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中国文学的“形式”建构——“心灵”之于“世界”的“赋形”问题研究

来源 :江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uanghui_71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现代中国文学肇始于作为“形式”的审美意识的觉醒,王国维以“古雅”为传统文学的“诗性”抒情形态予以了最后的总结,同时也沟通了“小说”叙事形态与现代世界的联系。新文化运动尝试以“白话”语言的革新来完成中国的“文艺复兴”,白话的“美文”却使汉语文学自身的“诗性”传统得以“再生”和“重建”。另一方面,区别于哲学式定型概念的智慧性的“随笔”式“散体书写”,也以“现代”的眼光对传统中国文化所形塑出来的中国人的“心灵”给予了全面而深刻的重新审视与批判。现代“小说”在时间维度上主要呈现为0常生活史、个体精神史和民族国家史
其他文献
目的:了解温泉县农牧民妇女阴道分泌物清洁度和病原菌感染情况,为临床早期治疗提供依据。方法对1687例阴道分泌物进行常规涂片和快速染色在显微镜下进行分析。结果在1687例农牧
戈谢病(Gaucher disease,GD)又称葡萄糖脑苷脂病,是一种常染色体隐性遗传性疾病,为β-葡萄糖脑苷脂酶(β-glucocerebrosidase)活性显著降低或缺乏,导致葡萄糖脑苷脂在单核-巨噬细
白芒山岩体主要由辉石闪长岩组成,通过岩石学和地球化学的研究,岩石属富碱高钾钙碱性系列,为准铝质(ACNK=0.63~0.72),富含大离子亲石元素(如Ba、Sr)和轻稀土元素,高场强元素(
目前,普通扩孔器在资源勘查钻探施工中不耐磨现象较为突出,造成新钻头下不到孔底,增加扫空无用功耗。通过调整胎体配方和重新组合耐磨材料,研制出新型长寿命扩孔器,经实践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