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利用微卫星标记技术,分析了皖系长毛兔的遗传多样性和4个微卫星座位与1岁时产毛量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皖系长毛兔4个微卫星座位上平均检测到4.5(3~6)个等位基因,平均杂合度为0.680(0.630-0.721),平均多态信息含量为0.642(0.559—0.705);Sol33微卫星座位与1岁时产毛量呈显著相关(P〈0.05),其中基因型为AD和BD的个体1岁时产毛量与其他3种基因型个体间均存在显著差异(P〈0.05);其他3个微卫星座位(Sat4、Sat13、Sol44)与1岁时产毛量相关不显著(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