汶川诗笺,或大禹故里的抒情

来源 :草地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anxu021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1
  在汶川,处处可见诗的因子,比如群山连绵
  河流纵横,古镇悠悠,湖泊宁谧,那地震留下的创伤
  也在时刻提醒着我们,珍惜幸福——
  在汶川,岷江流韵,须以真情抵达,用诗词碰撞灵感
  为生态和风景歌唱,立于岷江边,我恍惚觉得
  自己是一棵青松,手握时间的巨笔,画出流水和人物
  而我更愿意追随大禹的足迹,建功立业
  治服水患,是借四姑娘山的刚劲挺拔,养身体里的正气
  就是从汶川出发,以英雄出征的仪式
  不辞辛劳,创立九州的格局与繁华
  大禹故里,那手握手犁的姿势,就是一个闪光的雕塑
  伫立大禹像前,我从古典的密码中读到了奉献与付出
  2
  我写下“汶川”二字,饱含深情和真情
  我的真情与憨态可掬的熊猫,在情感上连线,冲他们微笑
  它们用可爱的凝视,回应。在汶川,体验山美水美
  自然美,以及人在画中游的禅意
  我更像一粒音符,落入汶川的五线谱上,不论我
  走到哪里,都能和山景、水景、人文景观,震颤、共鸣
  水磨古镇在前方,水磨古镇——其实,更是水墨古镇
  水车悠悠,老街铺开历史的长廊,以一缕霞光开道
  安居的幸福和幸福的安居,让我内心萌发的良善
  开始在诗词境界中,升华,那江山里的修辞
  都被汶川囤积在一首诗的梦幻,单词在放飞,情感在荡漾
  3
  我总会站在汶川的最高处,眺望这令我迷恋的地方
  我要把阳光照耀河谷的刹那,记录下来
  要把绵虒镇的鸟鸣,映秀镇的夕阳,记录下来
  厌倦都市喧囂,在汶川,我似乎寻找到知音知己的长情
  在岷江流淌的水流中,在寿溪湖沉淀的清波里
  我打开水声中的祈祷,而三江是汶川最美的封面
  我把仙境的题款,落在汶川的一草一木一山一水中
  羌笛声声,于是,那舞动起来的姿势,就是古老的寓言
  在汶川,似乎每一块石头,都有了灵性
  草木更不用说,音乐响起,都能跳舞、歌唱
  我用自然与真情唤醒世外桃源里的抒情
  被岷江记取着,被山风颐养着,那点化的神韵
  在山谷中回荡,那悦耳的歌声,在耳畔,慢慢回响……
  4
  是的,大禹祭坛,姜维城、萝卜寨,值得驻足的地方
  远远望去,汶川更像是一块翡翠,而被岁月包裹着
  那古迹之光,那祭祖的香火,那傲立的大禹像
  把人间的景致和敬仰,浓缩在山水之间
  多少人眼中的汶川,是那个山青水秀的人间福地
  多少人心中的汶川,是震后重建的美丽仙境
  我要说,这些不是汶川的全部,打开心扉,让鸟鸣引路
  在清丽的山水画卷中去寻觅
  诗句中的悲悯,是一个诗人内心狂热的赞美
  我要让最美的乐器,合奏出属于汶川的动听音乐
  也要用最纯正的颜料,涂抹出属于汶川的真情色彩
  那水墨藏寨的风情,那羌寨里的构图
  都需要一双眼睛和一颗心,去凝视,和抚摸
  而我要把这山水钟灵之地,一点点,雕刻在岁月的记忆
  找到精神上的修饰,找到磅礴与大美,共度年华
  5
  在汶川,我看见岷江边一朵小花,静静地盛开
  我们结识,相互仰慕,于是,相互倾诉,它羡慕我是
  远方的来客,我羡慕它的汶川户口
  风一吹,花香就打开了新的一天的新的气象
  蓝天跟着春风一起摇摆,我站在蓝天下,就像一个
  刚学会舞蹈的游客,情不自禁地与自然共舞
  汶川,汶川,我在心里默念,在这里,我唯一能交出的
  只有赞美,只有发自内心的真诚赞美
  我唯一能把感悟和诗词,安放在江水之上的每一朵浪花
  在汶川,笑意就是羽毛,随风飘动,而看见幸福的人们
  穿梭在古镇、老街和乡野,我都会忍不住
  跟着幸福的背影,一起向前走,我要在汶川,寻找到
  最美的栖居地,一个最真心的邻居,一把最顺手的乐器
  于是,定居在这里,与邻居攀谈,月光下
  围着篝火,我们一边弹琴,一边歌唱。在汶川
  美好的生活就是这么简单,像岷江水,日夜不息的流着
其他文献
1.煮盐  一株株草木低下头颅  俯身六十度  像钢錾,在风声里来回凿动  水车在泥泞的尘世,搬开石头  汲取着生命的卤源  柴薪取出铁器,取出火焰,煎烁出沸腾的波涛  刮泥,制卤,燃烧,熬煮,蒸发  煮盐的人,煮过春秋,也煮过日月星辰  这滚烫的白色结晶体  历经千锤百炼  在舌尖上,在心田里  绽开一粒粒咸腥的雪  一行人的足迹落在盐乡  在长坪山这端,品尝  把一段五味俱全的历史呛出了眼泪 
期刊
主题性文化内容产品是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重要载体。作为主流媒体,策划制作适合广播电视传播同时也适合新媒体传播的优质主题性文化内容产品,是强化引领引导、履行责任担当的重要体现。在新的媒体传播格局演化过程中,主题性文化内容产品既存在数量不足的问题,也存在质量粗劣的问题。遵循融合传播规律,着眼精准有效传播,对主题性文化内容产品进行再造,发挥引领引导作用,已成为主流媒体不容回
金色的鱼钩  不知鱼塘里钓起過多少鱼  也不知艰苦的岁月熬出过多少鱼汤  小小的鱼钩,是老班长  和战士们最珍贵的物品  战士们的病愈了  老班长却越来越病重  老班长瘦削的脸上只剩下骨头  夕阳下沉,碗中的鱼汤散着浓浓香气  喝口吧,小战士舀起一匙,眼泪  挂在睫毛上。老班长摇摇头  嚅动的嘴唇说,吃过了  茫茫草地,只有虫鸣……  没有人知道,老班长其实  汤也没有喝过一口  老班长头一歪去了
期刊
从春节的《唐宫夜宴》《元宵奇妙夜》到《清明时节奇妙游》《端午奇妙游》,河南广播电视台的一系列文化节目迅速破层出圈,引发社会一致好评。对此,国家广电总局于今年7月16日组织了“中国节日”系列节目暨文化类节目座谈会,使笔者有机会聆听和学习各位领导和专家对文化节目的真知灼见。河南广电文化节目的成功,在于传统文化的内在神韵与新时代审美的完美结合;在于用现代化的技术和崭新的展现手法,焕新传统文化的魅力;在于
摘要:随着我国经济、文化的全面高质量发展,当代艺术也迎来了创新变革的机遇期。其中,数字技术的出现与应用为视觉艺术传播带来诸多可能性,同时不断推进新兴数字媒介实现多元化变革。本文结合数字媒介环境对视觉艺术传播带来的不同层面影响,针对视觉艺术传播的发展现状和创新趋势,展现视觉艺术借助数字媒介在艺术媒介、活动、受众、技术等方面实现的传播创新。  关键词:数字媒介 视觉艺术 艺术传播 数字技术  当前通过
摘要:MCN模式的快速发展为中国经济多样化提供了新的支点,也为媒体融合发展带来了新的机遇。如今,从中央到地方,各级广电都在尝试入局MCN发展模式。成都市广播电视台投资了全资子公司“云上新视听”,孵化热门IP,积极转型,创新发展。本文以“云上新视听”平台为例,探析新时代媒体转型升级的多样化模式,研究MCN如何助力媒体创新转型。  关键词:MCN 成都广电 云上新视听 媒体转型  2018年,成都市广
摘要:媒体融合发展是一个时代命题。担负着做大做强主流媒体使命的地市级党媒都在探索转型之路,加快推进传统媒体与新兴媒体深度融合,構建全媒体传播体系。本文基于安徽省地市党媒的探索与实践,从“为何融”“怎么融”“融什么”的角度,探讨报台融合组建市级传媒中心的路径、重点事项和目标任务。  关键词:地市报台 媒体融合 融媒体中心 全媒体传播  随着5G、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技术的发展,媒体格局、传播方
家里一直珍藏着一枚“抗美援朝”纪念章,这枚来自1951年的纪念章距今已有70年的历史了,纪念章的主人是我的爷爷,抗美援朝老战士蒲显灿。  他出生于国家贫弱动荡的1933年,日军大规模轰炸四川时他才5岁,饥寒交迫、满目疮痍,他的童年写满了屈辱和仇恨。  1949年10月1日,毛主席在天安门广场上向全世界庄严宣告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他和所有中国人一样热血沸腾、彻夜难眠!自那天起,他的心中便有了要誓死守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