盲目

来源 :大众摄影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K0803_zengya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沪深两市连日来“跌跌不休”,加之炎炎烈日,更加影响人的胃口,但可是,在这样倒胃口的环境下,本人的体型却日渐肥硕。于是三五同道相约打赌,看谁能在月内将体重减去十斤,这酸爽,够劲道。看来生活也是需要时不时的来点儿刺激,更何况是艺术?!
  创新,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尤其对于我们的衣食父母——广大影友来说,恐怕跟风儿式的,将某大展获奖作品当作胜利女神似的进行膜拜、模仿更多些吧。这能怪影友吗?当然不能!作为媒体,我想我们是有责任的。
  去年一篇《警惕:纪实摄影沙龙化》的文章在业界影响颇广。恰巧前段时间跟友人聊此话题。正反来说,有这么几点感想。一、程式化。目前无论是纪实还是艺术,甚至包括“小鲜肉”的新锐摄影,都有人总结出了“人小、景大、降饱和”的规律,语言表达程式化问题何其突出。二、唯美化。通常我们理解的沙龙摄影,大都是以讲究的光影、新颖的构图见长。而纪实摄影,则是以客观真实表达事物为主要目的。按理说,这二者本也不是一对矛盾体。但任何事,往往过之不及。在艺术评论中常用到一个词儿“匠气”,意为,作品刻意雕琢、过份整饬,失去了本来的生动鲜活。刚才说,正反两方面说。对于初学摄影的朋友们,掌握摄影基本的语言技巧,是迈进摄影大门的第一步,此过程不可少,也非常必要。但同时内心的修炼更为重要,也更为漫长。讲究,在我看来绝不是一个贬义词。三、缺少地气。有钱就任性,随时都可以来一场“说走就走的旅行”。天南海北,无往不利。“满目河山空念远,不如怜取眼前人。”奈何身边的人身边的景儿总是不如外面的世界精彩。但这份精彩的下面,多是些浮光略影的猎奇。不过反过来说,高高在上的“话语权霸”,一面鼓吹记录非遗的重要性,一面又谴责人家拍摄表演化。现代化进程中,谁还穿着过时的民族服装下地干活过生活?扮上吧,说你表演;不扮吧,在静态的画面中又有言说不清的尴尬。真是左也不是,右也不是。四、分类不清。可能我们自己都没弄明白,艺术和纪录的分界线在哪里,以至于有些人,简单粗暴地将其边缘定义为“P”即艺术,不“P”即纪实。真是令人哭笑不得。
  其实以上所述,不见得说到正点上,更未开出什么灵丹妙药,只是一些感慨。最后拽两句高大上的话作结吧。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萨拉马戈如是说,“盲目并非真的盲目,这是对理性的盲目。我们都是理性的人,但是没有理性的行为。”要不怎么说,唯理性才有价值!沉思,沉淀,不沉重。刚刚听说,油价降了,看来并不是一切叫“跌”的东西,都是不堪入目的。
其他文献
A7RII采用了约4240万有效像素35mm全画幅Exmor R CMOS背照式影像传感器,内置5轴防抖系统,具备399个相位检测对焦点,并且实现了机内的4K视频录制功能。索尼微单?A7RII还在诸多性能上有所升级,比如采用寿命长达约50万次的低震动快门组件、显示效果更加出色的电子取景器、在自动对焦模式下实现每秒5张的高速连拍能力,并且加入了静音快门设计。
摄影创作者往往比常人更能享受内在的精神生活,沉思于光影的千变万化之中,把形象思维瞬间转换在方寸之间。同样,摄影创作者还需要拥有召唤自我情感的能力,以自己的方式表达出所想所感。高安发就是一位擅于将内心感受用光影形式来表达的摄影人。观其摄影作品,并非满足于刻板再现,而是在深入观察和精心构思中,创造出韵味醇厚,且充满激情的作品。  01.平湖霞光 高安發 摄/尼康D800E,F11,1/200秒。  0
有战争年代的军旗猎猎、金戈铁马,有和平年代的铁骨铮铮、军歌嘹亮,更有新时期高精尖军事装备的气势如虹、庄严亮相……2017年7月30日——8月21日,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胜利召开前夕,由中国文学艺术界联合会和中国摄影家协会主办的“镜头里的人民军队——庆祝中国人民解放军建军90周年摄影展”在中国摄影展览馆举办。90幅展出作品,将许多首次亮相的珍贵历史照片与当下鲜活的军人、军事影像相结合,生
同为放牧的题材,作者在不同时间、不同地点,机动灵活地得到了风格迥异的作品。阴天、散射光下,作者通过改变整体色调提升了作品的意境。有低角度暖色光出现时,作者会充分展现出自然界本身美丽的光线效果。当薄云遮日,暖色光并不绚烂之时,作者在后期制作中,大面积加入冷色调与暖光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在中午前后,作者以近景、特写抓拍到了精彩瞬间。好的摄影师,应该具有全天候的拍摄能力,对于不同的光线条件,能够灵活驾驭,
核心功能升级  佳能的两位数中端单反一直在影友中保持着叫好又叫座的势头,这在佳能EOS 70D时尤为如此。时隔两年半,佳能推出了EOS 80D,在核心功能上进行了大升级。  最直观的表现体现在CMOS的像素,从2020万升级到了2420万。不仅在数值上提升明显,画面的细节表现和宽容度表现也都有更好的表现,这在本文后面会做详细介绍。除了人们关注的像素,另一大提升要数对焦系统。从19点全十字型对焦系统
1 用套索工具,选择“添加到选区”,在画面随意画出想要提亮的区域。目的是制作一些随意的、过渡自然的光线照射效果。  2 建立曲线调整图层(曲线1),套索选取的区域,会自动建立图层蒙版,蒙版中白色区域是套索选取的区域,通过曲线提亮到合适状态。  3 双击曲线1的蒙版,在弹出的蒙版控制面板中,加大羽化数值即可羽化蒙版,使被提亮的边界过渡自然,不留痕迹。  4 为了使光影有明暗过渡,显得更加真实自然,有
记得从海南基地第一次向西沙航渡的那天早晨,炊事班好好地做了几大笼肉包子、一大锅稀饭。老班长、老兵们嘱咐我:尽量多吃点啊,否则到海上时你没啥东西 “交公粮”,胃更难受。战舰一出港,海水的颜色开始变化:由绿变蓝,再由蓝变深蓝,深蓝变成墨黑,一种令人毛骨悚然的黑。1982年,西沙群岛上的哨兵。 孙振军 摄  约上午8时许,我们三条护卫艇组成一个编队,开始向西沙群岛方向进发。榆林港是我国少有的天然良港,港
数码摄影时代的黑白摄影,一方面继承了传统的审美趣味,讲究影调的精确柔和;另一方面则因为数字工具的精确性、灵活性出现了新的倾向,试图用更加大胆的高反差黑白对比给人带来干净利落的视觉冲击。近年来,随着摄影的普及,后一种风格越来越多地受到摄影爱好者们的青睐,经常浏览国外摄影类网站的读者朋友对这种类型的作品想必并不陌生。  正是在铺天盖地的同类作品激励之下,越来越多的摄影师开始尝试这种风格,但往往发现处理
提起著名摄影家崔茂元,我们立刻会想到他纯正而经典的传统暗房黑白作品。无论前期拍摄时的精彩还是手工放大时的考究,崔茂元老师的黑白作品无不令人啧啧称赞。不过近年来看到崔老师的彩色作品令我们大为吃惊,尤其是印度、尼泊尔、非洲等早已被人们拍滥的题材,在崔茂元老师的作品中却让我们眼前一亮,继而带给我们别样的情绪和感受。本期“名师坊”就让我们随着崔茂元老师的这些既写实又脱俗的作品,一起学习和感悟大摄影的艺术魅
大家知道七巧板能拼出许许多多各种不同图案。笔者在运用鱼眼镜头拍摄制作“小行星”全景图片过程中,发现能将4张图片拼接生成的“小行星”影像进行重新扭曲融合,从而可以生成异彩纷呈的幻境影像。这些富有创意的影像新颖怪异,十分有趣。在此与广大影友一同分享“小行星”组合数码影蜕变带来的无穷乐趣。都市夜明珠 范友林 制作  影像采集信息要豐富  我使用的是8-15mm佳能鱼眼镜头,通常拍摄4张水平360°图片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