肿患者46例,男32例,女14例;年龄16~52岁,平均34岁,以20~40岁居多;病程多为5~10天;其中低位肌间脓肿25例,坐骨直肠窝脓肿13例,肛管深间隙脓肿5例,直肠黏膜下脓肿3例。将46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分别行内口切开Ⅰ期治疗(治疗组26例)和切开引流术(对照组20例),两组在年龄、性别、病程等方面具有可比性。
  治疗方法:①术前准备:术前常规备皮,排空大小便,避免大便干燥,不进行清洁灌肠,术前可口服抗生素。两组均行骶管麻醉。②手术治疗:治疗组:病人取侧卧双腿屈曲位,于脓肿压痛或波动感最明显处做与肛门呈放射状切口,切开皮肤及皮下组织,钝性分离达脓腔,打通脓腔内的间隔,彻底排出脓液,清除坏死组织,用双氧水、生理盐水冲洗脓腔,并了解脓肿的大小、范围及位置,充分扩肛,术者食指伸入肛内作引导,另一手持探针经脓腔找内口,即找到原发感染之肛腺口,此处多有红肿、硬结节、凹陷、溢脓之管口,判断正确无误后,探针自内口穿出。如脓肿位置低居肛提肌以下者,以探针做引导,完全切开内口和脓腔,并将内口向内延长0.5~1cm,修剪边缘为V字形,切口再次冲洗后放置凡士林纱布条引流。如脓肿位置深,内口与脓肿之间的通道高于肛管直肠环者,在彻底清理脓腔后,将内口切开0.5~1cm,修剪边缘为V字形,然后自探针内口端牵引一橡皮筋从脓腔口引出,切开皮肤及黏膜,收紧橡皮筋,用粗丝线结扎。远端橡皮筋应留一定长度,供换药和缩紧橡皮筋用。脓腔放置凡士林纱布条引流。对照组:单纯行脓肿切开引流。③术后处理:术后卧床休息,保持大便通畅,静脉滴注抗生素治疗,可选用对革兰阴性杆菌有效的抗生素,2种联合应用,进低渣饮食,用0.01%高锰酸钾溶液清洗伤口2~3次/日,大便后1次。术后1~2天换药1次,对挂线患者术后3~5天紧缩橡皮筋1次,7~15日后橡皮筋自行脱落。
  
  结 果
  
  治疗组:创面愈合时间16~22天,平均19天。3例有轻度肛门下坠不适感,3天后症状渐消失。随访0.5~1年无脓肿复发及肛瘘形成。对照组:创面愈合时间20~28天,平均24天。有3例脓肿复发;有8例形成肛瘘,行肛瘘Ⅱ期挂线治疗。两组从脓肿复发、形成肛瘘和创面愈合时间进行比较,内口切开治疗肛周脓肿手术一次性成功,疗程短,患者痛苦少。使肛周脓肿达到Ⅰ期治愈目的,避免了切开引流术后脓肿复发和肛瘘形成致Ⅱ期手术。使患者的病程有了较大幅度的缩短,手术效果满意。两组均无肛门失禁、肛门狭窄,无肛门外观畸形等并发症,肛门功能正常。
  
  讨 论
  
  肛周脓肿是指直肠肛管周围软组织内或其周围间隙发生的急性化脓性感染,并形成脓肿。脓肿自行破溃或切开引流后常形成肛瘘。脓肿是肛管直肠周围炎症的急性期表现,而肛瘘则为其慢性期表现。我们在多年的临床实践中发现,传统的肛周脓肿切开引流手术,虽然方便易行,但术后常形成肛瘘和脓肿复发,使患者需进行Ⅱ期手术。为了使两次手术一次性完成,减少患者的痛苦和降低费用,我院于2003~2007年,采用内口切开Ⅰ期治疗肛周脓肿。
  绝大部分直肠肛管周围脓肿由肛腺感染引起。肛腺开口于肛窦,多位于内外括肌之间。因肛窦开口向上,腹泻、便秘时易引发肛窦炎,感染延及肛腺后首先易发生括约肌之间感染。直肠肛管周围间隙为疏松的脂肪组织,感染极易蔓延、扩散,感染向上可达直肠周围形成高位肌间脓肿或骨盆直肠间隙脓肿;向下达肛周皮下,形成肛门周围脓肿;向外穿过外括约肌,形成坐骨肛管间隙脓肿;向后可形成肛管后间隙脓肿或直肠后间隙脓肿[1]。
  肛周脓肿常见的致病菌有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链球菌和绿脓杆菌,偶有厌氧性细菌和结核杆菌,常是由多种菌混合感染[2],主要症状是肛周持续性疼痛,受压和咳嗽时加重,行走不便,坐卧不安,肛门周围皮下脓肿全身感染症状不明显,局部皮肤明显红肿、触痛和硬结,脓肿形成后有波动感,必要时行穿刺证实,深部脓肿常有全身感染症状,如发热、乏力、食欲不振、寒战、恶心等,局部由持续性涨痛而逐渐加重为明显跳痛,有时有反射性的排尿困难,大便里急后重,排便时疼痛加重[3]。如不及时切开,常自行破溃形成肛瘘。肛周脓肿一旦形成,很难自愈,要等待脓肿自行破溃,形成肛瘘,可能会引起炎症扩散和增加患者的痛苦,因此手术是必需的,而且手术越早越好,肛周脓肿手术的原则是充分引流,正确寻找处理内口,彻底清除原发感染病灶,使患者避免二次手术之苦。
  内口切开Ⅰ期治疗肛周脓肿的关键是正确寻找处理内口,寻找内口时动作要轻柔,顺其自然走向探查,不要盲目粗暴,以免造成假内口,术中要分清脓肿所在间隙层次,要防止切开过浅导致引流不畅而残留死腔,又要防止不必要的损伤,切口要大,利于充分引流,切口边缘要整齐,愈合后肛门不易变形。因炎症期组织水肿,止血要彻底,以免造成术后大出血。要重视术后换药,保证引流通畅,创面清洁,使肉牙组织由里向外,由深向浅生长,避免形成假性愈合,查看橡皮筋的松紧。肛周脓肿是临床较常见病,传统的治疗方法是单纯切开引流,手术简单,但术后肛瘘形成和脓肿复发率高,需再次手术治疗,给患者带来痛苦和经济负担。内口切开Ⅰ期治疗肛周脓肿能达到Ⅰ期治愈的目的,克服了分期手术疗程长、痛苦大、需二次手术的缺点。
  
  参考文献
  1 外科学,2006:524-525.
  2 吴阶平.黄家驷外科学.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6:1256.
  3 临床技术操作规范.普通外科分册.中华医学会.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5:141-142.
其他文献
摘 要 目的:探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后并发症的预防。方法:分析425例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基本情况。结果:425例腹腔镜胆囊切除,除11中转开腹,8例出现术后并发症外,其余均在腹腔镜下手术成功,效果良好,无严重并发症发生。结论:良好的外科医师职业道德意识、严格掌握手术适应证,科学熟练地解剖方法和精细、严谨的手术操作、围手术期各环节合理处置是避免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术中胆管损伤及术后严重并发症发生的关键。 
伴随我国经济的稳定发展,促使我国已经成为世界上最大的农业种植大国。其中在芒果种植的过程中,由于对田间护理以及病虫害方式的要求相对较高,导致其种植的面积相对较少,而且
随着大型牛场的不断建设,牛疾病发生几率随之提高。特别是犊牛疾病的出现与死亡不断增加,成为引起牛场经济损失相对较为严重的影响因素。脐带属于连接胎儿与胎盘的重要细带,
目的:回顾性分析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治疗结果。方法:分析2005年3月~2008年9月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91例患者,男53例,女38例,年龄20~65岁,有明显外伤史者
羊胃肠炎是养殖户养羊当中较为常见的一种胃黏膜和胃黏膜深层组织出现的一种出血性/坏死性炎症表现,在羊的养殖中这种病症表现严重,会导致阳出现比较严重的消化功能紊乱的症
我院地属宁夏南部山区基层医院,手术室设备相对简陋,对于儿外的普通外科手术,常因麻醉的风险太大而放棄治疗。近年来我院对小儿下腹及以下手术采用氯胺酮复合骶管麻醉的方法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农作物增产最关键的是种、水、肥,主要粮食作物的生长,不光是要求正常的生长,还要根据其生长过程中不仅对所需的各类营养成分来衡量生长状况,还要对危害其生长的各种因素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