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热轧带钢辊缝模型精度的措施

来源 :轧钢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Q3821694335217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辊缝的设定精度与轧机弹跳、辊缝零点漂移和系统误差等因素有关。本文将轧机弹跳分为两部分:辊系的弹性变形和轧机牌坊及其他部分的弹性变形,采用在线解析模型计算受轧制条件变化影响很大的辊系变形量,提高了轧机弹跳的计算精度;利用二维有限差分模型周期计算轧辊的温度场并确定其热膨胀量,可主动补偿其所引起的辊缝零点漂移;通过优化换辊后自学习初始值,可改善辊缝零点修正的效果。改进后的辊缝设定模型应用结果表明,对于3.0~4.5mm厚度规格,95%以上带钢的头部厚度控制偏差小于±0.075mm。
其他文献
通过在国产1450mm六辊可逆冷轧机上将1.8mm×1250mm的SPHC热轧酸洗卷轧成0.18mm×1200mm超薄高精度带钢的单轧程轧制试验,不仅验证了国产1450mm六辊可逆冷轧机的可靠性
针对某厂采用400mm厚Q345连铸坯生产120mm特厚钢板时铸坯中心缺陷压合及轧后钢板出现双鼓形缺陷的问题,以刚一粘塑性有限元软件模拟了缺陷压合条件和双鼓形形成过程。结果表明
针对5ram及以下厚度薄规格钢板的生产问题,新余钢铁集团有限公司在2690mm+3000mm中板生产线上通过板坯设计、调整轧制规程,将设定的末道次压下量控制在Imm左右,同时根据热辊型的
从资源友好出发对现有热轧带肋钢筋的生产技术做了评述,提出了生态钢筋的概念。认为(20MnSi+MA)焊接连接钢筋的资源利用率过低,穿水钢筋不宜使用机械连接。根据实验结果对(Q235+C)
通过热轧实验研究了控轧控冷工艺和化学成分对两种含Nb微合金化钢厚度方向显微组织的影响。结果表明,从试样芯部到1/4厚度位置,再到表面层,铁素体晶粒和贝氏体束尺寸越来越小
TMCP技术是改善产品质量的重要轧制工艺技术。近年来,在传统的加速冷却和直接淬火的基础上,柔性化的轧后在线热处理得到了快速发展,成为TMCP技术发展的前沿和热点。本文重点介绍
针对部分普通钢涂搪后由于H原子扩散导致鳞爆现象,在DC01EK钢中添加Ti元素,研究了Ti对钢板退火过程的再结晶行为及其贮氢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Ti的添加可形成大量粗大、弥散的