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宗教信仰自由政策是我国一项长期的基本政策,在党校开展宗教信仰自由政策教育并不和党的理论政策相冲,反而有助于社会的和谐,人民的幸福,中国梦的早日实现。本文着重介绍党校开展宗教信仰自由政策教育的必要性和重要性,学习内容和教育方式等三个方面。
关键词:党校;宗教;信仰;自由
【中图分类号】D635
宗教是人类社会发展进程中既普遍又特殊的社会历史现象,因为它有发生、发展和消亡的过程。由于长期的历史的发展,宗教已在人们,特别是在宗教信仰者中间的精神与习俗的生活中产生强大的影响。中国改革开放30年成果斐然,经济腾飞、国势崛起,可在经济繁荣的背后也面临着宗教信仰问题。
一、党校开展宗教信仰自由政策教育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宗教信仰问题“是一个极其重要的问题,是一个研究共产党执政规律所无法回避的问题,是一个关系到我们党执政前途命运的重大理论问题,也是一个必须倾全党之力来认真研究和处理的全局性战略问题”。
党的十八大报告强调要巩固和发展最广泛的爱国统一战线。要全面贯彻党的宗教工作基本方针,发挥宗教界人士和信教群众在促进经济社会发展中的积极作用。
我国是一个多民族国家,又是一个拥有众多信教群众的国家,处理好民族问题和宗教问题,对于国家的长治久安十分重要。习近平总书记在《领导干部要爱读书读好书善读书》一文中强调:“各级党政领导干部特别是主要负责同志和从事民族、宗教工作的领导干部,应该尽可能多地学习一些民族、宗教方面的基本知识,这样才有可能对民族、宗教问题认识得更深一些,理解得更透一些,把握得更准一些。”
二、党校宗教信仰自由教育的学习内容
1、新时期党的宗教信仰自由政策
关于新时期党的宗教信仰自由政策,要强调马克思主义宗教理论及其中国化,社会主义宗教论是马克思主义宗教观中国化的重大成果。在讲述宗教的本质,存亡条件,社会功能的同时,选取的角度应当从文化的方面讲述,因为中国的宗教不像西方的意识形态那么严重,中国的宗教更注重祖先的神化,宗教艺术、宗教建筑体现着儒道佛等文化。信教群众是中国人民群众的成员,贯彻宗教信仰自由政策的实质是让宗教成为公民个人的私事,每个公民有信与不信的自由;各宗教一律平等,没有占统治地位的宗教;宗教与国家政权分离;国家保护一切在宪法法律和政策范围内的正常宗教活动;任何人都不应到宗教活动场所进行无神论宣传,或者在信教群众中发动有神和无神的辩论;任何国家机关、社会团体和个人不得损害宗教界的合法利益,干预正常的宗教活动;我国各宗教坚持独立自主办教会。
2、宗教的基础知识
关于宗教的基础知识,不仅要讲述世界三大宗教(基督教、伊斯兰教和佛教)和我国土生土长的道教的现状和特征,还要着重从宗教的教义、经典、节日、禁忌等几个方面重点讲述力求深入浅出,找出宗教和邪教、迷信的区别,达到相信科学,揭露邪教迷信丑恶本质的目的。因为是在党校讲课,学习的对象是党政领导干部,讲授的知识要有侧重点,要有针对性,要能够给学生提供党的宗教信仰政策的借鉴和理论思考,以方便他们今后处理宗教事务中有这基本的宗教理论知识。
三、宗教信仰自由政策教育的方式
1、专题授课。在讲述宗教信仰自由政策的时候,以专题授课的形式作为重点,可以采取以讲为主,学员参与的形式,或者采取提供案例,学员分组讨论,教师主导的教学形式,这样可以在最短的时间内让学员了解更多的知识。
2、安排自学。要安排出一定的时间让学员自学,一般是上午听课,下午自学。教师列出阅读书目,提出若干问题,有学员自己看书,寻找答案。也可以留一定数量的作业题,让学员解答,以求理解消化、复习巩固的作用。
3、研讨交流。研讨形式可以采取班内研讨的形式,强调人人准备,点名发言。学校领导也参加并作发言。这种双向交流、互相学习的过程,有利于学员之间、师生之间互相熟悉、交流感情。
4、社会调查。为了能够更好地联系实际,党校可以安排一定时间让学员外出到社会上进行调查,回来后,每人写一篇调查报告,谈收获,谈提高,谈思路,谈建议。
5、收看录像。让学员观看一些关于宗教信仰自由政策的影视作品或者纪录片等
总之,在党校的课堂上,要积极宣传党的宗教信仰自由政策,让人们相信科学,反对邪教,树立马克思主义宗教观,依法管理宗教事务,为创建和谐幸福美丽的中国梦而奠定良好的氛围。
参考资料
[1]王康.论新时期中国共产党宗教理论和实践的创新与发展[J].观察与思考,2013(8).
[2]吴敏.以马克思主义宗教观教育引导新疆高校学生正确认识和对待宗教问题研究综述[J].兵团党校学报,2013(02).
[3]程浩萍.建构大学生马克思主义宗教观教育体系的思考[J].重庆科技学院,2011(05).
[4]杨松.试析高校加强马克思主义宗教观教育的新视角[J].黑龙江高教研究,2009(10).
作者简介:熊作余(1981—),男,汉族,河南商丘人,中共商丘市委党校科技文史教研部教师,漢语言文字学专业硕士,主要从事语言学和文史教育研究。
关键词:党校;宗教;信仰;自由
【中图分类号】D635
宗教是人类社会发展进程中既普遍又特殊的社会历史现象,因为它有发生、发展和消亡的过程。由于长期的历史的发展,宗教已在人们,特别是在宗教信仰者中间的精神与习俗的生活中产生强大的影响。中国改革开放30年成果斐然,经济腾飞、国势崛起,可在经济繁荣的背后也面临着宗教信仰问题。
一、党校开展宗教信仰自由政策教育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宗教信仰问题“是一个极其重要的问题,是一个研究共产党执政规律所无法回避的问题,是一个关系到我们党执政前途命运的重大理论问题,也是一个必须倾全党之力来认真研究和处理的全局性战略问题”。
党的十八大报告强调要巩固和发展最广泛的爱国统一战线。要全面贯彻党的宗教工作基本方针,发挥宗教界人士和信教群众在促进经济社会发展中的积极作用。
我国是一个多民族国家,又是一个拥有众多信教群众的国家,处理好民族问题和宗教问题,对于国家的长治久安十分重要。习近平总书记在《领导干部要爱读书读好书善读书》一文中强调:“各级党政领导干部特别是主要负责同志和从事民族、宗教工作的领导干部,应该尽可能多地学习一些民族、宗教方面的基本知识,这样才有可能对民族、宗教问题认识得更深一些,理解得更透一些,把握得更准一些。”
二、党校宗教信仰自由教育的学习内容
1、新时期党的宗教信仰自由政策
关于新时期党的宗教信仰自由政策,要强调马克思主义宗教理论及其中国化,社会主义宗教论是马克思主义宗教观中国化的重大成果。在讲述宗教的本质,存亡条件,社会功能的同时,选取的角度应当从文化的方面讲述,因为中国的宗教不像西方的意识形态那么严重,中国的宗教更注重祖先的神化,宗教艺术、宗教建筑体现着儒道佛等文化。信教群众是中国人民群众的成员,贯彻宗教信仰自由政策的实质是让宗教成为公民个人的私事,每个公民有信与不信的自由;各宗教一律平等,没有占统治地位的宗教;宗教与国家政权分离;国家保护一切在宪法法律和政策范围内的正常宗教活动;任何人都不应到宗教活动场所进行无神论宣传,或者在信教群众中发动有神和无神的辩论;任何国家机关、社会团体和个人不得损害宗教界的合法利益,干预正常的宗教活动;我国各宗教坚持独立自主办教会。
2、宗教的基础知识
关于宗教的基础知识,不仅要讲述世界三大宗教(基督教、伊斯兰教和佛教)和我国土生土长的道教的现状和特征,还要着重从宗教的教义、经典、节日、禁忌等几个方面重点讲述力求深入浅出,找出宗教和邪教、迷信的区别,达到相信科学,揭露邪教迷信丑恶本质的目的。因为是在党校讲课,学习的对象是党政领导干部,讲授的知识要有侧重点,要有针对性,要能够给学生提供党的宗教信仰政策的借鉴和理论思考,以方便他们今后处理宗教事务中有这基本的宗教理论知识。
三、宗教信仰自由政策教育的方式
1、专题授课。在讲述宗教信仰自由政策的时候,以专题授课的形式作为重点,可以采取以讲为主,学员参与的形式,或者采取提供案例,学员分组讨论,教师主导的教学形式,这样可以在最短的时间内让学员了解更多的知识。
2、安排自学。要安排出一定的时间让学员自学,一般是上午听课,下午自学。教师列出阅读书目,提出若干问题,有学员自己看书,寻找答案。也可以留一定数量的作业题,让学员解答,以求理解消化、复习巩固的作用。
3、研讨交流。研讨形式可以采取班内研讨的形式,强调人人准备,点名发言。学校领导也参加并作发言。这种双向交流、互相学习的过程,有利于学员之间、师生之间互相熟悉、交流感情。
4、社会调查。为了能够更好地联系实际,党校可以安排一定时间让学员外出到社会上进行调查,回来后,每人写一篇调查报告,谈收获,谈提高,谈思路,谈建议。
5、收看录像。让学员观看一些关于宗教信仰自由政策的影视作品或者纪录片等
总之,在党校的课堂上,要积极宣传党的宗教信仰自由政策,让人们相信科学,反对邪教,树立马克思主义宗教观,依法管理宗教事务,为创建和谐幸福美丽的中国梦而奠定良好的氛围。
参考资料
[1]王康.论新时期中国共产党宗教理论和实践的创新与发展[J].观察与思考,2013(8).
[2]吴敏.以马克思主义宗教观教育引导新疆高校学生正确认识和对待宗教问题研究综述[J].兵团党校学报,2013(02).
[3]程浩萍.建构大学生马克思主义宗教观教育体系的思考[J].重庆科技学院,2011(05).
[4]杨松.试析高校加强马克思主义宗教观教育的新视角[J].黑龙江高教研究,2009(10).
作者简介:熊作余(1981—),男,汉族,河南商丘人,中共商丘市委党校科技文史教研部教师,漢语言文字学专业硕士,主要从事语言学和文史教育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