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最新网络流行语的文化浅思

来源 :中学语文·大语文论坛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alker123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带来了网络文化的繁荣,由此而产生的一系列文化现象是值得我们深思的。本文以网络流行语为切入点,选取了三个有代表性的字词,对其产生背景、流行原因进行浅析,并对其文化意义进行浅思。
  【关键词】网络 流行语 囧 雷人 山寨
  
  网络文化,根植于平民丰饶的文化土壤,以现代网络技术为媒介,具有大众性、补偿性、极端性等特征,如今,它正以绝对的优势“入驻”我们学习、工作、生活的各个领域,由此而产生的一系列文化现象是值得我们关注与深思的。本文从最新流行的网络语言入手,对该种文化现象做一定的阐释及浅思。
  笔者综合百度、谷歌等网络搜索工具的统计结果,结合自身生活体验,选取了如下3个具有代表性的字、词进行分析。
  
  一、囧
  
  囧,读音jiǒng,古同“冏”。
  《汉语大字典》中记载:《说文》:“窗牖丽廔闿明,象形。读若犷。贾侍中说读与明同”。段玉裁注:“丽廔双声,读如离娄,谓交疏玲珑也。闿明,谓开明也。”王筠释例:“此字之形与囱相似,皆是外匡內櫺,而不得与囱同为象形者,取意于丽廔闿明也。”
  《玉篇·囧部》:“囧,大明也。”《广韵·梗韵》:“囧,光也。彰也。”《篇海类编·人事类口部》:“囧,或作冏”。北齐佚名《临淮王造像碑》:“妙质则囧若珠明,瓌资则朗尤玉莹。”《文选·江淹〈离体诗三十首·张廷尉杂述〉》:“囧囧秋月明,凭轩泳尧老。”李善注引《仓颉篇》:“囧,大明也。”
  可见,该字的古义为“光明”。然而,当该字再一次出现在我们的生活大字典里,被赋予的新意是悲伤、无奈或极为窘迫的心情或情形。该字的流行发展至2008年末,已呈疯狂趋势,甚至有人将之喻为“21世纪最牛的汉字”。有人研究它的不同输入法,有人考证它的多重古义,百度贴吧里创建的“囧吧”,跟帖的有3万多个,众多网民引用此字给空间、博客命名。更有甚者,将之视为绝妙商机,开“囧”字奶茶店、咖啡厅。我们通过网络新闻可获知:“囧”奶茶店生意火爆,“囧视频”点击过万……
  其实,对于大多数人来说,对于“囧”字,一开始无论是从读音还是从字义上来说都是极为陌生的。但是为什么这样一个生僻字能在现实和虚拟的空间里产生如此大的轰动效应呢?我想这背后的根本原因是由于文化的传承性及文化属性问题。
  从《说文》中可知,该字的构字法为象形。不难想象,外面的“口”相当于窗户,“八”和“口”好比窗户的雕花和结构。窗象征着光明,“囧”引申而来就成了光明的意思。非常有趣的是,网民在使用“囧”字的时候,也用了和古人一样的方法,也是运用“象形”,只不过融入了现代视角。他们将“口”想象成人的一张脸,“八”相当于因郁闷而下垂的愁苦的眉毛,“口”相当于因惊愕或无奈、慌张而张大的嘴巴。这样,“愁眉苦脸”的表情就非常形象地展现了出来。而且,“囧”谐音“窘”,巧妙地达到了音、形、义的统一。
  从这里我们可以看出,大众所接受的并不是一个全新的发明创造,而是从古老的汉字中开掘出了新的情趣、意味。其中所共有的对民族文化的认同心理,让汉字文化的魅力再一次焕发出璀璨光芒。我们欣喜地看到文化的不断丰富,古今文明的巧妙融合,当然,并不是所有的汉字都能遇此“宠幸”,需要迎合时代发展的契机,才能应运而生。
  
  二、雷
  
  雷,音léi,是一种自然现象,本义是指云层放电时所发出的声响。
  网义是指受到惊吓、震惊,多指一些出乎意外的,超出想象范围的情况。现代汉语中的“如雷贯耳”“晴空霹雳”等基本指一些令人震撼、惊奇的重大情境。“雷”的网义虽然与其原义项有相通之处,但其情感强度有所减弱,形容范围更加丰富。
  总体说来,“雷”并无鲜明的情感指向,用于表达戏剧性的或无奈的、尴尬的场合,形容“一切尽在不言中”,制造出“爆冷”效果。
  关于“雷”说法的出处有很多,有人说是出自温州方言,有人认为源自闽南语,都各持理据。“雷”符合现代人的用语准则,即对事物的评价更具包容性、多面性。情感指向模糊,不尖刻,主观色彩淡化,很好地契合了当代人的文化心理。无论怎样,“雷人”所传达出的丰富的语言信息与情感慰藉已使该字迅速走红,成为当下时尚语言的显著性标志,似乎任何出乎人意料或超出常理的情境,无论其严重程度,均可用“雷”一字概之。
  例如“雷人语录”、“雷人广告”等频繁见于网络、电视及报刊之中,如“小沈阳雷人照”。稍加留意就会发现,在2009年的春节联欢晚会和央视元宵晚会上,“雷”也出现于主持人和小品演员口中,可见该字已登上“大雅之堂”。
  
  三、山寨
  
  据《汉语大词典》中解释:【山寨】亦作“山砦”。1.筑有栅栏等防守工事的山庄。2.泛指山村。3.旧时绿林好汉占据的山中营寨。
  据说,“山寨”一词起源于广东话,原意是指一种由民间IT力量发起的产业现象。其主要表现为改造性、快速化、平民化,主要表现形式为通过小作坊起步,快速模仿成名品牌,涉及手机、数码产品、游戏机等不同领域,善打擦边球,经常行走在行业政策的边缘,这与《汉语大辞典》中“山寨”的3个义项是有相通之妙的。“山寨”文化的起源是带有草根性质的,颇具社会争议。
  时间发展到2008年末,由最初的山寨机引发的“山寨现象”或“山寨文化”已蔓延到整个网络。随后,“山寨现象”又意外地登上CCTV新闻联播,这是官方首次对民间立场发表自己的意见。
  “山寨”是较为复杂的文化现象,它是社会政治、经济、文化发展到一定程度所产生的“偶然中的必然”。如今,“山寨”现象纷繁复杂,远不能几言概之。
  1.等同于造假和恶搞
  2009年第2期的《杂文选刊》封三上刊登了几组“雷人山寨图”。如“唐帅傅”方便面、“周佳牌”洗衣皂、“营养客栈”、“中萃香烟”,……顺便看看百度,“山寨”词条里整理的“2008年十大山寨事件”,其中包括“山寨版诺贝尔奖”、“山寨歌曲”、“山寨版明星”等。上述罗列的事件中有很多都带有明显的造假和哗众取宠及低级娱乐性质,不过是贴上了“山寨”的标签。“山寨”食品泛滥,“山寨”明星虚假代言,这关涉到产品侵权,更涉及到食品安全隐患。这均是对已建立的社会秩序的严重破坏甚至是颠覆,也从一个侧面反应了我们品牌意识的淡薄。
  2.体现反权威、反垄断、反精英的平民化特征
  这是一个个性张扬的年代,借助于网络这个简易、便捷、公平的平台,“我”的话语可迅速传播,无需经过考核、检验。知识权威、精英话语的稳固地位已不复存在,亦是一个“百家争鸣,百花齐放”的年代。如“山寨版春晚”公开海选节目,直接叫板央视春晚,“山寨版明星”与正牌明星比拼才艺,这均从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大众对强势文化的反省的自觉,对上层规则大胆挑战的勇气。
  其中对真伪的鉴别,对精华与糟粕的取舍,对道德的考验,无疑又是我们公民综合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3.反应了现代人“文化投机”的浮躁心理
  大多数“山寨”,无论于人于物,都是建立在模仿的基础之上的。直接利用所仿效对象的资源优势。“山寨”的拥戴者们走的是“捷径”,是“旁门左道”,缺乏“开路”的创新精神。采用因循的方式,缺乏的是创新精神,前有铺垫,其后来个“出其不意”,企图定能大转乾坤。
  “山寨”若脱离了社会秩序的约束,沦丧了作为公民的道德底线,缺乏创新与底蕴,那么它将仅仅游走在文化的边缘,直至淘汰出局。因此只有在法律与道德的双重约束下,“山寨文化”才可实现良性发展。
  任何社会现象都是政治、经济、文化发展的集中体现,从以上三个网络流行词语中,我们可管窥特定时代背景下人们的文化心理诉求和大众的价值追求。对于我们母语教育工作者来说,一方面要保持对文化的高度敏感,关注最新兴起的文化现象;另一方面,要透过现象,追根溯源,剖析反思,将突出的社会文化现象转化为生动的课堂资源,以此丰富、拓展学生的视野。最为重要的是,要让学生在各种文化潮流面前,保持清醒、智慧的头脑和积极健康的审美情趣,共同捍卫、丰盈民族文化之精魂。
  ★作者简介:甘玲珑,湖北大学文学院2007级语文教学论专业研究生。
其他文献
【摘 要】项羽是中国历史上曾经的风云人物,也引起过后人的许多的争议。本文对《史记·项羽本纪》中的《项羽之死》一文,进行了深入的文本分析,对项羽的英雄性格与人格魅力作了充分的论述。  【关键词】项羽 英雄 品质 风范    “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是非成败转头空,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  每次想起这首词,脑海里就会浮现出“力拔山兮气盖世”的西楚霸王项羽的形象。虽说项羽的人生是短暂的,
【摘 要】“题好一半文”,好的作文题目犹如文章拥有一双迷人的“眼睛”,给人以新颖脱俗之感。本文认为中学生应该采用修辞法、引用法、符号法、悬念法等多种拟题方法,不仅让自己的作文题目能够概括文章的主要精神,更要使人一见就有为之一震的感觉。  【关键词】初中作文 拟题 修辞 引用 符号 悬念  近几年来,无论是高考,还是中考,作文命题的思路发生了重大的变化,命题者为考生提供一个开放性的话题,提供了“海阔
【摘?摇要】合作学习改变了教师独霸讲台、一言堂的局面,课堂上教师以一个组织者、引导者、促进者、合作者的身份,与学生共同学习课文、讨论问题,进而使学生的学习能力不断提高。要达到这个目的,教师就必须摆正自己的位置,处理好师生之间的关系。  【关键词】合作学习 教师 学生 和谐关系    新课程理念要求教师把课堂还给学生,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学习的主体,教师要始终以学生发展为起点,以学生发展为归宿,在
【摘 要】“学案式”教学具有很多优点,但是在我们的实际课堂教学中还存在有很多问题,如主体参与不够、教与学顺序颠倒、规范表达落实不力等,因此为在课堂教学中充分发挥学案的作用,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反思学案教学中的相关问题是十分必要的。  【关键词】“学案式”教学 自主创新学习 课堂教学质量 反思    “学案式”教学核心是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实现学习的可持续发展。其特点是“多边互动交流、师生有效指导、自主
【摘要】笔者从香菱学诗的故事谈起,对语文教学提出几点建议:1.创设良好的学习环境;2.精心配制“精神大餐”;3.联系生活、反复实践,力求给学生营造一个和谐融洽的课堂氛围。  【关键词】香菱学诗;和谐融洽    “香菱学诗”节选自《红楼梦》第四十八回“滥情人情误思游艺,慕雅女雅集苦吟诗”。在这个片段中,曹雪芹用饱蘸深情之笔,讴歌了孜孜以求、乐学、苦学的香菱和诲人不倦、乐教、善教的黛玉。至今重温,仍对
【摘 要】生活是学生写作的源泉。教师只有在作文教学中“更上一层楼”——经常有意识地引导学生对生活认真观察、仔细研究和反复思考,才能让学生“穷千里目”——有细腻的描写、独特的选材、深刻的立意。本文从“体验生活,描写更细腻”、“筛选生活,选材更独特”、“透析生活,立意更深刻”三个方面,结合六个作文片段,对作文教学生活资源的整合与利用做了详尽的阐释。  【关键词】生活资源 体验 筛选 透析    《语文
【摘 要】所谓“诗穷而后工”,“诗圣”一生困顿心忧天下,七律《登高》就把晚年杜甫时势之叹、羁旅之思、伤身之痛、孤独之愁的四重哀伤写得悲情凄婉,催人泪下,该设计紧紧抓住诗歌教学的本质特点,运用“四读”涵泳探究式教学思路,充分激发学生情感,引导学生在反复吟诵中高效把握诗景诗意诗境诗情。  【关键词】诗歌 杜甫 《登高》 吟诵涵泳  一、设计思路  杜甫的《登高》,化用脂砚斋评价《红楼梦》的话可以说“能
【摘?摇要】在语文教学设计中,“突破口”的选择是一个关键的问题。笔者以为,通过抓住文题,顺水推舟;找准文眼,借力找力;巧用对比,化曲为直;另起炉灶,造“问”激发;扣牢细节,以点带面;创造情境,设疑铺展等方法,就可以找到一个好的教学“突破口”。  【关键词】语文教学 教学设计 突破口    语文教学设计是一门艺术,历来是见仁见智。而在我个人看来,语文教学设计必须在不同的文体中确立不同的突破口,这就犹
【摘 要】语文课堂教学展示是极好的学习机会。通过一次具体而微的公开课和课后专家评点,本文揭示了教学亲历者的教学心得,注重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淡化学生之间的合作探究;少一点预设,多点学生自足发问,充分体现学生的自主性。处理好课堂教学中的此类问题,必将有助于新课程改革的健康迈进。  【关键词】教学展示 独立思考 自主性     笔者曾经参与市里组织的一次课堂教学展示,上课的内容是《我有一个梦
【摘要】本文主要谈了作者十几年来尤其是近几年在新课程理念和现代化技术手段熏沐下的语文教学体会,这就是导入广博化、过程主体化、结语余韵化、考试研究化、技术现代化。文中,作者引用了自己许多课堂教学的实例。  【关键词】导入广博化;过程主体化;结语余韵化;考试研究化;技术现代化    这些年来,我在语文教学上,通过不断吸纳、思考、探究、摸索,逐步踩出了一条适合自己的特色路。这就是——导入广博化、过程主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