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初中化学备课技巧

来源 :数理化学习·教育理论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engaipa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凡事予则立,不予则废”这句话我感触很深.教师的教学工作包括备课、课堂教学、作业批改与辅导、学习成绩考试与评定等基本环节,其中备课是教学活动的重要一环.因为备好课是上好课的前提,所以备课对于每一位教师来说,都是不可忽视的基本功.做好教学前的备课非常重要.
  一、要明确教学目的
  教师要深入的研究课程,熟悉教学内容,理清教学思路,弄清本次教学要让学生“学会什么”.例如,洋思中学就有一个好的做法,教师在课前三分钟将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投影到黑板上,让学生明确的知道本节课该掌握什么,做到心中有数.当然,也不一定就拘泥于这一种形式,也可以在结课时再整理一下整节课的内容,总结一下教学的目的.
  二、根据教学内容选择合适的教学方法
  1.以让学生观察物质及其变化的现象为主的方法,适于学生学习物质的性质,变化规律,实验技能的内容的教学.但在这时教师要做好准备纠正学生“做实验,看热闹”的不良认识和行为,给予正确引导,让学生既看热闹又看门道,培养学生观察能力,表述能力,形成化学思维方式.
  2.教师启发式的讲述为主的方法,适合物质结构,分子,原子等一些抽象内容的教学.再配合多媒体教学手段的运用,图文并茂,形象生动,为教师减轻了负担,又有助于学生理解微观、抽象的知识,增强了学生的感性认识,帮助学生进行理性思考,从而通过现象归纳出本质和规律.
  3.组织学生练习,讨论的实践活动为主的方法,适合做化学计算题,化学用语,制取物质方法的教学.例如,关于化学式的计算,化学方程式计算、溶质质量分数计算可采用练习的形式,最好加入竞争机智,以组为单位比赛(以正确率和时间为标准),元素符号可采用“接龙”游戏,“比比谁最多”等游戏比赛形式记忆.物质制取方法可鼓励学生设计创新怎样节省药品,收集更多、较纯的产物来讨论研究.培养学生团结精神、创新意识、竞争意识,良好的心理品质和思维能力.
  三、难点的突破方法
  1.化学是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可充分利用实验(实验一定要多用,而且要试做,做好充分准备,确保实验效果在正常情况下成功)和其他直观教具,引导学生观察总结,培养学生观察能力和思维综合能力.例如,氧气性质教学可通过四个氧气性质实验,让学生观察,教师做好引导工作让学生描述归纳氧气的性质.这样会大大提高学生学习兴趣,提高学习能力,增强学生学习效果.如燃烧这一节里,用一支蜡烛进行熄灭蜡烛的方法的讨论并让学生自己动手实验,可以吹,可以扇,可以罩一个玻璃杯,可以浇水,可以等它烧光,可以切掉下半部的蜡烛等.通过实验让学生更直观的了解到灭火的方法和原理.对于不同的物质燃烧可以选择不同的更快速,更合适的方法去灭火.
  2.分析阐述要突出本质.要教师选择好语言和阐述方式.例如,置换反应的讲解一种单质和一种化合物反应生成另一种单质和另一种化合物的反应.刚刚接触化学,看到化学方程式学生对这种反应类型实质似懂非懂.但如果教师仔细研究一下这种反应类型的化学方程式.例如,Zn+H2SO4= ZnSO4+H2↑只是Zn打破了H2SO4的组成,替换H2SO4中的H2部分形成ZnSO4.就像学生单打羽毛球,去了一个人替下了正玩着的两个人中的一个人.形成初步的置换反应的概念,再深化.
  3.结合练习、复习促进巩固发展.在这过程中进行复习方法指导.指导学生学法.复习使学生对知识的识记、掌握、深化、提高、迁移过程更条理化、系统化.
  4.基本概念教学中抓关键字词教学,同样指导学生形成概念抓关键字词的学习方法.例如,溶解度概念的教学,抓住其中四方面“温度”、“100 g溶济”、“饱和溶液”,单位:g.单质,化合物的概念要满足两个要素:元素种类和物质类别.
  5.对于元素化合物知识,在备课过程中,教师要抓准元素化合物知识的内在联系,研究学法,避免学生死记,否则会使学生减少学习积极性,造成学生“难学、难记”,形成化学“繁”的不良认识.加强练习,指导学生试用比较法、列表法、图解法加强知识的记忆.
  备课还应注意这样几个问题:(1)化学基本概念内容的讲解时注意其内涵、外延,指导学生分清概念间区别.例如置换反应与复分解反应的区别就是置换是替换,复分解是交换.可用字母式分别来表示,强化他们两者之间的区别,便于学生掌握.(2)钻研例题,弄清例题与例题,例题与习题间的关系.如化学方程式和溶液质量分数相结合的综合计算可选反应中生成气体的作例题,再逐渐深化到生成沉淀,或既有沉淀又有气体的及反应物中含杂质的.最好采取边讲边练的形式.(3)解剖习题分清层次,属巩固还是技能训练,能力培养.属专题还是知识综合.(4)实验课要明确实验意图,是为了激发兴趣,为了创设情境,还是为了培养操做能力.(5)备课中教师应根据学生的认知特点、原有的知识基础、经验、思想和生活关注点,多创设让学生自由活动和展示自我的内容,使学生通过学习获得欣赏自我、体验成功的喜悦.
  总之,教师要认真对待备课这一环节,做好从整体到局部的充分准备,才能使我们的课堂教学更完备.
  [江苏省泰兴市洋思中学 (225400)]
其他文献
目的:观察在保留自主呼吸下的纤支镜辅助气管插管期使用不同组合镇静镇痛药物对记忆等的影响. 方法:45例行颈椎手术患者随机分成三组,每组15例.A组为芬太尼l u g.kg~,B组为芬
摘要:情感在学生的学习和生活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是学生获取知识的动力和源泉.本文主要针对初中数学教学研究,通过分析情感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重要性,重点探讨如何使重要性得以有效发挥.  关键词:情感;初中数学;重要性  一、情感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重要性  1.因为爱所以爱  教师作为传道授业解惑者,是引领学生学习和成长的导师.“亲其师,信其道”.学生是把“爱教师”和“爱他所教的学科”直接联系着的.因此
摘要:创新教育要求学生全面发展,教师也要在引导学生全面发展的目标中改进自己,促使自己全面发展.化学是初中阶段一门重要的课程.教师应注重创新教育更好的培养学生创新能力.  关键词:初中化学;创新教育;实践  一、初中化学创新教育对学生和教师的基本要求  1.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开发创造力  创新教育促进了学生的全面发展,开发学生的创造力.初中化学教学主要是根据化学现象归纳总结化学规律,教授学生知识.
学困生是指那些暂时学习能力差、课堂上表现积极性不够、学习成绩还需要提高的学生.学生成绩不理想,纵然原因很多,但课堂上“夹生饭”吃得太多,是造成学习后进的一个重要原因.因此,发挥教师的主导和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学生少吃“夹生饭”是我们当前教育改革课堂教学方法,争取大面积提高教学质量的一个重要课题.对此,我谈谈自己在教学实践中的几点尝试.  一、抓住时机,打开质疑问难的缺口  课堂教学中,一些学困生起先
摘要:主题式教学主要是指以生活中的各项值得探究的问题为课堂的焦点来统领书本上的知识,构建一个从问题出发而找到解决办法的思考和教学体系.当前,在新课改的推动下,虽然数学的教学方式有了多种多样的变化,但却陷入了教学以及讲课方式过于形式化的泥沼,这对我国的数学教育事业的发展不利,必须改变这一现状.对此,我们顺应要求提出了“主题式教学”的思想,其设计目的在于淡化在教学的过程中的形式因素,强调教学的实质.本
学新课程标准指出:“要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让学生亲身经历将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模型并进行解释与应用的过程.”显然,经历学习体验是教学改革的重要着力点,体验式教学模式正是在这个基础上形成的.笔者就体验式教学模式在数学课堂教学中的应用,谈谈自己的一些思考和实践.  一、前提:改变教师的教学观念  在传统的数学教学活动中,我们采用的教学模式往往是以教师的主动讲解和学生的被动接受为主要方式,不太重视学
在初中物理教学中实施情境教学,是新课改教学理念的落实,也是素质教育的要求,目前,如何在教学中创设情境,已成为初中物理教师研究的重要课题.基于此,本文结合自己的初中物理教学实践,对教学中的情境创设作如下几方面的探究.  一、初中物理情境创设应遵循的原则  首先,在初中物理教学中创设情境要遵循目的性的原则.教学的目的是培养学生的物理科学素养,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因此,情境的创设要以课程的教学目标为核心
摘要:虽然新一轮课程改革在很大程度上促进了初中数学教学的发展,但在教学实践中也逐渐暴露出了一些问题.如,学生的问题意识淡薄就是其中较为明显的一个.因此,初中数学教师必须要加强学生问题意识的培养,指导学生正确地解决数学问题.本文就初中数学教学中学生问题意识的培养提出几点建议.  关键词:初中数学教学;问题意识;培养建议  一、加强教学情境的设置  数学的问题通常有两种提出方式,一种是通过教师的引导提
《新课标》指出:教师应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向学生提供充分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帮助他们在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与技能、数学思想与方法,获得广泛的数学活动经验.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教师是数学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教师必须依据学生年龄特点和认识特点,设计探索性和开放性的问题,给学生提供自主探索的机会,让学生在观察、实验、猜测、归纳、分析和整理的过程中去理解一个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