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世纪五十年代的农村建党——以安徽省为中心的考察

来源 :中共党史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sliu0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世纪50年代的农村建党是中共在组织上扎根乡村的关键步骤。囿于工人阶级政党性质的顾虑,中央在初期的农村建党中实施了一般限制政策。但是,随后的农业社会主义改造,又因要强化党的领导,促使建党政策从限制变成了积极,甚至在1955年至1956年的农业合作化高潮中出现了农村党员数量的激增,并最终实现了“乡乡有支部”。农村建党布局的完成既是中共组织权力扎根乡村的标志,也颠覆了乡村社会政治结构,将其从相对自治状态纳入到国家的治理体系中。
其他文献
2013年1月29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央书记处书记、中央办公厅主任栗战书同志到中央党史研究室视察指导工作时,对深化党史研究提出了明确要求,其主要内容概括起来就是要做到“一突出”“两跟进”。“一突出”,就是进一步突出开创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时间段历史研究;“两跟进”,就是即时跟进党中央的步伐,即时跟进历史前进的步伐。
本文试图梳理新中国成立前夕中共如何在从乡村转向城市、从占领转向接管、从战争转向建设的过程中找到并确立了各界人民代表会议制度。这是一种复合性体制,其运行既依托协商式
抗日战争时期,国民党害怕共产党发展壮大,对其新闻宣传多方限制。特别是1939年秋至1944年初,国民党政府军事上封锁陕甘宁边区,同时又极力阻挠西方记者访问中共领导的敌后抗日根据
在不久前成功落幕的“2015中国储运发展高峰论坛”上,劳斯伯格篷房制造(上海)有限公司董事总经理陈奕滨和总经理Frank Gaenzle先生与参会嘉宾共同分享了题为“劳斯伯格助力智能
2013年隆冬,记者藉着第六届现代物流科技创新大会刚刚闭幕的契机,在北京采访了中国物流学会常务副会长戴定一,请他就物流创新这一主题谈谈自己的见解。依靠科技创新已成为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