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指出:“经济体制改革是全面深化改革的重点,核心问题是处理好政府和市场的关系,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发挥政府作用。”本文结合我国实践,从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的必要性入手,分析了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构建现状,并提出几点建议。
关键词 资源配置 市场 政府
一、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的必要性
(一)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现状分析
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中,存在着市场体系不完善、政府干预过多和监管不到位问题。过去政府直接配置资源过多,对经济活动干预过多,例如行政垄断,对非公有制经济存在歧视性政策等等,妨碍了公平竞争的市场经济体制的形成和发展。同时,政府本应做的加强监管、公共服务、社会管理又做得不够。也就造成了政府一方面“越位”管理,另一方面又处于“缺位”状态。所以,明确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地位和作用十分重要。
(二)市场机制能够推动生产要素流动和优化资源配置
市场是资源配置基础的机制。市场机制能够促使企业不断创新,实现优胜劣汰,能够通过价格杠杆和竞争功能,实现资源的合理配置,达到经济活动各方面的协调和平衡,能够发挥市场对各种经济信号比较灵敏的优势,促进生产和需求的协调和均衡。我国现在实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以社会主义经济制度为基础的经济模式,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基础性作用。其特征之一就是资源配置市场化,市场机制是推动生产要素流动和资源优化配置的基本运行机制。要遵循价值规律的要求,资源配置到效益较好的环节,从而实现资源的合理配置。在竞争机制的作用下,促进企业改善经营条件,实现优胜劣汰,使资源在部门内得到优化配置。
二、如何实现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的建议
(一)完善法律法规、形成公平公正、竞争有序的市场体系
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法律法规的作用不可或缺。创造公平竞争的发展环境,让市场的优胜劣汰功能在解决各地产业发展同构化、同质化过程中发挥主要作用,确保投资效益。要打破地区和行业垄断,为经济发展注入新的动力和活力。同时建立平等的市场规则,由市场形成价格,依靠市场规则、市场竞争、市场价格实现效益最大化,形成公平公正、竞争有序的市场体系。不断健全和完善产权交易市场。要形成全国统一配置资源的大市场,建立全国性的信息平台,形成更为充分的竞争机制。推动资源在更广范围内实现优化配置,避免因制度不统一形成制度性交易成本悬殊。
(二)健全现代产权保护制度
健全现代产权保护制度是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的根本前提。各种生产要素的自由流动是市场经济的本质特性,产权清晰是市场机制和市场交易能够有效运转的前提。产权不清晰,就不会存在交换关系和供求关系,也就不会产生市场机制,当然更谈不上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为了达到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的目的,就必须健全归属清晰、权责明确、保护严格、流转顺畅的现代产权制度,以保证各类财产、资源、生产要素的配置效率,使效率达到最优。
(三)处理好政府与市场的关系
处理好政府和市场的关系,更好地发挥政府作用是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的重要保障。亚当斯密在《国富论》中将市场比作看不见的手,政府则是看得见的手。改革开放以来,在经济发展过程中,政府这只看得见的手对微观经济领域干预过多,而在宏观经济领域的作用发挥不够。十八届三中全会对市场作用的提法由“基础性作用”升级到“决定性作用”,这充分说明我们党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认识、对政府和市场关系的认识、对市场资源配置重大作用的认识都有了新的重大突破。今后,市场这只看不见的手在资源配置中的作用将得到充分发挥,经济的活力、效率也将因此而得到大幅提升。同时,政府将会大幅度减少对资源的直接配置,取消对微观经济活动的直接干预,更好地发挥政府在宏观经济领域的作用,推动资源配置依据市场规则、市场价格、市场竞争实现效益最大化和效率最优化。
(四)创建开放型经济新体制
对外开放不仅使我国充分利用国际市场和资源大力推进经济发展,而且也为国内改革提供了市场经济发展的经验,为促进改革提供了动力,注入了活力。开放型经济的主要特征是:要素、商品与服务在不同国家之间自由流动,从而实现全球范围内的最优资源配置和最高经济效率。为了适应今后全球经济的发展,我们必须创建开放型经济新体制。一方面,要放开投资准入,建立统一、公平、透明的投资准入体制,使微观主体获得更大的自主投资权限,使政府部门从项目审批向反垄断和安全审查等宏观管理职能转变。另一方面,要加快自由贸易区建设。自由贸易区建设已经成为我国新时期对外开放的新战略。第一,自贸区可营造进出口增长的良好环境,为我国进出口增长提供制度性保障,还将提高我国在国际贸易谈判中的地位和话语权。第二,自贸区可打造新的进出口增长点。自贸区可以降低出口成本,增强出口竞争力,提高出口利润,从而成为出口新的增长点。
参考文献:
[1] 师军惠.如何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J].当代经济,2014(9).
(作者单位:兰州商学院长青学院)
关键词 资源配置 市场 政府
一、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的必要性
(一)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现状分析
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中,存在着市场体系不完善、政府干预过多和监管不到位问题。过去政府直接配置资源过多,对经济活动干预过多,例如行政垄断,对非公有制经济存在歧视性政策等等,妨碍了公平竞争的市场经济体制的形成和发展。同时,政府本应做的加强监管、公共服务、社会管理又做得不够。也就造成了政府一方面“越位”管理,另一方面又处于“缺位”状态。所以,明确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地位和作用十分重要。
(二)市场机制能够推动生产要素流动和优化资源配置
市场是资源配置基础的机制。市场机制能够促使企业不断创新,实现优胜劣汰,能够通过价格杠杆和竞争功能,实现资源的合理配置,达到经济活动各方面的协调和平衡,能够发挥市场对各种经济信号比较灵敏的优势,促进生产和需求的协调和均衡。我国现在实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以社会主义经济制度为基础的经济模式,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基础性作用。其特征之一就是资源配置市场化,市场机制是推动生产要素流动和资源优化配置的基本运行机制。要遵循价值规律的要求,资源配置到效益较好的环节,从而实现资源的合理配置。在竞争机制的作用下,促进企业改善经营条件,实现优胜劣汰,使资源在部门内得到优化配置。
二、如何实现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的建议
(一)完善法律法规、形成公平公正、竞争有序的市场体系
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法律法规的作用不可或缺。创造公平竞争的发展环境,让市场的优胜劣汰功能在解决各地产业发展同构化、同质化过程中发挥主要作用,确保投资效益。要打破地区和行业垄断,为经济发展注入新的动力和活力。同时建立平等的市场规则,由市场形成价格,依靠市场规则、市场竞争、市场价格实现效益最大化,形成公平公正、竞争有序的市场体系。不断健全和完善产权交易市场。要形成全国统一配置资源的大市场,建立全国性的信息平台,形成更为充分的竞争机制。推动资源在更广范围内实现优化配置,避免因制度不统一形成制度性交易成本悬殊。
(二)健全现代产权保护制度
健全现代产权保护制度是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的根本前提。各种生产要素的自由流动是市场经济的本质特性,产权清晰是市场机制和市场交易能够有效运转的前提。产权不清晰,就不会存在交换关系和供求关系,也就不会产生市场机制,当然更谈不上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为了达到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的目的,就必须健全归属清晰、权责明确、保护严格、流转顺畅的现代产权制度,以保证各类财产、资源、生产要素的配置效率,使效率达到最优。
(三)处理好政府与市场的关系
处理好政府和市场的关系,更好地发挥政府作用是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的重要保障。亚当斯密在《国富论》中将市场比作看不见的手,政府则是看得见的手。改革开放以来,在经济发展过程中,政府这只看得见的手对微观经济领域干预过多,而在宏观经济领域的作用发挥不够。十八届三中全会对市场作用的提法由“基础性作用”升级到“决定性作用”,这充分说明我们党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认识、对政府和市场关系的认识、对市场资源配置重大作用的认识都有了新的重大突破。今后,市场这只看不见的手在资源配置中的作用将得到充分发挥,经济的活力、效率也将因此而得到大幅提升。同时,政府将会大幅度减少对资源的直接配置,取消对微观经济活动的直接干预,更好地发挥政府在宏观经济领域的作用,推动资源配置依据市场规则、市场价格、市场竞争实现效益最大化和效率最优化。
(四)创建开放型经济新体制
对外开放不仅使我国充分利用国际市场和资源大力推进经济发展,而且也为国内改革提供了市场经济发展的经验,为促进改革提供了动力,注入了活力。开放型经济的主要特征是:要素、商品与服务在不同国家之间自由流动,从而实现全球范围内的最优资源配置和最高经济效率。为了适应今后全球经济的发展,我们必须创建开放型经济新体制。一方面,要放开投资准入,建立统一、公平、透明的投资准入体制,使微观主体获得更大的自主投资权限,使政府部门从项目审批向反垄断和安全审查等宏观管理职能转变。另一方面,要加快自由贸易区建设。自由贸易区建设已经成为我国新时期对外开放的新战略。第一,自贸区可营造进出口增长的良好环境,为我国进出口增长提供制度性保障,还将提高我国在国际贸易谈判中的地位和话语权。第二,自贸区可打造新的进出口增长点。自贸区可以降低出口成本,增强出口竞争力,提高出口利润,从而成为出口新的增长点。
参考文献:
[1] 师军惠.如何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J].当代经济,2014(9).
(作者单位:兰州商学院长青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