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以类聚

来源 :数学学习与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ke5nen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類比思想能够帮助学生建立起完整且全面的数学知识网络,有助于他们突破思维上的难点.本文结合教学实际,对类比思想在初中数学课堂上的有效实践进行了详细阐述.
  【关键词】初中数学;类比思想;数学思维;实践
  类比是学习数学的一种方法,更是一种思想.让学生们将两个或者多个属性相似或者相同的对象进行比较分析,从而推导出其他的相似或者相同的属性,是类比思想具体化的一种方法.这种方法是一种将已知经验迁移到未知知识的合情合理的推导,它能够让那些看起来比较困难且复杂的问题得到有效解决.类比并非都是简单、明显或者直接的,一些类比必须经过抽象分析才能够实现,所以类比思想可谓中学生数学思维的一种催化剂.数学教学中应用类比思想的知识点很多,如一次函数与二次函数之间、分式概念与分数概念之间等等,这些都需要教育者在日常教学中进行有意识的渗透,让学生能够掌握这种方法,具备这种思想,从而提高数学学习效率.本文结合实践,对类比思想的具体应用进行了详细阐述.
  一、类比思想应由表及里
  既然是从已知推导未知,那么就要先激发起学生的已有经验,生活化背景是学生最为熟悉的,从生活中的“已知”?绞е兜摹拔粗保庵钟杀砑袄锏睦啾人枷耄芄话镏由钅P椭谢竦弥侗局剩晌嚼啾人枷胗胧谓岷系耐昝廊诤?.在讲到合并同类项时,可以先让学生们进行实物归类,如将形状不一的三角形、多边形、圆形等,或者是将不同类型的像食品、学习工具、玩具等物体混合起来,让学生们自行分类,然后询问学生的分类标准,让他们思考:如果同样的分类标准,是不是唯一的标准?你能够想出的分类方法有几种?这就是让学生们将生活与数学结合起来,先从生活经验出发接触“分类现象”,实物分类的过程中分类的方法与标准浮出水面,让他们尝试着理解分类的标准与意义.然后接下来进入数学知识的“多项式中项的归类”.对“-2x 8y-4z x-y”多项式进行观察,并思考:可以归为一类的项有哪些?哪些特征是你分类的依据?如果是“2a2b-3ab2-4 6a2b 3ab2 4ab-7ab 9”你又怎么分类?这就是从生活中的实物分类迁移到数学的合并同类项,因为有之前的实物分类,学生自然而然地就会进行类比,分类方法也会有所不同,对“-2x 8y-4z=x-y”进行分类时,学生中就有使用系数正负的方法.
  这种从生活的“表”到数学的“里”渗透类比思想的方法,会使数学带给学生们的抽象感与神秘感被淡化,无论是生活中的数学,还是数学中的生活都与他们如此接近,这无疑会让学生们对学习产生更强烈的兴趣.
  二、类比方法应由易到难
  类比方法最“神奇”的地方就是可以化难为简,学生在学习数学时会碰到这样或者那样的难题,有些看起来很棘手的问题运用类比方法,也会变得很容易.如,试题:“从图中可知Rt△ABC中,∠C为90°,AC=4,BC=3,那么图中两个正方形的边长是多少?”这个问题显然对于中学生来说有点难度,既然“目标问题”不容易实现,那么可以通过“原问题”,即曾经讲过的某例题中曾经运用过的“如果想求直角三角形中一个正方形边长,可以先在斜边上做高,通过相似三角形性质得出答案”的方法进行类比.就可以以此类推,在AB上做高,然后设正方形边长是x,通过△ABC∽△CEF可以推出:125-x125=2x5,从而得到答案x=6049.一个好像很难很复杂的题就这么轻松地解决了.
  三、类比思想可由此及彼
  类比思想最实用的地方表现在运用此法能够由此及彼,一法数题,从中对同一类问题的规律解法进行概括总结.但在这个过程中切忌不要掉入定式思维的“陷阱”,更不要生搬硬套.如,在学习线段时,学生们在“一条线段上的点有n个,那么线段有几条?”的试题中学会了“从每个点出发画线段可以得到(n-1)条,那么n个点就会有线段n(n-1)条,但每两点需要重复的按上述方法计算,因此一共应该有12n(n-1)条线段.”这样的解题方法,在解一元二次方程中的“出席某个聚会的各位代表如果均与其他代表握手一次,要握45次手,那么有多少代表参加了此次聚会?”同样可以使用,两个问题看似不同,实际上属同一类型的,解题思路是一样的,所以如果学会了解决“线段问题”,“握手问题”就容易得多.但如果机械的、生硬的进行类比,就会出错.像面对同样的“聚会问题”:“某聚会中的各位代表均需送给其他代表一份礼物,最后送出的礼物共有90件,那么有多少代表参加了此次聚会?”时,有的学生还是用上述方法,最后还是除以2就会得出错误答案.所以在进行类比思想渗透时,要教会学生们去寻找本质上的相似,不但要注意彼此之间的共性,还要考虑各自的个性.在学生运用类比方法和类比思想的过程中,还要及时的正确的帮助的引导,一旦发现学生的思维发生偏离,要立刻制止并引导他们重新进行研究类比,在反复练习与运用中,让数学思维更加深刻.
  类比思想方法是具有它独特的魅力的,学生掌握了这种思想方法之后,就会发现数学的无穷乐趣,当揭开表面触摸到数学的核心;当一个个难题化难为简轻松解决;当用一种方法解决了多种问题的时候,数学再也不是枯燥的符号与公式,而是一个个快乐的音符,在中学生的心中奏响了最华美的乐章.
  【参考文献】
  [1]梁钢.类比思想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实践与探索[J].中学课程辅导:教学研究,2012(3):113-114.
  [2]朱光才.浅谈类比思想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实践与探索[J].文理导航·教育研究与实践,2015(6):214.
其他文献
【摘要】“对话教学”是新课程的教育理念之一,是一种与新课程相适应的教学方式,教师应向学生提供充分参与数学教学活动的机会,帮助他们在自主探索和合作对话的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与技能、数学思想和方法,获得广泛的数学活动经验.在实际数学教学中出现了大量的表面丰富但实际低效的“伪数学对话”现象,这些情况引起了我对中学数学课堂“对话教学”的思考,本文将以实际教学案例分析为载体,讨论数学教学中“对
【摘要】 文章以一年级数学教学的改革要求为依据,简要分析分层式家庭作业的设计原则,着重探讨小学一年级数学家庭作业的分层设计策略.  【关键词】 小学教育;数学教学;家庭作业;分层设计  生活环境、学习态度与性格特征等各方面的不同,突显出不同小学生的个体差异,对小学教育教学工作的开展具有很大影响.新课改背景下,小学教育教学改革不断深化,要求教育工作者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优化教学思路和方法,促进教学质
【摘要】数学教学“留白艺术”是指教师在数学课堂教学中根据教学实际需要,通过言语激发、提问、追问等方式留下“空白”,引发学生在更广阔的时间和空间里实践与操作、联想与想象、思考与探究.遵循学生的认知心理规律和艺术创作中“虚实相生”的规律,在教学时留有余地,追求启发思维的艺术效果.  【关键词】留白;创设;有效数学课堂  数学课堂教学“留白艺术”能激发学生求知欲望,引发学生深入思考,展现真实的思维过程,
随着教育的改革,素质教育逐渐作为主要的教学方式取代应试教育.中学时期学生的思想日渐成熟,传统应试教育方式不仅打击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使得教学效果欠佳,还无法有效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初中数学教学的素质教育有助于进行日常教学,还能有效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从而培养出符合社会发展的综合性人才,为了给社会输送大量高素质人才,素质教育在中学时期需要得到足够的重视.  一、把握素质教育的理论内涵  教师是教学工
【摘要】由于成长环境、先天因素的不同,也造就了学生们各不相同的个性、思维和能力,每位教师都希望能培养出优秀的学生,然而優秀的教师不会勉强学生都长得一样高,而是能根据每名学生的实际情况,从学生的特点出发进行“因材施教”,从而促进每一名学生的共同发展.笔者结合自身的教学实践,以“图形的全等”的教学为例,从在分组教学过程中体现差别性教学的实际意义,浅谈了初中数学教学中差别性教学的实施策略.  【关键词】
【摘要】通過对西南民族大学2010级、2011级、2012级数学专业学生就业升学调查数据进行分析,指出了西南民族大学数学专业教育发展的难点.并结合民族院校自身教育发展特点,从宏观与微观两大层面综合分析,提出了民族院校数学专业教育发展的出路.在宏观层面,具体从三个角度提出如何加强和完善教学改革激励机制;在微观层面,具体从四个角度提出如何调整和完善数学课程设置.  【关键词】教学评价;“数学 ”教育;
【摘要】 数形图作为思维导图的图式之一,它有助于促进学生逻辑思维能力的发展,培养和提高学生的能力,潜移默化中掌握数学的分类思想.本文以“三角形分类”为例,探究了数形图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运用,以期培养的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  【关键词】 数形图;分类思想;三角形分类  一、按角分类  三角形在日常生活中有较为广泛的应用,因此,课堂上,笔者利用多媒体技术,将生活中的“三角形”物品,化为直观的“三角形”
【摘要】由于2017年是四川省自主命题10年后,第一次使用全国卷,第一次做关于坐标系与参数方程的选做题,所以深入研究今年坐标系与参数方程的考点和解题特点,将对四川省今后关于这个专题的数学教学大有帮助.本文是以2017年高考全国Ⅰ、Ⅱ、Ⅲ卷为例,对关于坐标系与参数方程试题进行分析和研究.首先,对坐标系与参数方程的内容做了简介;然后,分别对全国Ⅰ、Ⅱ、Ⅲ卷关于这个专题的试题进行分析和总结,得出关于此专
【摘要】 本次课在秉承数学课程传统教学优势的基础上,依托课程学习平台,在教学的主要环节中充分应用蓝墨云班课、微视频、数学软件、排序游戏等信息技术和数字资源,提高了解决重点难点问题的成效.  【关键词】 信息化教学;高职数学;旋转体  一、信息化教学设计思路  (一)利用“化整为零”生活微视频、“可乐数学”动态课件平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激活学生的探究欲望,解决传统课堂仅凭板书授课作图不精准、理论内
【摘要】培养数学应用意识是能力培养的重要方面,并且数学应用意识的培养离不开数学课堂教学.数学应用意识应灵活渗透于数学教学的全过程,同时,数学应用意识在教学中的渗透不能流于形式,这就对数学教师提出了新的挑战.  【关键词】数学教学;数学应用意识;二分法  “发展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是《普通高中数学课程标准(实验)》所倡导的基本理念之一.十余年来,越来越多的数学教师将这一理念实践于课堂教学中,取得了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