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怎样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来源 :东方青年·教师(上半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chh198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新课标明确指出: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课程应突出体现基础性、普及性和发展性,使数学教育面向全体学生,实现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人人都能获得必须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这就要求我们在教育教学过程中,想方设法使学生理解并掌握数量关系和几何图形的最基础知识,使学生具有进行整数、小数、分数四则计算的能力,培养学生初步的数学思维能力和空间观念,进而能够探索和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最终使学生获得适应未来社会生活和进一步发展所必需的重要数学知识以及起码的数学思想方法和必要的数学应用技能。那么,如何才能培养小学生学习数
  1 了解数学的适用价值
  俗话说,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要让学生喜欢数学,爱学数学,首先必须让学生了解数学的适用价值。这就要让学生明白,数学不但实用价值高,而且生活中处处离不开数学。数学与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数学的身影在日常生活中随处可见。因此,教师一定要在教学过程中将数学与生活联系起来,让学生切身感受到数学在实际生活中的重要价值,这样,把数学融入实际生活,学生就不难体验到数学所蕴含的趣味和其它学科所无法替代的作用。当然,这对于学生的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和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都是大有益处的。本来,数学学科作为一种工具性学科,它的教学也必须理论联系生活就好,学以致用嘛!
  毫无疑问,学生一旦明白了数学的实用价值,就会对学习数学产生浓厚的兴趣,进而主动地学习数学,自觉地亲近数学,专心地钻研数学。
  2 增强运用数学的意识
  小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培养,是小学数学教学的一项很重要的任务。这就要求数学课中老师要通过一系列的数学实践活动,使学生感受到数学的用处真大、变化不小,生活中到处都有数学,进而增强学生运用数学的意识。慢慢地,日积月累,循序渐进,就会不知不觉地使学生获得适应未来社会生活和进一步发展所需的很多数学知识以及基本的数学思维方式和必要的数学技能。当然,小学生的数学意识增强后,还会自觉地用数学思维的方式去观察生活,分析现实社会,解决日常生活中和其他学科学习中的常见问题。
  此外,增强小学生灵活运用数学的意识,也会使他们真切体会到数学与自然以及人类社会的密切联系,进而了解数学价值、增进对学习数学的兴趣,树立学好数学的信心。毋庸质疑,学生只要明白了学习数学的重要性,就会激发出初步的创新精神,提高动手实践的能力,何况,在情感态度和其他能力方面都能得到进一步的发展。
  3 培养学习数学的兴趣
  老师们都知道,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只有将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和激发出来,学生才能以饱满的热情和百倍的精神投入到学习中去。从而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愉快并出色地完成自己的学习任务,这样的教学方式怎能不极大地取得成功呢!
  兴趣也是学生学习的动力,良好的兴趣不仅使人开阔眼界,而且可以积极主动地从事各种自己所喜欢的创造性活动。小学生学习数学也是如此,当他们对学习数学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之后,就会积极主动地去追求,去实践,去创新,与老师密切合作,积极互动,与同学共同交流,互通有无,把学习数学当作生活的乐趣,把学习任务当作自己的责任和义务,进而自觉地去探索新知,主动地去钻研数学,与同学、与老师一起克服学习数学时遇到的困难。托尔斯泰也曾说过:“成功的教学所需要的不是强制,而是激发学生的兴趣。”因此,对于还不谙时事的小学生而言,学习兴趣对他们有着不可代替的推动和促进作用,那么,我们必须与学生交朋友,想方设法培养他们学习数学的兴趣。 4 树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所谓信心,就是相信自己的愿望或预料一定能够实现的心理。而让学生树立学好数学的信心,也就是让学生通过学习数学知识,掌握数学技能,来更好地服务于生活。因为生活中处处都有数学,生活根本离不开数学,就小学生来说,要想自己的学习和生活更加丰富多彩,不学好数学也是不成的。更何况如今的社会不但是知识型的社会,网络化的社会,更是数字化的社会。试想,倘若对本来就以严谨著称的数学学得半途而废、一知半解,尤其是艰深难测的高等数学,研究得不那么严谨,其结果便会因差之毫厘而失之千里,靠运载火箭发射升空的天宫一号和神州八号也不会准确进入预订轨道并实现对接。因此,数学与现代科技密不可分,数学与人类未来紧密相连。
  当然,要想真正学好数学,学精数学,也不是一件轻松的事,非下苦功不可。而要想成为陈景润那样的数学大家,更要从小树立学好数学的信心,持之以恒,下苦功夫,废寝忘食地孜孜以求,把毕生的精力都贡献给数学事业,方可有所建树。
  因此,作为教师,教育小学生从小喜欢数学,树立学好数学的信心,是一件多么重要而又何等有意义的事啊!
  总而言之,数学这门基础性、工具性二者兼有的人文科学,在小学阶段看起来是那么地简单易学,而随着数学知识的积累,愈到后面,就愈高深莫测,危不可攀,正如哥德巴赫猜想一样成了数学皇冠上的珍珠,闪闪发光!因此,为祖国培养具有创新能力的复合型人才,就要从小学开始,教育学生看清形势,认准方向,爱数学,学数学,从小痴迷地研究数学,了解数学的实用价值,增强应用数学的意识,培养学习数学的兴趣,树立学好数学的信心。只有这样,教师才能无愧于“人类灵魂的工程师”这太阳底下最光辉的称号。
其他文献
关键词: 和谐 恰当问题 潜能 合作 体验  内容摘要:在和谐的教学氛围中,用恰当的问题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智力潜能,增强学生之间和师生之间的合作交流,使学生在品味教学成果的同时,了解探究化学知识的真谛,使探究式教学在化学课堂教学中得到升华,同时,走进更广阔的人生舞台。  新的课程标准倡导化学课要从学生和社会需要出发,发挥学科自身优势,通过以化学实验为主的多种教学活动,使学生体验科学研究的过程,激
摘 要:农村安全饮水供水设备同其他设备相比有很大的差异,它的运转必须满足于长时间和高负荷这两个要求。所以,供水设备有必要进行定期的维修和保养。然而,一些供水设备的不断修复不仅增加了维修成本,而且已修复的可能达不到原有供水设备的标准,不能弥补因技术进步造成的设备的过度损耗。这将阻碍了供水技术的进步,达不到安全饮水供水设备快速发展的要求。本文首先介绍了农村安全饮水供水设备的发展,其次提出了供水設备存在
村卫生室作为农村三级医疗卫生服务网络的网底,是与农村居民关系最密切的基层医疗单位,进一步推进农村卫生室标准化建设进程,不断适应农村居民日益增长的医疗服务需求,是国家和地方各级政府应予高度重视的问题。通过查阅文献法、问卷调查法、个别访谈法及统计学方法综合采集研究所需资料,应用定量与定性相结合的方法进行研究。选取重庆市奉节县具有区域代表性的6个乡镇及所辖80个村卫生室作为研究对象。分别从乡镇卫生院、村
初中班主任在教学与班级管理中需要承担很大的德育责任,德育工作也是其需要关注的重点工作.通过对部分初中学校班主任德育工作开展状况进行分析可以发现,德育工作的开展会受
摘 要:在小学教学中我们要加强教学与生活的联系,走进生活、唤起生活、回归生活,让原本抽象的数学教学更加生动、活泼,更具亲切感,满足学生的心理需求,培养学生创新能力。使得枯燥的数学教学更具形象性、直观性与趣味性,使数学教学生活化,实现数学教学与生活的接轨。  关键词:小学数学 生活 元素  一、创设生活情境,在生活中“做”数学在数学  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在课堂中模拟生活,创设生活情境,使得学生身临其
教师基本素养,指的就是通常所说的教师在课堂教学中的"教学基本功",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口头表达能力。简言之,即要求教师的语言要正确,要通俗,要简炼,要有感染力,说到这方面的能力,提问是一个很重要的环节,大家知道,提问是启发思维的重要方式,思维由问题开始,由问题而进行思考,由思考而提出问题,是青少年的一个重要心理特征。因此在设计问题时应考虑四个条件:一是问题必须与数学思维有关,揭示教材或学生
著名教育家乌中斯基认为:“比较是一切理解和思维的基础,我们正是通过比较来了解世界上的一切的。”小学数学教材中有许多既有联系又有区别的教学内容,如果在教学中充分运用比较方法,则有助于突出教学重点,突破教学难点,使学生容易接受新知识,防止知识的混淆,提高辨别能力。从而扎实地掌握数学知识,发展逻辑思维能力。  一、概念教学中的比较。  概念是对事物本质属性的反映,它既是思维的基础,又是思维的“细胞”,是
保障党员民主权利,是推进党内民主建设的基础。当前党员民主权利的保障、发展与规范受到了高度的重视,得到了很好的发展,但受多种因素的影响,党员民主权利的发展与规范还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