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禺《柔蜜欧与幽丽叶》“舞台说明”研究

来源 :校园英语·中旬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ongduzhica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柔蜜欧与幽丽叶》是我国著名戏剧大师曹禺的译作。曹禺不拘泥于原文的形式,添加了一些“舞台说明”。本文对其译本进行细致的探讨和分析,从宏观上把握曹禺“舞台说明”分为三大类,同时从三个方面分析了曹译本中“舞台说明”呈现出的特点原因,也探讨了“舞台说明”产生的价值。
  【关键词】曹禺 《柔蜜欧与幽丽叶》 “舞台说明”
  一、舞台指示与曹禺译作《柔蜜欧与幽丽叶》中的“舞台说明”
  众所周知,曹禺是20世纪我国著名戏剧大师。曹禺戏剧方面的卓越的才华掩盖其对莎剧翻译的贡献。曹禺剧作家身份的特殊性使得他的译本给我们留下了很多值得研究的地方。
  舞台指示(stage directions)是戏剧名词,它是剧本创作的一种艺术手段,主要表现为剧本里的叙述性文字说明。这里笔者不用戏剧名词舞台指示,而是用“舞台说明”,其原因是虽然曹禺先生添加的“说明”,属于部分舞台指示的范畴,但是并没有完全包括囊括舞台指示的全部内容,曹禺先生在《柔蜜欧与幽丽叶》的译者前记中,是这样表达的:为了便于演员去了解剧本,就不管自己对于莎士比亚了解多少,贸然的添了一些“说明”,这些体现了曹禺翻译思想的侧重点。曹禺一生虽只译过莎翁的这一部名剧。然而他深知,莎士比亚是16世纪的大诗人,他的作品的思想之广博,文采之富丽,实在难以十分确切的解释与翻译。所以他添加了舞台“说明”,目的是帮助人们了解莎士比亚,而不是曲解他。
  二、曹禺译作《柔蜜欧与幽丽叶》中的“舞台说明”
  1.“舞台说明”分类。曹禺舞台指示的分类,已经有学者进行过研究,但是存在不合理现象。其实曹禺在《柔蜜欧与幽丽叶》前言中,已经暗示了“舞台说明”的分类,笔者将曹禺“舞台说明”分为以下三大类:“人物的解释”“动作的解释”以及“情景的解释”。曹禺译作中“人物的解释”出现集中于新出场的人物,也就是在前文当中还没有出现的人物,主要解释的方面是人物的性格特点,表情状态等,这样做的目的是,对后面的情景埋下了伏笔,有提示作用,对人物的呈现更加的鲜活,便于演员理解剧本,便于演出使用;“动作解释” 主要是对原本没有出现动作的添加,对所作动作状态的描述等;“情景解释”,不仅符合当时的情景,而且也起着渲染一定气氛的作用。
  2.“舞台说明”实例分析。例一:Benvolio:[Intervening from behind.]Part,fools! put up your swords; you know not what you do.[Beats down their swords.Enter tybalt.]
  班浮柳:(过来干涉)分开,你们这些混虫!放下剑,你们不知道自己做些什么。【班浮柳想把他们的武器打落。正闹得不可开交,悌暴,凯布夫人的内侄,一个秉性如火的青年,也赶到,他一眼望见了班浮柳。】
  例二:Nurse:yes,madam,yet I cannot choose but laugh,to think it should leave crying,and say“Ay”.
  奶妈:(津津有味)是啊,太太——我简直忍不住地小,想想她不哭了,还说声“嗯”。例三: Benvolio: strike, drum.
  班浮柳:打起鼓来!【欢乐的鼓声送他们进入宅中】
  分析:例一中曹禺添加了悌暴是“秉性如火”的人物解释,加进了他对剧本中人物的理解。所以,悌暴直接厮杀起来,后来因为自己的脾气被柔蜜欧杀死。这样的人物描写对后来的情节起到了提示作用,让读者感觉到情节发展的合理性。例二中,“津津有味”描述的是奶妈说话这一动作的状态,体现了絮絮叨叨的性格特点。例三中,“欢乐的鼓声”渲染了当时欢快的氛围,符合上下文的情景。
  三、曹禺“舞台说明”产生原因分析
  第一,为了“演”出需要。“那时成都有一个职业剧团,准备演莎士比亚的《柔蜜欧与幽丽叶》,邀了张骏祥兄做导演。他觉得当时还没有适宜上演的译本,约我重译以下”这部译作闪现着曹禺的才华与诗情,译本优美流畅,独具一格。第二,曹禺本身对人物的热爱。“我一生都有这样的感觉,人这个东西,是非常复杂的,人又是非常宝贵的。”第三,剧作家与演员身份对舞台的敏感。比较文人出身的剧作家,他更多的关注剧作的可表演性。曹禺从小就是“戏迷”随后进入南开中学学习,一直是“南开新剧团的积极分子”。曹禺非凡的戏剧才能,引起戏剧团张彭春注意,两人开始合作改编戏剧。从15岁开始,演过不少角色,几乎年年都演,还改编过一些剧本。
  四、结语
  曹禺《柔蜜欧与幽丽叶》译本,至今仍被某些剧团使用。其艺术魅力一大部分,在于曹禺添加的“舞台说明”。曹禺的译作收到良好的观众效果,被称为中国最好的译本之一,对演员的演出起到一定的指导作用,且有有利于帮助读者理解,同时以后戏剧翻译奠定了添加舞台指示的新思路。曹禺译本的可表演性,对研究戏剧翻译问题,起到很好的参照作用,笔者对“舞台说明”的深入探讨,会为曹禺研究贡献一部分力量。
  参考文献:
  [1]方平.漫谈卞、曹两家的莎剧优秀译本[J].外国文学,2003,06: 100-103.
  [2]方平.戏剧大师翻译的戏剧——谈曹禺译《柔蜜欧与幽丽叶》[J].中国翻译,1984,08:11-14.
  [3]田本相.曹禺传[M].北京:东方出版社,2009.
  [4]曹禺.柔蜜欧与幽丽叶[M].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2002.
  [5]曹禺.曹禺全集7.译者前记[M].河北:花山文艺出版社,1995.
其他文献
【摘要】为了保证双方会话的顺利进行和交际的成功,合作原则是双方必须遵守的。但有时人们会有意打破合作原则的一些准则,已达到意想不到的会话含义和会话效果。本文以《生活大爆炸》里边的些许对白为例,分析合作原则对幽默产生机制的影响,以期对本节目的言语幽默分析有所贡献。  【关键词】合作原则 幽默 《生活大爆炸》  《生活大爆炸》属于情景喜剧,同《老友记》、《查理成长日记》等情景喜剧一起被中国观众所喜爱。除
【摘要】近半个世纪以来,ESP教学和语码转换都得到了高度的重视与大、众、深的研究。ESP教学已经成为语码转换的重要语境之一。那么,ESP教学中语码转换的动机是什么呢?本文从利于学生接受新知识、利于教师提高授课效率、利于教学突出重点三方面展开探讨。  【关键词】ESP 语码转换 动机  引言  基于中国已经成为具有核心竞争力的世界大国的实情,我国在21世纪的人才培养战略是“人才强国”。随着高等教育国
商品品牌名作为产品形象的重要载体,是商家向消费者传达信息的重要工具。由于其承载信息的特性,产品的品牌名也是一个重要的交际工具,需符合一定的交际准则。但在生活中,我们
考试作为评估教学状况的重要依据是人人皆知的,而试卷讲评则是教学过程的一个重要环节,它对于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提升学生综合能力以及改进教师教学方式方法的重要性也是
本文主要探讨如何在新形势下进一步改进和创新高校统战工作,以消除影响和制约统战成员参与的障碍性因素,进一步调动和保护其参与热情,持续深入发挥统战成员的优势和专长,为促
【摘要】政治文本的英译为中国与国际社会的沟通交流提供了一个良好的平台,但是国内关于政治文本的研究却相对较少,没有形成完整的体系与理论。本文以功能对等理论为视角,结合政府工作报告的词汇、句法和修辞特点,分析了功能对等理论在政府工作报告的词汇和句法层面的对等翻译。  【关键词】政治文本 对等功能 英译  一、功能对等理论  奈达的功能对等理论是西方翻译理论中最有影响和最广为人知的理论之一。1964年,
期刊
【摘要】信息化时代,广告已成为现代社会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广告语是运用各种形式与方法,说服广大消费者购买其宣传产品的交际行为,是一种广告宣传手段。作为一种特殊的交际语言,广告语遵循一定的语言策略。酒是文化载体,中国酒文化历史悠久,内涵丰富,并已渗透到政治、经济、文教及社会生活方方面面,是中华文化的有机组成部分,酒类广告语也日益充斥着我们的日常生活。语用预设是指“那些对语境敏感的,与说话人(有时还包
本文选取了《京华烟云》张振玉译本中的一个片段,以回译的方式,运用语用学的顺应理论,探讨了“说”的翻译策略.汉字“说”,意义广泛,在汉译英中,一味的把“说”译成“say”,
【摘要】卡森·麦卡勒斯的小说对于种族问题有着十分深刻的关注。本文通过对比分析其三部小说《婚礼的成员》《没有指针的钟》《心是孤独的猎手》中黑人和白人的形象,从爱的寻求者,自我身份的界定者,和社会改革的鼓动者三个角度总结了三组黑人与白人的生存问题,进一步了解了其作品的深刻内涵,及隐含的种族观念。  【关键词】黑人形象 白人形象 二元对立 生存问题  作为划过美国文坛上一颗闪亮耀眼的流星,卡森·麦卡勒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