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美为真

来源 :中国报道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angstia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文化需要去平等地交流,艺术需要去营养地吸收。优秀的作品需要传承也需要创新。
  2014年7月,中国国家画院院长杨晓阳被俄罗斯艺术科学院聘为荣誉院士。这是国外权威艺术机构对其在文化艺术领域的贡献及其在中西方艺术交流发挥的重要作用的认可。出身于美术文物家庭的杨晓阳,是在中国画创作中,勇于告别自己已有的成绩,实践“大写意主张”,推出质朴雄健的现代大写意风格的代表性人物。他也是中国画界的领军人物,作为中国国家画院院长,在通过对当下美术现状的深入调查研究后,他与同仁们一同强调“中国精神、中国风格、中国标准”的建立,提出“大美为真”的学术理念,并在推进中国国家画院的发展、文化产业的发展和中西方艺术交流等方面践行着自己的追求。
  中国报道:您觉得中国的绘画传统需要什么样的文化精神,您如何来看待传统与创新呢?您曾经提出“大美院、大美术、大写意”,这其中有怎样的思考?
  杨晓阳:“大美术”拓展了中国美术这个概念的内容,“大美院”则扩展了它推进的,实施的形式;而中国美术的核心价值观,我认为,在于“大写意”。写意,分为“写”和“意”两个范畴。“写”在古代等同干“泻”,表示在艺术创作中,不仅是描写、表述,还有一种“宣泄”的成分,它是有速度、有温度、有张力地宣泄、抒发自己的情感,以进发的形式,写出一个“意”。对于“意”的理解,可以简单理解为意义,表达作品的构思、思想、精神。此外,这个“意”也可以拓展为人类之意,社会之意,天地之意,也可以说天地的大道。所以,中国人的写意,不是简单的描,而是一种宣泄的状态,大到宣泄天地之大道。
  这里的“道”作为名词来说,可以理解为道路,途径,如果作为动词来说则是“娓娓道来”之意,是说出、讲出来了。因此,对于中国人来说,在美术表现的过程中,我们诠释的不仅仅是它的表面,而是它深层的一些道理和规律、精神。回头来说,大美术是中国美术教育的内容,大美院是中国1994年以前美术教育的一种形式。美术院校太少,内容太小,限制了中国美术的发展。因此我们要推开围墙,要有更多形式的美术“学院”,让更多的人重视美术,按照美的规律来生活,这也是我们的一种追求。对于“大写意”而言,无论是大的形式,还是拓展了之后丰富的内容,它总是一种中国的精神,一种追求道的,不是追求表面的,追求大的,不是追求小的,它是追求天地一体的,不是追求一点个人恩怨的精神。
  中国报道:您曾经提出“美术可以兴国”,在您担任中国国家画院院长后,中国国家画院实施了一系列的整改措施。作为中国美术领域的权威机构,中国国家画院在实施“中国文化走出去”、实施精品创作方面有怎样的举措?
  杨晓阳:中国国家画院是在过去中国画研究院的基础上重新调整而成的。在国家有关机关和领导的关心下,经过五年的重组,中国国家画院由过去单一的国画画种,扩展到国画、书法、篆刻、油画、版画、雕塑、美术研究、公共艺术领域,还有一个青年画院。可以说如今的中国国家画院已经扩展成为对美术全领域全覆盖的格局,这个格局是文化繁荣发展的一种需要,也是我们应对这种需要的具体作为。如今的中国国家画院可以概括成一部八院,五个中心和十个基地,最近我们又扩展了十五个美术馆的分馆。一部就是国家画院与创作研究中心,叫做创研部。八院是国画院、书法篆刻院、油画院、版画院、雕塑院、美术研究院、公共艺术院和青年画院。五个中心是教学中心、艺术产业中心、艺术信息中心、艺术交流中心和当代艺术中心。这五个中心和八个院是纵横交错的,弥补了八个院原有专业上的局限,使得这八个院互相有联系,也使得八个院和社会有更广泛的联系。一部八院之外,我们又跟地方政府、社会企业及海外机构结合,创立了十个基地,其中包括美国基地、法国基地和德国基地三个海外基地。还有国内的七个基地,实现最大范围地辐射全国和西方国家,将它创造研究的成果,通过这些基地,产生更大的影响和更大的社会作用。国家画院作为一个公益性事业单位,它应该服务社会,服务这个时代,完成国家的任务。所以我们强调国家意识,强调学术意识,强调公益意识。
  中国报道:2013年“两会”期间,您曾提出“中国国家文化发展战略研究刻不容缓”,今年“两会”期间您又提出“文化软实力关乎国运”。作为中国国家画院院长,请问您是如何看待中国文化发展的现状以及文化对国家综合实力的影响?
  杨晓阳:文化的繁荣发展,一定程度上源于经济的蓬勃发展。两者互为支撑,也为文化的发展提供了丰富的土壤。我们欣喜地看到,目前存在于民间的书画热,是一种自发的行为,是经济发展后,人们对于文化生活需要的必然选择。但我们也要清醒地意识到,目前中国的书画产业、文化产业的概念在中国还是一个新的概念,对于它的定义、内涵、外延等目前还处于探索阶段。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向什么样的方向发展,向一个什么样的高度去努力,现在还比较模糊。我的建议是能够全面实施国家文化战略,对于社会自然形成的文化现象,好的东西应该及时地肯定下来给予支持,不好的东西应该有相应的措施。文化产业的发展必须要和国家综合实力同步进行。作为国家画院来说,应该引领艺术发展的导向和美术界的发展,在艺术的本体和更深层次的建设方面做出贡献,作为一名画家也应该做到创作社会需要的作品。
  中国报道:您如何看待中西方艺术的交流?
  杨晓阳:文化的交流,从某种程度上来说也是国力的体现。改革开放初期,我们走出国门的机会很少,在中外艺术的交流上存在着一种不平等的现象。而伴随近年來中国实力的发展,国际地位的提升,中国的艺术也越来越受到世界的关注和瞩目。对于中国和中国艺术的认可,也使很多外国人能够通过艺术领域的对话,从技术层面和理论的深层方面,对于中国美术进行全面地、深入地解读,有助于让外国人理解中国文化。可以说,外国人对中国文化、对中国美术的重视以及对我们这些作品的认可、高度的赞扬,是出于对整个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这个事实的一种认可。
  中国报道:您认为当代的画家如何能更好地吸收外来文化,中国的绘画传统,需要什么样的文化精神?您觉得提高一个民族的艺术修养和人文精神应该从何处入手?
  杨晓阳:近百年来,中国的美术界都在学习西方的艺术。不可否认,对于西方艺术的学习,大大丰富了中国艺术的材料、观念、技法,甚至改变、丰富、充实了中国人的审美要求。但这是不够的。在这个过程中,不能忽视对于民族传统的研究继承,特别是对于传统精神的继承。现在我觉得我们要提高民族自信,民族自强,民族自觉,在这样一种倡导下,我们可以采用各种措施。对于艺术家来说,应该用自己的自觉,来加强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教育。通过教育和比较研究,逐渐改变那种过去对西方的了解程度远远超过西方对我们的了解程度;在学画的过程中,对西画的了解超过对自己民族绘画了解的现状,逐渐回归到中华民族自己的文脉上来。
其他文献
渐进式变革能否取得成功,关键在于权力对自己前途的认识,以及社会在赎买权力时究竟愿意支付多少社会成本和时间成本。从这方面,中国当下的改革,无论有多少挫折,有多少奋进,或多或少都有些“花钱买宪政”的意味。    中国转型几时大功告成,经常被提及的年份是2040年。旅美历史学家唐德刚先生曾在《晚清七十年》一书中谈到,中国正在穿越历史的山峡,从1840年鸦片战争开始大概需要200年时间。2008年初,中共
张全民老师执教的《装在套子里的人》一课荣获第九届“语文报杯”全国中青年教师课堂教学大赛一等奖。然而这次获奖引发了很大的争议:课后评议,专家组意见歧出,课堂打分,众评委相差悬殊。赛后更是引发了更多人的思考。黄厚江老师认为“这节课教学内容的确定是有问题的”,“是典型的高位化阅读教学”;孙健老师认为,要把这篇小说最核心的教学价值也就是教学内容挖掘出来,“最值得教的正是这篇小说的‘叙述’”;在褚树荣老师和
今天的中国在全球舞台上的角色正在发生重要变化。当原来的全球化领导者美国呈现出某种程度的孤立主义倾向,让国际社会对全球化前景惶惑不安之时,中国则高高地擎起了开放、融合的大旗,从全球化步伐的一个跟随者向一个引领者转变。  在这一背景下,当财富全球论坛第5次来到中国时,它选择了广州,一座从古至今即以开放闻名的城市,而本届论坛的主题也确定为“开放与创新:构建经济新格局”。一定程度上说,这暗示着国际社会在全
默默推动社会变革的《申报》被讥为“落伍”,张扬特殊群体的价值取向。甚至不惜以造假来操纵舆论的《苏报》则成为“进步”的标志。此后中国报业的发展路径选择上,《苏报》压倒了《申报》,新闻媒体不再是“公器”,而理所当然地成为了特定利益群体的工具。  “苏报案”在晚清史上颇显奇特。这是以一国政府为原告,以本国国民为被告,由设在租界的中外联合审判机构“会审公廨”共同审理的特殊官司,  《苏报》创办于1896年
科幻创作是“用幻想艺术的形式,表现科学技术远景或者社会发展对人类影响甚至是对现实的隐喻”。正如香港科普科幻作家李伟才博士在《科幻,后现代,后人类》中所言,在科幻作品中可以幻想人类真实的未来。在朱迪丝·布里尔斯看来,“科幻小说是一种‘推测小说’,其目的是通过投射、推断、类比、假设和论证等方式来探索、发现和了解宇宙、人和现实的本质。”这就是说,科幻作品虽源自幻想,对现在未知事物、科技发展的描写。但是,
我们作为普通人,作为一个清醒的人,要学习曾国藩的“平衡力”,使自己在颠簸不平的人生海洋中平衡好人生之舟,驶向目的地。  在中国的官人里,学人里,不知道曾国藩的人是极少的。严格地说,高级干部、中级干部,乃至科股级干部,甚少人不知道曾国藩的。在他的老家湖南,出租车司机、小贩、种菜的大爷、打麻将的姥爷们统统都知道他,名气大得很。而且人们在内心敬重曾大学士、曾总督、曾老爷子。  为什么人们敬重他?不少人都
透过个案。记者试图还原一个真实的富二代群体:他们也有与同龄人一样的喜怒哀乐,不—样的是他们的父辈有钱,他们有财富传承,他们大多奔向“企业家”的方向。    5月2日,公司的一名男采购员要结婚,董铭可操心了,他不仅把自己那辆价值140多万的保时捷凯宴拿出来,还借了6辆名车,组成一支豪华的婚车队,为新郎做足了面子。这位年仅29岁的“少帅”这样解释自己的举动:“那个人为公司出力,你肯定要帮他,我们像男方
没有限制的增长等于抢劫,没有界限的发展是一种破坏,科技发展带来的全球性危机揭示了人类来自久远时代的心灵创伤和罪恶感。这是曾任意大利心理分析学会主席、国际心理分析学会主席及道德委员会主席的意大利当代著名心理分析家鲁格·肇嘉(Luigi Zoja)在他的名作《发展与罪恶:关于发展的心理学及其限制》中的观点。被誉为“人类心理学家”的鲁格·肇嘉已出版包括《父性》、《偏执狂:“疯子”创造历史》、《发展与罪恶
利比亚新老政权非正常交替,中国反对将此模式拷贝到叙利亚,这对中国在中东的形象是利是弊?中东各方力量又对中国有何期待?怀揣着上述疑问,本刊记者倾听刚从以色列参加完“中以战略安全研讨会”回国的刘康讲述他的中东见闻。  刘康是美国杜克大学教授,近年回上海交通大学主持人文艺术研究院,将中东研究作为一个重要方向。“中以战略安全研讨会”的发起者之一即该院中东中心的主任陈贻绎教授。陈贻绎的学术训练背景是古代近东
经历了从1986年之后多次重大的政治剧烈变动之后,台湾依然能够维持政治相对稳定的局面,这是值得认真解读和研究的政治现象。  2006的台湾政局是精彩无比,跌宕起伏的。相信所有观察和研究台湾政局发展的专家学者,对此均不会持质疑态度。  今年早些时候,涉及陈水扁家族以及民进党高层的贪渎弊案事件接连爆发,陈水扁亲信以及“第一家庭”成员,甚至包括女婿以及亲家,纷纷成为司法检调单位侦调的重点对象。陈水扁的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