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是新课程所倡导的教学理念。本文从(1)建立信息的良好师生情感关系;(2)创新英语教学方法;(3)师生结合评价;(4)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5)注意学习方法的传授,教学生学会学习,培养其自主学习的习惯等五个方面,阐述了在英语教学中如何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关键词】学生主体 创设情景 自主学习 评价方式
【中图分类号】G633.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3)04-0115-01
新课程强调,教学是教与学的交往、互动,师生双方要相互交流、沟通、启发、补充,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在英语教学中,应根据学生的心理特点,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调动他们学习英语的积极性,让他们在和谐、生动、活泼的氛围中学习,从而提高他们学习英语的效率。
一、建立新型的良好师生情感关系,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情感是人的心理机制的中心,是人与人之间一种真正的心灵沟通,爱是学生最基本的一种心理需要,也是师生创造性得以充分发挥的动力,是促进教师与学生情感提升的土壤,因此教师首先必须和学生建立一种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用教师的爱来激发学生对知识的渴望和热爱。
1.在课堂上,教师要真情对待每一个学生,关心爱护每一学生,教师的一个眼神,一句话,一个手势,都能表达出对学生的理解,尊重和信任。因此对于学业成绩不够理想的学生,应帮助其分析落后的原因,提出改进的方法。教师要多鼓励、多关心他们,相信他们的潜力,切实帮助他们。
2.展现教学过程的魅力,品味教学成功的喜悦。课堂上,教师就好比是个演员,必须想尽一切办法,让台下的“观众”接受,使他们对学习英语感兴趣,从而用英语进行表达,思维和思考。
3.完善个性,展现个人魅力。教师要努力完善自己的个性,使自己拥有热情、真诚、宽容的良好性格。通过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学生的情感体验来改进教学活动,使教学过程充满情趣和活力。
二、创新英语教学方法,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心理学研究告诉我们:一切语言活动都以自身的语言动态为基础,在英语课的教学中,应充分调动学生的眼、耳、口等多种感官,发展学生的“非智力”因素,采用生动形象的直观教学手段。
1.创设真实的生活情景,强调交际
中学生学习英语的目的在于应用所学英语进行交际,为了达到这个目的,教师必须尽量创设逼真的语言环境,让学生在这个语境中感受到学习的快乐,从而以愉快的心境去学习、获取新知。如学习课文对话,教师可分角色让学生进行实际操练,如师生对话、男女生对话等,并让学生戴上相应的道具。让学生乐不思蜀。这样通过交际活动,使课堂教学形象化、趣味化、交际化,达到了运用语言的目的,而学生的主体地位也得以实现。
2.丰富多彩的教学方法
由于中学生年龄小,求知欲和好胜心强,但有意注意持续时间却相对较短,再好的教学形式和教学方法也不能天天使用,否则学生就会慢慢的失去兴趣。所以在英语教学中,应根据学生的心理特点,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如在教学中运用俩俩对话,情景对话,角色表演,看图说话,分组竞赛,唱歌、游戏等生动活泼的教学方法,激发每个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主动性,多种教学方法的结合促进每个学生主动地、生动活泼地发展,是实现学生主体作用的关键。
三、师生结合评价,有利于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学生已在教师真挚的爱中体验亲切幸福的感情,因而产生了积极的情绪和强烈的求知欲。如果教师再用一些激励性和鼓励性的语言,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则会更加高涨,如当学生答对时,教师可竖起大拇指,并说:Good/Great/Excellent/Well done等鼓励性的话语,对每一位积极发言的学生都给予鼓励。如果有学生回答错了,或发音不准,或说不上来,教师可及时找出他的优点,并说:Don?蒺t worry, Never mind, Don?蒺t be shy, Try again,让学生感受到温暖,使他们知道即使回答不好,只要积极发言,老师就会喜欢,学生也变得更大胆开口说英语,因此教师在英语课堂教学中应时时处处使用鼓励性评价,尤其是对学习有困难的学生。
四、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
英语教师是否完成教学任务,不能只看其是否把知识授完,而应看他是否培养学生运用英语的能力,要做到这一点,教师必须当好教学活动的组织者、设计者、参与者,学生学习的指导者:①帮助学生检视和反思自我,明了自己想要学习什么和获得什么,确立能够达成的目标;②帮助学生营造和维持学习过程中积极的心理范围;③帮助学生对学习过程和结果进行评价,并促进评价的内在化。总之,课堂上教师应通过自己的情感态度、语言魅力、人格魅力等给学生创造出一个民主的、轻松的、活跃的课堂氛围。
五、注意学习方法的传授,教学生学会学习,培养其自主学习的习惯
新课程认为,学习是学生的自觉行为,应发挥其主观能动性。古人说得好,授之以鱼还不如授之以渔。教师要想学生学习成绩有所提高,就必须教给学生正确的学习方法,使之终生受用。如在教学新词时,可侧重用拼读规则,让学生从发音规律和比较单词中去自读单词,以减轻学生学习的难度,学生也不用再拿着“拐杖”走路,而是主动地去拼读一些老师还没教过的生词,并在这独立自主的学习中体会到快乐和成就感,最终使教师教得轻松,学生学得轻松。
总而言之,学生是学习的主体,要提高英语课堂的教学效率,要使所有学生在基础智力已发展的水平上再有所发展和提高,就必须充分调动学生的“非智力”因素,如情感、兴趣、意志、性格等。注意因材施教,分层次教学,对不同学生采取不同要求,运用多种方法强调和培养他们的主体精神,使之内化为个体学习的源泉,从而逐步成为学习的真正主人。
参考文献:
《走進新课堂》 教育部基础教育司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2.3
【关键词】学生主体 创设情景 自主学习 评价方式
【中图分类号】G633.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3)04-0115-01
新课程强调,教学是教与学的交往、互动,师生双方要相互交流、沟通、启发、补充,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在英语教学中,应根据学生的心理特点,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调动他们学习英语的积极性,让他们在和谐、生动、活泼的氛围中学习,从而提高他们学习英语的效率。
一、建立新型的良好师生情感关系,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情感是人的心理机制的中心,是人与人之间一种真正的心灵沟通,爱是学生最基本的一种心理需要,也是师生创造性得以充分发挥的动力,是促进教师与学生情感提升的土壤,因此教师首先必须和学生建立一种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用教师的爱来激发学生对知识的渴望和热爱。
1.在课堂上,教师要真情对待每一个学生,关心爱护每一学生,教师的一个眼神,一句话,一个手势,都能表达出对学生的理解,尊重和信任。因此对于学业成绩不够理想的学生,应帮助其分析落后的原因,提出改进的方法。教师要多鼓励、多关心他们,相信他们的潜力,切实帮助他们。
2.展现教学过程的魅力,品味教学成功的喜悦。课堂上,教师就好比是个演员,必须想尽一切办法,让台下的“观众”接受,使他们对学习英语感兴趣,从而用英语进行表达,思维和思考。
3.完善个性,展现个人魅力。教师要努力完善自己的个性,使自己拥有热情、真诚、宽容的良好性格。通过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学生的情感体验来改进教学活动,使教学过程充满情趣和活力。
二、创新英语教学方法,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心理学研究告诉我们:一切语言活动都以自身的语言动态为基础,在英语课的教学中,应充分调动学生的眼、耳、口等多种感官,发展学生的“非智力”因素,采用生动形象的直观教学手段。
1.创设真实的生活情景,强调交际
中学生学习英语的目的在于应用所学英语进行交际,为了达到这个目的,教师必须尽量创设逼真的语言环境,让学生在这个语境中感受到学习的快乐,从而以愉快的心境去学习、获取新知。如学习课文对话,教师可分角色让学生进行实际操练,如师生对话、男女生对话等,并让学生戴上相应的道具。让学生乐不思蜀。这样通过交际活动,使课堂教学形象化、趣味化、交际化,达到了运用语言的目的,而学生的主体地位也得以实现。
2.丰富多彩的教学方法
由于中学生年龄小,求知欲和好胜心强,但有意注意持续时间却相对较短,再好的教学形式和教学方法也不能天天使用,否则学生就会慢慢的失去兴趣。所以在英语教学中,应根据学生的心理特点,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如在教学中运用俩俩对话,情景对话,角色表演,看图说话,分组竞赛,唱歌、游戏等生动活泼的教学方法,激发每个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主动性,多种教学方法的结合促进每个学生主动地、生动活泼地发展,是实现学生主体作用的关键。
三、师生结合评价,有利于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学生已在教师真挚的爱中体验亲切幸福的感情,因而产生了积极的情绪和强烈的求知欲。如果教师再用一些激励性和鼓励性的语言,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则会更加高涨,如当学生答对时,教师可竖起大拇指,并说:Good/Great/Excellent/Well done等鼓励性的话语,对每一位积极发言的学生都给予鼓励。如果有学生回答错了,或发音不准,或说不上来,教师可及时找出他的优点,并说:Don?蒺t worry, Never mind, Don?蒺t be shy, Try again,让学生感受到温暖,使他们知道即使回答不好,只要积极发言,老师就会喜欢,学生也变得更大胆开口说英语,因此教师在英语课堂教学中应时时处处使用鼓励性评价,尤其是对学习有困难的学生。
四、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
英语教师是否完成教学任务,不能只看其是否把知识授完,而应看他是否培养学生运用英语的能力,要做到这一点,教师必须当好教学活动的组织者、设计者、参与者,学生学习的指导者:①帮助学生检视和反思自我,明了自己想要学习什么和获得什么,确立能够达成的目标;②帮助学生营造和维持学习过程中积极的心理范围;③帮助学生对学习过程和结果进行评价,并促进评价的内在化。总之,课堂上教师应通过自己的情感态度、语言魅力、人格魅力等给学生创造出一个民主的、轻松的、活跃的课堂氛围。
五、注意学习方法的传授,教学生学会学习,培养其自主学习的习惯
新课程认为,学习是学生的自觉行为,应发挥其主观能动性。古人说得好,授之以鱼还不如授之以渔。教师要想学生学习成绩有所提高,就必须教给学生正确的学习方法,使之终生受用。如在教学新词时,可侧重用拼读规则,让学生从发音规律和比较单词中去自读单词,以减轻学生学习的难度,学生也不用再拿着“拐杖”走路,而是主动地去拼读一些老师还没教过的生词,并在这独立自主的学习中体会到快乐和成就感,最终使教师教得轻松,学生学得轻松。
总而言之,学生是学习的主体,要提高英语课堂的教学效率,要使所有学生在基础智力已发展的水平上再有所发展和提高,就必须充分调动学生的“非智力”因素,如情感、兴趣、意志、性格等。注意因材施教,分层次教学,对不同学生采取不同要求,运用多种方法强调和培养他们的主体精神,使之内化为个体学习的源泉,从而逐步成为学习的真正主人。
参考文献:
《走進新课堂》 教育部基础教育司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